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紅霞
[摘 要]口語交際教學設計時,教師要針對學生學力基礎實際,為學生創(chuàng)設適宜學習環(huán)境,讓學生有口語交際實踐訓練機會,發(fā)動學生展開多種形式的口語交互活動,這樣才能有效提升學生口語交際能力。體現(xiàn)口語交際互動性、合作性、開放性,才能贏得口語教學的主動權。
[關鍵詞]小學語文 ;口語交際;合作契機
[中圖分類號] G623.2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007-9068(2018)34-0096-01
口語交際是小學語文教學重要組成部分,教師在教學設計和發(fā)動時,需要整合口語交際教學資源,為學生創(chuàng)設適宜學習環(huán)境,給學生口語交際訓練提供一個最佳合作契機,這樣才能有效激活學生主動口語交際學習的主動性。
一、規(guī)劃口語交際互動方案
口語交際互動方案設計時,教師要充分考慮多種制約因素的存在。教材內容、學生學力、活動條件等,都可能對口語交際活動帶來一定影響,教師需要有整合意識,科學利用教學有利條件,為口語交際學習活動順利推進創(chuàng)造良好環(huán)境。
規(guī)劃口語交際互動方案,教師要有課堂生成意識,隨著教學進程展開教學調整,這樣才能獲得更多課堂精彩。如教學蘇教版小學五年級語文上冊《金蟬脫殼》時,教師原本讓學生復述課文的,但在具體操作中,很多學生都難以完整地展開情節(jié),難以用自己的話將內容說清楚。為此,教師改變了教學設計:大家先看大屏幕,這是金蟬脫殼的動畫展示視頻,咱們不看課文內容,只是對照大屏幕展開解讀,而且是同桌兩個人一起操作,一個人說,一個人補充,這樣就不會出現(xiàn)卡殼的現(xiàn)象了。學生聚精會神觀看大屏幕,教師讓學生同桌兩個人展開情境講述?!敖鹣s爬到樹梢上,等待脫殼時機。”“現(xiàn)在開始脫殼了,在金蟬背部出現(xiàn)了一道裂縫,而且裂縫逐漸擴大……”
教師為學生提供視頻材料,讓學生組合成合作團隊進行現(xiàn)場解說,這樣的設計相比單純的課文復述更為直觀。特別是兩個人合作展開解讀,形成了互補,學生解說信心更足,展示效果也更顯著。
二、創(chuàng)設口語交際演繹情境
口語交際以互動形式展開,教師要給學生提供更多口語交際機會,讓學生在不斷的對話操作中形成感知體驗。教師可以針對教材相關內容投放互動話題,也可以根據(jù)教學條件實際推出演繹活動,還可以結合學生生活認知實際,為學生提供生活化口語交際活動,以滿足不同群體學生口語交際訓練的個性需求。
《天火之謎》講述了科學家富蘭克林冒著生命危險揭開雷電之謎的故事,教師讓學生口述最關鍵的情節(jié),學生講述時大多是運用課文語言,很像是背書。于是,教師為學生布設了一個演繹任務:富蘭克林要做實驗,這個實驗非常危險,其家人和朋友都不會贊同,可富蘭克林執(zhí)意要做。設計幾個人物,展開一場對話,表現(xiàn)富蘭克林為科學獻身的精神。注意根據(jù)人物性格展開臺詞設計,并以小組為單位展開課堂演繹活動。任務布設之后,學生積極行動起來,課堂學習氣氛濃烈起來。經過一番準備排練,課堂演繹順利展開。學生對中心人物富蘭克林的塑造極為成功,性格展示比較到位。
教師為學生布設演繹創(chuàng)編任務,這是一項綜合性訓練。創(chuàng)編、演繹相結合,其口語交際訓練更全面,學生在具體準備排練和演繹活動中獲得的口語鍛煉是極為豐富的,其學習效益更值得期待。
三、優(yōu)化口語交際合作訓練
口語交際訓練形式極為豐富,教師需要打破常規(guī)展開創(chuàng)新設計,以激活學生訓練熱情。如學習《少年王冕》,教師讓同桌兩個人,一個人搜集古代的少年故事,一個搜集現(xiàn)代的少年故事,然后進行課堂展示。教師給出提示:講述過程中,需要突出關鍵人物和關鍵情節(jié),注意對人物性格思想品質進行重點塑造,故事本身要具有極強的教育意義。學生講述開始。“我講述這位古人名字叫孫叔敖,其少年時,家境貧寒,母子倆相依為命。有一次,孫叔敖砍柴時遇到一條大蛇,長著兩個腦袋,而且劇毒,孫叔敖高舉砍柴斧頭向大蛇砍去……”同桌繼續(xù)講述:“我的表哥就是一個特別勤奮好學的人,真是我學習的好榜樣。每天早上五點準時起床,自己讀書學習。因為學習成績突出,思想品質過硬,每學期都被評為三好學生,今年考上了名牌大學……”教師對學生講述展開點評,課堂訓練氣氛更為熱烈。
教師為學生設計合作訓練任務,讓同桌兩個人展示不同時代的少年故事,這個互動任務比較特殊,雖然沒有直接的互動,但學生感覺很新穎,從不同視角展開口語交際訓練,收獲不錯操作效果。學生利用信息的手段越來越豐富,這是教師需要關注的問題。
口語交際需要有適合的互動平臺,教師要從合作互動視角出發(fā),為口語交際教學創(chuàng)設互動方案、演繹情境、合作訓練,以滿足學生口語交際學習的需要。小學生口語交際技巧比較欠缺,需要有豐富歷練機會,教師為學生提供口語交際發(fā)動契機,可以滿足學生學習訴求,有助于提升其口語表達水平。
(責編 韋淑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