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程+肖樺
摘要:“主旋律”電影在中國大學的傳播是一種文化現(xiàn)象,它具有特定的生存和發(fā)展的文化生態(tài)環(huán)境,是一種獨特的意識形態(tài)?!爸餍伞痹诟咝5膫鞑ズ褪⑿胁⒉皇且环N偶然的現(xiàn)象。從文化價值取向的角度看,影視藝術體現(xiàn)了高雅藝術和大眾通俗藝術的綜合。
關鍵詞:新媒體;主旋律電影;大學生
“主旋律”電影盛行與高校,是一種必然趨勢。從文化的角度看,其所構(gòu)成的電影文化本身,其實就是一種社會性的綜合性文化的表現(xiàn),這里面包含了大學必修的社會學、心理學、美學、藝術和藝術學、傳播學等學科。在高校文化教育中主旋律電影給校園文化添加一片靚麗的色彩。如今,新媒體時代已經(jīng)迅速改變著學生們與外部世界的對話途徑,主旋律電影在高校的傳播,儼然扮演了新的角色。
一、主旋律電影與高校的人才培養(yǎng)
1、主旋律電影的德育功效。在新媒體、融媒體日漸豐富、信息化日漸膨脹的今天,社會給予了大學生或多或少的負面的影響,大學生是新生代的孩子,容易受到不良思想的侵蝕、缺乏正確的價值觀和人生觀就容易出現(xiàn)偏激。新時代的思想政治教育需要新的載體,而主旋律電影正是這樣的新媒體時代的思政教育載體的手段,能在在傳播中潛移默化的影響著大學生[1]。
2、主旋律電影的審美救贖功效。電影是一種抽象的藝術形式,真實而又直接的把現(xiàn)實展示在你的面前,它將感人的故事與人情世故一并放在觀眾勉強,讓人們自己去思考、去反省、給人們一個重新認識自我、反省自我的機會[2]。
大學生的審美教育是一種情感教育,就美育而言,情感的因素是作為本質(zhì)的東西而存在。情感是美育的核心,審美教育的意義就在于使人們的情感和精神境界得到升華,它是培養(yǎng)人們認識世界、改造世界的重要手段[3]。
二、新媒體時代高校學生觀看主旋律電影動機
1、替代式參與。人的存在,就是以社會性特質(zhì)而存在的,大學生也是一樣,以傳播學的“使用與滿足”理論,大學生觀看電影是一種自我的滿足過程,這種滿足是觀眾的內(nèi)在需求動機。
人民都害怕與周圍的人失去話題、失去進去別人交談圈的機會,人在與人的交往中,獲得安全感。大眾傳播為人民的社交提供了新的社會互動,其改變了現(xiàn)實情景[4]。
同時電影所帶來的大屏幕的震撼力,也給大學生帶來了強烈的“替代式參與”,在主旋律電影的熏陶中來到達宣泄自我愛國主義情懷的目的,正是這一種內(nèi)心的需求、對于符號的消費、對于心理帶入的替代式體驗成為了大學生觀看主旋律電影的首要動機。
2、從眾心理。在傳播學的宣傳研究當中,很多戰(zhàn)時的宣傳技巧被發(fā)現(xiàn)在廣告等現(xiàn)代傳播方式當中依然奏效,樂隊花車法就是其中之一。在大眾傳播過程中利用這種技巧,可試圖讓受眾相信,我們所屬的團體成員都接受他的計劃,因此我們必須跟隨大家“跳上樂隊花車”,這種心理也常被稱為“從眾”心理。
作為特定受眾群體的大學生,也更容易被這種宣傳技巧“所擊倒”,從而加入其中。新媒體時代主旋律電影是社會的主流影片之一,以2017年度口碑極好的《戰(zhàn)狼2》為例,自7月28日上映以來,輿論一直高潮不斷,成為了2017年中國電影圈乃至社會輿論話題中的一個“現(xiàn)象級”事件,影片通過口碑營銷建立起“戰(zhàn)狼”品牌效應,造成了一種“我們每個人都在做它”的氛圍。
3、“議程設置”效應。傳播媒介給予議題不同程度“顯著性”的方式,影響著受眾的關心重點與對社會的認識。新媒體時代的信息爆炸,大學生對于議程設置的影響更為強烈,公眾對問題越重視、強調(diào)的次數(shù)越多、給予的關注約強烈,那么大學生對這項議題就越關心[5]。
主旋律電影《戰(zhàn)狼2》就通過密集的宣傳,多方面?zhèn)鹘y(tǒng)媒體、新媒體等多渠道密集型的長期性的宣傳策略,使得“戰(zhàn)狼”這個詞在“百度”所有熱門搜索關鍵詞里成為熱門話題,在電影類的相關條目搜索關鍵詞中名列第一。密集的宣傳造成了大學生們的高度關注度,長期連續(xù)性的報道在高校大學生的心中起到了強化公眾心目重要度的作用,因而造成了大學生觀影的熱潮。
三、新媒體時代主旋律電影的傳播趨勢
新媒體傳播的時代的到來,受眾群體的形式呈現(xiàn)多樣化、立體化,碎片化和分眾化的發(fā)展方向,且時間上也呈現(xiàn)不穩(wěn)定,更注重互動性等溝通方式,再加上網(wǎng)絡技術和數(shù)字技術的革新,新形勢下高校大學生觀看主旋律電影的傳播也有新的趨勢。
1、媒介窄化。主旋律電影的未來發(fā)展之路,就是淡化說教意味,真正的融入年輕人的生活和思想,才能更好的影響年輕人。小眾化傳播是新媒體時代的傳播特點質(zhì)之一,主旋律電影的小眾化傳播也是今后的發(fā)展趨勢,以特定人群、特點公眾、特點行業(yè)為受眾,細化主旋律電影受眾,或者拍攝針對大學生的專屬主旋律電影是主旋律電影傳播發(fā)展的新的趨勢。
2、短視頻化傳播。段視頻是符合新媒體時代下的大學生的碎片化生活環(huán)境的,大學生是標新立異的一代,隨著新媒體的移動性、及時性、交互性和自主選擇性等特點他們追求新型的主旋律電影模式。短視頻化主旋律電影正好滿足了這一受眾的需要,用最短的時間奉獻一場視覺和心靈的享受,并同時傳達了主旋律思想。除此之外,通過段視頻下的互動性和參與性,為時下的年輕人提供一個抒發(fā)愛國主義情懷的通道。
主旋律電影在高校的傳播應當?shù)玫阶銐虻闹匾?,隨著技術的日益革新,新媒體平臺下的主旋律電影在高校的進一步傳播依然成為一種可能。
參考文獻
[1] 汪人元.現(xiàn)實題材戲曲創(chuàng)作的兩個基本問題[J].藝術百家,2007(05):164-166.
[2] 柳城.關于主旋律、多樣化及其他[J].北京電影學院學報,1995(01):47-57+233.
[3] 阮智富,郭忠新編著.現(xiàn)代漢語大詞典上[M].上海辭書出版社,2009.
[4] 郝建著.影視類型學[M].北京大學出版社,2002.
[5] 宦鄉(xiāng)著.關于當前世界形勢的幾個問題[M].中共廣西壯族自治區(qū)委員會黨校資料室,1978.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