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慧
摘 要:情感教育對情感特征比較突出的小學生而言十分重要,小學語文課文蘊含豐富的情感,教師在教學中應結合教材特點挖掘情感,創(chuàng)設情境,讓學生體驗情感,震撼學生的情感之弦,學生就會情動辭發(fā),捕捉到作者熔鑄在作品中的情和意,獲得與作者情感上的共鳴。同時,在小學生情感教育中加強師生交流,創(chuàng)建和諧的師生關系也非常重要。
關鍵詞:小學語文 情感教育 實施策略
隨著新課改的實施,要求教師以學生為主體,培養(yǎng)學生的學習興趣以及自主學習能力;情感教育作為一種新的教學方式,在一定程度上達到了我國素質教育的目標。教師對學生應大力注重其情感教育的發(fā)展,幫助學生提升對情感方面的認知能力,并且教師應在小學語文教育中,將人文精神與情感教育相結合,以學生為主體,把教學中形成的情感因素表現(xiàn)出來,提升教師對小學語文教育中情感教育的重視性。[1]
一、情感教育的概念
情感教育是與認知教育相對的概念,是完整教育過程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情感教育指在課堂教學過程中,教師要創(chuàng)設有利于學生學習和諧融洽的教學環(huán)境,妥善處理好教學過程中情感與認知的關系,充分發(fā)揮情感因素的積極作用,通過情感交流增強學生積極的情感體驗,培養(yǎng)和發(fā)展學生豐富的情感,激發(fā)他們的求知欲和探索精神,促使他們形成獨立健全的個性和人格特征的教學方法。情感教育既是一種教學模式,又是一種教學策略。[2]
二、小學語文教學過程中實行情感教育的必要性
1.情感教育促進達成情感教學的目的
新課改的實施,將情感因素列為課程目標之一。關注學生情感因素,實現(xiàn)知情的統(tǒng)一發(fā)展。情感教學是情感目標實現(xiàn)的手段,情感目標是情感教學的目的,且情感教學可以幫助學生樹立積極的情感因素,而積極情感因素的形成有助于情感教學的有效開展,兩者相輔相成,相互促進。情感教育目標的設立,有利于教育者通過積極的情感,抑制受教育者的消極情感使受教育者產生指向正確教育目標的動機。[3]
2.情感教育促進學生情感體驗的提高
情感教育作為小學語文教育中的主要渠道,其實施有助于學生情感體驗的提高。小學階段,學生對情感理解不夠深入,加上學生集體感和友誼感正處于基礎階段。教師可通過豐富多彩的情感教育方式,讓學生不斷充實自身。教師在情感教育的必然要求下,既可以提升自身的教學水平,也可以促進教師注重對學生情感的領悟,更好的了解到學生的日常學習習慣,從而制定相應的教學計劃,讓學生更容易接受教師所教的知識。
3.情感教育拉近師生間的距離
教學是教師教和學生學兩者互動的過程,更是教師與學生之間溝通的橋梁。知情交融的教學要求教師運用一定的教學策略,在課堂中通過保持良好的教態(tài),給學生一種容易親近的感覺,同時一個良好的教態(tài)對帶動教學氣氛有著很大幫助。師生間距離的拉近有利于培養(yǎng)教師以學生為主體的教學理念。因此,情感教育的實施有利于促進師生之間的距離,學生與學生之間的情感溝通。
三、在小學語文教學中實行情感教育的對策
1.設立情感教學目標
教師在情感教育的實施過程中,首先應當明確情感教學的目標,通過自身的教學經驗,為設立情感教學目標奠定基礎。其次,教師應培養(yǎng)學生積極的情感因素,在授課過程中,避免負面情緒的產生。設立恰當?shù)慕虒W情境能幫助學生從課堂中獲取到更多知識。同時為避免學生朝著錯誤的方向學習,教師應當明確情感教學的目標,引導學生正確理解學習目標。例如:蘇教版小學語文中《好學的爸爸》的講授,教師即可以設置教學情境。通過閱讀了解主人公父親好學的優(yōu)良素質,以小組的形式相互討論,教師在加以對主人公父親的深入講解,讓學生嘗試著表述出自己對文章的理解。這樣的情境教學模式有利于學生培養(yǎng)自身的團隊合作意識以及思維理解能力。為教師情感教學目標的設立提供一定的幫助。
2.提升學生的情感教學體驗
教師作為學生的引導者,隨著教學模式和教學內容的改革,教師所扮演的角色也變得多樣化,多角色的轉換要求教師在對待學生時保持著真摯和豐富的情感,尊重并理解學生的內心。教師保持一個良好的教態(tài),為師生之間建立一座溝通的橋梁,拉近師生間的距離。同時教師在情感教學的過程中,應開展足夠多的活動,增強學生的情感教學體驗。例如:《蘑菇應該獎給誰》的授課過程中,教師可以通過制定教學小游戲,教師在課前制作一些小蘑菇模型或紙片,并要求學生課前預習這篇文章,在授課過程中,由教師提出關于文章的基本問題,對于回答正確的學生發(fā)放一定數(shù)量的蘑菇模型或紙片,對回答錯誤的學生加以引導,給予學生提示,在學生回答正確之后,發(fā)放蘑菇模型或卡片。課后根據學生所獲得的模型數(shù)量給予學生文具或小零食作為獎勵。以此來鼓勵學生,有利于培養(yǎng)學生的學習興趣,同時提升學生的情感教學體驗。[4]
3.結合生活實際,革新教學模式
隨著新課改的實施,要求教師充分以學生為主體,培養(yǎng)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教師要致力于創(chuàng)造一種無拘無束的心里氛圍,注重每一個學生在課堂上的需要,及時為學生排憂解難,增強學生的自信,激發(fā)學習熱情。教師在傳統(tǒng)教學模式的基礎上,不斷革新教學模式。隨著科技的發(fā)展,越來越多小學生青睞于網絡以及多媒體,教師即可以充分結合時代特點,引入多媒體教學方式,這樣更有利于培養(yǎng)學生的學習動機和積極性。例如:在《烏鴉喝水》的授課過程中,教師以多媒體的形式播放烏鴉喝水的動畫或視屏,教師可隨機抽學生上臺表演相應的角色,然后由學生之間討論,這則寓言所給予學生的啟示。
結語
總而言之,情感教育的實施要抓住教師、學生和教學內容這三要素,實現(xiàn)小學語文情感教學和情感目標的融合滲透。在教學過程中,教師要明白重視情感教學是特別重要的,充分發(fā)揮情感教育在小學語文課堂中所呈現(xiàn)的積極作用。情感教學的實施有利于小學語文教學目標的達成,同時情感教育的實施,有利于培養(yǎng)學生的學習興趣,有利于提升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以及學生之間的團隊協(xié)作
能力。
參考文獻
[1]楊晶.小學語文教學中的情感教育實施策略探析[J].黑龍江科學,2018,(04).
[2]程勰宇.小學語文教學中情感教育的實施策略研究[J].智庫時代,2017,(09).
[3]鄒長青.小學語文教學中的情感教育理念及實踐[J].好家長,2017,(63).
[4]汪莉,馬杰.小學語文教學中情感教育實施策略探析[J].新課程研究(上旬刊),2018,(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