葉建
【內容摘要】近年來,高中課程改革在不斷的深入,很多課堂的教學模式和方法都在發(fā)生變化。在高中物理課堂上,“導學案”方法的融合產生了很大的作用,不但培養(yǎng)了學生的探究能力,而且可以讓學生更加自主的學習,從而可以改進傳統(tǒng)教學中的不足?!皩W案”的實施十分符合現(xiàn)代教育的理念,極大的提高了教學質量,被很多學校所推廣。
【關鍵詞】導學案 高中物理 物理教學
隨著國家的快速發(fā)展,社會開始更加重視學生的創(chuàng)新能力,所以對教育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我國傳統(tǒng)的教育過于重視理論,應試成為了教育的一個目的,學生只是被動的接受知識,而沒有任何的發(fā)現(xiàn)問題的能力,不能主動的解決問題。“導學案”方法的使用讓學生主動的、探究性的學習知識,更加積極的參與到課堂上,通過討論或者思考能夠主動的發(fā)現(xiàn)新問題,并且可以主動解決問題,培養(yǎng)學生的能力。
一、創(chuàng)設情境——改進物理概念教學
高中物理課程中的概念知識相對比較多,理解程度也存在差異。而且物理概念可以深刻的反映出許多物理現(xiàn)象的本質,對高中物理的整體學習有很大的幫助。學生在學習一個物理概念之前,最好可以簡單的經歷一下真實的現(xiàn)象,感受其中的規(guī)律,最后學生可以進行一個簡單的歸納,這樣會讓學生更加容易理解。很多教師在講解物理概念時都是直接將概念分析給學生聽,學生沒有一個實質性的了解,對概念的理解也大都停留在表面程度。所以,高中物理教師在進行物理教學時,要特別注意學生的主觀感受,可以積極的創(chuàng)設一些情景,讓書上的文字在具體的實例中體現(xiàn)出來。導學案是創(chuàng)設情景時一個良好的工具,可以使用問題組的方式,將概念具體化,逐層的進行分解,讓其在生活中具體體現(xiàn)出來。
比如在蘇教版高中物理教材中有對加速度的學習,這部分內容第一個需要學習的就是加速度的概念,所以教師就要結合實際創(chuàng)設一定的物理情境。教師可以從實際的生活出發(fā),引入幾種交通工具,比如自行車上下破、汽車啟動等,讓學生更加形象的進行學習。教師在引用交通工具時要附加幾個相應的數(shù)值,然后讓學生主動的探究數(shù)值的變化,學生可以在探究的過程中對加速度的意義有一個更加深入的了解。然后可以提出相關的問題,讓學生通過討論解決,比如教師可以問“速度的變化量如果比較大,那么速度就一定變化的很快嗎?”或者“你會怎樣來比較速度變化的快慢?”學生通過討論,可以進行共同的分析,然后自主的去解決問題,對概念的認識也就更加清楚了。
二、增加實踐——調整物理規(guī)律教學
物理規(guī)律在高中物理教材中十分普遍,包括其中的定理、定律等,直接反映了物理現(xiàn)象在某些條件下發(fā)生的趨勢,是高中物理學習中最重要的基礎知識。而每一個物理規(guī)律的內容都會存在差異,所以其發(fā)現(xiàn)的過程也都有很大的不同。一方面,很多物理規(guī)律都是通過理論推導得到的,但是這個過程比較麻煩,僅靠學生自主進行十分的困難。教師要做好引導的作用,將推導的過程簡化,讓學生通過逐個解決問題來完成任務,促使學生在推導過程中可以增加信心,強化記憶。另一方面,部分物理規(guī)律需要進行實驗才能得到,包括探索性實驗、演示性實驗等,可以在這些實驗中得到相關的物理規(guī)律,所以學生如果可以親身參與到實驗的過程中,并且在導學案中落實下來,不但能夠了解規(guī)律的實際意義,而且還能將意義實踐下去。
例如在蘇教版高中物理中有一節(jié)是電路的歐姆定律,這是一個相對比較難以理解的知識。教師可以讓學生通過理論推導進行學習,也可以通過實踐學習。在進行路端電壓和電流關系的研究過程中,可以讓學生通過討論來分析其中有什么樣的函數(shù)關系。另外,教師可以讓學生自己做實驗,通過改變變量的大小,記錄相關數(shù)據(jù),從而分析其中的函數(shù)關系。
三、積極引導——重視物理習題教學
高中物理中的習題課是了解學生學習情況,幫助學生應用知識的過程,教師在這個過程中可以改變學生對知識的錯誤認識,幫助學生鞏固學到的內容,還能夠提高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在習題課上,導學案會有十分重要的作用,首先,教師可以修改題目的提問方式,使問題變得逐漸深入,把學習內容的例題和訓練方法體現(xiàn)出來;其次,物理題的解題方法比較多,導學案可以全面的展示出解題方法,從而讓學生總結;最后,導學案可以糾正學生在習題上常見的問題,幫助學生更好的進行解題。
比如在學習高中物理的合力部分的知識時,學生首先要對作用力的合力有一個全面性的了解,而合力的題目通常是比較麻煩的,特別是當作用力的數(shù)量比較多時,要逐步的進行分析。所以,當習題需要求解多個力的合力時,教師可以將問題不斷的簡化,比如先求重力和支持力的合力,然后再加上摩擦力,以此類推,最后求出所有力的合力。教師要增加學生對合力的認識,多提出幾種解題方法,提高學生的解題能力。
在新課改的影響下,教育的目的需要改變,高中物理的教學也不能再僅限于理論學習,要在教學過程中提高學生的解決問題能力,增加學生的實踐,讓學生可以在實際生活中更好的應用所學的知識。導學案方法在高中物理教學中的融合,可以讓學生對物理有更加全面的認識,不但可以更加輕松的學習物理,還可以在實踐中對物理有更加深入的了解,對未來發(fā)展有重要的作用。
(作者單位:江蘇省泰興市第四高級中學)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