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西民族大學 廣西 南寧 530006)
??思{小說的俄狄浦斯情結
——以《喧嘩與騷動》為例
韓營
(廣西民族大學廣西南寧530006)
??思{作為美國文學史上最具影響力的作家之一,他也是意識流文學在美國的代表人物?!缎鷩W與騷動》作為其最具盛名和最鐘愛的小說,其內(nèi)容的豐韻性,手法的獨創(chuàng)性,言語的哲思性一直使其作品充滿著多重闡釋空間,使得其作品越讀越有韻味。讓-保羅·薩特曾評價《喧嘩與騷動》:“??思{的哲學是時間的哲學”。俄狄浦斯情結作為享譽世界的精神分析學派的代表人弗洛伊德最為核心的理論,從其提出伊始便如黑洞般的引力吸引著一代又一代的人們。本文以《喧嘩與騷動》這本書為例試淺談??思{小說中體現(xiàn)的俄狄浦斯情結。
《喧嘩與騷動》;俄狄浦斯情結;無意識
兒子與母親之間或女兒與父親之間存在的一種畸形的暗戀心結,如果孩子長大成人以后沒有超越這種情結,會阻礙孩子與同齡人建立起成熟的關系。這就是“俄狄浦斯王情結”最為簡要明了的解釋。本文試圖從《喧嘩與騷動》中昆丁的行為和內(nèi)心獨白部分解析“俄狄浦斯情結”。
一、潛意識的愛欲
從原始圖騰以及一直潛藏于人類集體無意識的意念里,亂倫一直是禁忌的話題。也是人類不可觸碰的道德底線。對于亂倫的假想會一直潛藏于人類的無意識之中。
《喧嘩與騷動》中當昆丁得知凱蒂失身之后,他想到的是自己去向父親“承認”犯了亂倫之罪,而不是達爾頓·艾密司的過錯。這一表達使得他這種隱藏于心底的不倫之戀得以宣泄。也使得昆丁與凱蒂之間的關系蒙上了一層曖昧的陰影。
文中多次提到相關的隱射。如,昆丁一直記得小時候凱蒂與一個少年接吻的事。他一直糾結“你干嗎讓他吻你吻你”,重復說出吻你一方面表現(xiàn)出昆丁心里不開心同時他表現(xiàn)出他的憎恨,為什么吻你的不是我呢。也表現(xiàn)出昆丁心中的怨恨。他一直把凱蒂想象成“南方淑女”的化身?!澳悴辉诤跄悴辉诤?我要讓你我要讓你在乎?!?....凱蒂因此和他爭吵并用手指抓他的臉,而昆丁的反應是開始感覺雨水甜絲絲的。這明顯體現(xiàn)出昆丁對于凱蒂之情愛。同時也體現(xiàn)出凱蒂對昆丁的愛和在乎。
當凱蒂因失身并有身孕不得不出嫁時。昆丁的反應是這樣的:文中出現(xiàn)三次以上“別嫁給這個混蛋/凱蒂,”“凱蒂你不可能結婚/你有病啊。那個流氓?!薄斑@個混蛋,凱蒂”直到后來的話終于說出了壓抑在心中的想法?!皠P蒂/那個流氓/你替班吉和父親著想跟他吹了吧/倒不是為了我?!闭娴牟皇菫榱怂约弘[藏對于妹妹的情欲嗎?顯然不是。
最明顯的莫過于,昆丁想到“這個世界之外真的有一個地獄就好了:純潔的火焰會使我們超越死亡。到那時/你只有我一個人只有我一個人/到那時我們兩個人將置身在純潔的火焰之外的扎人的恐怖之中?!薄暗侥菚r/只有你和我置身在扎人的恐怖之中/四周都是純潔的火焰?!蹦敲丛诶ザ〉臐撘庾R里是自己與妹妹像戀人一樣發(fā)生關系,但這種關系是亂倫的,因此他們只能進入地獄而非天堂。而昆丁的一系列潛意識用語“我們”“那里只有我們兩個人”以及“純潔的火焰”都變現(xiàn)出對于妹妹凱蒂的不倫之愛。
在忍受著對于妹妹凱蒂的愛欲,一直支撐著昆丁活下去,直至后來凱蒂結婚兩個月以后,昆丁選擇跳河身亡。因為他的愛終無結果。
二、行為上的孱弱
當?shù)弥耸幾拥苓_爾頓只是玩弄自己的妹妹時,昆丁曾想著要與他決斗。而當達爾頓把槍拿給昆丁讓他發(fā)射時。昆丁沒能殺了達爾頓。他后來說:“我之所以沒有是因為他會下地獄的她也會去,我也會去?!逼鋵嵲谶@里給我們留下了巨大的想象和闡釋空間。換一個角度考慮。達爾頓做的事情不正是昆丁想做而不能不敢去做的嗎?
這與哈姆萊特一劇中他的叔父替他實現(xiàn)他潛意識壓抑的愿望相同,由此他遲遲不肯下手。兩者有異曲同工之妙。
哈姆萊特一直對于父親鬼魂發(fā)出的命令猶豫不決,弗洛伊德認為:“哈姆萊特能做出所有的事,卻對一位殺掉他父親、篡其王位、奪其母后的人無能為力,那是這人所做出的正是他自己已經(jīng)暗暗希望很久的童年欲望。于是對殺父仇人的恨被“良心”的自責和由此帶來的不安所取代,良心告訴他,他實際上比殺父娶母的兇手好不了多少。在這里,我是把故事中主角的潛意識所含的意念提升到意識來說明的在”。
三、價值觀的崩潰
康普生家族的衰敗和分崩離析是無法避免和不可挽回的。福克納作為美國南方文學的一顆璀璨明珠,對于故土的真摯熱愛和虔誠信仰使得他小說中經(jīng)常出現(xiàn)類似“宿命”的不可扭轉的力量,但這絕非宿命,他包含著豐富的哲理思想,也同樣熔鑄了作家對于南方、南方文化、南方價值體系和倫理精神的反思和追問。
女性的貞操一直是美國南方傳統(tǒng)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女性必須把貞操看的很重,女人的純潔給自己的家族帶來榮譽和名聲。作為南方傳統(tǒng)文化的認可者以及崇拜者,昆丁也接受這樣的思想。南方傳統(tǒng)的價值體系已經(jīng)土崩瓦解,價值觀也走向衰落,昆丁試圖去維系這種關系。但都無力回天,面對破壞的價值體系、失貞的妹妹,昆丁一直飽受著痛苦的煎熬。正如他發(fā)自內(nèi)心深處的感嘆“我一肚子都是幾年來郁積的苦水?!?/p>
四、意象的顯現(xiàn)
《喧嘩與騷動》文本中出現(xiàn)的意象也可以折射出昆丁對于妹妹凱蒂的性欲。如忍冬花的意象。忍冬花代表著最悲哀的花。昆丁經(jīng)常聞到凱蒂身上有忍冬的香味,首先是一種對于性欲的渴望。同時也在表現(xiàn)出,他對于妹妹的愛超出倫理,為社會所不齒,只能靜放于心中的悲哀之感。
《喧嘩與騷動》中昆丁最終在苦悶與彷徨中絕望地投湖而死。在弗洛伊德關于精神分析方面的闡釋中,投水作為一種意象行為暗含著回到母親的子宮中。由于昆丁缺乏正常的母愛,他的心靈缺失一方面投射到同為女人的妹妹凱蒂身上,為此他飽受精神和倫理上的折磨。同時在選擇離開這個世界時,他毅然選擇投湖,重新回到母親的子宮中,陶醉在母親子宮中的渴望,以及對于愛的渴慕。
[1] 威廉·??思{:《喧嘩與騷動》[M].李文俊譯.北京:北京燕山出版社,2015.
[2] 朱振武,吳晟:《喧嘩與騷動》與弗洛伊德的美學思想[J].上海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6年9月.
韓營(1992-),女,文學碩士,研究方向:比較文學與世界文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