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燕+巴寅亮+黃薇
摘要:針對高校課程以培養(yǎng)學生學習主動性和積極性的教學目的,結合目前翻轉課堂的教學模式在我國高校實施的可行性,作者對非電類《電工學》課程進行了翻轉課堂的實踐??偨Y了翻轉課堂實施過程出現(xiàn)的問題并反思,提出相應的建議,為今后實施翻轉課堂積累經驗,為進一步深化該課程的教學改革奠定基礎。
關鍵詞:翻轉課堂;教學模式;漸進翻轉;實施效果
中圖分類號:G642.0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674-9324(2017)51-0197-02
一、基于《電工學》漸進翻轉的實施
根據(jù)翻轉課堂的內涵,結合高校引入翻轉課堂的必要性和可行性,以及《電工學》課程的特點,嘗試構建了符合《電工學》教學的翻轉課堂教學模式。
1.前端分析。該翻轉課程是針對水利水電的非電專業(yè)的大二年級的漢族學生開設,結合該年級學生逐漸開始接觸專業(yè)課程,學習興趣及動機較為重要,在開始學習時就要強調該門課程的地位;進行教學內容分析,確定教學目標,從而進行教學設計活動。(1)教學內容分析。該課程有34個理論學時,6個實驗學時,主要涉及直流電路、交流電、變壓器、交流電動機等相關知識。教學要求學生在掌握基本理論的基礎上學會應用。因此,根據(jù)教學時間、學生掌握知識的過程,對涉及內容的部分實行了翻轉。主要選擇可進行比對的內容進行翻轉教學,如直流電路中的疊加原理、單項交流電中電阻元件的特性、變壓器及電動機結構及工作原理等內容。通過比對,學生能從所學知識中主動探索新知識,增加學習興趣,加深記憶。(2)學習資源分析。根據(jù)教學內容及教學目標,學習資源的整合是翻轉課堂能否順利進行的保障。課前教學視頻的制作、課前練習、課堂活動設計、課后試題等都需要根據(jù)學習環(huán)境及學生特點精心準備。例如教學視頻的制作,結合教學內容和學生掌握知識的心理特點,要求教學內容精煉,視頻短小精悍,確保學生自學的效果。此外,學生都具備使用手機電腦等進行信息搜集的信息素養(yǎng),校園網的存在也為學生隨時提供學習平臺。根據(jù)學校及學生的現(xiàn)有條件,創(chuàng)建了基于QQ或微信的網絡交流平臺。
由于翻轉課堂注重學生與教師的交流互動,了解每一位學生的學習狀態(tài)顯得尤為重要,這就需要教師盡快熟識每一位學生,制定相應的規(guī)則。首先對全班(37人)進行分組,根據(jù)學生意愿及學習狀態(tài)將學生分為7組,每組分配組長。為確保翻轉的有效性,在教學設計活動中分別從課前、課中、課后三個階段進行。
2.課前階段。課前教學活動是學生利用課余時間,自定學習節(jié)奏,完成自主學習。學習過程中有問題,可以相互討論,上網查詢,或者反復看視頻,進行問題的整理與解決,并有針對性地完成課前練習,這是一個知識認知的過程。
3.課上階段。課上活動是學生知識內化的過程,教學活動根據(jù)內容的不同也是豐富多彩的。(1)提問解答環(huán)節(jié)。學生可以根據(jù)課前學習提出問題,問題的討論可以是生生之間,也可以是師生之間,最終教師總結出具有探究價值的問題進行分析,使學生對問題有自己的認識。(2)練習互評環(huán)節(jié)。教師可以根據(jù)學生的反應提出問題,做相應的練習,觀察學生掌握知識的程度;同時,對每組的作品練習,小組之間進行互評,通過互評交流和分享學習經驗及成果,使學生對知識有多方位的理解。(3)現(xiàn)場指導分析環(huán)節(jié)。在練習、實踐環(huán)節(jié)中,教師根據(jù)小組和個人的表現(xiàn)進行點評講解,有針對性地進行指導、分析。經過教師的詳細指導,學生對知識進行內化吸收,更深地理解理論知識與實踐操作。(4)總結環(huán)節(jié)。根據(jù)一系列的課堂教學活動,梳理教學內容,突出重點;同時對學生課堂表現(xiàn)及學習過程進行總結,促進學生互相督促,提高主動學習的能力。
4.課后階段。課后,無論是教師還是學生對課上進行綜合評價、總結和反思,是優(yōu)化教學的重要環(huán)節(jié)。教師對學生的課堂表現(xiàn)、總結與分析問題的能力、作品完成的情況進行綜合分析并進行反思,為下次的翻轉積累經驗。同時,學生對課上自己的表現(xiàn)、問題的理解進行分析總結,尋找適合自己的學習方法。最后對每一章節(jié)進行測評檢驗。
二、實施效果分析
由于學生初次接觸翻轉課堂,實踐過程是對34學時的《電工學》進行12學時的基于QQ平臺的漸進翻轉。反映出的教學效果從兩方面評估,一方面通過學生平時表現(xiàn)及期末的問卷調查,另一方面從期末的總評成績分析。對參與翻轉教學的37名同學通過課前學習情況、課堂活動情況、總體情況三方面進行了問卷調查,回收有效問卷37份。調查顯示翻轉課堂有利于知識掌握得更加長久;能夠學到更多的東西;能夠更有針對性地解決問題。又分別從知識的深入掌握、操作技能、自學能力、分析和解決問題能力、溝通能力的培養(yǎng)和提高等方面進行問卷調查,結果顯示,多數(shù)學生認為,與傳統(tǒng)課堂相比,在學習知識的過程中,采用翻轉課堂,對于學生各方面能力的提高都是有利的。
此次上課涉及三個班級,其中一個班采用翻轉課堂教學模式,另外兩個班采用傳統(tǒng)教學模式,經過一個學期的教學對比,進行成績統(tǒng)計數(shù)據(jù)對比。成績從平時成績、考試成績和考核成績三方面進行分析。平時成績包含學生平時考勤、作業(yè)、實驗、小測驗等,占考核成績的40%;考試成績?yōu)樽詈笠淮纹谀┛荚?,占考核成績?0%;按此比例構成最后的考核成績。根據(jù)各個成績統(tǒng)計結果,翻轉課堂班級平時成績最低,傳統(tǒng)課堂班級平時表現(xiàn)較好;但從最終考試成績分析,翻轉課堂班級平均分最高,試卷優(yōu)秀率達到2.7%,及格率46%,相對傳統(tǒng)課堂班級,試卷成績落差比較大,及格率比較低,優(yōu)秀率為0。最終的考核成績,翻轉課堂班級優(yōu)于傳統(tǒng)課堂班級。
三、出現(xiàn)的問題及反思
通過理論分析和實踐驗證,結果證明《電工學》課程應用翻轉課堂教學模式取得了一定的教學效果。但從教師自身及學生平時表現(xiàn)及問卷調查的結果來看,也存在一些問題,需要進一步反思。
1.教學視頻的優(yōu)化。微視頻作為主要教學資源之一,通過教師自制,有一定的針對性。在翻轉課堂教學中,受教師錄制水平的限制,有些視頻設計不夠合理,比如部分包含較多知識點時,視頻時間較長,學生不能集中精力看完視頻。在此基礎上,需要教師合理將知識“碎片化”,可將多個知識分為多個小視屏,并且保證知識的連貫性。這樣能保證學生精力集中,提高學習效率。
2.課堂活動設計的合理性。由于此次為初試,部分實驗未能按照預期計劃展開實施,對學生、老師來說都有遺憾;部分活動由于學生參與度不高,造成課堂氣氛不高,或者學生產生分歧,導致課堂任務不能順利進行。這種現(xiàn)象就要求教師合理設計教學任務,同時需要靈活掌握課堂節(jié)奏,把握好課堂秩序。
3.學生參與度的提高。學生自主學習,主動參與課堂活動是翻轉課堂順利進行的重要因素。在翻轉課堂中,有些學生不愿意參與,不愿意交流,造成課堂活動凝固,進展緩慢。對于這種現(xiàn)象,教師要及時了解學生情況,是因為學生性格內斂,還是因為知識點晦澀,這就需要教師必要時詼諧幽默,增強學生自信心,敢于發(fā)言;另一方面也要了解學生討論問題的難度和方式,合理分布小組,使學生具有一定的合作意識,進行自主的、探究性的討論。
4.課程的合理安排。翻轉課堂的實施不僅是課堂中短暫的幾個小時,更多的是課前任務,課后練習、反思,這都需要占用學生的課余時間。由于此次授課對象課業(yè)較多,學習任務重,空余時間很少,再加上翻轉課堂的自學,使得學生任務更加繁重,增加了學習的負擔,影響翻轉課堂的有效實施。這需要教師了解學生教學計劃,合理安排“翻轉”時間,保障翻轉課堂合理有效的進行,使學生在較小的學習負擔下獲得較高的教育質量。
四、結語
針對非電專業(yè)《電工學》課程的漸進翻轉,介紹了具體實施翻轉課堂的過程。通過問卷調查及實施效果肯定了翻轉課堂在該課程中實施的可行性;結果表明翻轉課堂有利于提升學生學習興趣、提高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促進學生知識和技能的掌握。同時,通過翻轉過程出現(xiàn)的問題進行深入反思,總結實施過程中的得與失,為進一步推動翻轉課堂的有效實施累積了經驗。鑒于此,翻轉課堂作為一種新的教學模式,有利于學生學習能力的提升,還需教師投入更多的精力,經過不斷的探索和完善,來保證教學質量,從而推進翻轉課堂的普及與發(fā)展。
參考文獻:
[1]靳旭瑩,申巍.翻轉課堂教學模式探討[J].中國信息技術教育,2014,(10).
[2]莫理寧.地方院校翻轉課堂的困與解[J].中國教育技術裝備,2016,(21):13-14.
[3]王宇嘉,王曉軍,蘇曉宇.《電機及拖動基礎》翻轉課堂教學的初步探索[J].教育教學論壇,2017,(1):251-252.
Abstract:The course is to train the initiative and enthusiasm of the teaching goal of learning,combined with the flip classroom teaching mode in the feasibility of the implementation of China's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the author carried out the practice of flipping the classroom for non electrical "Electrical Engineering" course.This paper summarizes the problems occurring in the implementation of the flipped class,and then puts forward some suggestions,which will lay the foundation for the further implementation of the reform of the course.
Key words:Flipped Classroom;teaching model;Progressive inversion;Implementation effec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