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麗紅
摘 要:新的教改理念、新的課程標準、新的教材決定了教師的教學評價應從知識的掌握、能力的培養(yǎng)等各方面去對學生進行全面、詳細、公正、合理的評價。教師實踐中,要從不同方面、角度、特質(zhì)去看待學生,發(fā)現(xiàn)他們的長短處,讓他們在自信、快樂地成長?!岸嘁话押饬康某咦?,就會多出一批好學生?!币虼耍茖W評價方式對有效教學起著至關重要的引領作用。
關鍵詞:學習興趣;認識自我;主動參與;科學評價;快樂成長
1995年開始,我們走進了和諧教育的探究,從最初的《有效互動 多遠發(fā)展——和諧課堂的設計和實施》到《構建和諧課堂的有效教學范式研究》直至今日的《小學生閱讀能力測評與素養(yǎng)提升的實踐研究》,實施課題研究歷時廿年之久。一路走來,我們真正感受最深的是,不管怎樣的教學模式,怎樣的教學評價,最終要通過課程落實在學生的發(fā)展。
那么,老師、學生、家長,他們對教育有怎樣的期許?他們心中的和諧教育是怎樣的呢?在我們開展的隨機抽樣的課堂研究調(diào)查中,主要從老師的教學情況、學生的學習情況、家長對孩子學習情況的認識等方面進行調(diào)查研究,通過對不同類型學校的教師、家長、學生的調(diào)查數(shù)據(jù)統(tǒng)計、分析,結果發(fā)現(xiàn),他們的期許竟然是驚人的相似。我們發(fā)現(xiàn)老師們所期冀的和諧教學是:師生融洽,共享快樂的課堂,實現(xiàn)師生的共同成長;孩子們希望的和諧課堂是:老師寓教于樂,學習內(nèi)容生動有趣,課堂的體驗、交流更多一些;家長們所期待的是:孩子能把學習當作一種快樂,沒有過重負擔,并在愉悅中學會做人,學以致用,為生活服務。現(xiàn)實中,我們的課程隨著時代和課程的改革一直在變化中,但不管如何改動,教學最終都要有一套評價體系來檢驗我們教學的有效性。
一、評價鼓勵性為主,興趣中成長
清代教育家顏昊先生說:“教子十過,不如獎子一長”。為人師者,不必過多花費時間、精力去要求學生,而應該多用心去發(fā)現(xiàn)他們的優(yōu)點,鼓勵他,讓他們在興趣中體驗成功的快樂。
1.語言講究藝術,因人而異
常見課堂評價學生,“不錯,很好?!本枚弥迈r感就沒了,老師的評語也就失去了作用。為師者應根據(jù)學生的不同特性,給予他們準確、恰當?shù)脑u價,避免千篇一律。一次,在上《我家住在大海邊》一課時,有個學生說出了很多有關海洋方面的知識,我對他說:“你知道的可真多,老師都不如你啊?!庇秩纾瑢W習有進步學生,“你進步了,相信你會更好。”對書寫潦草的學生說:“作業(yè)正確率不錯啊,要是書寫工整些就妙了?!睂λ季S獨特的學生說:“為你的奇思妙想鼓掌”等等。評價因人而異,對學生的缺點和不足,用語更要慎重,做到既不傷其自尊,又能指出不足,使他們能揚長避短,張揚個性,快樂成長。
2.重視非言語式評價,增強親和力
小學中,教師體態(tài)動作等非言語式評價,對學生的作用不容忽視。如,肯定的眼神、溫和的笑容、贊賞的手勢等,這些非言語評價發(fā)自內(nèi)心,將牽動著學生的心,這是受教者最易感受到親和力的評價方式,可使被評價者如沐春風,教育效果水到渠成。課上,學生回答清晰、完整,師者微微一笑,給予肯定;學習困難學生,摸摸他小腦袋,給予鼓勵;不善言談內(nèi)向者,敘述斷續(xù)不整,肯定的目光,相信你能行……不要小視你真實的非言語體態(tài)評價,小小的舉動,拉近師生之間的關系,便于更好的教學。
3.采用延遲性評價,創(chuàng)設進步的空間
每個學生家庭背景、思維方式以及所處的文化環(huán)境不同,他們各學科學習肯定存在著差異性,我們應容許學生經(jīng)過自身努力,并隨著學習的積累逐步達到課標要求。比如學完一個主題單元后,個別學生學習任務沒有完成或者對自己學習狀態(tài)不滿意,允許他申請評價延遲,在他經(jīng)過努力達到一定標準后再申請考核評價。這樣實施的目的是為學生的進步創(chuàng)設更多的空間,尤其對一些學習有難度的學生來說,二次、三次……的測試能夠幫助他們樹立自信,體驗成功,從而激發(fā)新的學習動力,拉近了老師和學生之間的距離感,更激發(fā)了學生自身的進步和發(fā)展。
二、多主體評價,認識自我中成長
傳統(tǒng)的評價體系中,教師是評價的制定者和執(zhí)法者,學生是評價的被動接受者,評價的結果是教師和家長用以否定學生、批評學生的法寶。新的評價體系有教師、學生、家長的多方參與,牽涉到學科教學的方方面面,極大地調(diào)動了家長、學生、教師的積極性,也能較為全面地反映出學生的成長過程。合理的評價,學生會不斷認識自我、建立自信心,在有效的評價方案激勵下,評價逐步形成課程、教學的一個有機環(huán)節(jié),使學生逐漸認識自我,在認識自我中成長。
1.自我評價
學習的主體是學生,評價的主體也是學生。在學習中,學生從自我評價到自我反思是我們要追求的目標。課改開始,我們積極讓學生參與評價,既要求他們評價自己,也要求評價別人,更要求他們學會正確評價自己和他人。學習過程中,階段測評中,總是給學生自評提供機會。如朗讀完課文或?qū)懲曜郑u價自己讀得(寫得)怎么樣?又如學生進行學習自檢,我們設置了“自我滿意度”的測評項目,用不同表情的圖案來表示??傊?,教師設計讓學生自我評價,使他們能在正確的自我評價中,提高信心,體驗快樂,學會自我肯定。
2.小組評價
同學朝夕相處,情況更為熟悉,所以學生之間的評價,不僅能反映出他們在學習中的細微改變,還能幫助老師了解學生學習過程中知識的掌握、情感態(tài)度的變化、能力的形成。低段學生能力較弱,所以我們設計了《我的果子樹》評價表,從“認真傾聽、認真思考、提出問題、積極發(fā)言、作業(yè)書寫、會欣賞別人、愿和他人交流等,每個項目都用一種顏色表示,這幾種顏色就組成了一棵七彩的果子樹。課堂中哪項有突出表現(xiàn),就把其中一顆相對應顏色的果子貼在樹上。小組成員每天互相觀察,共同評價,既評價別人,同時又自我評價,學習別人的長處,共同成長。
3.家長參評
家長參與評價,更能了解教學互動過程,也會由以往的埋怨者和否定者變成積極協(xié)助孩子發(fā)展的積極參與者,評價將更有利于學生發(fā)展。(1)家長參與項目在各項評價中都存在。(2)及時發(fā)放調(diào)查表,與家長溝通,定期召開家長會。(3)建議家長隨堂聽課,認真聽取家長意見、建議。(4)隨時記錄學生在學習過程中有價值的表現(xiàn),如:奇思妙想、巧妙解決問題的方法,美好、合理的設想與創(chuàng)造等。并能及時把學生不同形式的學習狀態(tài)反饋給家長,讓他們共同品嘗進步的喜悅,促進學生能力的發(fā)展。
三、過程與階段成果評價相結合,品嘗喜悅中成長
1.綜合等級評價變?yōu)榉猪椉?/p>
我們設置了進步星、合作花、智慧果、金鑰匙、小海燕、大拇指、金獎杯等獎項,每一個獎項都有一定的意義,如學習等方面進步了,就可得到一顆金光閃閃的進步星;合作交流好的小組,就可得到合作花;敢于提出問題解決問題的,可以得到智慧果;大膽發(fā)言的,獎勵小海燕;學會好的學習方法的,就能得到金鑰匙……
2.設置班級學生成果展示園地
不同的班級可根據(jù)特色班級的布置,選擇不同的主題,如:“快樂樹”“紅旗伴我成長”“成長樂園”等等,有明顯進步或者在某方面有突出表現(xiàn)的孩子,皆可在園地中找到自己,樹立自信,體驗實踐成功的喜悅。展示園地不僅是教室里的一道靚麗的風景線,更重要的是它向家長、老師和同伴展現(xiàn)了“我是誰”“我能行”。
3.做好階段調(diào)查評價工作
了解每個孩子的想法,才能更好地教育孩子,我們對每個階段都進行了階段的調(diào)查評價,注重從學生的情感、態(tài)度、習慣等方面入手,及時反饋,了解學生。期初、期中、期末階段發(fā)放表格進行調(diào)查,如你喜歡語文、數(shù)學嗎?喜歡哪科老師嗎?
四、趣味性測評為主,主動參與中成長
語文的測試采用分項、分步、分組的方式進行,根據(jù)兒童的年齡、心理特點,我們主要采用趣味性的測驗方式,注重過程,貼近教材,貼近生活。
1.測評內(nèi)容多元化
(1)游戲化。一年級的兒童剛剛跨入小學,但他們活潑、好玩,我們采取趣味性的游戲方式,使學生在輕松愉快的氣氛中接受測評,學生的學習興趣得到很好的保護,他們在檢測中體會到考試的快樂。如學完一個主題單元后,我們設計了一棵神奇的果樹,果樹上的果子寫著生字,讓學生摘果子,讀對一個字,就能摘下一個果子,全摘下就獎勵各種圖案的小貼紙,讓學生自己挑選喜歡的圖案。這樣的測評方式,學生怎能不樂在其中呢?
(2)生活化。生活中到處是學習的資源,這是語文學科母語教學的最大優(yōu)勢。因此,學習應該向生活延伸。為了檢查學生課外學習情況,我們設計了這樣的題目:
近來,你又從哪里認識了哪些生字朋友?(檢測中可請家長幫忙,也可自己完成。)
(3)自主選擇化。我們精選推薦性作業(yè),如《家》主題單元學習后,設計一道檢測題:介紹你的家人。善于畫畫的孩子,允許用畫畫表達;有較強表達意愿的孩子,允許他用口頭語言介紹;書寫能力較強的孩子,允許用文字闡述。這樣提供自主選擇機會,關注個性差異,并充分發(fā)揮學生的潛能,使每個學生都能在不同的測評中感受成功的喜悅。
2.期末測試形式多樣化
改變以往單一、生硬的期末測試方法。語文從傾聽、說話習作、閱讀、寫字、綜合能力等方面進行測試。數(shù)學從“傾聽,實踐操作,想法多樣化,問題意識、知識水平”進行測試。老師念題,孩子認真聽題后并進行解答,培養(yǎng)孩子養(yǎng)成會傾聽的好習慣。通過擺一擺、畫一畫、圈一圈、撥一撥,滿足喜歡動手操作的孩子們。一道題用多種方法解答,激發(fā)孩子們的奇思妙想。在情境中提出問題并解決問題,孩子更能深刻地體會到數(shù)學源于生活,又用于生活。形式多樣的測試方法更能全面準確地檢查孩子們在一學期來各方面能力的發(fā)展情況。測試形式的改革促使學生消除緊張感,在輕松、自如的氛圍中,主動、樂于參與各項測查工作,這也是我們測評所要達到的目標之一。
“評價”作為一種形式存在于各行各業(yè)之中,并對事物的發(fā)展起到了良好的促進和推動作用。在教育教學領域,“評價”的存在更有著深遠的影響力和意義,“評價”給予了教學工作更為靈動的光芒??茖W準確地評價更具有促進教師專業(yè)成長和學生全面發(fā)展的雙重功能。從關注教師的“教”的有效性到關注學生的“學”的實效性,這些變化正是新課程教學評價的改革趨勢,指引著我們課堂評價的方向,同時對學生綜合素養(yǎng)的提升也發(fā)揮了其積極的影響力。
編輯 劉瑞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