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明玉
摘 要 寄宿制學校建設是黨和國家為發(fā)展農村義務教育,解決農村學生教育問題,更好體現教育的公平與公正,實現“辦好人民滿意的教育”這一目標所采取的一項重要舉措。寄宿制學??茖W管理水平是衡量寄宿制學校建設成效的重要內容,其中做好留守兒童寄宿生教育管理工作,是寄宿學校發(fā)展的關鍵環(huán)節(jié)。
關鍵詞 寄宿制學校;義務教育;學校管理;安全教育
中圖分類號:G637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671-489X(2018)13-0116-03
1 引言
農村寄宿制學校建設,體現了黨和國家對農村學生教育問題的高度重視。辦好寄宿制學校,有利于促進教育公平與公正,實現“辦好人民滿意的教育”的目標。寄宿制學校應站在促進當地農業(yè)經濟社會發(fā)展和培養(yǎng)未來人才的高度,從實際出發(fā),突出重點,抓住關鍵,積極構建科學管理運行體系,不斷提升寄宿生管理水平和教育質量。
隨著農村義務教育發(fā)展,寄宿制學校管理取得明顯進步。安徽省寧國市甲路初級中學明確目標,因校施策,重視抓好留守兒童教育工作,為做好農村寄宿制學校管理工作,辦好農村寄宿制學校,進行了積極探索。
2 突出重點,構建寄宿生管理體系
完善管理體制 為切實抓好寄宿生的管理和教育,學校成立了專門的領導小組,采取總務處和政教處分工負責、各司其職、各盡其責的管理模式。由總務處負責對寄宿生的生活進行指導管理,對學生宿舍實行分樓層、分男女、分班級管理,制定男女生宿舍管理、衛(wèi)生、安全等方面工作流程和管理制度。政教處負責對學生行為養(yǎng)成的教育管理,專門成立學生心理輔導室,悉心開展對寄宿學生的心理健康教育。
加強培訓,提升水平 生活指導是寄宿制學校日常管理的一線關鍵環(huán)節(jié),而生活指導教師則是這一環(huán)節(jié)的核心,既要擔負學生宿舍的保潔工作,有繁重的體力勞動,還要承擔寄宿生的生活教師責任,腦力付出也很多。他們的狀態(tài)如何,直接影響寄宿制學校管理和寄宿生生活、學習。為提升生活指導教師的業(yè)務素質、教育水平和管理能力,學校經常組織生活指導教師參加各級各類工作會議并進行業(yè)務培訓,使其素質提升、能力提高、工作有效;學校對生活指導教師在福利、生活、工作等方面的需求予以重視,做到與學科教師同等對待,給他們提供良好的工作和生活環(huán)境,讓他們沒有后顧之憂。
以人為本,把好安全關 安全無小事,學生在校學習和生活期間的人身安全問題備受家庭和社會廣泛關注。針對這個問題,學校在采取物防、人防等必要措施基礎上,按照“誰主管誰負責”的原則,明確寄宿生在校期間每個時段、環(huán)節(jié)的管理規(guī)章制度,強化落實安全包保責任,做到寄宿生在校學習、生活安全工作的無縫銜接管理,確保管理無“死角”、無“盲區(qū)”,規(guī)范形成寄宿生的全方位、全天候、全過程的安全風險防范體系。
制定“緊急事件處理預案和報告制度”,與當地政府和上級教育主管部門對接,確保寄宿學生安全事件能得到及時有效處置。學校要求生活指導教師發(fā)現安全隱患應及時上報,班主任每周對全班學生進行一次安全教育,每月進行一次安全隱患排查并開展一次安全專題教育,盡可能減少不必要事故的發(fā)生。若遇到突發(fā)狀況,如學生受傷、疾病等情況,可由當天的值班教師根據情況聯(lián)系校醫(yī)處理,或者送往醫(yī)院治療,并將情況告知值班領導、班主任及家長。
為加強學生的自我防范意識,學校在防擠踏、觸電、食物中毒等意外傷害事故和就寢安全、運動安全等方面加強教育培訓活動。在開展常態(tài)化安全教育的基礎上,定期開展消防演習、防震演習、疏散演練,并結合家長會,對學生和家長開展課余安全、往返途中安全和防溺水、防偷盜、防欺凌等教育,做到環(huán)環(huán)相扣,不留安全隱患。
為減少、避免學生宿舍安全事故的發(fā)生,學校與生活指導教師簽訂安全責任書,明確生活指導教師在安全教育和健康教育方面的責任,要求上鋪學生上下床時面向扶梯,疊被子時背靠墻壁,細化宿舍安全管理細則,杜絕安全隱患。
構建環(huán)境文化 學校的主要職能是育人,育人包括教書育人、管理育人、服務育人乃至環(huán)境育人,這是一個有機的整體。其中,環(huán)境育人具有其特殊的地位和不可替代性。從學校宿舍的布置到區(qū)域整體建設,從節(jié)約一滴水到愛護環(huán)境,這些軟、硬環(huán)境對學生的熏陶和潛移默化的影響是不可或缺的,也是延伸和拓展育人工作的重要載體。
為規(guī)范學生起居習慣,學校對寢室提出“被子一條線、鞋子一條線、洗漱用具一條線、學習用品一條線”的“四條線”規(guī)范要求。動員學生在公寓和食堂周邊自發(fā)建設植物園,栽種花卉樹木,使公寓和食堂附近綠樹成蔭,景色宜人。在公寓的樓道張貼名人畫像、名言警句,懸掛宣傳欄,配置植物盆景,使學生宿舍儼然成為學校最亮麗的風景線。通過建設宿舍生態(tài)文明和構建寢室文化體系,開拓了學生的視野,塑造了學生的心境,在潛移默化中養(yǎng)成良好行為習慣,形成良好的人生觀。
3 以育為中心
熱心服務,溫暖學生 寄宿學生剛入學時,普遍存在生活自理能力較差、情緒不穩(wěn)定的情況。為了使他們盡快適應學習和生活環(huán)境,學校對生活指導教師提出“三心”和“四陪”的要求。所謂“三心”是指:愛心,像學生的父母長輩一樣重視他、關注他、愛護他,將每個學生當成自己的孩子呵護和對待;細心,主動關注學生的行為舉止,體察學生的身體發(fā)育和心理變化等情況;耐心,對學生出現的各類問題,耐心細致和主動幫助、教育,及時引導加以解決?!八呐恪眲t是陪學生起居、陪學生用餐、陪學生洗衣、陪學生活動,從細微之處消除學生的后顧之憂及由環(huán)境變化帶來的不適感,保障學生健康成長。
思想引領,健全人格 培養(yǎng)寄宿制學生的獨立自主意識、生活自理能力、人際交往能力和團結協(xié)作精神,是寄宿制學校管理工作的重要內容。學校特別注重對學生的人文關懷和心理引導,針對學生的生理和心理發(fā)展特點,通過心理咨詢、心理減壓、趣味活動等多種形式,營造健康濃厚的宿舍生活氛圍,促進學生輕松學習、健康成長,搭建適合自身成長的平臺。
塑造能力,培養(yǎng)習慣 由于部分學生的自理能力較差,如何讓學生盡快適應學校的集體生活,是學校十分重視的問題。為此,學校以宿舍為單位,開展自我管理競賽等多項活動,制定了宿舍長管理制度及宿舍監(jiān)督員制度,用制度規(guī)范引導,培養(yǎng)學生的自我管理能力,使學生在宿舍生活中學會共同生活、合作相處、關愛他人。
為了培養(yǎng)學生的衛(wèi)生習慣,提高學生的文明程度,學校特別重視對寄宿制學生良好衛(wèi)生習慣的培養(yǎng)。為此,學校開展以衛(wèi)生知識、文明舉止、保護環(huán)境為主題的各種活動,使學生在生動活潑的氛圍中愉快地接受文明衛(wèi)生教育;要求每個宿舍每月至少開展一次以良好衛(wèi)生行為習慣為主題的活動,把個人衛(wèi)生習慣的養(yǎng)成同個人成長聯(lián)系起來,通過活動引領學生自覺地實踐鍛煉,督促全體住宿學生養(yǎng)成良好衛(wèi)生習慣。
4 精細化管理
細化流程,保證運行 針對寄宿制學校的管理特點,根據新形勢下寄宿制學校管理的發(fā)展趨勢,學校在前期管理工作取得一定成效的基礎上,采取自下而上和自上而下的方式,廣泛征求社會和學生、家長的意見建議,先后修訂并形成發(fā)布《生活指導教師崗位職責》《食堂工作人員崗位職責》《學生家長與學校聯(lián)系制度》《住宿學生守則》《文明宿舍評比制度》等管理規(guī)章制度。從學生每天早上起床、洗漱、整理內務到出操、就餐、學習、活動、就寢等時段,實行一日精細化管理流程,初步形成寄宿學生管理工作項項有目標、時時有人管、事事有人管、人人有責任的運行管理機制。住宿生各項管理制度的細化,為寄宿制管理提供了具體的制度保障。
學校同時制訂相應的考核評價方案,對生活指導教師每學期的工作進行績效考核;進行學生宿舍的“文明寢室”評比,考核學生的“行為習慣標兵”等工作的開展情況。“文明寢室”評比兩個月進行一次,由生活指導教師每天對寢室進行檢查,量化打分并在公告欄公示,并交政教處進行統(tǒng)計、評選?!拔拿鲗嬍摇钡脑u選除給予寢室成員適當的獎勵外,還會作為期末“文明班級”考評的條件之一。另外,學校還讓部分家長參與到管理中,對寄宿生的管理工作予以監(jiān)督,督促生活指導教師更加深入細致地工作,不斷改進和提高服務質量。
精細服務,個性管理 根據各年齡段學生的身心發(fā)展特點,學校實行人性化管理、親情化服務,尤其是對單親、留守、貧困家庭的學生加以特別關照,讓他們感受到家庭般的溫情。另外,為了引導和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生活習慣和獨立生活的能力,學校組織開展“個人衛(wèi)生習慣養(yǎng)成”“講演活動”“內務整理大比武”“我的溫馨宿舍設計”等活動,并根據寄宿制學生的特點,組建興趣小組,有效利用課余時間培養(yǎng)學生的愛好和特長。
5 規(guī)范指導,不斷細化完善寄宿生管理
每學期開學初,為將管理落到實處,政教處會同生活指導教師組織召開各宿舍寢室長會議及全體住校生會議,為他們詳細解讀《寧國市甲路初中寄宿生管理有關規(guī)定》《甲路初中文明寢室評比細則》等相關規(guī)章制度;生活指導教師也會經常向學生講解有關制度,明確目標和規(guī)范,推動管理實施。
1)學校對學生宿舍每日內務整理、物品擺放等方面提出細化目標,在隨后的教育管理工作中逐室檢查、逐室指導、逐室過關,不斷強化,把學生物品擺放定位,使之整齊、有序,努力使每個宿舍每天都一樣。
2)學校制定了每周三和周五的寄宿生晨會制度,在晨會上分別對前兩天的寢室管理情況和量化考評情況進行通報;同時堅持每月兩次的寢室長會議制度,對寢室長在兩個星期中的工作情況進行點評,激勵先進,并對后期工作提出要求,培養(yǎng)他們的工作責任心和積極性。
3)堅持每日由兩名寢室長會同生活指導教師對寢室的量化打分制度,寢室長負責對內務整理、衛(wèi)生打掃進行量化打分,生活指導教師對就寢紀律等方面進行量化打分,做到一日一公示,每周量化總分一周一公示,每月量化總分一月一公示。每兩月量化總分前三名獲得“文明寢室”的稱號,對每學期量化總分最高的寢室,上報教體局參與市級文明寢室的評比。
4)嚴格遵守每晚的點名查房制度,發(fā)現問題及時向值班行政教師、班主任匯報,并與學生家長取得聯(lián)系,查清去向,做好記錄。
5)每學期學校利用宿舍院內的黑板報、張貼安全宣傳資料或口頭宣傳等方式對學生進行各方面的安全教育,對女生進行1~2期女生青春期衛(wèi)生教育,還至少進行兩次防火等方面的安全疏散演練。
6 結語
寄宿生的教育管理工作繁重而復雜,隨著教育改革的不斷深入,農村留守兒童的關注度會越來越高,寄宿制學校的學生管理與培養(yǎng)會越來越被人們所關注。寄宿制學校要以“辦好人民滿意的教育”為目標,積極做好管理工作,遵循教育發(fā)展規(guī)律,積極打造寄宿生特色管理生態(tài),實現自身健康發(fā)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