席培華
摘要:隨著時代的變化發(fā)展以及經(jīng)濟全球化的不斷深入,各個國家,各個地區(qū)的人也建立起了更為緊密的溝通與交流。不能否認的是,文學在各個區(qū)域的文化交流的過程中,發(fā)揮著十分重要且不可替代的作用。而隨著中國與西方的交流趨于密切,英美文學的翻譯也發(fā)揮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因此,可以把它稱作是中西方文化溝通與交流的橋梁。而在英美文學的翻譯過程之中,語境文化又會對其翻譯的內容或者是形式有著較大的影響。基于以上種種原因,有必要分析在英美文學的翻譯過程中,原著的作者、原著的翻譯者以及讀者,這三者所具有的不同的語境文化,以及這會對文學的翻譯造成怎樣的影響,從而使得更多的翻譯家可以翻譯出更多高質量的文章,為中西方的文化交流奠定良好的基礎。
關鍵詞:語境文化;英美文學;翻譯;影響
中圖分類號:H059文獻標志碼:A文章編號:1001-7836(2017)10-0121-03
引言
馬琳諾夫斯基,波蘭的一位人類學家,最早提出了“語境”這一概念,他就語境的具體表達方式,將其劃分為文化語境以及情景語境這兩種語境模式,其中前者為非語言性語境,主要指的是,因為一個人所處環(huán)境的文化背景以及社會習慣等因素的不同,所以會采用不同的語言結構來表達同一個意思;后者為語言性語境,主要指的是,通過語言的具體表達、上下文的邏輯關系以及口語中所建立的不同的語言結構,來表達某一個特定的含義。對于任何國家、地區(qū)的文學創(chuàng)作來說,不論是英美文學,或是我國傳統(tǒng)文學,都離不開相應的文化語境的渲染,所以各個地區(qū)的文學作品才能在素材的使用、結構的建造以及方式的選擇等方面,具有其獨特的風格,共同形成全世界五彩繽紛的“文學花園”。也正是基于這一原因,譯者在對其他國家的文學作品進行翻譯的過程中,一定要對語境文化的影響作用進行全面的思考,充分分析語境文化對于不同主體的影響或者是制約作用,從而才有可能翻譯出更高質量的作品,為不同國家、不同區(qū)域間的文化交流提供更大的幫助。
一、英美文學翻譯與語境文化的關系
語言是文化的一種重要的表達形式,我們甚至可以說它的本質就是一種文化。但是在語言的形成過程中,會受到各種環(huán)境以及文化因素的影響,即文化對語境的影響。基于此,在對英美文學進行翻譯的過程中,應當對文化語境因素的影響進行充分的分析與考慮,以達到準確翻譯的目的,以下為二者關系的具體表現(xiàn)[1]。
1.相關概念的界定
首先,也是最為基礎的一件事,就是要對語境文化的概念進行界定。所謂語境文化,其概念是區(qū)別于我們常說的“文化”這一概念的,它既包括傳統(tǒng)的文化習俗、社會習慣、風土人情等等,同時也涵蓋了現(xiàn)代文化科學。這主要是因為語言發(fā)揮作用的范圍十分廣闊,包括不同的領域、不同的階級甚至于是不同的意識形態(tài)[2]。一些學者通過研究,提出了這樣的看法:語言及其相應的文化決定了我們可以或者是應當說怎樣的話,所以可以將其看作是一種更高階層的意識形態(tài)。除此之外,還有一些學者認為,在語言學習的過程之中,最為重要的就是選詞以及造句,例如大家較為熟悉的“推敲”之詞的來歷。但是這一步驟的實現(xiàn)仍需要掌握一定的文化語境的能力和文化功底,需要翻譯者了解當?shù)氐恼Z言特色,仔細斟酌每個字詞的不同用意,避免詞不達意的翻譯。
2.語境文化對于英美文學翻譯的影響
其次,我們可以進一步探討這兩者之間的關系。翻譯的過程不僅僅是簡單地將一種語言轉化為另一種語言的機械過程,好的翻譯離不開對于文章語境的深刻解讀。換句話說,要想達到良好的翻譯效果,對不同國家、不同區(qū)域的文化語境進行了解,是十分有必要的。而且這一工作的進行,不能局限于書本之中,應當走進當?shù)厝说膶嶋H生活之中,與其進行更為直觀的交流與溝通,從而才有可能實現(xiàn)對當?shù)匚幕Z境的深入了解[3]?;谖幕Z境在英美文學翻譯過程中所起到的重要并且不可替代的作用,所以我們必須把文學的翻譯與各種文化因素相聯(lián)系。好的文學翻譯作品,不僅僅是原著內容的高度還原,同時也應當充分展現(xiàn)當?shù)氐奈幕卣鳎大w現(xiàn)一個地區(qū)的文化語境。總而言之,文化語境對于文學的翻譯有著十分重要的作用,所以要想成為一名優(yōu)秀的譯者,不斷提升自己對于不同文化語境的識別以及應用能力,是一項必不可少的工作[4]。
3.英語語境對文學翻譯的影響
我們常說,一方水土養(yǎng)一方人,這句話放在任何地方,都是有一定的道理的。以英語為母語的人,主要生活在沿海的地區(qū),所以他們所具有的文化語境特征,就與常年生活在內陸的人,有著十分顯著的差異。例如:以英語為母語的人,長期受到科學與理性的文化氛圍的影響,所以他們在“說”與“寫”的過程中,十分熱衷于使用被動句[5]。再如,受到宗教文化的深刻影響,他們對于“上帝”有著極高的崇敬之情,所以在語言的表達過程中,經(jīng)常采用“god”這一詞匯。除此之外,在英語的文學作品之中,我們同樣可以看到宗教文化影響的烙印,例如經(jīng)常會出現(xiàn)與《圣經(jīng)》有關的故事,抑或是由一些故事發(fā)展而來的諺語??偠灾?,西方宗教文化對于文學作品的影響不僅具有較大的范圍,同時也具有一定的深度。所以要想實現(xiàn)對英美文學作品的準確翻譯,就要對其宗教文化以及《圣經(jīng)》等著作進行深刻的解讀,要對他們所生活的社會背景和生活環(huán)境,有深入的了解和認識,才能夠準確地表達作者的思想。
綜上所述,文化語境對英美文學的翻譯有著不可小覷的作用,它指導著譯者應當怎樣去翻譯或者是不能怎樣去翻譯,這也對譯者的翻譯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即作為一名合格的譯者,必須要不斷提高自己對于不同文化語境的識別與應用能力,從而達到更好的翻譯效果[6]。
二、原作者與譯者的語境文化
對英美文學翻譯的影響每個民族的不同,民族價值觀在歷史文化影響下所逐步形成的民族價值觀和文化心理決定著作者的不同語言和行為模式。雖然一般的禮貌用語具有普遍性,但在英語和漢語中的實現(xiàn)方式與判斷標準上有所不同。傳統(tǒng)中國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的隔離機制和自給自足的農業(yè)經(jīng)濟模式鑄就了不同的文化心態(tài),個人的價值以群體存在為基礎并借此體現(xiàn)。不同地區(qū)的人,受到當?shù)匚幕挠绊懀约皞€人成長經(jīng)歷的不同,所以他們對于同一事物也有著不同的表述方法。體現(xiàn)在文學的創(chuàng)作與翻譯過程中,就是原著作者與譯者會使用不同的表現(xiàn)形式與手法,使文學作品打上自己的“烙印”[7]。其具體表現(xiàn)為以下幾點:endprint
1.英美文學原著作者的文化語境對翻譯的影響
首先,英美文學作者的作品,可以反映其成長的環(huán)境。我們以英國著名的詩人——羅伯特·彭斯為例,他從小生活在鄉(xiāng)村,所以鄉(xiāng)村文化對其文學作品的創(chuàng)作有著極大的影響,他歌頌勤勞淳樸的農民,歌頌美麗的田園風光,向往自由安逸的生活,渴望單純美好的愛情。通過這個例子,我們可以看出,在對英美文學進行翻譯的過程中,首先要對其作者所處的時代背景以及其生活經(jīng)歷進行一定的了解,從而使得翻譯的風格可以與作者想要傳達的情感相契合,更加準確地表達作者想要表達的內容及其情感,這樣我們才可以稱其為是一部優(yōu)秀的翻譯作品[8]。
2.英美文學作品譯者的文化語境對翻譯的影響
譯者是語言轉換的橋梁,他們的文化語境對于英美文學的翻譯也有著十分重要的作用。好的翻譯不僅可以準確傳遞原著作者的思想及其感情,有時甚至可以超越原著,具有更大的影響力以及更高的傳播度。但需要注意的是,譯者受自己所處環(huán)境的影響,以及其成長經(jīng)歷的影響,對于文學作品的翻譯也會采用不同的原則與技巧。有的譯者注重對于原著內容的高度還原,有些譯者則注重對于原著作者情感的表達與深化;有些譯者善于采用不同的寫作方法與技巧,使得文章更加具有可讀性,有些譯者則善于平淡之中進行感情的表達。除此之外,譯者也需要重視在文學翻譯的過程中,文化意象所起到的作用。通常情況下,文化意象是一個民族、一個區(qū)域所特有的象征,其他人可能會對某一說法面面相覷,不知所云,但當?shù)氐娜艘欢梢孕念I神會。但需要注意的是,同一個文化意象,放在不同的文化語境中,就會表現(xiàn)為有差異甚至是截然不同的含義。例如,我們知道漢語中的“吹牛”意思為說大話,翻譯成英文就變成“talk horse”,才可以表達這一意思。再如,漢語中的“紅茶”以及“紅糖”在英語中往往被翻譯為“black tea”以及“brown sugar”,而英文中的“black coffee”往往被翻譯為“不加其他東西的清咖啡”,而非我們所想的“黑咖啡”。
總而言之,譯者在進行英美文學翻譯的工作時,一定要注意站在原著作者的立場上,通過其生活環(huán)境與成長經(jīng)歷,更加深入地了解原著所要傳達的內容及其思想感情,才能在翻譯的時候準確地將作者的想法表達出來,為大眾傳達準確有效的文字信息。除此之外,譯者應當盡可能地擺脫自己固有思維的束縛,盡可能地深入到作者的創(chuàng)作心境和創(chuàng)作環(huán)境中去,才能夠不帶有私人情感,將作者的想法完美地展現(xiàn)給大眾,從而實現(xiàn)文學作品更為準確以及流暢的翻譯,優(yōu)化文字翻譯的內容。
三、讀者語境文化對于英美文學作品翻譯的影響
譯者對不同文學作品進行翻譯的根本目的在于,使更多的讀者了解到不同的文化,獲得更多的精神財富??梢哉f,翻譯的服務對象就是廣大的讀者,所以翻譯工作的進行必須要考慮讀者文化語境對于文學翻譯的影響,從而使得翻譯出來的文學作品與讀者的需求有著更高的契合度。
在翻譯過程中消除歧義的翻譯技巧優(yōu)化和文化特性的把握是做好翻譯工作的前提條件。對翻譯者而言,由于自身文化的差異會導致翻譯歧義的產生,缺乏文化素養(yǎng)會直接導致翻譯出來的文字的偏差和錯誤。當多義詞被運用在一個不充分的語境當中時,就很容易讓人誤解,出現(xiàn)詞不達意的情況。在英語美語的翻譯中,如何準確地選擇詞匯,并進行運用就成了一個不得不深入探究的問題。確定所指語言的意義在很大程度上受到語境的影響和制約。以常用的詞匯為例,其意義靈活,所指有不確定性,在不同的語境下都會被賦予一個新的意義。
在傳統(tǒng)的文學作品翻譯過程中,譯者一般會較多地考慮原著作者所處的時代背景及其成長經(jīng)歷,也就是說,對原著作者的語境文化有著較為深刻的了解。與此同時,受自身所處的文化環(huán)境的影響,所以翻譯出來的作品主要可以體現(xiàn)原著作者以及譯者的文化語境,而對讀者的文化語境不夠重視。隨著時代的變化與發(fā)展,我們應當清楚地認識到,廣大讀者才是文學作品價值實現(xiàn)的根本動力,所以其翻譯必須要考慮讀者的接受度,不能僅僅圍繞著作品與作者進行翻譯。任何讀者在進行文學作品的閱讀時,內心首先存在的觀念與意識,對其閱讀與理解文學作品產生一定的影響。而讀者的觀念與意識,無不來源于其生活,即其所處的環(huán)境,所接受到的文化熏陶,或者是他的成長經(jīng)歷,這些也就是我們所說的讀者的語境文化。不同年齡段、不同地區(qū)、不同文化形態(tài)、不同宗教信仰的讀者,他們會對文學作品有著不同的需求。所以對于譯者來說,在對英美文學作品進行翻譯的過程中,首先要考慮的就是作品的受眾是哪些人,即誰會選擇閱讀這些作品,然后去了解這些人所處的文化環(huán)境,從而對原有的文學作品進行相應的調整,使其更加契合這些讀者的需求,從而達到更好的翻譯效果。例如,《吹小號的天鵝》的翻譯者在翻譯的過程中,考慮到其受眾主要為兒童,所以多采用短句,使得閱讀者更能接受這一作品。需要注意的是,譯者首先要保證所翻譯文章內容與原著內容的一致,在此基礎上,通過對受眾的了解,實現(xiàn)讀者語境文化的融合與體現(xiàn)。除此之外,譯者多為成年人,但是不同作品的受眾可以囊括任何年齡段的人,這就要求譯者在對文學作品進行翻譯的過程中,應當適時地轉化自己的身份,從不同的角度來對文學作品進行翻譯,使其可以滿足不同讀者對于不同文學作品的需求。
結束語
總而言之,英美文學的翻譯不應當是簡單的字面翻譯,而是一種復雜的語言與情感的轉達。現(xiàn)今社會對譯者的要求越來越高,不僅需要譯者能夠熟練地掌握翻譯的基本規(guī)律和技巧,同時需要具有淵博知識和深厚的文化底蘊,并通過刻苦實踐、積極創(chuàng)新,以高度的使命感去構建這座中西方文化交際的“橋梁”。在翻譯的過程中,會有多種因素影響到翻譯的結果,其中既包括原著作者的語境文化與譯者的語境文化,同時讀者的語境文化也是影響翻譯的重要因素之一?;诖耍g者在對文學作品進行翻譯的過程中,既要充分考慮原著作者所處的時代背景及其成長經(jīng)歷,從而采用合適的技巧與方法對英美文學作品進行翻譯,同時也要充分考慮文學作品的受眾,使得翻譯可以更加契合讀者的需求。筆者相信,一個譯者如果做到了原著作者、讀者以及自己的語境文化的統(tǒng)一,就一定可以翻譯出令讀者滿意的作品,從而實現(xiàn)自我的價值。
參考文獻:
[1]宋博.淺談語境文化對英美文學翻譯的影響[J].語文建設,2016(24):93—94.
[2]張奇.淺析文化語境與社會因素對英漢文學翻譯活動的影響[J].才智,2014(4):266.
[3]黃玲玲.中西方文化差異對英美文學翻譯的影響及對策[J].長春教育學院學報,2013(17):65—66.
[4]楊波林.文化語境與社會因素對英漢翻譯活動的影響淺析[J].河北軟件職業(yè)技術學院學報,2013(3):71—73.
[5]胡敏.論文化語境對英漢文學翻譯的影響[J].學理論,2013(24):223—224.
[6]秦小紅.西方文化對英美文學作品英漢翻譯的影響[J].湖南第一師范學院學報,2013(2):117—120.
[7]汪潔赟.以傅東華的《飄》為例探究情景語境及文化語境對英中翻譯的影響[D].上海:華東師范大學,2014.
[8]高國慶.談英漢文化語境差異對英漢習語翻譯的影響[J].咸寧學院學報,2010(3):80—81.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