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慶萍
摘 要:游戲是幼兒最喜歡的活動之一,幼兒園的一切教學活動與游戲息息相關。美術活動是幼兒展現(xiàn)自我的有效形式,將美術活動與游戲結合起來,能讓幼兒在游戲過程中感受繪畫的樂趣,增強美術活動的趣味性。教師要營造游戲氛圍,為幼兒準備豐富的美術材料,加強游戲指導,促進幼兒美術技能發(fā)展。
關鍵詞:幼兒教育;美術活動;游戲化;趣味性;技能發(fā)展
中圖分類號:G612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008-3561(2018)35-0076-01
游戲可有效促進幼兒的身體健康,使幼兒心情愉悅,培養(yǎng)幼兒積極向上的人生態(tài)度。教師應當深入研究美術教學與游戲的共同特點,使其相互融合。此外,還需深入分析幼兒個性發(fā)展特點,制訂相應的教育計劃。在教學中,雖然有些教師已經了解到游戲對幼兒教學活動的意義,但并未擺脫機械模仿的套路,將幼兒繪畫當作技能訓練,而往往忽略美術活動對幼兒智力培養(yǎng)的作用。教師應改變教育觀念,探索新的教學方法,為幼兒營造良好的游戲氛圍,準備豐富的美術材料,促進幼兒美術技能的發(fā)展。
一、營造游戲氛圍,讓美術活動有情誼
要使幼兒全身心地投入到美術活動中,教師就要創(chuàng)造與美術活動相關的教學氛圍。在基于游戲化理念的美術教學中,教師需要為幼兒營造良好的游戲氛圍,讓幼兒從情感上先接受游戲,產生繪畫沖動,而不是靠外力讓幼兒進行美術活動。唯有如此,才能促進幼兒美術活動的順利開展。
例如,在美術活動中,教師可帶領幼兒欣賞畢加索的作品《哭泣的女人》,在欣賞美術作品的基礎上對人物造型的扭曲與夸張進行創(chuàng)作,以表達內心的情感。在這一美術活動中,教師可先讓幼兒欣賞《國王的悲傷》這個故事,在聽的過程中,讓幼兒想一想:國王都有哪些憂愁?為何會有這樣的憂愁?然后為幼兒播放“傷心的時候”,讓幼兒從視覺上感受一個人傷心的樣子。最后,讓幼兒回想一下自己在什么情況下最難過。這樣,就可將課堂氛圍定格在“傷心的時候”,能夠讓幼兒帶著這種情感參與到美術活動中,充分發(fā)揮自己的想象進行創(chuàng)作。
二、為幼兒準備豐富的美術材料
幼兒能夠從“涂鴉”這項美術活動中獲得無窮的樂趣。在識字前,幼兒可通過涂鴉來表達自己的情感,展現(xiàn)自己的喜怒哀樂,還可從中獲得快感。例如,在一次美術課上,班上有個幼兒因為緊張而不停地哭泣,當教師帶他走進美術教室,看到桌子上五彩繽紛的畫筆和顏料后,他停止了哭泣,開始進行創(chuàng)作,將剛才的不愉快完全忘記了。這揮灑天性的一幕,在很多幼兒身上都發(fā)生過,可見繪畫對幼兒的吸引力之大,它來源于自然狀態(tài)下幼兒對美術活動的喜愛。
由此可見,顏料與色彩對幼兒具有很大的吸引力。幼兒對于鮮艷的顏色通常會較為敏感,喜歡按照自己的意愿去涂鴉。在傳統(tǒng)的美術課堂上,幼兒們繪畫通常會用到蠟筆、水彩筆以及油畫棒等。使用蠟筆畫畫時需要控制好力度,否則很容易折斷或涂上的顏色過淺;水彩筆容量有限,彩墨耗損很快,可能會使幼兒產生焦慮的心理。而水彩的顏色鮮艷,視覺感與覆蓋力較強,持筆力度較小,作畫的方式非常靈活,可隨意使用,幼兒們都非常喜歡,用水彩給幼兒做繪畫材料,能夠充分調動幼兒的創(chuàng)作熱情。為此,教師可為幼兒提供彩紙、舊掛歷、棉簽等,讓幼兒自己選擇并使用,隨意粘貼。如此不僅可以展現(xiàn)繪畫形式的多樣性,還可以滿足幼兒的好奇心,鍛煉幼兒的思維能力。幼兒創(chuàng)作出來的作品也會更加有趣,更加生動。
三、加強指導,促進幼兒美術技能發(fā)展
除了營造氛圍,準備材料外,美術活動的關鍵還在于指導。在課堂上,教師應當有目的、有計劃地對課堂教學中涉及的繪畫技巧與操作等對幼兒進行全面指導。游戲化的指導形式能夠更好地被幼兒接受,可促進幼兒美術技能的發(fā)展。在教學中,假如教師重復地使用“來,跟著老師的步驟先畫一遍”“先畫一條橫線,再畫一個圓”這種教學語言,會非??菰铮苋菀鬃層變菏ヅd趣。這種語言雖然通俗易懂,但缺乏吸引力,很難激發(fā)幼兒學習熱情。尤其是對小班的幼兒來說,此種教學方式更難被他們接受,還會影響他們對美術課的興趣。為了改變這種教學現(xiàn)狀,教師可對教學方法進行調整。例如,在引導幼兒掌握畫短直線的技能時,教師可設計“小兔吃青草”的游戲,先為幼兒展示一只小白兔,告訴幼兒:“小白兔餓了,需要吃青草,你們能不能為它種一片青草,讓它填飽肚子呢?”在游戲過程中,幼兒們?yōu)閹椭“淄枚挤浅UJ真,積極性很高。對于一些難度較大的簡筆畫,教師可將語言融入到繪畫活動中,將繪畫主題編成小故事或兒歌,在游戲化氛圍中引導幼兒掌握基本的繪畫技巧,促進幼兒美術技能發(fā)展。
四、結束語
綜上所述,美術活動游戲化是幼兒教育的重要舉措。教師只有在實踐過程中不斷創(chuàng)新,將美術活動與游戲結合起來,才能激發(fā)幼兒學習興趣,調動幼兒學習的積極性,提高美術活動的教學效果,提升幼兒的美術素養(yǎng)。
參考文獻:
[1]吳寶德,張曉澗.論幼兒園美術課程與其他領域中美術活動的價值取向[J].內蒙古師范大學學報,2011(02).
[2]李玲玲.大班幼兒美術活動游戲化教學初探[J].江西教育,2017(12).
[3]陳雪蘭.淺談游戲化教學在低齡段幼兒美術教育中的應用[J].美術教育研究,2015(24).
[4]劉馨蔓.幼兒園美術活動游戲化的實踐探索[J].甘肅教育,2015(02).
[5]李晶.淺談小班美術活動游戲化[J].美術教育研究,2014(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