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然
摘 要:在很多學校,小學音樂課并不像語文、數(shù)學等科目受到學生、家長甚至是教師的重視,認為“副課”對于學生的學習并不重要。但國家教育部門設置的每一門科目都是有意義的,小學音樂教學可以讓學生培養(yǎng)一定的欣賞能力,培養(yǎng)對音樂的興趣和愛好,陶冶學生的情操,使學生的德、智、體、美全面發(fā)展。然而對于小學音樂教學的不重視使得教師在這門科目的教學方面并不完善,沒有系統(tǒng)的教學方法以適應學生的學習能力,所以需要不斷研究如何將良好的教學方法應用到小學音樂教學中。將以人為本的思想應用到小學音樂教學中是響應教學新課標、加強學生音樂學習能力的必然趨勢。
關鍵詞:小學音樂;以為文本;教學研究
由于缺乏對小學音樂教育重要程度的認識,使得學校和教師在教學方法等方面一直處于落后的狀態(tài),課堂中經(jīng)常出現(xiàn)教師上課比較敷衍的情況,學校也沒有作出相關音樂的一些措施,致使音樂課有時被占用,有時課時不夠。而學生對音樂課也沒有足夠的興趣,受到學校和教師無形中的影響,認為音樂課可有可無。這些情況都是源于沒有對小學音樂教學意義的正確認識和良好的教學方法,所以做到以人為本就顯得尤為重要。從學生的角度出發(fā),設身處地地考慮學生需要什么樣的教學方法,一切都是為了學生更好的未來。下面對小學音樂教學中如何做到以人為本進行了研究,并提出了一些教學方法和建議。
一、培養(yǎng)學生對于音樂的興趣
小學階段的學生就像一張白紙,需要教師的教導讓學生的世界變得多姿多彩。學習音樂可以培養(yǎng)學生對于音樂的鑒賞能力,欣賞各種不同風格的音樂,感受其中所表達的感情。教師將各種新穎的教學方式應用到教學環(huán)節(jié)中,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培養(yǎng)學生對于音樂的學習興趣,培養(yǎng)學生正確的音樂鑒賞能力,讓音樂給學生帶來豐富的日常生活。要想做到這些,就要教師做到以人為本,考慮到小學階段的學生對哪些感興趣,讓學生參與到課堂教學中,更加喜愛音樂課。例如,在學習《我的祖家是歌鄉(xiāng)》這首歌曲時,教師講述完這首歌的創(chuàng)作背景之后先讓學生仔細聽這首歌曲,多聽幾遍之后讓學生留下深刻的印象,加深對這首歌的喜愛;然后教師教給學生打拍子,拍手或者拍打物品,嘴里再說著“噠,噠噠,噠”,配合著手一起打拍子,最后再將歌詞帶進拍子里唱完整首歌。一開始或許學生沒辦法邊唱邊打拍子,可以讓學生兩兩一組,一個人打拍子一個人唱,相互配合。這樣不僅讓學生學習了音樂,也促進了學生與學生之間的配合,增進了情誼。
二、將教學環(huán)節(jié)融入生活
課堂上短暫的幾十分鐘并不能培養(yǎng)學生音樂方面的太多能力,需要學生長久對音樂的學習。因此,教師除了在課上的教學之外,可以鼓勵學生課后多多聽一些歌曲,尋找自己喜愛的風格,讓學生如果有自己喜歡的歌可以請教老師學習。教師也可以不局限在課本中的歌曲,讓學生欣賞各種類型的,比如說民歌、戲曲、流行歌曲、紅歌等。音樂可以存在于我們生活的各個角落,通過了解歌曲的創(chuàng)作背景和音樂內(nèi)涵,讓學生融入其中,培養(yǎng)正確的人生觀和價值觀。例如,在欣賞《團結(jié)就是力量》時,了解當時的創(chuàng)作背景,告訴學生當時是抗日最困難的時期,國民黨消極應戰(zhàn),日寇幾乎所有的攻打目標都集中在八路軍身上。在這樣的艱苦時期,我們的人民沒有放棄,而是團結(jié)起來共同面對敵人。教給學生頑強的精神和不怕苦難的堅毅精神,對今后的生活產(chǎn)生深遠的影響,這也正是紅歌所教給人們的東西。
三、培養(yǎng)學生的愛好
在音樂課中不僅是教給學生唱歌,還會讓學生學習一些簡單的樂器,例如葫蘆絲、口風琴等,這些樂器方便攜帶,價格低廉,而且學習簡單容易上手,是小學生學習音樂的良選。例如在學習吹豎笛加拿大民歌《紅河谷》時,先掌握了吹豎笛的方法和指法,知道哆、來、咪、發(fā)等音節(jié)的位置,練習熟練之后嘗試著吹《紅河谷》的譜子。每學會一首曲子都會使學生增加成就感,對學習樂器的興趣更加濃厚。雖然是課堂中的短暫教學,但是初步的嘗試可以讓學生在了解之后產(chǎn)生對某一樂器的興趣,加強這一方面的學習,培養(yǎng)成為學生的愛好和特長,對今后的學習發(fā)展有很大的幫助,同時也能擴大交友圈,認識更多相同愛好的人。
小學音樂教學重在培養(yǎng)學生的欣賞能力和興趣愛好,讓學生能有多元化方向的發(fā)展。教師應該時刻從學生的角度出發(fā),讓學生成為課堂中的主人,充分參與到課堂活動中,形成積極樂觀的性格,將以人為本的教學思想貫徹到底。此外,教師還應該積極學習其他專家和教師的研究成果和教學經(jīng)驗,通過不斷的探究找尋符合學生年齡的教學方式方法,為學生營造一個輕松愉悅的課堂環(huán)境,這是每一位教師職業(yè)生涯努力的目標。
總而言之,教師要在教學中做到以人為本,讓音樂成為學生的生活伙伴,提高音樂鑒賞能力,在輕松愉悅的學習過程中不僅收獲了知識,還收獲了友誼和不言放棄的精神。
參考文獻:
[1]張明光,李強.小學音樂教學中應重視非智力因素培養(yǎng)[J].中小學音樂教育,2004(6).
[2]徐曉妹.小學音樂教育應把握兒童心理發(fā)展[J].遼寧師范大學學報,2010(3).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