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詩玉
摘要:計算是人們在日常生活中應用最多的數學技能,也是小學數學教學的基本要素和重要內容。而良好的計算能力更是學生今后生活、學習和參加社會活動所必備的基本素養(yǎng)之一,所以培養(yǎng)學生的計算能力是小學數學課堂教學的一項重要任務,也將為學生今后更好地學習數學奠定扎實的基礎。
關鍵詞:小學數學;計算教學
中圖分類號:G623.5文獻標識碼:B文章編號:1672-1578(2017)11-0167-01
1.小學生計算能力存在問題與有效策略
1.1感知比較粗略,注意品質差。小學生在計算時,受算題本身的影響和自身年齡特點限制,經常出現抄錯數字或漏寫數字等現象,有的學生把"0"寫成"9"、把"7"寫成"1",有的學生把36寫成63等,有的學生計算29+64時,忘記個位向十位進1等。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培養(yǎng)學生的感知能力,要認真分析教材,依據教學內容因材施教,緊扣計算難點,做到分散練習與集中突破相結合,自查自糾與互查互補相結合,教師引導與學生探究相結合,減少因自身因素造成的計算錯誤,提高計算效率。
1.2思維定式的消極作用,沒有形成技能技巧。教師對學生的計算錯誤,要聯系學生的生活實際,教給學生一些運算技巧,要培養(yǎng)學生熟練掌握基本的加減法、一位數乘多位數、除數是一位數的除法等口算;要培養(yǎng)學生熟練掌握筆算的運算技巧;要培養(yǎng)學生熟練掌握基本的簡便計算方法等,例如:25×4=100,125×8=1000,1π~9π保留了兩位小數的常數結果等,讓學生既能快速正確計算,又能合理靈活進行巧算。
1.3對計算法則理解不清。教師在教學中要重視算法算理的難點攻破,不能只要結果,不要過程,例如教學196÷7時,要讓學生明白商2為什么要寫在十位上。
2.使學生理解和牢固掌握有關基礎知識
學生的計算離不開數學概念、運算定律、運算性質、運算法則和計算公式等內容。對學生不易理解的某些計算法則,往往成為教學的難點。在教學中教師不能急于求成,應幫助學生以掌握基礎知識為突破口,分散、突破難點。例如教學異分母分數加減法時,首先要讓學生領會分母不同即分數單位不同,而分數單位不同,就不能直接相加減,懂得了這個道理,再引導學生運用通分的知識,化異分母分數為同分母分數,于是問題就轉化為已學過的同分母分數相加減了。
3.加強口算能力的培養(yǎng)
口算是估算和筆算的基礎,任何一道四則混合運算題都是由若干道口算題綜合而成的,口算的正確、迅速與否直接關系到計算能力的提高,設計口算練習時,要有針對性,由易到難,逐步提高,包括一些簡便運算題,經常進行口算練習,有利于培養(yǎng)學生思維的靈活性。
(1)加強基本口算,扎實口算基礎。第一學段主要以20以內的加法和減法,表內乘法和表內除法為基礎;(2)講究訓練形式,激發(fā)口算興趣。如游戲、競賽、搶答等方式;用卡片、小黑板或撲克牌等形式;同桌對問或小組比賽等;(3)注意探索規(guī)律,提高口算速度。在第二學段中,學生掌握的數學知識已較多,這時應注重探索規(guī)律,提高對數據特征的觀察力,或對式題的變形能力以及數學推理能力等方面加強訓練,提高學生口算速度。在訓練中,要注意循序漸進,講究教師的指導和示范,扎扎實實,提高學生口算能力。 (4)增強口算意識,養(yǎng)成口算習慣,加強綜合性訓練??谒隳芰Φ呐囵B(yǎng),重在平時,貴在堅持。無論是小數目還是具有某些特征的數組成的算式,凡能用口算或部分能用口算的盡量用口算解決,這樣有利于提高判斷能力、訓練反應速度,同時可以熟練和鞏固口算方法,并進一步轉化為技能。
4.增強計算技巧
為了計算簡便,解題中要訓練學生合理運用運算定律,靈活解題,如計算3.4×0.125 +4.6×0.125 ,學生一眼就能看出運用乘法分配律可以得出(3.4+4.6)×0.125 。教學時,教師不應就此滿足,可進一步深化,充分挖掘學生的潛能,如依次出示:1.25× 0.34 + 4.6 × 0.125 3.4 ÷8+ 4.6 × 0.125 這樣,學生也就不會一遇到稍有變化的題目就不會解,同時學生的思維也得到了訓練。教學中要減少學生計算的錯誤,提高計算的正確率,應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因材施教,因人施教,采取相應的對策,才能提高學生計算的能力。
5.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
認真審題是計算正確、方法合理的前提保證。比如在進行四則混合運算的時候,就應該要注意讓學生做到:(1)看清數字和運算符號;(2)根據運算符號確定運算順序,看能不能進行簡算等等;(3)在讓學生運用所學的知識進行正確的計算;(4)還應該要學會認真的檢查。學生計算上出現問題有相當一部分并不是出于對計算方法、算理等方面知識的不掌握,而是出現將式子中的數字看丟、計算符號看錯,錯誤判斷運算順序等。如:99 +1÷99+1學生容易將99+1放在一起進行運算。結果與(99+1)÷(99+1)相混淆。 基于以上諸多方面造成學生計算存在問題的原因,教師必須能夠分析病因,從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計算品質,教給學生簡算、巧算的方法,使學生能夠細心準確地進行計算,善于發(fā)現數字的規(guī)律。計算時要嚴格規(guī)范計算過程,解題時,要求學生做到計算格式規(guī)范,書寫工整,作業(yè)和卷面潔凈,即使是草稿,也要書寫工整,字跡清晰,計算時要讓學生養(yǎng)成自我驗算的習慣。長時間的訓練之后,學生就能養(yǎng)成一種較好的學習習慣了良好的學習習慣是提高計算正確率的保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