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在全
摘要:道德與法治作為小學基礎教育的重要科目之一,在培養(yǎng)學生的道德觀念、健全學生的人格方面發(fā)揮著關鍵性的作用。對于小學生來說,多元化的教學活動更能夠滿足學生的學習需求和情感需求。因此,教師在日常教學的過程中,就要從學生的基礎情況出發(fā),構建多樣化的道德與法治活動,從而滿足學生的情感需求,提高學生的綜合素養(yǎng)。
關鍵詞:多元化;道德與法治;小學
道德與法治課程是以學生的道德、情感和行為的正確引導為主要教學方向的。并且,有效的道德與法治課堂能夠幫助學生形成正確的人生觀、世界觀和價值觀。因此,教師在日常教學的過程中,就要把握好道德與法治教學內容與現實生活中的契合點,設置科學合理的教學活動。并且,融開放性與靈活性為一體,突出學生的主體作用,尊重學生的想法和觀念。同時,采取多元化的教學手段,構建多樣化的課堂活動,為達到道德與法治教學的預期目標打下良好的基礎。本文結合筆者的實踐經驗,對于多元化道德與法治課堂的構建策略進行了以下幾點探究:
1、尊重學生,營造平等教學氛圍
小學生雖然年齡偏小,但是,他們也是有自己的想法和觀點的。因此,教師必須要尊重學生的想法,營造平等和諧的課堂氛圍。同時,教師要做到以情入理,讓學生能夠從內心接受和掌握道德與法治知識,從而促進學生的綜合發(fā)展。而且,教師也給予學生充足的闡述自己觀點的機會,引導學生樹立正確的生活和學習態(tài)度。
比如:在《青春的情緒》的教學過程中,為了讓學生能夠體會到情緒的多樣性和復雜性,激發(fā)學生正面的情緒和感受。筆者在教學的過程中,首先,利用多媒體為學生播放了2016年里約奧運會中國女排奪冠的視頻。并且,筆者提出了問題:你在看到女排進入奧運會決賽現場時,心情如何?看到中國1:0負于塞爾維亞隊時,你的心情是怎樣的?當比分到1:1你的心情怎樣?最后比分3:1獲勝的時候,你的心情如何?學生在回答這些問題的時候,就能夠感受到自身情緒的變化。緊接著,筆者提出了以下幾種情境:媽媽告訴你著周末可以一起去看電影;生日,意外收到了禮物;主動幫助同學,卻遭到了拒絕;媽媽想要看你的日記。同時,筆者提出了問題:在出現以下情況時,你的心情是怎樣的?學生在回答自己可能會出現的情緒時,還解釋了理由。筆者所創(chuàng)建的情境,提出的問題,都是以學生的感受為主的。學生在這樣的課堂氛圍中,就能夠感受到筆者的尊重和與筆者之間地位的平等,學習效率和效果自然會有所提升。
2、聯系生活,豐富課堂教學素材
道德與法治課程的來源就是現實生活。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引用現實案例,不僅能夠激發(fā)學生興趣,補充教學資源,還能夠增強學生的認同感。因此,教師就要挖掘和應用生活素材,使道德與法治課堂與學生的日常生活緊密相連,從而更好地促進學生的進步和發(fā)展。
比如:在《合理利用網絡》的教學過程中,為了讓學生樹立正確的網絡觀念。在教學的過程中,筆者聯系學生的日常生活,為學生展示了這樣一個案例:小明是某某學校的一名小學生,他長期沉迷于網絡游戲,本來成績優(yōu)秀的他一落千丈。同時,筆者提出了問題:是什么造成了這種現象?學生在回答問題的過程中,就能夠感受到網絡的不良影響。緊接著,筆者又為學生提供了網絡上常常出現的不實謠言、恐怖信息等等,并讓學生思考面對這些信息的時候,我們應該怎樣辦?學生在與筆者的問答中,就能夠樹立自覺抵御網絡上不良信息的觀念。這些教學資源,都是學生日常生活中常常見到的。而這些資源的應用,既補充了教學資源,由豐富了學生的生活經驗。
3、注重法治,規(guī)范學生日常行為
對于小學階段的學生來說,法治意識的激發(fā)和培養(yǎng)是非常重要的。并且,道德與法治課程本身就具有極強的育人功能。所以,教師就要注重法治活動的創(chuàng)建,同時,使學生明確法律對現實生活的意義,規(guī)范學生的行為,使學生養(yǎng)成良好的習慣,樹立正確的道德觀念和人生態(tài)度。
比如:在《生活需要法律》的教學過程中,為了培養(yǎng)學生的法律意識,讓學生體會到法律對生活的作用,正確認識生活與法律的關系。筆者在教學的過程中,首先,為學生展示了案例:銷售黑心棉被、黑心棉墊子金額達到7萬多元的張立病等人,因涉嫌成產、銷售偽劣產品罪被檢察院提起公訴,最終被判刑。同時,筆者提出了問題:這表明了法律是怎樣保護我們的生活的?法律與我們日常生活有怎樣的關系?并且,筆者引導學生從法律作用、執(zhí)法管理和百姓生活等角度思考了這個問題。學生在思考和分析案例的過程中,就能夠明確法律對我們生活的重要性。同時,學生也就樹立了遵紀守法,做一個好學生的觀念??梢姡⒅胤ㄖ谓虒W活動,對于規(guī)范學生的行為,培養(yǎng)學生的法律意識是有著極強的作用的。
總之,多元化的教學策略在小學道德與法治課堂中發(fā)揮著關鍵性的作用。教師在日常教學的過程中,一定要尊重學生的想法,聯系學生的日常生活,注重法治課堂的創(chuàng)建,從而培養(yǎng)學生的綜合素養(yǎng)。
參考文獻:
[1]李宸曦. 基于現行《道德與法治》教材分析的小學生法治教育探究[D].東北師范大學,2018.
[2]孔鈺.道德與法治多元化作業(yè)應用探究[J].基礎教育研究,2018(06):79-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