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月玲
摘 要:提升農(nóng)村學校學生閱讀能力是語文教學改革的重點,這關系到學生的健康成長和未來發(fā)展。學校要針對閱讀資源、閱讀環(huán)境、閱讀教學等問題進行研究,采用有效的策略提升農(nóng)村學校學生閱讀能力。要注重營造閱讀氛圍,改變閱讀教學方式;注重分享閱讀資源,培養(yǎng)學生閱讀興趣;注重閱讀反饋,積極引導學生進行寫作練習。
關鍵詞:語文教學;閱讀能力;教學策略;農(nóng)村學校
中圖分類號:G421;G623.23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008-3561(2017)34-0035-02
語文教學主要是對學生的語文基本能力進行培養(yǎng),語文基本能力包括語文基礎知識、基本閱讀能力和基本寫作能力,其中,閱讀能力是學生提高語文能力的重要基礎。閱讀是搜集和處理語文信息、認識和改變思維、促進和發(fā)展思維、獲得審美體驗的重要途徑,閱讀也是教師、學生、教材編寫者和文本相互之間的對話過程。農(nóng)村教育是教育改革的重點,也是其中的薄弱環(huán)節(jié)。一些農(nóng)村學校硬件設施較差,通訊不發(fā)達,學習資源比較有限,學生接受新信息的速度較慢,同時,部分語文教師的教學能力不強,加上部分家長對孩子的閱讀不夠重視、學校的閱讀課有時形同虛設,因此,造成學生閱讀量不足、閱讀能力低下。這樣的狀況,使得學生的閱讀積極性不高,影響學生的健康成長。如何改善農(nóng)村學校學生的閱讀現(xiàn)狀,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成了新課改背景下迫切需要研究的問題。
一、農(nóng)村學校語文閱讀教學面臨的問題
1. 語文閱讀環(huán)境及教學方法問題
農(nóng)村語文閱讀教學面臨的首要問題,是閱讀環(huán)境問題。偏遠鄉(xiāng)村的教學環(huán)境較差,家庭環(huán)境也不容樂觀,許多孩子是留守兒童,在家沒有人督促他們進行閱讀,學校的閱讀環(huán)境也不夠理想。學校安排的閱讀課較少,很多時候教師也會把閱讀課上成其他課,同時部分鄉(xiāng)村學校沒有圖書館,當?shù)匾踩鄙俟矆D書館,學生難以進行閱讀。而教師的教學方法也存在一些問題,比如教學方式陳舊、教學模式單一,使得學生的閱讀興趣不高。此外,部分教師對閱讀教學不夠重視,認為小學階段開展閱讀教學為時尚早,小學階段主要是識字教學,卻沒有認識到通過閱讀教學進行語文系統(tǒng)教學的必要性。
2. 學生閱讀積極性及閱讀對象問題
學生的閱讀積極性需要學校和教師的精心培養(yǎng),在學校提供的閱讀環(huán)境和教師所采取的閱讀教學方法都不夠理想的情況下,學生也很難自覺地進行閱讀活動。就部分農(nóng)村學校教育現(xiàn)狀來看,一些語文教師沒有積極引導學生進行閱讀,學生也就對閱讀沒有熱情和興趣,而閱讀積極性不高是影響學生閱讀能力的重要因素。就現(xiàn)狀而言,語文教師應該加強閱讀教學,采用多樣化的閱讀教學策略來提高學生的閱讀興趣。在部分農(nóng)村學校,還有一個問題就是學生的閱讀對象主要是教材,比較單一,缺少豐富的課外讀物。
二、語文閱讀教學的重要性
閱讀是進行知識拓展的重要過程,也是素材積累的過程,對學生的學習與成長具有重要意義。當前,閱讀教學在語文教學中是容易被忽視的一個板塊,尤其是拓展閱讀、課外閱讀的教學時間安排很少。新課程標準提出,只有通過閱讀,學生的語文知識與能力才能得到提升,這是學生發(fā)展的需求,也是語文課程標準的要求。要通過閱讀教學,提升學生的語文綜合應用能力,提高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開闊學生的眼界。同時,學生的成長需要大量的閱讀作為支撐。學生階段正是茁壯成長的時期,學生的成長不僅要靠豐富的經(jīng)歷與實踐,也要靠大量的閱讀。閱讀是促使學生快速成長的助推劑,通過閱讀,學生能夠吸收知識、認知世界,達到充實自己的目的。因此,閱讀的重要性對學生來說不言而喻。農(nóng)村學校應該緊跟新課程改革的步伐,以全新的教學體系、教學模式和教學方法來革除傳統(tǒng)教學中的弊病,要重視閱讀、重視閱讀教學,以強有力的方式來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提升學生的語文核心素養(yǎng)。
三、農(nóng)村學校開展語文閱讀教學的策略
1. 營造閱讀氛圍,改變教學方式
要想讓學生喜歡上閱讀,學校和家庭就應該給學生營造一個良好的閱讀氛圍,讓學生安心閱讀,愛上閱讀,通過閱讀提高語文能力。首先,家長要重視閱讀環(huán)境的建設。家庭環(huán)境對學生學習的影響非常之大,學生自學能力和自控能力都較差,家長必須起到監(jiān)督作用。只有在家長有效的監(jiān)督下,學生才能全身心地投入到閱讀中,才能有所收獲。其次,學校要重視閱讀環(huán)境的建設,并且注重改變教學方式。在閱讀教學中,要充分尊重學生的主體地位,巧妙地引導學生進行自主性閱讀,而讓學生養(yǎng)成預習習慣是提高學生自主閱讀能力的好方法。例如,教學《風箏》的時候,教師可以采取“先學后教”的方式進行教學。教師可以先為學生設置問題,如瀏覽全文找出生字生詞以及文章的寫作順序、了解風箏的做法、回想童年時自己是怎樣放風箏的,然后讓學生帶著這些問題進行預習。這種設置問題、先學后教的教學方式,不僅能使學生的自主閱讀能力得到鍛煉,還能減輕教師的教學負擔。教師提前設置問題,能夠?qū)W生的閱讀起到較好的指導作用,使學生能夠在這個過程中學會如何進行閱讀、怎樣吸取作品中的有用信息。
2. 分享閱讀資源,培養(yǎng)學生閱讀興趣
在部分農(nóng)村學校,閱讀資源比較匱乏,學生的閱讀興趣往往不高。學校如果暫時沒有條件為學生提供更多的閱讀資源,那么,就可以通過資源共享的方式來豐富學生的閱讀資源,使學生盡可能地擴大閱讀量。就教學而言,語文教師可以借助網(wǎng)絡來搜尋相關的閱讀資源,精心整理之后提供給學生,引導學生有效地進行閱讀,擴展學生的知識面。例如,語文教師可以對所學課文進行延伸,延伸的方法有:一是從作者角度進行延伸,教師可以在課外尋找該作者的其他作品供學生閱讀賞析,二是從作品題材上進行延伸,比如課文寫的是母愛,教師可以在課外搜尋一些寫母愛或父愛的經(jīng)典文章供學生閱讀賞析。而學生的閱讀興趣,主要可以通過擴大閱讀資源,增加閱讀時間和種類,引導學生進行閱讀交流來進行培養(yǎng)。
3. 注重閱讀反饋,引導學生進行寫作練習endprint
閱讀教學的作用有很多,除了有利于進行系統(tǒng)的識字教學、提升學生的字詞認讀能力外,還能培養(yǎng)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提高學生的寫作水平。無論是識字、閱讀還是寫作,目的都是提高學生對語文知識的運用能力,這種能力不僅是學生進行語文學習必須具備的能力,也是進行其他學科學習的重要基礎。在語文閱讀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采用“以練代教”的教學方式,有效地將讀和寫結(jié)合起來,使學生學以致用,通過寫作對在閱讀中積累的字、詞、句以及相應的表達技巧及表現(xiàn)手法進行檢驗和練習。語文教師將閱讀和寫作結(jié)合起來進行教學,能夠在提高學生閱讀能力的同時,使學生的寫作能力也得到提升。例如,《香港,璀璨的明珠》是一篇說明文,從香港地區(qū)的經(jīng)濟地位、美食和景色等幾個方面進行闡述,課文難度較小。因此,教師在進行教學的時候可以不用精講,而是通過布置寫作練習的方式來引導學生進行學習。教師可以先對這篇文章的寫作方式、題材、所使用的表達技巧以及亮點進行講解,然后讓學生寫一篇說明文,最后依據(jù)學生的作文情況來了解學生對相關知識點的理解程度。這樣的教學,既縮短了教學時間,又在進行閱讀教學的同時完成了寫作教學任務,教學效率也因此得以提高。
四、結(jié)束語
閱讀是學生搜集和處理語文信息、認識和改變思維、促進和發(fā)展思維、獲得審美體驗的重要途徑,對學生的健康成長具有重要意義。改善農(nóng)村學校學生的閱讀現(xiàn)狀,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是新課改背景下農(nóng)村學校迫切需要解決的問題。學校要針對閱讀資源、閱讀環(huán)境、閱讀教學等問題進行研究,采用有效的策略提升農(nóng)村學校學生的閱讀能力。要注重營造閱讀氛圍,改變閱讀教學方式;注重分享閱讀資源,培養(yǎng)學生閱讀興趣;注重閱讀反饋,積極引導學生進行寫作練習。
參考文獻:
[1]田春龍.小學語文閱讀教學的實踐和創(chuàng)新策略研究[J].現(xiàn)代教育科學,2015(06).
[2]鄭曉斌.語文教學中批判性閱讀能力培養(yǎng)策略研究[D].四川師范大學,2013.
[3]陳明貴.小學語文教學中如何培養(yǎng)學生的閱讀能力[J].內(nèi)蒙古教育,2016(07).
[4]張春林.用繪本提高小學生語文閱讀能力芻議[J].基礎教育研究,2013(10).
[5]車靜.語文閱讀能力的構(gòu)成及培育[J].沈陽師范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0(11).
[6]莊忠瓊.提高小學生語文閱讀能力的可行性途徑[J].語文學刊,2014(02).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