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9热精品在线国产_美女午夜性视频免费_国产精品国产高清国产av_av欧美777_自拍偷自拍亚洲精品老妇_亚洲熟女精品中文字幕_www日本黄色视频网_国产精品野战在线观看

      ?

      斯唐熱的科學劃界觀

      2018-01-23 10:33:05
      哲學分析 2018年1期
      關鍵詞:伽利略智者斜面

      孟 強

      在科學哲學界,“科學劃界”是一個歷久彌新且爭執(zhí)不斷的話題。自庫恩發(fā)表《科學革命的結構》以來,它越來越成為一項應當完成卻不可能完成的任務。一方面,為維護理性與真理的尊嚴,許多人努力將科學與其他知識形態(tài)嚴格劃分開來,否則現(xiàn)代科學的典范地位難以為繼。另一方面,以社會建構論為代表的激進思潮則將科學置于歷史的、社會的空間,宣稱科學只是眾多社會文化實踐之一而已,毫無特殊性可言。本文旨在討論比利時科學哲學家斯唐熱(Isabelle Stengers)對這個問題的思考。它既不同于規(guī)范認識論,也有別于相對主義。

      我國讀者對斯唐熱的名字并不陌生。20世紀八九十年代,在復雜性、自組織與混沌理論的研究浪潮中,斯唐熱作為普利高津的學生與助手而為人所知。二者合著了《新聯(lián)盟》 (La Nouvelle Alliance,1979)與《在時間與永恒之間》 (Entre le Temps et L’Eternité,1988)。其中,《新聯(lián)盟》的英文版《從混沌到有序》早在1987年便已被翻譯成中文。進入90年代,斯唐熱開始獨立著述,先后出版了《現(xiàn)代科學的發(fā)明》(L’Invention des Sciences Modernes,1993)、《科學與力量》 (Sciences et Pouvoirs,1997)、《宇宙政治學》 (Cosmopolitique,七卷本,1996—1997)、《與懷特海一道思考》 (Penser avec Whitehead,2002)、《另一種科學是可能的》 (Une autre Science est possible,2013),等等。在此,我無力全面評述斯唐熱的工作,而是嘗試圍繞科學劃界問題呈現(xiàn)其與眾不同的思維方式。

      一、“非相對主義智者”與“相對的真理性”

      鑒于國內學界對斯唐熱的獨立工作尚不熟悉,有必要先對其總體思想脈絡略加介紹。在《宇宙政治學》中,斯唐熱勾畫了一種“非相對主義智者” (nonrelativist sophists)形象。①Isabelle Stengers,Cosmopolitics I,translated by Robert Bononno,Minneapolis: University of Minnesota Press,2010,p. 11.表面上看,這一形象是自相矛盾的。難道智者不正是相對主義的始作俑者嗎?普羅泰戈拉提出“人是萬物的尺度”,這通常被看作是相對主義的經(jīng)典形態(tài)。對此,無數(shù)思想家提出過無數(shù)批評:倘若接受如此露骨的相對主義,普遍有效的真理如何可能?為此,柏拉圖將知識(episteme)與意見(doxa)嚴格區(qū)分開來,甚至將它們置于兩個不同的世界。斯唐熱勾畫這一形象絕不意味著回到相對主義。毋寧說,她與希臘智者一樣力圖確認,知識、理性與真理并不是外在于歷史與實踐的超驗范疇。其實,“人是萬物的尺度”的對立面是“神是萬物的尺度”,即訴諸永恒的、超歷史的法則與根據(jù)去衡量萬物的價值或規(guī)定萬物的等級秩序。“非相對主義智者”與希臘智者一樣拒絕超驗真理,力主回到內在于歷史的實踐進程。用德勒茲(Gilles Deleuze)的話說,就是從超越性(transcendence)走向內在性(immanence)。這是這一形象的第一層含義。

      可是,“非相對主義智者”如何區(qū)別于“相對主義智者”?這涉及第二層含義:“并非一切尺度都是均等的”。②Isabelle Stengers,The Invention of Modern Science,translated by Daniel Smith,Minneapolis: University of Minnesota Press,2000,p. 162.通常,人們太容易陷入如下困局:要么存在永恒的真理,要么一切只是變動不居的“意見”;要么科學如其所是地刻畫客觀世界,要么它只是社會文化的構造。在斯唐熱看來,雖然人是萬物的尺度,但這絕不意味著一切尺度都是均等的,具有平等價值?,F(xiàn)實中,尺度之間總有差異,實踐之間總存在某種結構與秩序。我們應當探究的正是這類差異或秩序的內在起源,而不是抹平它們的差異,比如將它們統(tǒng)統(tǒng)歸入與“知識”相對的“意見”范疇。陀思妥耶夫斯基說,如果上帝不存在,一切都是允許的。費耶阿本德也提出過“怎么都行”的類似主張。但是,非相對主義智者拒絕作如此推理。否則,人們便無法解釋,既然一切都只是“意見”,科學家們?yōu)楹尾晦o辛勞地做實驗,《科學》雜志為何不會平等對待一位普通公眾的普通看法與某位專家的最新成果。

      為進一步明晰起見,斯唐熱從德勒茲那里借用“相對的真理性” (truth of the relative)①Gilles Deleuze and Félix Guattari,What is Philosophy? ,translated by Hugh Tomlinson and Graham Burchill,London: Verso,2009,p. 130.,以區(qū)別于“真理的相對性” (relativity of truth)。真理的相對性意味著不存在普遍有效的真理,所謂真理只相對于特定的文化、范式、共同體或社會情境。對于這種相對主義的真理概念,人們早已耳熟能詳。何謂相對的真理性?它的意思是,盡管一切都是相對的,有些相對卻能夠憑借特定的途徑、方法與策略抵制懷疑或解構,從而確立自己的真理性以區(qū)別于其他相對。真理的相對性是一個批判性概念,它力圖將真理、知識或合理性限制在特定的情境之內,其對立面是普遍有效的、無情境的真理。但是,相對的真理性是一個建設性概念,它要求我們擯棄普遍性/相對性的選擇框架,并確認特定情境或實踐構造真理與知識的力量。根據(jù)真理的相對性,情境條件是對真理的限制。根據(jù)相對的真理性,情境條件恰恰是真理的來源。那么,這是否意味著相對的真理性承諾了某種建構論(constructivism)?如果是,它是怎樣的建構論形態(tài)?

      二、從批判的建構論到肯定的建構論

      的確,“非相對主義智者”源自對“人是萬物的尺度”的建構論解讀。②Isabelle Stengers,The Invention of Modern Science,p. 162.然而,這是一種與眾不同的建構論形態(tài)。在科學論(science studies)領域,社會建構論是一股極具影響力的思潮。以往,人們認為科學揭示了外部世界的規(guī)律與法則,并獨立于認知者的社會處境。社會建構論針鋒相對地指出,科學知識是社會建構的,其有效性只相對于特定的社會結構與社會情境。對此,斯唐熱說道:“自康德以來,對許多哲學家而言,批判科學的下列主張是一項得心應手的游戲:對自然的發(fā)現(xiàn)與描述獨立于知覺的心靈、人類語言、文化,或者科學是自然之鏡。眼下,新一波批判追隨者正步其后塵。盡管有各式各樣的批判,但結論總是科學知識是有條件的(conditioned)?!雹跧sabelle Stengers,A Constructivist Reading of Process and Reality,Theory,Culture & Society,Vol. 25,No.4,2008,p. 93.形形色色的建構論,如先驗建構論、文化建構論、社會建構論,其批判目標總是那些相信自己能夠直接通往實在世界的人。這些人自以為刻畫了外部世界,實際上他們的知識是由先驗條件、文化條件或社會條件建構的。從這個意義上說,這類建構論是批判的建構論(critical constructivism)。對此,斯唐熱不表認同:“我要告別這些批判,因為它們只關注如下思想,即知識總是受制于某種條件,先驗的、文化的、語言的、社會的甚或神經(jīng)生理的條件?!雹買sabelle Stengers,A Constructivist Reading of Process and Reality,Theory,Culture & Society,p. 93.在這一點上,拉圖爾(Bruno Latour)與她的立場頗為相似,“與斯唐熱一樣,我是建構論者而不是社會建構論者。”②Bruno Latour,Interview with Bruno Latour,in Chasing Technoscience,edited by Don Ihde and Evan Selinger,Bloomington: Indiana University Press,2003,p. 26.拉圖爾認為,批判的建構論的核心缺陷在于,這種批判預設了超越性:“只有堅定且幼稚地相信一個超越的真實世界,批判才是有意義的?!雹跙runo Latour,“An Attempt at a ‘Compositionist Manifesto’”,New Literary History,Vol. 41,2010,p. 475.

      他們都主張,建構論應當是肯定的(affirmative)、積極的,而不是否定的、批判的??隙ǖ慕嬚摚╝ffirmative constructivism)蘊含兩層意義。第一,它主張“我們的知識、我們的信念、我們的真理無一可以成功超越‘建構’地位”。④Isabelle Stengers,Cosmopolitics I,p. 38.這樣,外在于建構進程的真理、知識、實在或理念均變得不合法了。這是對超越性的拒絕,對內在性的肯定。它要求我們把目光轉向建構過程的參與者、機制與后果等,而不是將建構性與非建構性對立起來。第二,建構論絕不意味著知識僅僅是建構,似乎真理、客觀性、實在性都將因此而喪失價值。這一點很關鍵,正是它將肯定的建構論與批判的建構論區(qū)別開來?!扒∏∠喾矗嬚摫ж摬⒉灰笪覀兦趩握{乏味的口頭禪‘它只是建構’,似乎某個全能的真理舉足輕重”⑤Ibid.,p. 38.?!癤只是建構”暗含著對X的解構與批判,似乎建構出來的真理只是假象,建構出來的知識無異于胡言亂語。然而,如果一切都建構,如果不存在非建構性作為建構性的對立面,那么“它只是建構”就失去了意義。批判的建構論試圖用超越性貶謫內在性,肯定的建構論則確認內在性自身的價值。這就是德勒茲所說的“純粹的內在性” (pure immanence)。⑥Gilles Deleuze,Pure Immanence: An Essay on Life,translated by Anne Boyman,Cambridge: The MIT Press,2001,p. 27.這樣看來,社會建構論“并不是建構論的分支,而是對所有建構的否定”⑦Bruno Latour,“Foreword: Stengers’s Shibboleth”,in Power and Invention,translated by Paul Bains,Minneapolis: University of Minnesota Press,1997,p. xiii.。

      從批判的建構論轉向肯定的建構論,意味著我們面臨的選擇不再是表象(representing)/建構(constructing),而是成功的建構/失敗的建構。⑧Bruno Latour,“Foreword: Stengers’s Shibboleth”,p. xii.對此,后文還會論及。需要注意的是,談論建構并不意味著我們能夠嚴格區(qū)分建構者與被建構者—— 如康德的“人為自然立法”那般。毋寧說,建構是一個實踐性的生成(becoming)過程,是異質性要素的相互構造過程。簡言之,“非相對主義智者”與肯定的建構論具有高度的一致性,它們共同構成了斯唐熱的思想主線。

      三、特權抑或獨特性?

      在此背景下,斯唐熱如何重新看待科學劃界?如前所述,在這個問題上存在兩種截然相反的立場。一方面,許多哲學家不遺余力地從認識論角度尋找科學的合理性、普遍性、客觀性標準,以此作為區(qū)別科學與非科學的根據(jù)。另一方面,在《科學革命的結構》之后,科學越來越被看作一項歷史的、社會的事業(yè)。后現(xiàn)代主義者和社會建構論者主張,面對歷史的流動性,根本不可能找到本質主義的劃界標準,所以科學并無獨特性可言。斯唐熱提醒我們,必須遠離這樣的選擇空間:或者宣稱科學擁有某種認識論身份,或者宣稱科學的獨特性只是幻覺。①Isabelle Stengers,“Another Look: Relearning to Laugh”,Hypatia,Vol. 15,No. 4,2000,p. 42.在此,首要問題不在于有無劃界標準,而在于當人們談論有無時自身所處的位置。近代以來,認識論一直扮演著元科學(meta-science)角色,宣稱自己有權對科學進行奠基、立法或規(guī)范。這種自我形象始于笛卡爾對“阿基米德點”的追求,并在康德“自然科學是如何可能的”之追問中表現(xiàn)得淋漓盡致。哲學作為元科學,其角色類似于法官。它宣稱自己對科學擁有判斷力(power to judge),并且判斷行為本身獨立于判斷對象。從這個角度看,以上兩種立場盡管針鋒相對,在認同元科學位置方面卻不謀而合,只是它們的判決結果截然相反。

      那么,判決內容是什么?科學的特權(privilege)。在談論科學與其他實踐的差異時,人們常常訴諸合理性、客觀性、中立性、真理等概念,似乎科學之為科學天然具備這些品性。“客觀性、中立性、真理—— 當人們用這些詞去刻畫科學獨特性時,就把這種獨特性轉變?yōu)樘貦?。”②Isabelle Stengers,Power and Invention,p. 131.啟蒙運動以來,這種科學形象早已深入人心,成為一種廣為流傳的意識形態(tài)。拉圖爾寫道,它“不是對科學家所作所為的描述。用一個老派的詞,它是一種意識形態(tài)”③Bruno Latour,Pandora’s Hope,Cambridge: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1999,p. 258.。規(guī)范認識論的職能在于為這種特權進行辯護與奠基,以確保科學知識的典范地位。相反,社會建構論與解構主義者宣稱,科學根本不具備這些特權,它與其他實踐一樣充斥著利益、權力與偏見,毫無獨特性可言。

      斯唐熱敦促我們主張放棄“特權”,并代之以“獨特性” (singularity)。①斯唐熱借用了德勒茲的術語singularity。在數(shù)學中,singularity常常被譯為“奇點”。德勒茲使用這個詞想要表達的是決定個體化(individualization)的非同一性要素,即特定生成物的特殊性。這是一個非本質主義概念,它們決定了個體化過程,但自身是變化的,不具有固定的本性。我們既不能宣稱科學本質上具有合理性與客觀性,并以此區(qū)別于其他實踐,也不能因為科學喪失這些特權而將它與其他實踐等量齊觀?;氐健胺窍鄬χ髁x智者”—— 既不能將科學超驗化,使之成為“知識”與真理的代名詞,也不能將它歸入“意見”范疇,似乎它僅僅是一種意見而已。于是,我們的任務將轉變?yōu)閷茖W獨特性的考察,即科學如何在實踐進程中現(xiàn)實地確立自身的客觀性與有效性,從而與其他“意見”區(qū)別開來。進一步看,根據(jù)肯定的建構論,這種區(qū)分是一項建構性成就,不能訴諸任何超建構的標準或根據(jù)加以闡釋:“思考科學獨特性時不要將這種獨特性轉變?yōu)閷侠硇缘奶貦嘈员磉_?!雹贗sabelle Stengers,Power and Invention,p. 134.

      從特權轉向獨特性,同時意味著哲學位置的轉換??茖W哲學不應以法官的姿態(tài)對科學的特權進行判決,無論判決結果怎樣,而應深入實踐的歷史進程以展示科學獨特性的構造?!胺窍鄬χ髁x智者”要求我們從超越性走向內在性,肯定的建構論則確認內在性是歷史的實踐構造過程。對于這樣的過程,科學哲學不再能夠扮演奠基與規(guī)范的元科學角色,而應通過參與性描述去展現(xiàn)結構、邊界與秩序的內在起 源。

      四、伽利略與斜面實驗

      其實,科學劃界或“X是科學的嗎”不僅僅是哲學問題,同時也是科學家們最為關心的問題。“每一個科學家,不管他或她多么缺乏創(chuàng)造性,都面臨這個問題,牛頓與達爾文尚且如此,低層次的眾多科學家亦如此。”③Ibid.,p. 81.甚至,它對科學家的重要性遠遠大于哲學家。每當一位科學家提出某個新假說,構想某個新理論,獲得新的實驗數(shù)據(jù),或制造新的測量儀器,他就不得不面對上述問題:假說有證據(jù)支持嗎?證據(jù)的支持度如何?實驗結果摻雜了人為因素嗎?測量儀器精確嗎?一些哲學家可以坦言無法回答,因為不存在解答這些問題的普世標準,而無法回答本身就代表了一種哲學立場。然而,倘若某位科學家也持這樣的態(tài)度,很可能會喪失科學家資質,甚至被驅逐出科學共同體。斯唐熱認為,科學家們回答這些問題的方式恰恰揭示了科學之為科學的獨特性。讓我們以伽利略為例具體說明。

      在《關于兩門新科學的對話》的第三天對話中,伽利略借薩爾維亞蒂(Salviati)之口對勻加速運動作了如下定義:“如果一個運動由靜止開始,它在相等的時間間隔中獲得相等的速度增量,則說這個運動是勻加速的?!雹儋だ裕骸蛾P于兩門新科學的對話》,武際可譯,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6年版,第149頁。這后來演變成牛頓第二定律,并成為經(jīng)典物理學的基石。問題在于,人們憑什么接受伽利略的定義?這個定義科學嗎?所以,薩格里多(Sagredo)立刻質疑道:“盡管我對這個或任何別的由不管哪位作者想出的定義拿不出合理的反駁,因為所有的定義都是任意的,然而我可以不帶攻擊性地懷疑像上面這種以一種抽象的形式建立的定義能否符合和描述我們在自然界中遇到的自由下落物體的那類加速運動。”②同上書,第149頁。薩格里多的懷疑并不是偶然的,它代表了一種興起于中世紀并流行于伽利略時代的懷疑論。早在1616年前后,巴爾貝里尼(Cardial Maffeo Barberini) (即后來的教皇烏爾班八世)在與伽利略的一次交談中就表達出了類似疑慮,而烏爾班八世的懷疑論可以追溯到中世紀的巴黎主教唐皮耶(Etienne Tempier)。1277年,唐皮耶對整個亞里士多德派的宇宙論提出了批評,特別是如下命題:上帝不能讓天體做平移運動(movement of translation),否則就陷入荒謬。在唐皮耶看來,荒謬并不是矛盾。既然上帝是全能的,它就有能力讓整個世界變得荒謬,只要不自相矛盾。

      這就是伽利略必須面對的處境。他的任務不僅僅是對抗亞里士多德派,而“必須首先并首要地反對如下思想,即一切普遍知識本質上都是虛構(fiction),人類理性的力量無法揭示事物的理性。”③Isabelle Stengers,Power and Invention,p. 154.在此,有必要解釋一下“虛構”這個詞。斯唐熱將任何創(chuàng)新性命題都稱作虛構,理由如下:第一,如果一個創(chuàng)新性命題遭到拒絕,沒有被納入科學,顯然就成了虛構;第二,這個詞表達了科學家在面對研究對象時擁有某種自由度,可以采取多種可能的解釋方式。④Ibid.,pp. 135—136.斯唐熱認為,正是伽利略回應懷疑論的方式表現(xiàn)出了現(xiàn)代科學的獨特性:一方面,伽利略的上述定義確實屬于虛構范疇,他無法必然地證明該定義為真;另一方面,這是一種特殊的虛構而并非“僅僅是虛構”。承認命題是虛構,這相對于全能的上帝而言。對上帝來說,只要不自相矛盾,一切皆有可能,都是任意的。伽利略的定義如果是科學的,就必須證明它是有別于其他虛構的獨特虛構,并能夠讓異議者和懷疑者保持沉默。他如何做到這一點?答案是:斜面實驗。

      1608年,伽利略在工作筆記中畫了一幅有關落體運動的草圖。在這幅圖中,伽利略設想了這樣一個實驗:在桌面上放置一個斜面,讓物體沿斜面運動,并測量出物體落地點與桌子邊緣之間的距離。斜面的高度不同,落地點與桌子邊緣之間的距離也不同。這個實驗包含三種運動:第一次落體運動(由下落高度來表示),桌面上的水平運動,以及自由落體運動。第一次落體運動使得人們能夠將物體看作是具有速度的,速度大小只決定于下落高度。物體的水平運動則是勻速的,速度是之前下落時獲得的速度。自由落體運動則可以測量上述速度,前提是你承認它由兩種運動所構成且互不影響,即垂直的加速運動與水平的勻速運動。不僅如此,它還以三種方式對速度概念進行了定義:物體高度改變時獲得的速度,在特定瞬間所具有的速度(比如從斜面到水平桌面的瞬間),以及水平運動時所具有的速度。伽利略的實驗裝置很獨特,盡管它無法解釋物體為什么這樣運動,卻能夠反駁任何別的解釋—— 通過改變斜面的高度,斜面與桌子邊緣之間的距離,或者桌子距地面的高度。對于任何可能的質疑,都可以通過改變上述變量作出回應,并反過來證明只有伽利略的虛構是可信的。對此,斯唐熱總結道:“這個實驗裝置讓現(xiàn)象‘說話’,從而讓對手‘保持沉默’?!雹買sabelle Stengers,The Invention of Modern Science,p. 83.

      五、“強修辭”與“消極真理”

      請勿誤解,斜面實驗并不是“判決性實驗”。判決性實驗要求現(xiàn)象獨立于理論,而斜面實驗顯然并不滿足這樣的要求。該實驗是高度人工化、理想化的。在《關于兩門新科學的對話》中,伽利略借薩格里多之口說道,實驗“當然要以沒有偶然的或外部的阻力為前提,平面是硬的和光滑的,而且運動物體的外形是理想的圓形,使得平面和運動物體都不是粗糙的”②伽利略:《關于兩門新科學的對話》,第156頁。。然而,正是憑借這個并不“自然”的自然科學實驗,伽利略能夠讓異議者保持沉默,從而將自己對物體運動的描述確立為一種有別于其他虛構的獨特虛構。

      通過這個案例,斯唐熱力圖揭示出現(xiàn)代科學的獨特性。她寫道:“實證科學(positive sciences)并不要求自己的命題具有不同于虛構物(creatures of fiction)的‘本質’。它們要求—— 并且這是科學的‘主旨’(motif)—— 這些命題應該是非常特殊的虛構,能夠讓那些主張‘它僅僅是虛構’的人保持沉默。對我來說,‘這是科學的’這一斷言的首要意義就是如此?!雹跧sabelle Stengers,The Invention of Modern Science,p. 80.一方面,不同于超驗的古典知識理念,現(xiàn)代科學是內在的(immanent),它是科學家取得的現(xiàn)實成就。參照柏拉圖的分類,現(xiàn)代科學的確屬于意見范疇,原則上無法躋身于理念世界。這正是斯唐熱主張“回到智者”的原因。另一方面,這絕不意味著它僅僅是意見或虛構。伽利略的勻加速定義并不是任意的意見,憑借斜面實驗他能夠讓異議者保持沉默,從而將自己與任意的虛構區(qū)別開來。從這個角度看,解構主義與相對主義有欠公允,它并沒有認真對待科學家的努力,抹煞了不同實踐或“尺度”之間的差異。正因為如此,斯唐熱強調“回到智者”絕不是回到相對主義。

      斯唐熱對斜面實驗的分析可能會讓人產(chǎn)生誤解,似乎它與實證主義無異:科學之為科學在于得到實驗證實。在此,拉圖爾所說的“強修辭” (strong rhetoric)或許有助于澄清誤解。拉圖爾在《行動中的科學》中指出,如果參與性地考察“制作中的科學” (science in the making),那么修辭學非但不是科學的敵人,相反“我們最終必須將在某個場合能調動更多資源的修辭學稱作科學的”①Bruno Latour,Science in Action,p. 41.。修辭學作為說服的藝術長期遭到貶斥,人們認為它與真理之路背道而馳,理由很簡單:X有說服力,這絕不意味著它為真。毫無疑問,這類批評預設了一個超越說服過程的真理概念,一個無需訴諸說服并且任何有理性的人都應該接受的范疇。然而,如果我們接受“非相對主義智者”從超越性走向內在性的路線,那么對修辭學的上述批評就喪失了根據(jù),因為這樣的范疇是超越的、不合法的。另一方面,即便我們承認這類范疇,它們也無法對說服過程發(fā)揮約束力。設想某位科學家在面對同行質疑的時候為自己辯護說:“我的理論之所以為真,因為自然界就是如此?!边@樣的辯護方式是荒唐的、無意義 的。

      一旦采取內在性視角,修辭學將不再是真理的反面,而成為科學之為科學的必要條件。我們可以說:X是真的,因為X有說服力。斯唐熱寫道:“為了接受科學制造的那類可靠性,關鍵在于不要將真理與說服對立起來。”②Isabelle Stengers,“Another Look: Relearning to Laugh”,p. 47.需要注意,這里的真理概念不具有實質性內涵,比如與外部世界符合。相反,它是一個二階概念,即對成功說服的確認,這就是前面談到的“相對的真理性”。斯唐熱也將其稱作“消極真理” (negative truth),其“首要意義是經(jīng)受住爭議的檢驗” (test of controversy)③Isabelle Stengers,The Invention of Modern Science,p. 83.。客觀性概念同樣也是如此,“它并不是某種方法的代名詞,而是一項成就的代名詞”④Isabelle Stengers,“Comparison as a Matter of Concern”,Common Knowledge,Vol.17,No. 1,2011,p. 50.。

      從“強修辭”的角度看,斯唐熱對斜面實驗的分析絕不意味著回到實證主義。毋寧說,斜面實驗是眾多修辭資源與修辭手段之一。根據(jù)皮克林的分類,這些資源包括概念的、物質的與社會的要素⑤Andrew Pickering,The Mangle of Practice,Chicago: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1995,p. 3.,如理論框架、研究綱領、儀器、設備、共同體的組織形式、實驗對象,等等。根據(jù)肯定的建構論,所謂建構就是“強修辭”,即制造、動員足夠多的資源來強化某個假設或虛構的可靠性或說服力。所謂“成功的建構”就是能夠憑借這些資源說服異議者,從而將自己的虛構區(qū)別于任意的虛構?,F(xiàn)實中,成功的建構總是稀缺的,而失敗的建構比比皆是。同時,這還意味著建構是有風險的(risky),它讓建構者與建構物均處于被檢驗的風險之中,而拒絕接受懷疑者和異議者檢驗的虛構始終不過是虛構而已。對此,拉圖爾稱為“風險建構” (risky construction)。

      六、結語

      現(xiàn)代科學是我們時代最為獨特的現(xiàn)象之一。面對科學的偉大成就,許多思想家試圖借助客觀性、合理性、真理等概念加以闡明,并將其視為科學的本質特征。另一方面,在《科學革命的結構》之后,人們越來越認識到科學是一項歷史的、實踐的事業(yè),科學實踐與其他知識實踐的邊界逐漸趨于模糊,以至于許多人否認科學具有任何特殊性。憑借“非相對主義智者”與肯定的建構論路線,斯唐熱為我們提供了一種與眾不同的思考方式?,F(xiàn)代科學的確是與眾不同的,但這種獨特性并非奠基于客觀性或合理性,而來自科學實踐自身的建構力量,正是這種力量將科學與其他認知形態(tài)區(qū)別開來。我們可以說,所謂科學就是有能力將自身建構為科學的實踐活動。表面上看,這是一個循環(huán)定義。事實上,它貫徹了內在性精神:科學實踐的身份只能源自實踐自身。

      猜你喜歡
      伽利略智者斜面
      斜面之上探動能
      智者說
      巧用“相對”求解光滑斜面體問題
      智者說
      巧用“相對”求解光滑斜面體問題
      什么是伽利略慣性定律
      伽利略質疑權威
      新教育(2018年27期)2018-02-22 12:15:48
      The Wise Man End the Rumer 遙言止于智者
      中學生英語(2016年3期)2016-12-01 07:04:16
      一題多變 搞定斜面上的運動
      智者常樂
      小說月刊(2015年7期)2015-04-23 08:59:10
      正蓝旗| 五大连池市| 德阳市| 泰顺县| 措勤县| 莆田市| 色达县| 和龙市| 轮台县| 磴口县| 宣城市| 千阳县| 信宜市| 图木舒克市| 郁南县| 石林| 星子县| 永寿县| 霸州市| 齐河县| 桃源县| 六枝特区| 深水埗区| 车致| 永和县| 海林市| 镇坪县| 潼关县| 沂南县| 濮阳市| 常宁市| 股票| 瑞丽市| 赞皇县| 将乐县| 乐清市| 安龙县| 宁城县| 洛扎县| 长岭县| 阿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