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陽琴靈
摘要:新課程標準的提出開創(chuàng)了小學語文教學的新局面,摒棄了傳統(tǒng)教學理念下,小學語文教學的弊端,迎來了多樣化的小學語文課堂教學模式。傳統(tǒng)教育觀念在我國根深蒂固,小學語文教學理念和教學方式深受影響,因此新課程標準下如何創(chuàng)建多樣化的語文課堂,促進小學語文教學質量的提升成為目前語文教學的主要任務。本文從傳統(tǒng)教育理念下小學語文教學弊端出發(fā),闡述了構建多樣化小學語文課堂教學的策略。
關鍵詞:小學語文;課堂教學;多樣化;策略
中圖分類號:G623.2 ? 文獻標識碼:A ? 文章編號:1672-9129(2017)16-0296-02
Abstract: the new curriculum standard has created a new situation of primary school Chinese teaching, abandoned the traditional teaching concept, the disadvantages of primary school Chinese teaching, ushered in a variety of primary school Chinese classroom teaching mode.Traditional education concept is deeply rooted in China, and the concept and teaching mode of primary Chinese teaching are deeply affected. Therefore, how to create diversified Chinese classes under the new curriculum standards and promote the improvement of the quality of primary Chinese teaching have become the main tasks of Chinese teaching at present.Starting from the disadvantages of Chinese teaching in primary schools under the traditional education concept, this paper expounds the strategies of building diversified Chinese classroom teaching in primary schools.
Key words: primary school Chinese;Classroom teaching;Diversification;strategy
前言:語文作為小學教學中非常重要的一門學科,其教學內容也是十分豐富的。多樣化的小學語文課堂的構建一方面有利于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和積極性,另一方面也有利于促進小學語文教學有效性的提升。小學語文教學過程中教師要關注教學的多樣化,結合小學生的學習特征,將語文課堂變得豐富多彩。
1 傳統(tǒng)教育理念下小學語文教學弊端
首先,傳統(tǒng)應試教育理念下,小學語文課堂教學比較偏向于基礎知識的講解和傳授,在語文教學的過程中也沒有針對性地培養(yǎng)學生的學習能力;因此出現(xiàn)了“重知識,輕能力”的教學局面,學生的基礎知識雖然掌握的比較到位,但是應用能力卻有所欠缺。其次,傳統(tǒng)教育教學理念下,教師構建的語文課堂模式比較單一,如“教師講,學生聽;教師出題,學生練習。”等形式。一般都是教師處于教學的主導地位上,學生并沒有在學習的過程中發(fā)揮自己的主觀能動性,因此學生學習語文的興趣和積極性都比較差。
從上述幾方面的因素來講,在新課程標準的指引下,我們要想構建多樣化的小學語文課堂,就要想方設法的創(chuàng)設輕松和諧的語文教學環(huán)境,促進多樣化的語文課堂教學模式的形成。
2 淺談多樣化小學語文課堂的構建策略
2.1更新教學理念,建立生本課堂。小學語文新課程標準是以提升學生的語文素養(yǎng)為最根本的語文教學目標,這就要求在語文教學過程中,教師首先要正確把握語文學科的特點;同時重視學生在語文學習中的主體地位,提倡自主、合作、探究式的教學模式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應用,逐漸建立起高效的、多樣化的、具有活力的小學語文課堂。
小學語文課程的教學目標從知識與能力、過程與方法以及情感態(tài)度等方面進行了詳細的規(guī)劃,每一項教學目標都與學生的主體性有著直接的關系,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注重改善傳統(tǒng)語文教學理念下目標單一化的弊端,從多方面考慮語文教學目標的設定,為構建多樣化的小學語文課堂奠定堅實的基礎。
2.2創(chuàng)新教學模式,培養(yǎng)學生良好學習習慣。小學語文教學模式多種多樣,在選擇科學合理的教學方式和教學手段的過程中,教師首先要考慮的是現(xiàn)階段語文教學的目標;然后結合不同年級段學生的語文基礎知識水平,選取恰當?shù)慕虒W方式;在尊重學生學習主體性的前提下,還能夠進一步的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為學生將來的語文學習奠定堅實的基礎。
以小學五、六年級語文教材教學為例,人教版五年級下冊第五組教學內容為例,這一組教學內容包含的是名著節(jié)選,像《猴王出世》、《草船借箭》等。作為教師我們可以從教學內容的特征入手,選取合理的教學策略,如在課程開始之前,我們可以先讓學生先觀看一些相關的視頻和動畫,通過視覺和聽覺的激發(fā)調動學生參加語文課堂活動的興趣;學生興趣調動之后,教師在采用針對性地教學策略就能夠進行良好的語文教學內容的安排。
如采用小組合作、故事教學、角色扮演等多樣化的教學策略對語文教學內容進行針對性地分析和研究,讓學生能夠理解、分析、運用語文知識,并且養(yǎng)成自主、合作、探究式的學習習慣。小學五六年級的學生本身的識字能力和理解能力都有了很大的提升,因此在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過程中不僅能夠集思廣益,找出問題的解決策略,同時也提高了語文學習的效率。更重要的一點是通過探究式的學習讓學生認識到自己在語文教學活動中的重要作用,便于學生更加積極主動的融入到語文教學活動中,有利于促進學生語文綜合學習能力的提升。
2.3豐富語文活動,提升學生實踐能力。除了進行多樣化的語文課堂教學之外,教師還要有針對性地進行語文教學活動的安排,豐富學生的課余生活,保證學生能夠在課堂學習、課余時間都能夠接觸到語文知識。如教師可以借助中國的一些傳統(tǒng)節(jié)日,像重陽節(jié)、端午節(jié)、中秋節(jié)等等,開展一些傳統(tǒng)文化知識匯演,讓學生能夠在了解我國豐富的傳統(tǒng)文化的過程中,還能夠積累更多的語文知識,為將來的語文寫作和閱讀奠定扎實的基礎。
同時教師還可以以此為契機,開展感想分享活動,讓學生們分享參加活動之后的感想,或是語言表達或是書面表達??傊寣W生充分的表達出自己內心的想法,這樣才能夠達到語文綜合實踐活動開展的目的,才能夠在學習語文知識的同時,提高學生的實踐能力,促進小學生語文綜合素養(yǎng)的提高。
3 結論
綜上所示,多樣化的小學語文課堂的構建是一項綜合型的長遠的教學任務。作為小學語文教師需要正確的看待語文課堂中存在的問題,針對性地進行分析,采用科學合理的教學策略和教學手段,激發(fā)學生的學習欲望,養(yǎng)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同時還要開展豐富的語文綜合實踐活動,促進學生語文實踐能力的提升,多方面共同努力促進學生語文綜合素養(yǎng)的提高。
參考文獻:
[1]布沙熱木·阿布拉.小學語文教學中須增強課堂教學的多樣化[J].赤子(上中旬),2015.
[2]李紅梅.淺談小學語文多樣化教學方式[J].科技創(chuàng)新導報,2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