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華
摘要:在我國基礎教育水平不斷提高的大背景下,使得小學音樂教育所面臨的挑戰(zhàn)也在不斷增加。針對這樣的教學情況,傳統(tǒng)的教學方法已經(jīng)逐漸無法完全適用,對其進行改進和融合成為了小學音樂教育發(fā)展的一條有效路徑。奧爾夫音樂教學法與傳統(tǒng)教學法之間存在較強的差異性,充分體現(xiàn)了小學生學習音樂的特點以及以學生在教學過程中的主體性,融合了適合小學生身心發(fā)展的元素,體現(xiàn)了寓教于樂的教育特點。本文就奧爾夫音樂教學法在小學音樂教學中的運用路徑展開了一系列的淺論。
關鍵詞:奧爾夫音樂教學法;小學音樂;運用路徑
中圖分類號:G623.71 ? 文獻標識碼:A ? 文章編號:1672-9129(2017)16-0296-01
Abstract: in our country under the background of basic education level enhances unceasingly, makes the challenge for the elementary school music education is also increasing in view of such a teaching situation, the traditional teaching method has gradually, cannot apply for improvement and integration has become the primary school music education in the development of an effective path to orff music teaching method with strong differences between traditional teaching methods, fully embodies the characteristic of students learning music, and to students subjectivity in the teaching process, combined with suitable for elementary school students physical and mental development of elements, embodies the education of learning characteristics This paper presents a series of shallow discussions on the application path of orff music teaching method in primary school music teaching
Key words: orff music teaching method; Primary school music; Using the path
前言:受到素質(zhì)教育的積極影響,音樂課程在小學教學體系中的地位不斷得到提高。如何培養(yǎng)學生的音樂綜合能力以及音樂素養(yǎng)已經(jīng)成為了小學音樂教師所面臨的重要任務。奧爾夫音樂教學法是在現(xiàn)代教育理念的指導下所提出的,為兒童音樂教育發(fā)展提供了堅實的動力。奧爾夫教學法突出了學生參與音樂活動的重要性,將激發(fā)學生的音樂作為著手點,使學生主動參與到音樂教學活動。將奧爾夫音樂教學法實際應用于小學音樂教學當中具有重要的教育價值。
1 奧爾夫音樂教學法的科學認知
奧爾夫音樂教學法是一種起源于德國的音樂教學方式,由卡爾·奧爾夫首次提出。在奧爾夫的觀念中,人類會通過語言、歌唱、舞蹈等形式的活動表達自己的情緒和想法,這是一種本能。奧爾夫音樂教學法的本質(zhì)是人文性,將學生未來的發(fā)展作為主要的教育目標。這種教學方法強調(diào)了游戲在教學中的重要作用,激發(fā)學生對音樂的學習興趣,使學生樂于參與到音樂教學活動當中,使其真正用心感受音樂。
2 奧爾夫音樂教學法在小學音樂教學中的運用路徑
2.1語言教學 。 首先,節(jié)奏朗誦。在奧爾夫音樂教學體系當中,節(jié)奏是非常重要的組成部分。在小學音樂教學當中,節(jié)奏訓練是鍛煉學生反應以及記憶的關鍵環(huán)節(jié),能促進學生聽力能力的提高。小學音樂教師在帶領學生開展節(jié)奏訓練的過程中,應該充分考慮到學生的年齡特點,選擇一些簡單輕快的節(jié)奏[1]。例如,教師帶領學生學習到《我們愛老師》這首歌曲時,其歌詞具有較強的節(jié)奏感,教師可以先訓練學生用拍手的方式打節(jié)拍,將歌詞帶有節(jié)奏感的朗讀出來。其次,語氣游戲。人與人交流的工具是語言,在進行語言表達的過程中,不同的音調(diào)所表達的意思也存在一定的區(qū)別。將相同的字詞變化不同的語調(diào)和語氣會使其表達出的意思發(fā)生改變。在語氣游戲中,有利于培養(yǎng)學生的表現(xiàn)力。語氣游戲與對話非常相似,主要是運用一些語氣助詞,比如,“啊”、“哦”、“嗯”等,讓學生用不同的語氣進行表達,使其他學生根據(jù)其表達的語氣猜其表演的場景。最后,嗓音游戲。在這個游戲中,嗓子作為樂器,可以利用其對不同的聲音進行模仿。教師可以為學生播放不同的聲音,讓學生根據(jù)自己所聽到的內(nèi)容進行模仿。這樣的教學游戲有利于提高學生的創(chuàng)新能力。教師可以為學生播放風聲、小狗的叫聲、雨水打在窗戶上的聲音以及電話鈴聲等。在游戲中,學生需要根據(jù)互相表演的聲音進行猜測。
2.2動作教學。動作教學的主要目標是鍛煉學生的反應力,促進其身心健康發(fā)展。小學音樂教師可以選擇的訓練方式主要是將聲勢與動作結(jié)合起來,強化學生對節(jié)奏的感受。這里所提到的聲勢主要指的是拍手、跺腳、拍腿等。例如,在展示三拍的強弱強時,可以用拍手代表強拍,用拍腿代表弱拍,這樣就可以通過拍手、拍腿再拍手的方式將這個拍子表現(xiàn)出來。在此基礎上,再與節(jié)奏和旋律結(jié)合起來,通過這樣的方式強化學生對歌曲的理解程度。教師也可以帶領學生進行節(jié)奏接龍的游戲,在游戲中,由教師開始,用手打出4/4拍的一小段節(jié)奏,學生在重復這段節(jié)奏的基礎上再即興創(chuàng)作出另一小節(jié),下一個學生需要將前一個學生的節(jié)奏打出來后,再進行創(chuàng)作。通過這樣的方式將游戲進行下去。
2.3樂器教學。 在奧爾夫音樂教學模式下,樂器主要分成兩類,即打擊樂和音條樂器。這些樂器都以展示節(jié)奏作為主要的方式,從演奏方法來看,表現(xiàn)得較為簡單。一些樂器并沒有設定固定的音高,只需要學生將節(jié)奏敲擊出來即可。一些樂器存在音高,需要學生進行適當?shù)膶W習,就能掌握其演奏方法。這樣就可以在課堂上運用不同的樂器來提供伴奏,合奏以及即興演奏等。這種教學方法不僅在很大的程度上提高了小學音樂課堂教學的生動性,還有利于提高學生參與教學活動的積極性。例如,教師帶領學生學習到《牧童之歌》這首歌曲時,教師可以先教學生演唱這首歌曲,當學生對歌曲已經(jīng)形成了一定的掌握程度后,教師可以帶領學生為歌曲伴奏。在伴奏的過程中,可以按照先加入打擊樂或者存在音高的音條樂器,再根據(jù)伴奏的實際情況,選擇其他音條樂器的方式。教師可以根據(jù)學生演奏的情況,逐漸增加音,使學生接受循序漸進的音樂學習過程。
綜上所述,奧爾夫音樂教學法在小學教育領域中的應用為音樂教師帶來了更多的教學思路,實現(xiàn)了語言、動作以及樂器教學的有機結(jié)合。將奧爾夫教學法應用于小學音樂教學當中使得小學音樂教育進入了一個新的階段。因此,小學音樂教師應該在對奧爾夫音樂教學法的應用原理和價值形成深入理解的基礎上,根據(jù)小學生在音樂方面的學習能力,構(gòu)建合理的教學模式向其傳授音樂知識。通過本文對奧爾夫音樂教學法在小學音樂教學中的運用路徑展開的一系列淺論,希望能為促進小學音樂教育的發(fā)展提供一些參考。
參考文獻:
[1]葉晨雯.奧爾夫教學法在小學音樂教學中的運用[J].戲劇之家,2017(19):152-1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