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 聆
(沈陽市第四人民醫(yī)院,遼寧 沈陽 110000)
急腹癥包括臨床全部的急性腹痛疾病,該類疾病具有發(fā)病急、病情變化難以預測且發(fā)病較兇等特征,通常涉及內、外和婦產(chǎn)科等急腹癥疾病。隨著生活方式的轉變,急腹癥的患病率呈幾何模式增長[1],該病發(fā)病常見部位常侵犯到多個器官;若治療不及時,可危及到患者的生命安全。而臨床中對于急腹癥患者實施體征和體格檢查難以確診,隨著影像學檢查技術的日臻完善,超聲檢查現(xiàn)在臨床中得到廣泛的應用。本次選取90例急腹癥患者的臨床資料展開分析,主要初衷在于提高全面腹部超聲用于急腹癥患診斷的安全性,所獲結果頗豐,現(xiàn)將結果闡述如下。
1.1 一般資料:所選90例急腹癥病例均排除臨床診斷確診者、外傷后繼發(fā)急性腹痛者以及生命體征波動較大的患者;選自于院2014年3月至2016年6月前來就診的患者;本次研究均報經(jīng)倫理委員會同意;入組患者經(jīng)隨機抽簽法將其分組,即試驗組(45例)、參照組(45例);其中試驗組:全面腹部超聲診斷;男女比值31∶14,年齡介于14~66歲,年齡均值(43.72±6.15)歲;參照組:選擇性腹部超聲診斷;男女占比28∶17,年齡分布15~64歲,平均年齡(42.09±5.29)歲;兩組患者的年齡、性別等方向相當,(P>0.05),可用于臨床診斷對比中。
1.2 診斷方法:90例患者均采用同一類型的PHILPS-HDI-15彩色多普勒超聲診斷儀器,其中取5~13 MHz設定為線陣探頭;2~5 MHz可作為凸陣探頭;4~9 MHz設置為腔內探頭頻率。對于臨床癥狀較輕者,指導其飲用大量的水,直到膀胱充盈。而臨床表現(xiàn)較嚴重者,需給予生理鹽水注入,使膀胱充盈。超聲檢查具體步驟如下:先協(xié)助患者呈平臥體位,于患者的盆腔以及泌尿系統(tǒng)全方位的掃描;或將探頭壓力逐漸增加,降低胃腸內存有的氣體,以免造成檢查結果呈假性,確保圖像的客觀性和清晰度。對于觀察到臟器管發(fā)生病變現(xiàn)象時,應慎重觀察病灶組織的大小、形狀以及性質、和緊鄰組織的相關性,以明確檢查結果;在此前提下:①選擇性腹部超聲檢查:參照組根據(jù)事先申請的檢查項目,循序漸進的一一排查。②全面腹部超聲檢查:試驗組則對其腹腔內的重要臟器予以全面的探查,主要覆蓋腎、胃腸道、輸尿管、膀胱、子宮附件以及肝膽胰脾、闌尾等部位;其中闌尾是重要檢查項目,若不能定性確診,可對其實施更進一步的檢查;后將檢查結果和最終確定結果作對比。
1.3 觀察指標
1.3.1 診斷正確率評估:詳細統(tǒng)計每組患者的每種急腹癥類型,將其與病理診斷結果作對比,得出每種類型的超聲診斷符合率。
1.3.2 臨床時間評估:統(tǒng)計兩組患者的超聲檢查時間(自超聲檢查到檢查結束)、診斷時間(主治醫(yī)師自超聲檢查結果到確診時間)
1.4 統(tǒng)計學應用:數(shù)據(jù)用SPSS21.0統(tǒng)計軟件分析,正態(tài)計量資料用()表示,兩組間比用t檢驗;計數(shù)資料組間率采用χ2檢驗,用例數(shù)[n(%)]表示,P<0.05為差異比較具統(tǒng)計意義。
2.1 超聲診斷結果和臨床病理對比:試驗組在腸道腫瘤病、胃腸道穿孔病、腸梗阻病、卵巢瘤破裂、腸套疊和黃體損裂等急腹癥診斷中,診斷率占比均達到100%;試驗組經(jīng)對每類疾病診斷后,平均診斷正確率達到91.25%;而參照組的診斷正確率平均值為73.15%;試驗組的診斷正確率顯著高于后者,P<0.05,兩組具統(tǒng)計學意義。
2.2 檢查時間和診斷時間對比:45例試驗組的檢查時間均值(15.13±3.14)min顯著高于參照組的(9.16±3.45)min,P<0.05,兩組具有可比性;試驗則診斷平均時間(2.03±1.23)h顯著低于參照組的(2.83±1.35)h,P<0.05,兩組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
在臨床中,任何急腹癥在臨床超聲檢查中都存在相對獨特性質的聲像特征,故其亦是超聲檢查作為疾病診斷的重要依據(jù),且對于病因和年齡差異的急腹癥患者均具有典型性的聲像特征。急腹癥因牽扯到的臟器范圍較為廣泛,因患者臨床表現(xiàn)未有顯著性特異表現(xiàn),而采取有選擇性的部分檢查可導致誤診和漏診率提高[2]。以往的超聲檢查內容主要經(jīng)患者臨床癥狀和體格檢查而導致對急腹癥病因難以確診;外加之,患者無法準確性描述疼痛程度和部位,故影響檢查進程?,F(xiàn)超聲醫(yī)師只根據(jù)申請單上的項目給予檢查,這種方式無法避免誤診和漏診現(xiàn)象。
本組研究中,試驗組的平均診斷率、診斷時間分別為91.25%、(2.03±1.23)h顯著優(yōu)于參照組;由此提示對急腹癥患者采取全面腹部超聲檢查,可提高診斷正確概率,縮短診斷時間,該診斷方式具有可行性。全面腹部超聲檢查可將急腹癥患者檢查區(qū)域擴大,可有利于對診斷結果及時作出糾正,可快速對患者腹部臟器管和腹痛間的相關性作出科學的評估,有助于無特性疾病的檢查。而實踐證明,若選擇性腹部超聲檢查結果為陰性,則會導致主治醫(yī)師誤診,若再次行其他CT、MRI檢查則會致使診斷費用增加,影響治療時機[3]。而急腹癥患者采取全面腹部超聲檢查,可及時全面了解患者的病情,便于主治醫(yī)師給予合理的治療方案,降低患者的經(jīng)濟負擔,提高患者依從性。全面超聲檢查與以往選擇性腹部超聲檢查在于其基于全面探查的基礎上,重點檢查和腹痛有關的疾病[4],像急性附件炎病、急性膽囊炎病以及急性闌尾炎等;另外,該診斷方法可和患者臨床表現(xiàn)、體征和各項檢查結果相結合,可將臨床診斷正確率提高。
當前,在臨床中急性闌尾炎的診斷誤診率較高,故急腹癥患者診斷中應加大對闌尾的檢查力度,但多數(shù)超聲醫(yī)師在檢查中因闌尾未劃入檢查項目中,將其有所忽視,極易因誤診可形成胃穿孔[5],對患者的生命安全造成威脅。而本組研究中,經(jīng)選擇性腹部超聲檢查發(fā)生急性闌尾炎漏診者5例,而經(jīng)全面腹部超聲檢查急性闌尾炎者僅1例,故全面腹部超聲診斷可將急性闌尾炎誤診率降低。
綜上分析,與以往的選擇性腹部超聲檢查對比,全面腹部超聲檢查可降低誤診、漏診率,縮減診斷時間,提高患者診斷安全性;故該診斷模式具有較高應用價值,可在臨床上加以推及。
[1] 聶永強.全面腹部超聲檢查在急腹癥診斷中的價值[J].中外醫(yī)療,2014,33(29):190-191.
[2] 郭梁.全面腹部超聲檢查在急腹癥診斷中的價值[J].中國現(xiàn)代藥物應用,2015,9(1):56-57.
[3] 古力斯坦·卡迪爾.全面腹部超聲檢查在急腹癥診斷中的價值[J].大家健康(學術版),2015,9(14):56-57.
[4] 嚴晴.全面腹部超聲在急腹癥診斷中的臨床應用價值[J].當代醫(yī)學,2016,22(16):31-33.
[5] 繆潔.腹部超聲檢查在急腹癥診斷中的價值[J].中外醫(yī)療,2016,35(30):194-1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