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麗娟+王孝義
摘 要:交互式電子白板逐漸走進課堂,為課堂注入新的活力。交互式電子白板具有融合傳統(tǒng)媒體、整合教學資源、提高學生課堂參與度及促進師生互動等方面的優(yōu)勢,應用交互式電子白板教學《認識人民幣》解決了難以實際操作的問題,提高課堂教學效率,使教師教的輕松,學生學得愉快,課堂效率大大提高。
關鍵詞:電子白板;師生互動;參與度
《認識人民幣》是義務教育數(shù)學課程(人教版)一年級下冊的教學內容。人民幣是我國法定的貨幣,在人們的生活中起著重要的作用。一年級學生年齡小,幾乎沒有什么生活經(jīng)驗,對人民幣的認識是個空白,通過教學活動,使他們對人民幣有一個初步了解并會使用10元以下小額人民幣,同時通過本課學習加深對100以內數(shù)的理解。原來1分、2分、5分、1角、2角幣值的人民幣市面上很少流通,對于一年級小學生來說認識起來就更困難了。實際生活中,學生只認識人民幣是遠遠不夠的,認識人民幣的目的是為了會使用它,體現(xiàn)它的社會價值。另外,我們在教學時很難找齊各種面值人民幣,特別是市場已不流通或很少流通的人民幣,尋找起來更是不易。那么如何才能解決教學中的困難,彌補學生學習上的不足呢?教學時我將交互式電子白板技術應用到本節(jié)課的教學,這樣不僅解決了尋找不同幣值人民幣的困難,而且通過模擬購物環(huán)節(jié),讓全體學生都能參與活動,通過使用、兌換人民幣,從而達到學習掌握的目的。
首先,老師課前拍攝準備商場購物照片并白板出示商場購物情景,問學生購物需要什么,自然導入本課的學習。
其次,通過白板圖庫資源,展示不同國家貨幣圖案,讓學生觀察欣賞,之后告知這就是其他國家用來購物使用的錢幣。使學生對錢幣有一個初步了解。
再次,利用交互式電子白板出示第五套人民幣圖,讓學生仔細觀察并與前面出示外國貨幣進行比較,幫助學生認識不同幣值人民幣,100元、50元、20元、10元、5元、1元。再利用白板拖動功能讓學生將人民幣歸類。學生在活動的過程中,雖然不能很好掌握分類方法,通過全體參與,小組合作,教師引導,全班學生能真正掌握所學知識,這些是傳統(tǒng)教學無法達到的。
第四,先認識面值1元的人民幣。電腦放大展示1元硬幣和紙幣的正面和反面,比較正面和反面的不同點,主要特征并記住這些特征,一年級學生對1是認識的,但對大寫的壹是不認識的,教學時不作要求,可告知以后就知道了,通過對1元認識后,再認識全套人民幣(分別出示2元、5元、10元、20元、50元、100元以及50元、100元的不同版本)。這是本節(jié)課重點和難點,教學時要給學生足夠時間來認識和掌握,同時對人民幣的背景圖案知識要讓學生充分了解和記憶。
第五,換算使用人民幣。人民幣的換算是本節(jié)課的難點之一,在教學過程中,教師要充分利用白板復制、拖動功能在白板上準備足夠不同幣值、不同種類人民幣,再準備好一幅幅標好價格的貨物圖,讓學生走上講臺實際模擬購物,學生在購物過程中,通過拿錢付款、找零過程,既能很好認識人民幣,又能自然掌握人民幣的換算,學生在活動過程中,方法不一定正確,方式不一定統(tǒng)一,但教師可以利用白板保存、分頁展示功能來檢查、比較、尋找更方便、更簡潔的方法。避免了傳統(tǒng)模擬活動秩序難以控制局面。這樣的教學方式,學生興趣盎然,課堂氣氛活躍。
交互式電子白板快捷、方便,已融入學生的日常生活和學習中,為學生提供了廣闊的思維空間,是學生取得信息的資源庫。本節(jié)課中,我從電子白板的圖庫里自主選擇最適合人民幣和靈活的付款場景,以逼真、生動的畫面來創(chuàng)造教學的豐富情景,使抽象的數(shù)學內容形象化、清晰化,使數(shù)學知識由靜態(tài)的灌輸變?yōu)閳D文聲像并茂的教學,再通過學生自己親自動手操作,他們的精力更加集中,他們通過集體的智慧和力量解決了一個個問題,出色地完成了任務。運用交互式電子白板拓展了學生的知識面,豐富了學生的信息,更好地培養(yǎng)了學生的思維能力,取得傳統(tǒng)教學無法達到的效果。
社會發(fā)展了,學生獲取知識的渠道越來越多,獲取知識的范圍也越來越廣,課堂教學已經(jīng)不是教師講學生聽的課堂,現(xiàn)在的課堂是師生互動的課堂,教師的作用是引導學生如何學習,如何獲得信息并將信息整理變成對自己有用的知識。隨著教育信息化投入增加,交互式電子白板已走進每個班級,如何利用電子白板的互動功能,優(yōu)化教學是我們值得研究的課題。
參考文獻:
[1]夏麗晴.《認識人民幣》教學設計[J].中國校外教育,2013(S1).
[2]張英芳.讓參與為學生領跑:《認識人民幣》教學設計及反思[J].教育教學論壇,2010(5).
編輯 韓 曉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