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
朵朵
我發(fā)現(xiàn)許多優(yōu)秀作文里使用的素材是來自語文課本。我平常素材積累得不夠多,請問在考場上我如何巧妙地從教材里挖掘素材并靈活地運用呢?
答
崔益林老師
(江蘇省海安縣紫石中學語文教師,江蘇省中學語文特級教師)
對于學習任務繁重的學生來說,與社會接觸較少,也沒有多少時間用于課外閱讀,一旦寫起作文來,捉襟見肘。如果能把語文教材里的素材活學活用,無疑是一種行之有效的積累素材的方式。具體有幾種方法:比如反向立意,即從課本素材中提出與傳統(tǒng)不同甚至相反的獨特觀點。再如想象穿越。這個運用方式很多,比如穿越時空與古人對話交流,或是書信互通想法等等。而教材中的詩詞,更是絕佳的素材。像例文《雨,古詩中的美好》,作者巧妙地運用了陸游筆下的“雨”、王維筆下的“雨”、杜甫筆下的“雨”,并且賦予“雨”以不同的“美”,不僅將原詩句嵌入每段開頭,增強感染力,還將詩人的人生經(jīng)歷與經(jīng)典詩句結合,支撐觀點,用得很是自然、巧妙。
范文示例
雨,古詩中的美好
“沙沙沙……沙沙沙……”可愛的小雨跳起了婀娜的舞姿,看著它們迷人的身影,我閉上眼靜靜靠在窗前,細心聆聽這淅淅瀝瀝的雨聲。霎時,我的思緒竟然穿越時空,定格在千百年前優(yōu)美的古詩里……
作者從現(xiàn)實中的“雨”引出對古詩中“雨”的敘述。接下來選擇陸游、王維和杜甫的三句古詩作為每一部分的開頭,并結合詩歌內(nèi)容進行闡釋描繪,表達了詩人各自不同的情感。而這些情感,最后均與結尾處的幾個關鍵詞“跌宕起伏”“輕奇飄逸”契合,突出文章主題
“夜闌臥聽風吹雨,鐵馬冰河入夢來?!笔钦l,躺臥在冰冷的土炕上,身上搭著一條破舊棉被入夢?那場雷聲轟鳴、寒風凄厲的風雨,讓愛國詩人陸游朦朧中仿佛又回到了戰(zhàn)場:他奮勇殺敵,冰冷的雨點帶著敵人溫熱的血,飛濺到自己的戰(zhàn)袍上,染紅那銀光閃閃的鎧甲。忽然驚醒,他卻發(fā)現(xiàn)那不過是一場夢。外面的雨仍在下著,剛才的夢讓他意猶未盡。于是,他翻過身去,又在夢中繼續(xù)著保衛(wèi)朝廷之戰(zhàn)。那場雨見證了一顆忠誠報國的赤子心。
作者選用課本中的詩詞素材,句句都與文章主題契合,闡述了詩句背后的故事。比如這段雨的詩句,一方面交代了事情發(fā)生的特定情境,另一方面又以自然環(huán)境來渲染社會環(huán)境。這何止是“雨”,分明就是南宋王朝飄搖不定的社會現(xiàn)實。從“雨”中讀出的美好,是陸游強烈的愛國情懷!
“渭城朝雨浥輕塵,客舍青青柳色新?!笔钦l,讓上蒼送來這場春雨,讓原本車馬交馳、塵土飛揚的路上變得清凈清爽。這雨輕撫柳枝,讓原本兩旁籠罩著塵土的柳樹在雨中分外清新,露出青翠的顏色。渭城的朝雨,知人心意,恰到好處,特意為遠行的人安排了一條塵土不揚的路。王維為故人送上一杯酒,希望在微微細雨中,在這充滿傷感的離別中,他不要忘記回來的路。
“曉看紅濕處,花重錦官城?!笔钦l,讓熱鬧的錦官城里繁花似錦;是誰,讓蜀都一片春意盎然;是誰,昨夜踏著輕快的步伐,喚醒了還在沉睡的春天?是你嗎?春雨。是的,春雨在詩圣杜甫的筆下,調(diào)皮地對著楊柳低聲訴說,隨后楊柳就鉆出了小小的、嫩嫩的綠芽;春雨輕輕地撫摸著小草的發(fā)梢,小草就抽出身子,用力地抖了抖身上的泥土,它綠得那么可愛,那么羞澀;春雨又輕輕地親吻了一下花兒的臉頰,花兒的臉就紅了,綻放出美麗的花瓣。這一夜,紅了櫻桃,綠了芭蕉,沉睡了整個冬季的大地,呈現(xiàn)出一片萬紫千紅的景象。
走進雨中的古詩,欣賞詩的美好灑脫,跌宕起伏。
走進古詩中的雨,感悟雨的輕奇飄逸,柔情似水。
走進下著雨的古詩里,讓我們一起去欣賞美麗的雨景,去感受詩的美好。
本段的“雨”是清新的雨,為送別營造了美妙的氛圍。但是從這“澠輕塵”的雨中,品味的是離別時的傷感。所以從這段“雨”中讀出的美好,是一份離別的傷感。
“雨”是大自然的風向標,也是作者情感的外在體現(xiàn)。從“雨”中讀出的美好,是一份春回大地、萬物復蘇的美好。
課堂內(nèi)外·創(chuàng)新作文初中版2017年7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