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在初高中階段的語文教學中,文言文的教學都是重難點。因而,做好這兩個階段的文言文教學的有效銜接不僅利于提升學生文言文閱讀的效果,而且對促使中學生語文綜合素養(yǎng)的可持續(xù)發(fā)展意義重大。本文就圍繞初高中語文教材文言文教學銜接的相關內(nèi)容進行探討,先分析目前初高中語文教材文言文教學銜接不當?shù)某梢?,然后提出初高中語文教材文言文教學銜接的具體對策。
關鍵詞:初高中;文言文教學;銜接;對策
一、 前言
一直以來,語文教材中的文言文教學都是語文教學的重要構(gòu)成。在整個中學教學階段中,初中階段和高中階段的文言文教學應實現(xiàn)整體、連貫和統(tǒng)一。但是,當下初中和高中這兩大階段的文言文教學卻處在一種各自為政的狀態(tài),進而導致了銜接時學生頗感不適等現(xiàn)象的出現(xiàn)。那么,對當下初高中教材銜接中所出現(xiàn)的問題進行分析并提出相應的解決對策就顯得十分必要和迫切。
二、 目前初高中語文教材文言文教學銜接不當?shù)某梢?/p>
通過對近些年高一文言文教學和學習現(xiàn)狀的分析,得知其在文言文學習中經(jīng)常會遇到諸如實虛詞不分、句讀混亂等困難,進而導致在翻譯文言文時無從下手,并很難適應高中階段的文言文學習?,F(xiàn)將銜接不當?shù)某梢驓w納為以下幾點。
(一) 初高中課標和考試大綱的不一致
現(xiàn)階段初中和高中的課程評價標準和考試大綱存在著不一致的情況。在初中《語文課程標準(實驗)》中,淡化了文言詞法和文言句法的知識教學。在《高中語文課程標準(實驗)》中,對這一內(nèi)容的要求具體如下:“閱讀淺顯文言文,能借助注釋和工具書,理解詞句含義,讀懂文章內(nèi)容……”??梢姡@兩個階段對文言文教學的要求在難易程度和內(nèi)容繁簡方面都存在著明顯的不同。這就導致了初中階段和高中階段的文言文教學形成了相對封閉、孤立的系統(tǒng),同時也導致了出現(xiàn)了學生閱讀能力空白現(xiàn)象的出現(xiàn)。
(二) 教材選材方面的差異
初高中階段的教材選材存在著明顯的不同。就初中階段來看,大多文言課文的篇幅較短、故事性較強,理解較易并且背誦時的難度較小。同時,由于初中階段的課時較充分并且教學要求較低,日常測試和中考時所選用的文言文大多源自課內(nèi),教師僅在課上和考前對具體制定的課文進行全面準備,學生遵照教師指點進行記憶和變通,就能基本上應付考試。相比之下,高中階段的文言文具有文體豐富和篇幅多等特點,所選材料的歷史跨度相對較大,其顯著特點是注重語法分析。同時,高中階段課時安排很緊,這就在無形中導致了高中階段文言文學習難度系數(shù)的增加。
(三) 師生間互動過程的差異
在實際開展教學的過程中,一些初中語文教師通常會涉及些語法知識,但在教學中整體呈現(xiàn)出一種隨意性較強、系統(tǒng)性不夠以及專業(yè)訓練不充分等情況。步入高中階段后,依然存在著一些語文教師對初中的語文教材缺乏深入了解,進而導致其銜接意識較弱甚至教學與學生實際相脫離的現(xiàn)象。這種情況的出現(xiàn)還極易讓學生產(chǎn)生文言文學習的畏難情緒。針對這些情況的出現(xiàn),通常要求高中語文教師關注學生的興趣點,并注重學生閱讀理解能力和應試能力的提升和強化。
三、 實現(xiàn)初高中語文教材文言文教學銜接的具體對策
(一) 對課標和學情進行深入研究,強化銜接意識
中學階段的語文教師應善于對初高中文言文教學目標以及要求的差異進行潛心研究,深入理解并透徹把握中學生在實際的文言文學系過程中知識和能力等層面的缺陷,只有這樣,才能在其文言文的教學中做到有的放矢,并制定切實、具體的文言文教學策略。同時,無論是初中語文教師還是高中語文教師,都應注重其自身銜接意識的強化,并應對整個中學階段的課標、考試大綱以及教材等進行精心研究,不能閉門造車。如果條件允許,初高中語文教師還應加強相互間的溝通和交流,甚至可以走進彼此的課堂進行聽課交流。在具體的教學時間中,初中語文教師可適當提高其標準,恰當利用一些教學時機滲透和拓展一些高中的知識。作為高中階段的語文教師,也可適當放低其教學的起點,在安排教學內(nèi)容、設計課堂結(jié)構(gòu)以及擇選教學方發(fā)時充分考慮學生的學情,進而找準初高中文言文教學的銜接點,喚醒學生的記憶進而消除學生學習文言文知識的斷層問題。
(二) 進行內(nèi)容選材時應彰顯知識
在選擇初中語文的教材時,通常應體現(xiàn)“幫助學生理解課文,引導學生隨文學習必要的語法知識和修辭知識”之類的課標理念,因而該階段的教材大多都是一些涉及文言文知識的短文。雖然在當前很多教材中已經(jīng)體現(xiàn)了這一理念,但是,大多體現(xiàn)得不夠系統(tǒng)和明顯。進行課文學習時雖然可對個別現(xiàn)象形成認知,但是卻大多不能在有限的時間內(nèi)對文言文知識形成系統(tǒng)認識。因而,可適當在初級階段的語文教材中增加些文言知識的短文,以實現(xiàn)適時引導學生掌握相關文言語法這一目的。
(三) 圍繞學生主體改進教學方法,創(chuàng)設趣味性情境激發(fā)學生的文言文學習興趣
學生厭惡文言文學習的現(xiàn)象在當前很多中學生中普遍存在,事實上,在中學階段的文言文教學中,必須密切關注學生的主體性諸如學生的閱讀心理以及閱讀情感體驗等。教師應適時引導學生讓其能積極主動地參與文言文教學中,并讓學生學以致用,學會吸收傳統(tǒng)文化并欣賞古代文學作品。例如,在《曹劌論戰(zhàn)》這篇文言文教學過程中,教師可試著讓學生扮演將軍這一角色,讓學生能親自到古戰(zhàn)場去“實踐”,這樣就能讓學生身臨其境地學習我國古代的傳統(tǒng)文化知識了。再如,在學習《醉翁亭記》這篇文言文時,可引導學生給太守進行打分,提供給學生一個窗口讓其體驗太守的樂。只有讓學生從內(nèi)心愛上文言文學習并樂于學文言文,才能促使文言文教學的效果得到極大的提升。
四、 結(jié)語
中學階段的文言文教學屬于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教師在其教學實踐中應將初高中階段的所有文言篇目視為一個整體,并發(fā)現(xiàn)每一篇課文的亮點和知識銜接點,并對各篇文章的教學重點進行合理安排,在出卷時也應切實考慮學生的成功體驗,從而讓學生能夠真正體驗文言文學習的信心和樂趣。
參考文獻:
[1] 林蘭芳.新課程的初高中文言文教學銜接探析[J].福建質(zhì)量管理,2009(8):28-29.
[2] 黃三榮.淺議初高中文言文教學的銜接[J].現(xiàn)代語文(教學研究版),2010(2):13-15.
[3] 徐麗君.采得百花方成蜜——初高中文言文教學有效銜接的“歸納整理教學法”初探[J].文學教育:中,2014(7):103-104.
作者簡介:
吳基盛,福建省南平市,福建省南平市建陽區(qū)麻沙中學。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