劉紅艷
(內(nèi)蒙古滿洲里市扎賚諾爾煤業(yè)有限責任公司總醫(yī)院內(nèi)一科,內(nèi)蒙古 呼倫貝爾 021410)
門冬氨酸鉀鎂聯(lián)合胺碘酮治療冠心病室性心律失常的療效以及對心電圖PR間期和QRS時限的影響
劉紅艷
(內(nèi)蒙古滿洲里市扎賚諾爾煤業(yè)有限責任公司總醫(yī)院內(nèi)一科,內(nèi)蒙古 呼倫貝爾 021410)
目的 分析門冬氨酸鉀鎂聯(lián)合胺碘酮治療冠心病室性心律失常的療效以及對心電圖PR間期和QRS時限的影響。方法 選取2011年1月~2016年1月冠心病室性心律失?;颊?67例為研究對象,分為兩組,單獨采用胺碘酮對對照組患者進行治療,聯(lián)合門冬氨酸鉀鎂與胺碘酮對觀察組患者進行治療,對比兩組療效。結(jié)果 觀察組治療總有效率高于對照組。結(jié)論 門冬氨酸鉀鎂聯(lián)合胺碘酮治療冠心病室性心律失常的療效顯著。
門冬氨酸鉀鎂;胺碘酮;冠心?。皇倚孕穆墒С?/p>
臨床內(nèi)科中,冠心病室性心律失常屬于一種常見的疾病,主要是因為患者的心肌缺氧程度加重、氧自由基增加,進而促使心肌細胞電處于不穩(wěn)定狀態(tài)[1]。該疾病存在較大的可能性導(dǎo)致患者猝死,所以需要及時采取一種科學合理的方法對其進行治療[2]。本研究中主要針對冬氨酸鉀鎂與胺碘酮聯(lián)合治療該疾病的效果進行探究,總結(jié)如下。
1.1 一般資料
研究對象為2011年1月~2016年1月冠心病室性心律失常患者167例,根據(jù)隨機數(shù)字表法分為兩組,觀察組87例,平均年齡(58.21±7.26)歲,男57例,女30例。對照組80例,平均年齡(58.55±7.12)歲,男58例,女22例。對比兩組資料,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1.2 治療方法
對照組(胺碘酮):給予患者靜脈注射胺碘酮進行治療,首次在20 ml生理鹽水中加入150~300 mg胺碘酮,將其充分稀釋之后,給予患者靜脈注射,在十分鐘之內(nèi)完成,然后再按照每分鐘0.5~1.5 mg的速度進行維持,如果采用該用藥劑量對患者進行治療后,療效不顯著,那么間隔15~30 min之后,要追加注射一到兩次,用藥劑量為1.5~3 mg/kg,如果治療之后獲得了滿意效果,則每天要給予其靜脈注射300~600 mg。如果患者屬于偶發(fā)室早,則可以將用藥方式改為口服,治療前1~3天,可以給予其空腹口服600 mg,后四到七天可以將患者病情改善情況作為依據(jù),將用藥劑量控制在300~400 mg之間,治療七天之后,將用藥劑量控制在每天200 mg,對其進行維持治療。
觀察組(門冬氨酸鉀鎂+胺碘酮):在對照組治療基礎(chǔ)上,將40 ml門冬氨酸鉀鎂加入生理鹽水或者5%葡萄糖溶液中,給予其靜脈注射,每天進行一次治療。
兩組患者均3周為一個療程。
1.3 觀察指標
對比兩組治療前后的心電圖PR間期、QRS時限。
療效評定:患者臨床癥狀沒有消失,心功能未好轉(zhuǎn)甚至惡化為無效;臨床癥狀好轉(zhuǎn),心功能改善1級為有效;臨床癥狀消失,心功能改善2級為顯效。有效+顯效率=總有效率。
1.4 統(tǒng)計學分析
數(shù)據(jù)采用軟件SPSS 20.0分析,計數(shù)資料用百分數(shù)(%)表示,采用x2檢驗;計量資料以表示,用t檢驗,以P>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1 兩組心電圖PR間期、QRS時限對比
相對于治療前,兩組心電圖PR間期均有所提高,QRS時限縮短,但組間對比差異不顯著(P>0.05)。見表1。
表1 兩組心電圖PR間期、QRS時限對比±s)
表1 兩組心電圖PR間期、QRS時限對比±s)
QRS時限治療前 治療后 治療前 治療后對照組 0.105±0.012 0.152±0.019 0.105±0.013 0.081±0.011觀察組 0.107±0.011 0.149±0.016 0.103±0.015 0.080±0.012組別 PR間期
2.2 兩組療效對比
觀察組顯效57例,有效25例,無效5例,總有效率94.25%,對照組顯效38例,有效22例,無效20例,總有效率75%。觀察組治療總有效率高于對照組,差異顯著(P<0.05)。
冠心病室性心律失常屬于臨床常見疾病的一種,采用胺碘酮對其進行治療,有利于促使其心功能得到改善,其主要作用機制在于通過抑制患者體內(nèi)K+外流、心肌細胞的動作電位與有效不應(yīng)期,進而實現(xiàn)有效控制心律失常的目的[3-4]。但是因為該藥物具有復(fù)雜的藥代動力學、藥效學與藥理學特性,所以不同患者應(yīng)用該藥物治療的反應(yīng)也不同,需要嚴格控制其劑量[5]。門冬氨酸鉀鎂由門冬氨酸鉀鹽與鎂鹽組成,能夠有效保護肝細胞,進而發(fā)揮出解毒、醒腦的功效。本研究結(jié)果顯示,觀察組治療總有效率高于對照組,這說明相對于單獨用藥,聯(lián)合用藥的效果更加顯著。
綜上所述,門冬氨酸鉀鎂聯(lián)合胺碘酮治療冠心病室性心律失常的療效顯著,能夠有效改善患者的心電圖PR間期和QRS時限,具有良好的臨床推廣價值。
[1] 林鄒瓊.門冬氨酸鉀鎂聯(lián)合胺碘酮治療冠心病室性心律失常的療效以及對心電圖PR間期和QRS時限的影響[J].中西醫(yī)結(jié)合心血管病電子雜志,2016,4(35):36.
[2] 劉 洋.門冬氨酸鉀鎂聯(lián)合胺碘酮治療冠心病室性心律失常的療效以及對心電圖PR間期和QRS時限的影響[J].中國老年學雜志,2015,32(23):5307-5308.
[3] 劉建新.急診應(yīng)用胺碘酮聯(lián)合門冬氨酸鉀鎂治療冠心病快速心律失常臨床觀察[J].亞太傳統(tǒng)醫(yī)藥,2013,9(7):208-209.
[4] 劉麗萍.鹽酸胺碘酮注射液與門冬氨酸鉀鎂注射液存在配伍禁忌[J].中國實用護理雜志,2013,29(5):64.
[5] 楚 軼.胺碘酮聯(lián)合美托洛爾治療冠心病合并心律失常臨床研究[J].湖南師范大學學報(醫(yī)學版),2016,13(5).
本文編輯:吳宏艷
R514
B
ISSN.2095-6681.2017.21.41.02
中西醫(yī)結(jié)合心血管病雜志(電子版)2017年2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