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 泉
談德育在小學體育多種教學方法中的滲透
曹 泉
本文從體育與德育的密切關系來分析體育教學中德育滲透的必要性和優(yōu)越性,結合筆者的實踐案例談德育在小學體育教學的滲透,分析如何充分利用不同教學方法進行德育教育,為小學教學中的德育滲透提供新思路。
德育 教學方法 滲透
德育滲透是培養(yǎng)德智體全面發(fā)展合格人才的內在動力,是各學科教學的一項重要任務,體育與德育有著相輔相成的密切關系,如何在體育教學中滲透德育教育是多年來體育教師不斷探究的問題,筆者通過實踐得出在小學體育教學利用不同教學方法進行德育教育是體育教學中滲透德育的好途徑。
毛主席說過:“德、智皆寄于體”。人體完整才能負載思想和精神,體育是人全面發(fā)展的基礎,體育教育更是德育的優(yōu)越載體,因為體育教育不單是說教,更多的是身體的實踐活動,具有活動空間大,擾動因素與突發(fā)事件多的特點,容易真實反應出學生的個性差異與行為特征,各種思想隨時都可以表現出來,因此是體育教育是德育的好載體。也正因為體育教育有著多身體實踐活動,能反應學生真實思想的特征,所以體育教育中的德育教育十分必要和重要,直接影響著體育教育的質量,影響體育的價值,我們可以想象沒有德育的體育就如一個在森林中迷失方向的人,極有可能誤入歧途,“黑哨”“藥物”等不文明行為都是喪失道德而迷失方向的體育,有道德的體育會是有秩序而又充滿活力的體育。所以說體育是德育的優(yōu)越載體,德育是體育前行的燈塔。
體育教學方法多種多樣,不同的教學方法有其不同的特點,熟知各教學方法的特點,抓住不同教學方法德育滲透的優(yōu)勢和契機,利用多種教學方法進行德育教育,將大大提升小學體育教學中德育滲透的效果。
情境教學是體育教學常用的教學方法,特別是在小學中低年級運用更為廣泛。情境教學法指在教學過程中,教師有目的地引入或創(chuàng)設具有一定情緒色彩的、以形象為主體的生動具體的場景,以引起學生一定的態(tài)度體驗,從而幫助學生理解教材,并使學生的心理機能得到發(fā)展的教學方法。情境教學通過創(chuàng)設情境激發(fā)學生的情感、吸引學生學習興趣、增加教學內容的形象性幫助學生更好理解學習內容的同時融合多方面教育。情境教學法的核心在于激發(fā)學生情感,是實施德育教育的好時機。
案例1:《小蝌蚪找媽媽》——愛的教育(本人執(zhí)教的一年級跳繩課)
①引入:“曾經有一群快樂的小蝌蚪,每天都和青蛙媽媽一起在池塘學游泳嬉戲玩耍。有一天不幸的事情發(fā)生了,一只小蝌蚪受傷了,青蛙媽媽心急地去給小蝌蚪找醫(yī)生,卻再也沒回來。小蝌蚪們多么想念自己的媽媽啊,可是它們本領還沒學好怎么出去找媽媽呢?小朋友,如果你們是小蝌蚪會不會想念媽媽?會努力學好本領找媽媽嗎?”本環(huán)節(jié)創(chuàng)設情境,讓學生置身于小蝌蚪失去媽媽的情境中,激起學生內心對媽媽的愛,激發(fā)學習欲望。
②反應游戲——向左向右游:學生拿出跳繩當蝌蚪尾巴,青蛙媽媽很愛孩子們,教小蝌蚪游泳、快樂地嬉戲玩耍。一只蝌蚪受傷了,青蛙媽媽心急地去找醫(yī)生。該環(huán)節(jié)在技術教學上是讓一年級學生熟悉本節(jié)課器材,在情感上感受小蝌蚪和媽媽在一起的快樂,感受媽媽的愛。
③小青蛙學本領:小蝌蚪變成了小青蛙,他們要學會跳荷葉的本領,去找媽媽。該環(huán)節(jié)是技術教學的主要環(huán)節(jié),通過跳荷葉的練習掌握跳繩的起跳時機,跳荷葉需要與同伴配合組成團隊,學生在這一環(huán)節(jié)中將體驗到包容、接納才能合作、進步,學會愛他人。
④小青蛙闖關找媽媽:小青蛙們運用學到的本領,闖關去找媽媽。該環(huán)節(jié)是技術應用環(huán)節(jié),有一定難度,鼓勵學生相信自己,勇敢面對挑戰(zhàn),只要自己努力過、盡力了,成敗都是好樣的,不要因為失敗而沮喪,教育學生學會愛自己。
總結:《小青蛙找媽媽》——愛的教育,創(chuàng)設情境讓學生在學習過程中體驗愛和被愛,學會愛他人愛自己,是低年級體育教學中運用情境教學法進行德育滲透中的案例。情境教學法的特點是創(chuàng)設情境、模擬場景,學生置身于與現實相關、相似的場景中容易觸景生情,抓住情境教學中的“情緒場”進行德育教育將大大提高德育的效果。
體育游戲,是由基礎運動動作組成的、具有情節(jié)的體育手段,是一項古老的、至今仍充滿活力的活動,在小學體育課堂非常受歡迎。游戲教學法的運用其目的是提高學生學習、練習興趣,變被動為主動,創(chuàng)造了良好的體育課堂心理氣氛使學生能從思想、情感、行為上真正融入課堂教學活動之中,因此也是德育滲透的良機。
案例2:發(fā)展奔跑能力與靈敏性游戲——織網撈魚游戲
織網撈魚游戲方法:將全班學生分成8人左右一小組,每個組在規(guī)定的范圍內由一個學生開始捉魚,捉到的魚(學生)則與該學生拉手織網再去撈魚,以此類推,網越來越大,魚越來越少,直到魚全部撈完。該游戲能發(fā)展學生的奔跑能力和靈敏性,故經常運用在快速跑教學中。在游戲過程中,學生能深刻體驗團結的力量和齊心協力的重要性,再通過教師的引導與提煉,德育效果比單純說教效果好得多。
比賽在小學課堂中經常與游戲相融合,很多游戲都是以比賽的形式進行,這里單獨提出來是因為它相對于游戲來說有其嚴肅、規(guī)范、競爭等自身特征,有區(qū)別于游戲獨特的德育意義。
案例3:投擲運動會
本節(jié)課舉行比賽項目為投擲紙球、投擲沙包、投擲壘球三項的投擲運動會,教學目的在于鞏固前幾節(jié)課所學的投擲技術。課的開始部分對比賽規(guī)則,團體積分規(guī)則全體學生向作明確的講解,比賽嚴格按比賽規(guī)則進行,比賽結束后根據團體積分宣布勝負。比賽法主要通過競爭手段來激發(fā)學生的學、練興趣,有嚴格的規(guī)則要求,對于違反規(guī)則的行為將取消成績。在這種嚴肅而競爭的氛圍下,培養(yǎng)學生遵規(guī)守紀、勇于競爭、團隊精神、集體榮譽感等道德品質非常有效。
總結:游戲與比賽教學法是體育教學中常用的方法,利用游戲的良好課堂、心理氣氛,根據游戲的內容進行相關的德育教育,學生從心理上更容易接受。競賽法教學,學生在嚴格的規(guī)則下有效形成遵規(guī)守紀的行為習慣以及團隊精神、集體榮譽感,同時教師引導學生正確面對競爭的成敗,培養(yǎng)學生自我調節(jié)心態(tài)的能力,塑造他們豁達、開朗的心態(tài)和勇于面對競爭,永不服輸的心理素質。
小組合作探究學習是當今新課程理念所提倡的一種學習方式。學生成為課堂主人,以“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學習模式,在老師的引導下發(fā)揮自己的主觀能動性,調動自己的各種感覺器官,通過動手、動眼、動嘴、動腦,主動的去獲取知識。小組合作探究學習是一個既要發(fā)揮自主性又要與他人合作交流的實踐過程,因此是德育滲透的好途徑。
案例4:籃球變向運球突破(本人執(zhí)教的五年級籃球課)
①自主探究:學生分小組練習,一人防守,其他同學輪流體驗變向運球突破,探究突破要點。該環(huán)節(jié)是自主探究,沒有統一答案,每個同學都要經過自己的練習體驗、觀察和思考才能有所得,所以能很好培養(yǎng)學生學習的自主性、獨立性,而不是總依賴著老師、家長、同學。這一環(huán)節(jié)雖然是自主探究,但練習是以小組形式進行的,容易出現小組間同學都爭著練習運球突破,而不愿意做防守,這就需要小組長有良好的管理協調能力,全體組員相互合作,共同建立良好的練習秩序,整個小組才能共同收獲好的練習效果,否則將影響到每個人的練習,這個“榮辱與共”過程培養(yǎng)了學生的集體主義意識及建立和維護公共秩序的重要性。
②合作交流:學生經過自主體驗后先進行組內交流,形成成本組的探究結果,然后各小組長代表小組進行班級交流,再由老師整理概括全班的探究結果。這一環(huán)節(jié)學習以合作、交流為主要方式,在組內合作、交流形成本組探究結果時,學生要相互討論,出現觀點不一致時還需要辯駁,教師要對學生參與討論、與人辯駁的行為加以引導,使之達到合作形成小組探究結果的目的,學生在這個過程中可以學到怎樣與人相處建立和諧的人際關系以及與人合作創(chuàng)造良好團隊氛圍。在班級交流的環(huán)節(jié),要求學生對前面小組闡述過的觀點不做重復敘述,培養(yǎng)學生認真傾聽的好習慣和尊重他人的優(yōu)良品質。
總結:小組合作探究教學,是培養(yǎng)學生主動學習、主動思考,學會與他人合作、相處,尊重他人,建立和諧人際關系,發(fā)展集體主義意識等德育教育的好途徑
德育是教育的方向,在體育教學中滲透德育教育重要且必要。本文論述的利用多種教學方法進行德育滲透為體育教育中的德育教育提供了新的途徑和方法。為了達到好的德育效果,應注意以下幾點。
不同的教學方法有其自身特點,我們要充分了解這些特點,滲透恰當的德育教育,使課堂中體育教學與德育教育自然融合,如此教師只要稍加引導,學生便能體會和接受,達到事半功倍的良好教育效果。
德育教育貴在學生心理上的真正接受,因此教育時機非常重要,在合適的時機進行教育,學生才能“聽得進”,時機不恰當往往都是徒勞。從以上教學案例分析,合適的教育時機包含:(1)情感時機,即通過教學方法或內容引發(fā)學生的“情緒場”,在特定的情感中進行合適的德育滲透。例如案例1愛的教育;(3)需要時機,即為學生遇到了需要老師幫助解決的問題時,比如案例4學生出現爭進攻而不愿防守時,又比如案例4學生交流、合作時出現觀點不一致的爭論時;(3)心理氛圍時機,不同的教學方法會帶來不同的課堂氛圍和心理氛圍,比如案例2、3,游戲法愉悅、競爭法嚴肅,不同的心理氛圍則實施不同德育教育。
體育教學過程當中,有很多的偶發(fā)事件,比如在跑步中摔倒,有的學生馬上爬起來繼續(xù)跑,有的學生會委屈的哭,這些都是學生在進行體育活動真實的思想和行動的體現,教師,教師要善于抓住這些偶發(fā)事件,因勢利導進行教育,對學生的是非判斷、意志品質等方面非常有效。
[1]左家勇.新課程標準下小學體育教學方法探討[J].搏擊 :體育論壇,2012,4(12):31~32.
[2]王勇.體育課比賽教學法的應用[J].體育科技文獻通報,2012(10).
[3]單舜.德育:體育教學中的靈魂[J].體育科技,2013(34).
[4]戴偉 .情境教學法[J].讀寫算 :教育教學研究,2010(6).
廣州市白云區(qū)夏良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