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萬東??
摘要:本文通過對本校初中三年級體育后進生進行分類和特點的分析,找出轉化的依據(jù)。提出切實可行的轉化方法。
關鍵詞:自信心;閃光點:外部環(huán)境
一、 前言
體育是學校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如果我們培養(yǎng)出來的接班人身體不合格,不僅影響其今后的工作、生活,而且不利于社會主義建設事業(yè)的發(fā)展進步。但長久以來,在各級各類學校中,都客觀存在相當數(shù)量的體育后進生,他們直接影響著教學任務的完成和教學質量的提高,對這些后進生置之不理是絕對不行的。當今,素質教育要求學校體育必須面對全體學生,促進學生德智體美勞全面發(fā)展,體育教學必須以全體學生為主體,其中包括后進生。如何轉化體育后進生,使之與大家并肩前進,是學校體育教學工作中一項重要任務。同時在轉化過程中,找到行之有效的方法,也一直是體育教師所關心的問題。
二、 文獻綜述
目前,對體育后進生的轉化,多數(shù)學校沒有明確的規(guī)定,主要是由體育教師來進行的,教師的積極主動成為轉化的關鍵。許多教師把體質差、動作不能完成、不達標的學生作為后進生,忽視了思想上的后進生。對后進生的成因、身體和心理特點,都做了逐一的、詳細的闡述。未把這幾方面按后進生分類加以綜合研究。
人是一個綜合體,那么在分析后進生的特點時,也應把生理、心理、成因三個方面綜合起來進行考慮,使分類更加明確全面。在轉化方法上,許多老師都提出了指導思想,轉化注重身體素質的提高,多是體能練習,以完成動作或達標為準則。本文通過對后進生轉化過程的分析,把后進生進行分類,并分析不同類型后進生的身心特點及成因。針對不同類型提出轉化的指導思想、觀念以及更有實效性的方法。
三、 研究對象與方法
1. 研究對象:
求真中學初三年級的學生,男35名、女37名
2. 研究方法:經驗總結法、文獻資料法
四、 研究結果與討論
1. 體育后進生的分類及其特點
要轉化體育后進生,首先要了解后進生,所謂“知己知彼,百戰(zhàn)不殆。”我通過了解和觀察,認為體育后進生根據(jù)成因一般可分為兩類:
第一類是由于身體原因造成的。這類學生在后進生中較為常見。起其特點是:在生理上,身體形態(tài)兩極化,體重低于或高于正常同齡學生的指數(shù),顯得瘦弱或過于肥胖。各器官系統(tǒng)生理機能較差。運動時,呼吸表淺、頻繁、易疲勞、恢復慢。在力量、耐力、速度、靈敏等身體素質上,有一種或幾種素質差。一般以力量、耐力素質差的偏多。在心理上,由于身體上的制約,使學生在情感上,很少體驗到緊張和激烈,享受不到體育活動帶來的愉悅感、成功感。相反對失敗、痛苦、孤獨等消極情緒體驗較多,缺乏上進心與自信心。另外,一些教師在教育時的挖苦諷刺,不平等對待,導致學生對體育“情緒饑餓”,產生冷漠、厭惡之情。在意志上,由于身體機能差,運動起來易感覺難受,加上缺乏上進心,造成意志力薄弱,有懶惰思想,缺乏頑強性、自覺性和勇敢精神。在個性上好靜不好動,進行體育鍛煉的動機和興趣不強烈,不穩(wěn)定,不愿主動鍛煉。
第二類是由于思想原因造成的。其特點是:在生理上,身體形態(tài)正常,體質較強,各方面素質良好。在思想認識上,缺乏正確的體育觀,對體育的目的、價值、效能沒有明確的認識。受社會和家庭方面重文輕體升學主義思想的影響,不重視體育。在課堂的表現(xiàn)為:學習態(tài)度不認真,上課不專心聽講,練習不努力,考試無高分,有的認為及格就行,有的則是及格與否無所謂,高興就練不高興不練。
2. 針對這兩類后進生所采取的措施。
我對這兩類后進生轉化的指導思想是:要熱愛學生,注重心理和思想問題的解決,輔之以有針對性的練習內外結合促進學生的自我轉化,主動的參加體育鍛煉。
(1) 如何轉化第一類后進生:
①抓住閃光點,及時激勵,樹立信心。
在體育后進生身上也有許多可愛之處。在教學中,教師要善于發(fā)現(xiàn)和抓住這些閃光點,把他作為轉化的切入點,及時激發(fā)學習的欲望,打消學生因失敗而產生的自卑感,重新樹立起自信心。例如:對動作規(guī)范,而成績達不到標準的學生,就讓他給大家做示范,從而激勵他更努力的練習。同時,在練習時也可因勢利導,多發(fā)揮學生的長處,如:讓速度好而耐力差的,多做短距離跑,增加次數(shù),“化長為短”,從而達到提高耐力的目的。
②關心、愛護,創(chuàng)設溫暖環(huán)境。
轉化后進生除了老師的關心和愛護,還需要發(fā)揮集體的力量,讓大家的鼓勵、微笑、掌聲,為他創(chuàng)設一個溫暖的環(huán)境,消除后進生對失敗、痛苦、孤獨等消極情緒的體驗,使他在同學間的友愛激勵下,提高意志力,努力練習,例如:跑步時讓大家給最后幾名學生加油。讓好學生帶著跑,給最后跑過終點的學生以掌聲和表揚。
③降低標準,逐漸過渡,感受成功。
體育后進生在活動中,經常是在最后,很少體會到成功的喜悅。老師可以利用降低標準,過渡目標的方法,根據(jù)其本身能力,先定一個他能夠達到的標準作為及格線,使其獲得成功的感受,然后逐漸提高標準,加大難度,培養(yǎng)意志力,使他漸漸地頑強勇敢起來,最終達到真正的及格標準。同時建立后進生檔案,記錄其每一次的進步。一段時間后再給他看。使其看到自己的進步,獲得更大的成功感受和更強的自信心,更努力的去練習。
④深入研究,針對特點,區(qū)別對待。
教師在教學中要深入研究后進生的素質和體育基礎。針對不同的學生,提出不同的要求和教法。例如:下肢力量差的,多練習跳躍的動作。跳高時,單獨設置一個較低的高度桿,給后進生練習。
⑤課內外結合,培養(yǎng)良好的鍛煉習慣。
重視后進生鍛煉習慣的培養(yǎng),督促不及格的學生每天到操場活動或放學后補測成績。教師每天到操場指導后進生練習,使其逐漸養(yǎng)成經常鍛煉的習慣。
(2) 如何轉化第二類后進生。
①加強思想教育,引導學生樹立正確的體育觀。
思想指揮行動,只有轉變他們的思想認識。樹立起正確的體育觀念,才能改變上課的表現(xiàn)。進行思想教育樹立正確的觀念,必須聯(lián)系他們的生活實際,讓他們體會到身體是學習工作的根本。利用理論課講述生活實例,如:農村的生產勞動,一些保險工作人員工作的奔波勞碌。總生病會影響學習,而身體好再緊張的學習也能承受。并在課上開展身體與學習關系的討論,并多讓后進生講述自己的觀點,讓大家討論,使后進生自己認識到鍛煉身體的重要性。
②加強班主任、家長的溝通,創(chuàng)設重視體育的外部環(huán)境。
學生思想的形成受社會和家長的影響較大,在學校中體育教師個人的努力是有限的,還要經常與班主任聯(lián)系,讓班主任了解學生的體育課表現(xiàn),加強教育。同時,進行家訪,向家長闡明體育的重要性,讓家長配合老師督促學生端正思想認真上課。家長、班主任、體育老師三位一體形成一個重視體育的外部環(huán)境,使學生逐步樹立正確的體育觀。
③提高標準,展現(xiàn)才能,培養(yǎng)興趣。
在課堂練習時,給這類后進生制定一個較高的標準,如:把一千米跑的及格成績從4′15″提高到4′05″作為他的及格線,使其不得不努力跑。在投實心球,立定跳遠時給他們規(guī)定遠一點的標準線。給他們提供展現(xiàn)才能的機會,讓做的好的給大家做示范。也可以利用學生的競爭意識,讓水平相近的與他比賽,激發(fā)上進心。增加教法的趣味性,培養(yǎng)學生的對體育的興趣。
經過大半年的努力,這全校72名后進生60人中有人成績明顯提高,在中考中取得優(yōu)異成績,有9名學生由不及格到及格,3名原來不認真上課的,已有2人態(tài)度明顯好轉。
五、 結論與建議
1. 結論
后進生從造成原因分類,一般分為體質型和思想型兩大類。這兩類在生理和心理上都有所不同。體質型后進生主要是由于身體素質差,對體育產生自卑,冷漠,缺乏自信心等心理。對體質型的后進生,要讓其樹立自信心,享受成功的快樂,加強體能訓練,培養(yǎng)運動的興趣。對思想型的后進生,要樹立正確的體育觀,提高標準激發(fā)上進心。
2. 建議
無論轉化哪一類后進生,教師都應認識到這是一項耐心細致的工作,在學生未形成良好習慣之前,還會不斷出現(xiàn)反復,教師應循序漸進,不能操之過急,應及時總結經驗,調整轉化方法,把轉化工作做的更好。
參考文獻:
[1]楊顯生.如何做好體育后進生的轉化工作[J].體育教學,1992.(1):7-8.
[2]陳金霖.幫助“差生”九法[J].體育教學,1992.(1):16.
[3]吳濤.體育差生的轉化[J].體育教學,1992.(2):27-29.
[4]王威.體育教師應消除對學生的成見[J].中國學校體育,1996.(1):19.
[5]楊珍妮.兒童肥胖與學校體育衛(wèi)生對策[J].中國學校體育,1996.(1):46.
[6]徐建英.體育教師要指導學生預防肥胖[J].中國學校體育,1996.(1):47.
[7]林崇德.教育的智慧—寫給中小學教師[M].北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