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志峰
摘 要:作為基礎教育的中學英語教學涉及到學習者的聽、說、讀、寫,也牽動著學習者的注意力、觀察力、毅力及興趣、動機、情感等眾多心理素質(zhì)和思想道德、藝術審美等社會文化素質(zhì)。本文就高中英語教學如何調(diào)動學生學習的主觀能動性,激發(fā)學生的主體意識,談幾點思考。
關鍵詞:高中英語;閱讀教學;思維能力;課堂氛圍;預習;學習興趣
一、努力激發(fā)學生的思維能力
高中英語課文大多篇幅較長。課文內(nèi)容參透了豐富的審美以及科學教育內(nèi)容。在這些兼顧知識性、趣味性、思想性的閱讀課教學中精心設計既有啟發(fā)性又能激起學生探討興趣的系列問題,可以啟迪學生動腦,激發(fā)學生思維,培養(yǎng)學生主動學習的習慣。
在提問、解答的過程中,教師要啟發(fā)引導,以激活學生的思維欲望,幫助學生認知和理解。例如教Lesson 42 “American Country music”,在學生進行了初步的‘Asking and answering后, 教師提問: 1) What do you think of the American young people? 2) What about todays Chinese young people? 學生七嘴八舌談到了當今美國青年低沉的情緒與消極的處事態(tài)度,以及中國當代青年積極進取、拼搏向上的人生態(tài)度。這種問題能引導學生將課內(nèi)學到的語言知識和技能延伸到課外的話題中,啟迪學生思維,創(chuàng)造性地解決問題,從而提高了學生對英語的感知、觀察與思維能力,培養(yǎng)了閱讀興趣,同時也可使其受到很好的思想教育。
二、營造良好的課堂氛圍
贊可夫認為:“課堂上應該創(chuàng)造一種使大家愉快、有強烈求知欲的心理氛圍?!币囵B(yǎng)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就必須為學生創(chuàng)造自主學習的氛圍。這就要求教師有民主的教育觀念,有正確的學生主體意識,要積極開展學生主體的語言實踐活動,才能讓學生自主地學習。
高中英語教材中,可設計辯論的主題有許多。以NSEFC Book2 Unit4 “Wild protection”為例,讓學生先分組討論“What problems are some wild animals in China facing?”正當學生們興奮地討論時,我又提出第二個討論問題“How have things change since China took action toprotect wild animals?”這兩個問題既引起了學生探究的樂趣,又引發(fā)了學生對保護瀕危動物的一些思考,讓學生大膽發(fā)揮想象力,暢所欲言,將課堂教學推向高潮。在英語閱讀教學中開展辯論活動,營造了學生主體意識的情趣氛圍,培養(yǎng)了學生逆向思維和發(fā)散思維的能力。參加辯論活動之前學生會根據(jù)正方或反方辯題的要求,查閱有關資料,通過閱讀、思考,確立論點、論據(jù)和論證方法。在此活動中,教師從“幕前”到“幕后”,學生則由聽眾變?yōu)閷嶋H參與者、活動的主體。他們熟練地運用課文知識并化為己用,思維處于興奮和積極探索狀態(tài)中,有利于持續(xù)的自主學習。同時,辯論活動給學生一個自主思考分析問題的空間,在感受一次次成功喜悅的同時,促進了自主學習能力的提高。
三、督促學生預習
高中閱讀課文長,難度大,抽象概念內(nèi)容多,形象思維內(nèi)容少,語法現(xiàn)象較復雜。因此,對學生來說,認真預習是及其重要的。如果學生沒任何準備走進課堂那么學習肯定是被動的,教師講解什么,學生就聽什么;教師演示什么,學生就看什么。這樣的學習有什么主動性呢?預習看起來是學生的事情,但教師精心指導是十分關鍵的。教師要教給學生預習的方法,指導學生認真預習,并寫出自學筆記、提出自學中遇到的疑難問題。譬如安排學生針對有關問題做些準備,要求學生課前利用工具書預習生詞。如預習The Olympics Games一課時, 可以給學生布置以下問題回去思考: 1) How often are the Olympics held? 2) Whats the Olympic motto? What does it mean? 接著讓學生就“the Olympic motto”的話題聯(lián)系自己的實際作些準備, 以便課上參與討論。借2000年Sydney奧運會中國運動員取得的輝煌成績(28枚金牌)討論申辦2008奧運會成功的可能性。這樣,學生在預習的基礎上進入課堂,學習就能由被動變主動,以前在課堂上是學生盲目地跟著老師跑,現(xiàn)在教師要適應學生的學習與發(fā)展。
四、增強學生學習興趣
興趣是學生最好的導師,只有當學生真正投入到英語閱讀中,教師的教學才能發(fā)揮最明顯的效果。因而,教學英語閱讀的首要任務就是讓學生對其產(chǎn)生興趣。精心選材,投其所好,是帶領學生進入英語閱讀世界的一種快捷方式。就多年的教學經(jīng)驗而言,高中生對具有故事性的,關于國外風土人情和習慣的閱讀材料更感興趣。在鍛煉閱讀能力的初始階段,教師應該選取相關材料,這樣在進行閱讀教學時就相對減少了學生的抵觸心理,從而協(xié)助達到預期的教學效果。并且材料上的選擇在一定程度上也決定了材料的難易程度。對于高中生來說,即使是從初中甚至是從小學開始接觸英語,但是在面對大篇幅的英語文章時,他們還是感覺到頭疼。而且高中生們的邏輯思維一直都是延續(xù)著漢語的邏輯,這樣在理解英語的語句時也就增添了些許障礙。選擇故事性的材料,邏輯清晰的、簡單的材料,能讓學生在學習的初始階段產(chǎn)生對英語的興趣,增加對閱讀英語文章的信心。興趣的培養(yǎng)之后就需要教師們精彩的導入。精彩的導入需要教師更多的心思,讓學生接觸到更復雜、更高程度的英語閱讀。此類閱讀的導入,教師可以選擇鼓勵式,或者是競爭式的教學方式,讓學生開始接受強邏輯思維和一些更具哲理性的英語文章。精心選材,精彩導入,這兩個程序教師必須合理運用,這樣才能更好地培養(yǎng)高中生對英語閱讀的興趣。
開展學習者閱讀培訓對于培養(yǎng)學習興趣,提高閱讀效率有著積極的意義。在這方面,老師的職責不僅僅是提供知識,而且是提供可供學生自己從本文中提取意義的策略和方法。所謂的“授之以魚,不如授之以漁”,只有通過培養(yǎng)學生養(yǎng)成良好的閱讀習慣,使學生自如地運用各種策略,閱讀效率才能得到真正提高。
參考文獻:
[1]李永燕,淺析高中英語閱讀教學策略指導[J].校園英語旬刊.2017.
[2]郭鵬燕,淺析高中英語閱讀教學策略[J].赤子旬刊.2014.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