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娟
摘 要:當前初中地理教學面臨著教學互動不足、形象程度不夠以及氛圍淡漠等問題,教師要注重教學方法模式的轉(zhuǎn)變,引入先進教學手段以及營造濃厚氛圍,打造更加活潑的地理課堂。
關鍵詞:初中地理;教學改革;分析研究
在初中地理教學工作中,許多教師感覺到課堂氣氛非常沉悶,學生和教師之間也難以形成熱烈的互動,整個教學工作處于一種沉悶的氛圍當中。針對這一現(xiàn)狀,筆者進行了深入的分析研究,并結(jié)合教學工作實際提出了自己的看法,本文將做簡要論述。
一、 當前初中地理課堂教學現(xiàn)狀
隨著課程改革的深入發(fā)展,初中地理教學也迎來了快速發(fā)展的黃金時期。許多教師充分借鑒吸收各地區(qū)地理教學的成功經(jīng)驗,在打造生動課堂方面付出了諸多努力,也取得了明顯成效,但是我們也應當看到部分教師在教學工作中缺乏深入的研究,教學工作沒有達到預期目標,主要表現(xiàn)為以下四個方面。
1. 課前學習準備不充分。無論是地理學科還是其他學科,要想有效開展課堂教學,必須要進行充分的準備。對于教師而言要精心設計教學方案,搜集教學資料,判斷教學中有可能出現(xiàn)的各種問題,這一點絕大多數(shù)教師都能夠做到。而學生在課前的準備方面則是一個薄弱環(huán)節(jié),許多學生在課前沒有進行充分預習,對教材內(nèi)容不夠熟悉,對涉及的知識點了解不夠全面,這就導致地理課堂教學中學生缺乏充分的準備,影響了教學的實際效果。
2. 信息手段運用不充足。信息化手段在地理教學工作中具有積極的意義,能夠為教學提供大量的信息,能夠提高教學的新穎程度,吸引學生的注意力。但是有些教師要么教學理念陳舊,要么教學中貪圖省事,對教學手段的作用認識不充分,也沒有能夠在教學中充分發(fā)揮其作用。有的在信息手段運用中蜻蜓點水、淺嘗輒止,也有的根本就沒有將其作用發(fā)揮出來,課堂教學還是習慣于自己的滿堂灌輸、口頭講解。
3. 課堂教學氛圍不濃厚。走進有些初中地理課堂,可以發(fā)現(xiàn)教師和學生之間沒有形成濃厚的教學氛圍。有的教師在教學中情緒狀態(tài)沒有進入最佳,和學生交流的態(tài)度語氣也不夠和藹可親,學生在學習過程中沒有能夠充滿熱情地全身心投入其中,整個地理課堂缺乏一種應有的生機與活力。而青春期的初中生對教學氛圍這種心理暗示因素的影響比較明顯,缺乏了濃厚的教學氛圍,學生在學習過程中也難以達到最佳效果。
4. 師生互動過程不熱烈。在地理課堂上,教師和學生互動的效果直接影響整個教學工作的實際成效。經(jīng)過調(diào)研,筆者發(fā)現(xiàn)有些教師和學生之間缺乏有效的高頻率互動,教學工作要么采取教師講解學生聽講的陳舊模式,要么師生互動停留于表面沒有進行拓展延伸,沒有能夠緊扣地理教學工作的要點進行,這就導致學生在地理課堂上主要還是依靠來自教師的講解獲得知識,而沒有真正開動腦筋,整個學習過程存在一定的制約性。
二、 著眼于活躍課堂,充分優(yōu)化地理教學流程
針對部分教師在地理教學中出現(xiàn)的種種問題,應當引起大家足夠的重視,一定要打造更加生動活潑的地理課堂,要讓學生的情緒調(diào)動起來、氛圍濃厚起來、互動熱烈起來,只有如此才能打造更加素質(zhì)化和高效的地理教學工作。在這一方面,筆者結(jié)合教學實際進行了一些探索和研究,本文將做簡要分析。
1. 引導學生課前充分預習,為課堂教學奠定扎實基礎。沒有充分的預習就無法實現(xiàn)高效的課堂學習,這一觀點已經(jīng)得到了廣大地理教師的充分認可。針對有些學生課前沒有養(yǎng)成預習習慣、預習能力低下的現(xiàn)狀,教師一定要強化學生預習行為的指導,要讓學生把預習活動當中教學中必須完成的程序,作為教學的必須環(huán)節(jié)。首先,教師要強化學生預習意識的培養(yǎng),要在地理教學中灌輸學習必先預習的理念,讓學生懂得任何時候都要通過預習提前開展學習,為課堂教學奠定良好的基礎,通過這樣的方法提高學生的預習自覺性。其次要指導學生認真閱讀教材,提煉出教材中的重點,自主尋找與教學內(nèi)容相關的知識,更加全面地了解教材內(nèi)容,并且要將預習中的一些難點提煉出來,通過這樣的方法為地理教學的有效開展奠定基礎。例如在中國的自然資源這一單元學習中,筆者要求學生進行了充分的準備,針對我國自然資源的種類總量,以及分配到每一個人頭上的人均擁有量,包括土地資源、水資源的現(xiàn)狀數(shù)量、面臨的嚴峻形勢等內(nèi)容進行了充分的探討,學生從課前的預習中對教材內(nèi)容有了初步的熟悉,也獲得了來自網(wǎng)絡、刊物等方面的信息補充,對我國自然資源的分布數(shù)量、現(xiàn)狀等方面具有了較為客觀立體的了解,接下來開展地理課堂學習自然底氣十足,和教師的互動也更為熱烈。
2. 課堂教學引入信息手段,為課堂教學提供生動因子。長期以來,信息化手段運用的一個重要制約因素就是教師理念的滯后?,F(xiàn)在隨著教學條件的改善,越來越多的學校標配了多媒體成套教學設備,地理教師在信息化手段運用的硬件配備上已經(jīng)掃除了障礙,關鍵是教師理念的轉(zhuǎn)變和能力的提升。筆者認為,地理教師首先要認識到信息手段在地理教學中的地位和作用,特別是在補充信息、活躍氛圍等方面,具有其他教學手段所不具備的重要功能。其次要注重科學合理運用,要盡可能嘗試自主設計,根據(jù)教學方案的需要,自己動手設計更具針對性的多媒體課件,運用到地理教學中效果更佳。例如在地球的運動教學中,筆者運用動畫制作了地球運動的模擬視頻,讓學生直觀地了解運動的軌跡、運動的規(guī)律,其中需要注意的地方都在運動的過程中予以標注,這樣教學的直觀形象效果就得到了顯著提升。再比如,撒哈拉以南的非洲、澳大利亞等內(nèi)容教學中,筆者注重搜集這些地區(qū)的人文地理風貌資料圖片、視頻短片,包括一些數(shù)據(jù),在教學中綜合制作成多媒體課件,演示中拓展了學生的視野,獲得了更多的地理知識,并且這些知識具有極大的趣味性效果,能夠吸引學生注意力,增強理解效果,活躍了課堂氛圍,讓地理課堂變得更加生動起來、實踐表明,要想高效開展地理課堂教學,必須要通過生動的因素把學生的注意力充分激發(fā)出來,讓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具有更濃厚的興趣。另外,教師在信息化手段運用的過程中一定要注意科學運用,運用的時機、運用的頻率,包括運用的時間總長度都要進行全面的控制,既要做到畫龍點睛用在最佳的地方,同時也要避免過多過濫使用影響時機效果。教師在信息化手段運用的過程中,要始終保持精練、精干、高效原則,使其成為地理課堂重要的幫手。endprint
3. 注重高頻鼓勵表揚學生,為課堂教學營造濃厚氛圍。初中階段的學生正處于青春期,在各學科的學習中有著強烈的自尊心,他們希望得到老師的認可,希望獲得學習的成功。因此,教師如何調(diào)動學生學習積極性,情感渲染非常重要。教師應當盡可能多表揚鼓勵學生,少批評學生,更不能諷刺挖苦學生。在這一方面,筆者進行了教學目標體系的調(diào)整,對教學中基礎能力、思維方式水平等方面的差異進行了劃分,將學生細分為優(yōu)秀生、中等生和學困生等不同的標準,每一個標準的層級都設置了相對應的目標。特別是學困生群體,只要求他們掌握基礎地理知識、基本地理規(guī)律,拓展的范圍很窄、深度也較淺。完成了這樣的改進之后,筆者在教學中可以多鼓勵表揚學生,無論是哪一個層級的學生,只要完成了自己的目標任務,都予以表揚,哪怕是一個很小的進步,一個地理知識點的不同視角闡述,都可以給予學生充分的鼓勵表揚,讓包括學困生在內(nèi)的每一個學生充分感受到學習的快樂與成功,讓他們在地理學習中充滿激情、充滿信心,在學習過程中獲得更多的積極情感。
4. 改進地理課堂教學模式,為課堂教學搭建互動平臺。在初中地理教學工作中,教師要注重適應學生的心理需求。初中生在地理學習中渴望表達、渴望參與,那么教師在教學中就不能滿堂灌輸,一定要設置科學的載體,鼓勵學生進行互動。為了適應這一教學模式的變化,筆者將學生分為多個合作小組,要求學生在課前充分預習的基礎上進行探討。探討的線索是課堂上出示的思考題,例如水資源教學中,筆者要求學生在課前進行了相關知識點的了解,在課堂上針對我國水資源的現(xiàn)狀、容量、人均擁有量、水資源面臨的嚴峻形勢,以及應當采取怎樣的保護措施等方面提出一組思考題。學生在思考的過程中思維得到了拓展,大家踴躍發(fā)言,在小組內(nèi)進行交流,形成小組的一致成果,并且還以小組為單位進行了進一步的探討,集中大家的智慧對教材內(nèi)容進行深化認識和理解。學生通過大家的集體討論博采眾長,對水資源的現(xiàn)狀及其科學利用、有效保護等方面達成了共識,達到了思想的統(tǒng)一,并且對學生的行為也產(chǎn)生了積極的指導作用。在整個教學互動過程中,小組發(fā)揮了非常重要的作用,每一個小組都有牽頭的學生,帶領大家一起探討分析研究,每一個學生在自己的小組內(nèi)都能夠踴躍發(fā)言,帶動了所有學生的學習參與熱情,這些方面對地理教學工作的有效開展,必將起到非常積極而重要的作用。
三、 結(jié)束語
作為一名新時期的初中地理教師,一定要致力于在打造素質(zhì)化課堂方面下功夫,讓課堂形式更加活潑、氛圍更加濃厚,讓學生在地理學習中充滿興趣、學到技巧、掌握本領,同時受到深刻的思想與情感教育。
參考文獻:
[1]提高初中地理教學有效性的方法探究[J].許金款. 學周刊.2017(05).
[2]巧用信息技術(shù)優(yōu)化初中地理教學[J].郭斌,于波. 中國現(xiàn)代教育裝備.2016(24).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