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英
摘 要?正如巴金先生所說:“孩子的成功教育從好習慣培養(yǎng)開始?!毙袨榱晳T教育是教育永恒的主題,好習慣終生受益,學生行為習慣的好壞,對于教育任務的完成,對于小學生的發(fā)展都有重大的影響。
關鍵詞?小學生;行為習慣;訓練方法
中圖分類號:A,G808.1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2-7661(2018)13-0245-01
美國教育專家斯特娜夫人曾經有過這樣的論述:“孩子的心靈是一塊奇怪的土地,你在孩子的心靈播下思想的種子,就會獲得行為的收獲;你播下行為的種子,就會獲得習慣的收獲;你播下品德的種子,就會獲得命運的收獲。”作為一名教師,我對如何使學生養(yǎng)成良好的行為習慣,做了以下幾個方面的探索與實踐。
一、思想上重視,常抓不懈
班級是學生學習、成長的土壤,班主任是班集體的組織者和管理者,是學生健康成長的引路人。我結合《小學生日常行為規(guī)范》、《小學生守則》,利用晨會、班隊活動時間,利用班級黑板報、手抄報等娛樂陣地,帶領學生學習細則,對學生進行思想教育。
二、行為上引導,反復訓練
教育家蔡元培說過:“道德不是記熟幾句格言就可以的事,重在實行。”沒有規(guī)矩就不成方圓,良好的行為習慣的養(yǎng)成不是靠幾次教育、幾個活動就能完成的,需要長期的、嚴格的、持之以恒的規(guī)范訓練才能完成。
(一)潛移默化,以身作則
馬卡連柯認為:“教師的行為對兒童品德形成有決定性的意義,教師做的常常要比他們對兒童說的起著更大的影響作用。”正所謂“身教重于言傳”,兒童領會他們看到的變化要比領會他們聽到的更快更好。小學生愛模仿,而學生接觸最多的就是老師,老師是學生模仿最多的對象,所以要求學生遵守的規(guī)范,教師首先要做好。如:升旗儀式要求學生肅立的時候,老師也要和學生一起肅立、注視國旗徐徐升起,絕不能隨意走動或和其他老師說話。在潛移默化的影響下,學生自然也會遵守規(guī)范了。
(二)用簡單的口令規(guī)范行為
在一年級第一學期中,我們首先接觸的拼音,其中就有不少關于學生養(yǎng)成教育的兒歌。如“教學2時,鵝鵝鵝,愛護大鵝不傷它”。學生通過這個兒歌,就知道要愛護小動物,這比老師反復不停地講道理有效得多。再如講握筆姿勢的時候有一首兒歌:“頭正、肩平、腳著地,一寸、一拳和一尺?!睂W生一下子就加深了印象,在平時寫作業(yè)的時候也注意到互相提醒了。
(三)用愛的故事引導言行
同學們之間相處的時間一久,就會多多少少產生矛盾。雖然在班會課或者數學課上,我多次給探秘強調《小學生守則》,可能是孩子們年齡太小,學生學完了也不知道要友好相處,互相幫助,可是一遇到事就不知道該如何做了,這時,我便找來王二小、小蘿卜頭、邱少云、雷鋒的故事,利用晨會、班會課時間給學生講。通過講故事,提高了學生分辨是非的能力,幫助他們學會了解決問題的方法。
(四)樹立典型,激起共鳴
學生還有愛得表揚,積極向上的心理,他們敬佩英雄人物,也希望自己能成為先進典型,根據這一特點,在進行訓練時,堅持正面教育,注意樹立典型,經常宣傳學術概念中的好人好事,以激起學生心靈的共鳴。在班上,由學生推舉一些行為表現好的學生當“品德之星”,讓同學們了解榜樣,以榜樣形象起導向作用,同時對榜樣自身也是一個鞭策。
(五)培養(yǎng)助手,加強監(jiān)管
小學生自制力和持久性差,我在想學生講清“是什么,為什么,怎么做”的同時,還制定了班級公約,推選出一些有能力的學生擔任監(jiān)督員,明確分工,各司其責,隨時隨地督促其他同學的行為。如“環(huán)境監(jiān)督員”負責班級的環(huán)境衛(wèi)生監(jiān)督,“路隊監(jiān)督員”負責上學、放學、吃飯時路隊紀律,“兩操監(jiān)督員”監(jiān)督好同學們認真做好眼保健操和廣播操,“課間監(jiān)督員”巡視提醒同學們開展健康的活動,看到追跑、打鬧的現象立即制止……在這些小助手的監(jiān)督管理下,我的工作輕松了,班級里違規(guī)犯紀的現象也逐漸減少,學生慢慢的養(yǎng)成了良好習慣。
三、方法上創(chuàng)新,自我教育
德育如果是一味地灌輸、強制、說教,必然會引起學生反感,效果不佳,我在教育中注意銳意進取,不斷創(chuàng)新,積極組織學生開展一些行之有效、學生喜聞樂見的活動,達到寓教于樂的目的。比如開展的“小小書法家”、“護眼小明星”、“文明小使者”等活動,有助于培養(yǎng)學生的責任心、榮譽感,增強主人翁意識,促進良好習慣的養(yǎng)成。
四、家校配合,形成合力
日本教育家福澤渝吉這樣說:“家庭是習慣的學校,父母是習慣的教師?!币逃煤⒆樱议L與老師之間的配合是很重要的,我利用家訪時間,要求家長每周對孩子在家里的學習、禮儀、自理、家務、休閑等方面逐一評價打分,并反饋給學校;我也及時通過校訊通等平臺,把學生在學校的情況告知家長。另外,發(fā)揮家長委員會的作用,經常傾聽他們對學校教育工作的意見,使養(yǎng)成教育做到學校和家庭同步進行。
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學生行為規(guī)范的養(yǎng)成教育,是一項系統工程,貴在堅持。小學生正處在身心迅速發(fā)展又極具可塑性的年齡階段,是施教的最佳時期。如果每一位教師都能提高認識、注重方法、常抓不懈,在我們的校園,在我們生活的每個角落,文明之花一定常開常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