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亞琴
摘 要:初中歷史教學的過程中,科學地使用微課進行教學,可以有效的提高教學質量,在現(xiàn)代初中歷史教學的過程中,教師應該根據(jù)微課的特點以及教學內容的特點,靈活地調整微課的使用方法。在實際教學的過程中,探索找到提升微課質量的有效模式,提升學生的學習質量,更好地挖掘出學生的潛能。只有這樣,初中歷史教學才能夠真正的發(fā)揮好自身的價值。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也才能夠更好地挖掘出學生的潛能,這樣的教學才能夠真正地符合素質教育和新課程改革提出的一系列的要求。
關鍵詞:微課技術;初中歷史;實際運用;思考建議
在現(xiàn)代初中歷史教學的過程中,科學地使用微課進行教學可以將教學內容更加生動和形象的展示給學生,更好地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同時,科學地使用微課進行教學,也可以拉近師生之間的距離,在課堂教學的過程中營造比較好的學習氛圍,這些都能夠有效地提升學生的學習積極性,讓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有更加強勁的動力,也可以幫助學生更好地解決遇到的問題。因此,在現(xiàn)代初中歷史教學的過程。老師應該積極地探索,如何科學的使用微課技術進行教學。
一、用微課培養(yǎng)學生的歷史興趣
歷史作為一門研究先前發(fā)生事情的學科,需要學生的耐心和細心,以及一定的思維邏輯,而培養(yǎng)出學生對歷史的思維邏輯,不只是需要教師單純地給學生灌輸課堂上的知識,還需要注意對學生歷史學習興趣的培養(yǎng),而微課則可以被結合到對學生的興趣培養(yǎng)當中,微課可以結合現(xiàn)今的互聯(lián)網,對課本上不變的內容進行生動化的演變,讓學生感覺到歷史并不是枯燥無味的一門學科,它也有許多的樂趣,只是需要學生用歷史思維去發(fā)現(xiàn)。
例如:在講遠古時期的人類時,這是歷史學習的第一課,若是這一課可以打開學生對歷史的認知,激發(fā)學生的興趣,那么最好不過。課本上的第一課主要是講現(xiàn)今我國發(fā)現(xiàn)的早期原始人,如元謀人、北京人和山頂洞人,而這一課在課本上面的描繪并不是多么出彩,此時教師就可以借助微課的優(yōu)勢,采用網絡對元謀人、山頂洞人、北京人進行更多的信息搜索,并將其做成課件或者是視頻,讓學生通過視聽結合的方式能更深刻地了解到這些原始人的生活方式和習慣,學生會覺得歷史并不是那么的生澀難懂,歷史也有著許許多多的樂趣,從而讓學生對歷史抱有樂趣,為今后的歷史學習做出良好的鋪墊。
二、用微課突破教學時間問題
歷史作為一門小學科,并不會像語數(shù)外那樣有著大量的教學時間,而歷史的教學內容繁多,從遠古時期一直到現(xiàn)如今的社會。因此,歷史教學的時間總是歷史教學的一個困難所在,所以教師更需要高效的教學方法來進行歷史教學,而微課作為一個碎片化信息時代的產物,則可以作為歷史教學缺少時間的問題解決方案。學生不止在歷史課之上,更可以在歷史課之下,利用零碎的時間,通過移動客戶端,來進行歷史課的學習,積少成多,歷史的學習時間也就得到了保障,更有助于提升學生的歷史學習成績。
三、運用微課突破重難點
初中的歷史學習中,不乏重難點,這些重難點或多或少地摻雜著當時的社會政治文化,甚至是當時的氣候?,F(xiàn)階段學生所掌握的知識相對較少,因此對歷史上的很多地方都有著理解不到位的情況,而這些學生不能很好理解的地方,往往成為了歷史學習拉開差距的地方,因此,教師因當多注重這些地方的歷史學習。而微課以碎片化的形式進行授課,完全可以對重難點進行深刻地解讀,讓學生能夠更好地掌握這些重難點。
例如:在講近代歷史之時,孫中山的政治生涯部分并不好理解,造成了許多學生在聽完教師講課后還有很多疑問,因此教師完全可以將學生沒有聽懂的地方進行收集,并將其錄入到微課當中,發(fā)送到教育平臺,讓學生自己針對自己沒有聽懂的重難點進行學習和探究,在學生自主探究的過程中,學生學習歷史的耐心得到了鍛煉,歷史思維也可以得到培養(yǎng),在學生完成對自己不明白的知識點閱讀后,可以對這個知識點進行再次反饋,教師根據(jù)情況,針對學生的反饋,可以對此知識點進行再次講解。
四、注重因材施教,實行分層教學
初中生處在好奇心旺盛的時期,對許多事都充滿好奇。如果教師不能及時了解學生的需求,就會忽略學生的個性化發(fā)展。微課可以在平板電腦、手機上收集多種教學資源。這就為學生提供了多個自主學習的平臺,每個學生都能根據(jù)自己的學習興趣和掌握知識的程度進行相應的學習,使每個學生的個性化發(fā)展需求都能得到滿足。教師在設計微課時需要考慮分層教學的必要性,通過對題目解讀,擴展學生的思維,發(fā)掘學生發(fā)展的潛力,讓每個層次的學生都能在現(xiàn)有水平上有所提高。
五、培養(yǎng)正確的價值觀和情感態(tài)度
歷史是一門集理性與感性于一體的學科,學生在學習知識的同時樹立正確的人生觀、世界觀和價值觀。學生的情感和能力還未發(fā)展健全的初中時期,教師在教授課程的同時也要關注學生的成長,不僅要教會學生學習方法,還要教學生如何做人。教師微課利用優(yōu)秀的聲像效果營造起一個良好的學習氛圍,把正確的價值觀和情感態(tài)度灌輸給學生,使學生在不同的歷史環(huán)境中產生共鳴效應。這樣既能使學生自覺地接受價值觀和情感態(tài)度教育,又能自主地形成正確的世界觀,為未來的成長和發(fā)展做好鋪墊。
在互聯(lián)網時代的今天,微課作為一種新形式被引入到了初中歷史課的教育中,以碎片化的特點彌補著歷史學習所欠缺的方面,以達到更好的教學效果。但是,微課畢竟作為一種新的教學模式出現(xiàn),還存在著許多的不足之處,這需要所有初中歷史教學工作者的不斷完善,才能達成良好的教學效果。
參考文獻:
[1]趙玉雙.對初中歷史教學中有效應用微課的策略探討[J].中國校外教育,2017,(7):127+129.
[2]陳艷.淺談提升初中歷史課堂教學效果的有效對策[J].赤子(上中旬),2015,(23):337.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