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文燕
摘 要:隨著農民工大量進城務工,尤其在城鄉(xiāng)結合部的農村學校學校便產生了一大批后進生,他們作為受教育中的一個特殊群體,越來越受到社會和學校的關注,加強后進生的教育,是建立社會主義和諧社會大背景下,促進公平教育的根本要求。本文就農村城鄉(xiāng)結合部初中“后進生”教育管理的重要性,農村初中“后進生”形成的原因及農村初中后進生教育轉化三方面談談個人的一些思路。
關鍵詞:農村城鄉(xiāng)結合部;初中后進生;轉化
一、轉化農村后進生工作意義重大
1.歷史使命的要求。
關于后進生的轉化既是是一個老生常談的問題又是一個要常談常新的問題,它不僅關系到我們教育的穩(wěn)定,又關系到一個家庭的和諧,更關系到學生的一生幸福,學生正處于成長期,所以作為教師的我們應開啟智慧,付諸行動解決好這一問題為學生一生負責。我們老師要把它當作事業(yè)去做,始終堅持“轉化一個后進生就會改變一個家庭,惠及子孫后代”的責任感,來進行這項平凡而偉大的事業(yè)。
2.減少社會犯罪,促進社會和諧發(fā)展的需要。
據(jù)調查我國目前至少有約1000萬閑散未成年人,這一群體成了青少年違法犯罪的主要發(fā)源地。調查顯示,多數(shù)未成年人在犯罪以前有學業(yè)失敗的經(jīng)歷。給社會造成了不安定因素。因此,只有加強“后進生”的教育管理,確保青少年健康成長,才能促進社會和諧發(fā)展。
3.樹立學校形象,是保證學校長治久安發(fā)展的根本。
學校的形象,是由其良好的校風、學風和教風,以及培養(yǎng)的一批又一批適應時代需要的合格人才所決定的。社會和家長對學校的聲譽的認可很大程度上取決于學校對待后進生的管理和轉化的程度。
二、分析城鄉(xiāng)結合部后進生形成原因
1.家庭原因。
城鄉(xiāng)結合部,就是基于城市和鄉(xiāng)村區(qū)域結合的地塊。受地理因素影響,這些學生家長大多外出經(jīng)商務工,一門心思掙錢,沒有精力照顧孩子,這些家長把他們的未成年的孩子交給爺爺、奶奶照管,在寄宿制學校他們就全盤交與學校教育,孩子更是很少得到父母的關心。有一次開家長會,孩子們熱情很高,翹首盼望父母的到來,并且給父母寫了滿含深情的信作為禮物,可是最終沒能等到爸媽的身影,這讓孩子的心靈受到多大的創(chuàng)傷啊,看著他們失望的眼神,我心里一陣陣的心痛卻無可奈何。所以家庭缺少關愛使孩子精力分散,造成了他們學習上的障礙。
2.學校原因。
學校方面,教學機制與評價機制嚴重脫鉤,大多學校口頭喊著素質教育,但實施的仍是應試教育的一套——唯成績論。一時跟不上的學生往往成為學校教師升學評估的絆腳石,難免會受到不公正待遇。另一方面,農村信息閉塞,部分教師自身素質受限,走出去交流學習的機會很少,有的甚至一次機會都沒有,所以他們教學觀念陳舊,方法簡單,手段落后,教學不能吸引學生,致使部分基礎較差的學生對學習產生厭倦情緒。教學中明顯存在的重好輕差,為了提高平均分甚至趕攆“差生”,也都客觀上刺激了“后進生”的衍生。
3.社會原因。
近年來,新的“讀書無用論”對學生沖擊很大,許多農村家長自己沒文化,也看不到文化知識的重要性,看重的是別人沒文化同樣掙到不少錢、沒文化照樣能夠成為社會名流、甚至成為各級宣傳的榜樣。什么“造原子彈不如賣茶葉蛋的”等等,這種思想直接造成了學生對學習的不重視。認為學習不學習一個樣。某些城鄉(xiāng)結合部的拆遷戶一下成了“土豪”根本用不著去努力。凡此種種,這樣的社會影響都傳給了孩子,使其失去拼搏的斗志。
三、解決后進生轉化的方案和內容
1.積極鼓勵正確引導,提高興趣加強自信心。
俗話說:“數(shù)子十過,不如將子一長”后進生往往缺點多于優(yōu)點。有缺點,挨批評,學生學習的信心就不足了。所以轉化后進生就要端正對后進生的態(tài)度,并且要幫助他們樹立自信心,因為自信是成功的基礎。.教育家陶行知說過:“你的教鞭下有瓦特,你的冷眼里有牛頓,你的譏笑中有愛迪生”這就告訴我們,作為教師,一定要摒棄傳統(tǒng)的偏見,努力幫助后進生發(fā)現(xiàn)其自身的“閃光點”,用期待的心情去等待學生的每一點進步。
我班有位女生,學習基礎薄弱,家庭教育失卻很久,過去總是遲到有時曠課,在教室吃零食造成很壞的影響,連成績差的男生都不愿和她同桌.后來有一次我發(fā)現(xiàn)她在畫畫方面很突出字也寫的不錯,我就讓她負責黑板報,結果做的很好我在班上點名表揚她,后來給她分配別的任務都完成的很好,學習成績也慢慢上來了。這真是令人欣慰呀!
2.真情相待,愛心常駐。
給“后進生”一份真情。“后進生”很少能夠得到同學、老師和家長的肯定和贊許,使他們自覺不自覺地成了班級中的一群“特殊分子”,他們的情感最為脆弱,他們的心靈更需慰藉。老師的真情正是他們求知奮進的催化劑。有位學生因為基礎弱成績差,經(jīng)常處于班上的邊緣人物地位,但他是位負責任的孩子,家境的貧寒也使他不愿多說話,了解情況后經(jīng)常和他單獨談心,鼓勵他向上讓他當勞動委員,及時地表揚他的成績,后來他終于克服困難考上了心儀的學校。老師要給學生一顆赤誠的心才能融化孩子冰冷的心田.使他們沐浴著陽光而成長。
3.家校聯(lián)合,共同發(fā)展。
多與家長溝通、交流,建立“教師—家長—學生”交流機制。要與家長達成共同認識,目標一致才能真正卓有成效。要放在平時的細微機會中,如電話聯(lián)系,在學校中偶爾碰面,家訪,開家長會,家長主動聯(lián)系時,只有這樣轉化后進生才會知己知彼有的放矢。例如現(xiàn)在禁止學生帶手機問題上,應先與家長溝通好,如果孩子帶了手機怎樣處理,應與家長共同商量,然后執(zhí)行起來就能行之有效。如果只在學校強調習慣的養(yǎng)成家長不配合的話,很容易出現(xiàn)5+2<5的現(xiàn)象。
城鄉(xiāng)結合部后進生的轉化工作是一項長期而艱巨的工作,只要我們理清思路,找準辦法,一定會卓有成效的,我們教育工作者要樹立責任心、增強緊迫感,以寬厚、博愛、敏銳之心去理解學生、關心學生,營造良好的教育環(huán)境,“后進生”的轉化就會迎來一片曙光。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