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9热精品在线国产_美女午夜性视频免费_国产精品国产高清国产av_av欧美777_自拍偷自拍亚洲精品老妇_亚洲熟女精品中文字幕_www日本黄色视频网_国产精品野战在线观看

      ?

      佛教文獻《禪門日誦》中的音聲

      2018-01-23 15:17:47張鑫
      人民音樂 2018年2期
      關(guān)鍵詞:漢傳法事圣教序

      ■張鑫

      在佛教經(jīng)典文獻中,有關(guān)論述音聲的專論是非常少的,有關(guān)佛教音聲的內(nèi)容大部分都散見在佛教藏經(jīng)中。在歷代藏經(jīng)中載有音聲的論著,如:唐代高僧道士于唐總章元年(668)編纂《法苑珠林》,其中卷三十六《唄贊篇》,“唄者短偈以流頌”,記載了梵唄的流傳。較完整的記載佛教法事與相關(guān)音聲的論著,有唐代凈土宗四祖法照根據(jù)《佛說無量壽經(jīng)》所言:“清風(fēng)時發(fā),出五音聲,自然相和”之意,于唐大歷四年(769年)著《凈土五會念佛略法事儀贊》,創(chuàng)立了“五會念佛”儀法①。該法事運用了不同的節(jié)奏、速度②與“宮商”的變化念誦佛號,記載了中國漢傳佛教音樂中對“圣號”形式的一個具有歷史意義的重要創(chuàng)舉。明代永樂十五年(1417)朱棣欽定的《諸佛世尊如來菩薩尊者名稱歌曲》③,是永樂皇帝集眾多高僧大德編創(chuàng)的一本佛教歌曲集,用三百多首曲牌編創(chuàng)了四千多首佛教歌曲,這一巨著堪稱為中國漢傳佛教歌曲體系化、民族化、時代化的里程碑④,雖然這些文獻都沒有記載具體的音樂,但是由于佛教梵唄在體系化、民族化、時代化的過程中,與中國歷代文學(xué)形式有著密切的關(guān)聯(lián),特別是在佛曲中對具體詞牌、曲牌的標示與應(yīng)用,為我們研究探討文獻中的佛教音聲提供了極有依據(jù)的重要幫助。

      清代刊印有《禪門日誦》,該書沒有記載作者與年代。根據(jù)清代僧儀潤道光三年(1823年)成書的《百丈清規(guī)延義記》⑤中記載:“科儀有詳略二種,詳本別行,略載《禪門日誦》”,這一記載說明道光年間或之前,《禪門日誦》一書已經(jīng)問世。目前所見各種《禪門日誦》的編印本有五臺山存道光十四年(1834)版;光緒二十六年(1897)徐文灝書版以及明旸法師(1916—2002)編輯的《禪門日誦》等多種版本。

      《禪門日誦》記述了明末清初,寺院中日常修持、法事儀規(guī)等事項以及與音聲有密切關(guān)聯(lián)的梵唄。《禪門日誦》以唐太宗李世民(627—649年在位)撰寫的《大唐三藏圣教序》為首篇。全書所載主要內(nèi)容包括了朝時課誦、幕時課誦、祝圣儀、禪門普供諸品經(jīng)贊略集、諷誦經(jīng)咒禮懺科儀、禪門寶訓(xùn)、佛祖心燈七個部分⑥。此外,還記錄了寺院日常應(yīng)用的各種真言咒語、經(jīng)贊訓(xùn)文、開示法語以及部分經(jīng)文等,全書內(nèi)容以佛教儀規(guī)為主體。是學(xué)習(xí)與研究中國明末清初時期漢傳佛教音樂文化重要文獻之一。

      一、《禪門日誦》中的《圣教序》

      《禪門日誦》卷首為《大唐三藏圣教序》,也稱為《圣教序》,因《懷仁集王羲之圣教序》碑⑦首刻有七佛像,又稱《七佛圣教序》,是唐太宗李世民(627—649年在位)為玄奘法師所撰寫。玄奘法師不畏艱難到西域各國拜佛求取真經(jīng),歷盡千辛萬苦終將佛經(jīng)帶回大唐,唐太宗特為玄奘求得真經(jīng)翻譯的《瑜伽師地論》賜寫序文,《圣教序》由此而來。后經(jīng)書法家王羲之書寫刻成碑文,永垂千古。

      《大唐三藏圣教序》全文共兩千四百多字,主要內(nèi)容包括了三部分:一是唐太宗為玄奘法師所翻譯佛經(jīng)而撰寫的序文;二是高宗李治(650—683年在位)所撰寫的序文;三是玄奘法師對唐太宗的感謝以及所翻譯的心經(jīng)?!抖U門日誦》卷首只刊載了《圣教序》的第一部分,唐太宗為玄奘法師翻譯經(jīng)文而撰寫的序文。主要內(nèi)容闡述了玄奘法師西去西域各國求得真經(jīng)以及玄奘法師翻譯所求佛經(jīng)所帶來的重要意義和深遠影響,并對玄奘法師不畏艱難困苦西行求經(jīng)精神的大力贊美?!妒ソ绦颉返膯柺?,對我國佛教文化的發(fā)展產(chǎn)生了重大的意義和深遠的影響。

      唐太宗在《圣教序》中寫道:“有玄奘法師者,法門之領(lǐng)袖也?!加謼l析理,廣彼前聞,截偽續(xù)真,開茲后學(xué)。是以翹心凈土,往游西域。乘危遠邁,杖策孤證。積雪晨飛,途閑失地。驚砂夕起。空外迷天。萬里山川。撥煙霞而進影。百重寒暑;躡霜雨而前蹤。誠重勞輕,求深弘達,周游西宇,十有七年。窮歷道邦,詢求正教?!甲运鶜v之國,總將三藏要文凡六百五十七部,譯布中夏,宣揚勝業(yè)。引慈云于西極;注法雨于東垂。圣教缺而復(fù)全;蒼生罪而還福。”序中表達了唐太宗對玄奘法師西行求經(jīng)之壯舉甚為敬佩與贊揚,對玄奘法師西行求經(jīng)所獲得的成果給予高度評價。序文中最后寫道:“方翼茲經(jīng)流施。將日月而無窮。斯福遐敷與乾坤而永大?!闭故玖颂铺谛脑浮洞筇迫厥ソ探?jīng)》中之真諦,像日月一樣,永放光芒,福音永布人間,與天地共存之宏圖。唐太宗《圣教序》的序文,植于《禪門日誦》之首,可見其編撰者著書之心意。

      其一,繼承發(fā)揚《大唐三藏圣教序》經(jīng)典之學(xué),弘揚佛教音樂文化;

      其二,整理與規(guī)范當(dāng)時中國漢傳佛教寺院各類法事儀規(guī);

      其三,通過刊印發(fā)行,影響社會,推進中國漢傳佛教音樂文化的正常發(fā)展。

      二、《禪門日誦》的主要內(nèi)容

      全書七個部分內(nèi)容如下:

      (一)朝時課誦程序:

      1.大佛頂首楞嚴神咒(楞嚴咒);2.千手千眼無礙大悲心陀羅尼(大悲咒);3.十小咒(消災(zāi)吉祥神咒、功德寶山神咒、佛說準提神咒、圣無量壽決定光明王陀羅尼、藥師灌頂真言、觀音靈感真言、七佛滅罪真言、解冤釋結(jié)真言、往生凈土神咒、善天女咒);4.般若波羅蜜多心經(jīng)(心經(jīng));5.普回向起佛偈;6.禮華嚴文(華嚴文);7.禮佛發(fā)愿文(發(fā)愿文)——怡山然禪師作;8.三皈依。

      (二)幕時課誦程序:

      1.佛說阿彌陀佛經(jīng)(彌陀經(jīng));2.禮佛懺悔文(懺悔文);3.蒙山施食儀;4.凈土文——慈云懺主作;5.西方發(fā)愿文——云樓宏大師作;6.警眾偈。

      (三)祝圣儀

      內(nèi)容包括:祝圣儀、小祈禱儀、祝伽藍儀、祝祖師儀、監(jiān)齋儀、四月初八日祝釋迦如來圣誕祈禱文、臘月初八祝圣、祝藥師琉璃光王佛圣誕延生普佛儀、祝阿彌陀佛圣誕往生普佛儀、祝觀音菩薩普佛儀、祝井泉儀、祈禱孤魂儀、齋佛儀。

      (四)禪門普供諸品經(jīng)贊略集

      共載有七十七項程式及其贊唄歌詞,其中殿、堂、樓、塔共等23項,如:彌勒殿、文殊殿、普賢殿、彌陀殿、觀音殿、大勢至、地藏殿、準提殿、般若堂、羅漢堂等。

      贊曲共54項,如:楞嚴咒贊、大悲咒贊、懺悔文贊、空品贊、金剛經(jīng)贊、藥師經(jīng)贊、樊綱經(jīng)贊、大彌陀經(jīng)贊、地藏經(jīng)贊、法華經(jīng)贊、楞嚴經(jīng)贊、感應(yīng)金光明經(jīng)贊、千佛懺贊、三昧水懺贊、梁皇懺贊、十地菩薩贊、十地總贊、三寶大贊、祝延贊、香贊等。

      (五)諷誦經(jīng)咒禮懺科儀

      載有四十七項法事儀規(guī)及其鐘板等禪門要求,包括:嚴凈儀、諷經(jīng)咒禮懺科儀、諷華嚴經(jīng)起止儀華嚴字母、禮法華經(jīng)儀式、禮懺起止儀、受戒發(fā)愿懺悔文、大悲懺法儀規(guī)、凈土懺等。

      (六)禪門寶訓(xùn)

      載有三十八項文論。

      (七)佛祖心燈

      其中第三、四、五項內(nèi)容與禪門音聲關(guān)系密切。

      三、《禪門日誦》中的音聲

      中國漢傳佛教各寺院所傳承的梵唄的形式主要有:贊、偈、咒、文、圣號等?!抖U門日誦》中的音聲目前可分辨的主要有贊、偈兩種形式。

      (一)贊:

      《禪門日誦》中贊的形式有五句贊、六句贊和八句贊三種。

      1.五句贊:

      五句贊是中國漢傳佛教梵唄贊曲的體裁之一。

      目前傳承的五句贊贊詞詞格是:“五,四,七。七,四。”5句27字。

      其詞格形式與李煜、歐陽修、張炎等人所填詞《浪淘沙》相同?!抖U門日誦》中五句贊用于祝圣儀開首的第一支贊曲《寶鼎香贊》(又稱《寶鼎贊》、《寶鼎祝福香贊》)。唱詞為:

      寶鼎熱茗香,

      普偏十方,

      虔誠奉獻法中王。

      端為皇王祝圣壽,

      地久天長。

      過去中國漢傳佛教寺院法事儀規(guī)中,《寶鼎香贊》多用于節(jié)日為帝王祝壽,或逢每月初一、十五朝課時唱誦。現(xiàn)在已成為中國漢傳佛教“朝時課誦”必唱的第一首佛曲。

      2.六句贊:

      六句贊是中國漢傳佛教梵唄贊曲的體裁之一,亦稱“小贊”,是梵唄贊曲中最主要、應(yīng)用最廣泛的一首贊曲。

      目前傳承的六句贊贊詞詞格是:“四,四,七,五。四,五?!绷?9字。

      最早記載六句贊贊詞的文獻是明永樂十五年(1417年)《永樂北藏》⑧中朱棣欽訂的《諸佛世尊如來菩薩尊者名稱歌曲》集中,有以《華嚴海會》詞格編創(chuàng)的佛曲54首,專用于對諸佛、菩薩的贊誦。在《諸佛世尊如來菩薩尊者名稱歌曲》集中,應(yīng)用了三百多首詞牌、曲牌旋律,創(chuàng)編了四千多首佛教歌曲,每首佛教歌曲都有標注該曲所依據(jù)的曲牌名稱,其中只有《華嚴海會之曲》與《金字經(jīng)之曲》兩首樂曲沒有標注該曲所依據(jù)的曲牌,可以說明《華嚴海會》一曲是僧人的創(chuàng)作。其所傳的6句29字之詞格形式也不與任何一首唐詩、宋詞相合,該詞格傳承至今,沒有變化?!度A嚴海會》創(chuàng)作的時間,根據(jù)明代徐渭的《南詞敘錄》中“宋元舊篇”部分記載,當(dāng)時在南戲《蘇武牧羊記》⑨即《牧羊記》)的唱曲中,已經(jīng)應(yīng)用了《華嚴海會》一曲,該曲在《九宮大成南北詞宮譜》(1764)中有詞、譜記載,其曲名與詞格與今傳之《華嚴海會》相同,因此佛教歌曲《華嚴海會》,早在宋、元時期已從寺院傳播到南戲音樂中。

      (1)六句贊在法事儀規(guī)中的應(yīng)用情況

      《禪門日誦》中,“華嚴經(jīng)起止儀”是記錄的最完整的法事儀規(guī)。

      “華嚴會”一詞最早見于唐于闐國三藏沙門實叉難陀(652—710)所譯《大方廣佛華嚴經(jīng)中》,共八十卷,公元699年譯畢⑩。當(dāng)時的譯文中沒有記載《華嚴海會》贊曲,只有《華嚴經(jīng)》與四十二字母,其中“六句贊”詞格形式應(yīng)用的最多,用于《佛贊》《法贊》《法會眾贊》《九會贊》四個部分?!抖U門日誦》中的六句贊有一百多首不同的唱詞(一般以唱詞首句為該六句贊曲名,若第一句唱詞相同時,則以第二句唱詞區(qū)別樂曲)?!度A嚴字母贊》最初的演唱只用于“華嚴儀”;是宣誦“華嚴經(jīng)”四十二字母前的一首贊曲?!叭A嚴經(jīng)起止儀”主要程序中贊唄六句贊的應(yīng)用與布局:

      “華嚴經(jīng)起止儀”全程主要包括四個部分。儀式開始,先舉六句贊《爐香乍熱》香贊(即《爐香贊》),后舉經(jīng)者主持法會。

      其一,誦《佛贊》,諷《華嚴經(jīng)》一卷至三卷。前兩句唱詞:“華嚴海會,舍那如來?!?/p>

      其二,誦《法贊》,諷《華嚴經(jīng)》四卷至五卷。前兩句唱詞:“華嚴海會,寶藏靈文?!?/p>

      其三,誦《法會眾贊》,諷《華嚴經(jīng)》六卷至八卷。前兩句唱詞:“華嚴海會,十圣三賢?!?/p>

      其四,誦《九會贊》(之一),諷《華嚴經(jīng)》九卷至八十卷。前兩句唱詞:“華嚴海會,覺帝揚靈。”

      每一贊畢,接誦《華嚴字母贊》:

      華嚴字母,

      眾藝親宣,

      善財童子得真?zhèn)鳎?/p>

      秘密義幽玄。

      功德無邊,

      唱誦利人天。

      (《華嚴字母贊》誦畢,舉唱“華嚴四十二字母”,每個字母開頭先誦六句贊贊曲一首。)

      (2)《禪門日誦》在其它佛事儀規(guī)中應(yīng)用六句贊的情況:

      “祝圣儀”:其中小祈禱儀、祝伽藍儀 、祝祖師儀、祝監(jiān)齋儀、祝井泉儀、祈禱孤魂儀各誦1首,分別是《韋駄天將》《伽藍主者》《拈花悟旨》《監(jiān)齋使者》《靈源浩渺》《孤魂甶子》6首。

      “禪門普供諸品經(jīng)贊略集”:有六句贊曲30首。如:彌勒殿:《位居補處》、文殊殿:《甚深智慧》、普賢殿:《重重愿?!贰浲拥睿骸栋浲蟹稹?、觀音殿:《觀音大士》、大勢至:《圓光百二》、地藏殿:《地藏大士》等。

      “諸贊語”:有六句贊79首。如:元辰贊:《佛光主照》、浴佛贊:《妙心直指》、帝釋贊:《玉皇上帝》龍王贊等。

      《禪門日誦》中總計六句贊有一百多首。

      3.八句贊:

      八句贊是中國漢傳佛教梵唄贊曲體裁之一,亦稱“大贊”。

      目前傳承的八句贊梵唄贊詞主要有三種格式:

      第一種:典型詞格是:四,五。四,五。四,五。四,五。(共8句36字)代表曲目有:《戒定真香》《掛金索》《祝延贊》等。該詞格除典型詞格8句36字外,字數(shù)多在8句31—39字。

      第二種:八句贊的變形格式之一,即8句40—49字。代表曲目有:《三寶大贊》《觀世音贊》《藥師佛贊》等。

      第三種:句贊的變形格式之二,即8句50—56字。代表曲目有:《香贊》《大彌陀贊》《獻供贊》等。

      根據(jù)《諸佛世尊如來菩薩尊者名稱歌曲》所載,其八句贊佛曲《然迷途之曲》詞牌依據(jù)是[金索掛梧桐],從曲牌名稱來看,應(yīng)為曲牌[掛金索]與[梧桐樹]的集曲。關(guān)于[掛金索]曲牌的詞格,最早見于元雜劇,在無名氏所撰[夢天臺]中有[掛金索],其詞格是:四,五。四,五。四,五。四,五。8句36字。?

      清代《禪門日誦》中所載,八句贊共有23首,其中21首是贊頌釋迦牟尼佛及諸天菩薩的。其余兩首為《香贊》(即《戒定慧解脫香贊》《獻供贊》又名《虔誠獻香花》)。這兩首“香贊”,則廣泛地應(yīng)用于諸多佛教法事儀規(guī)中。這23首八句贊贊曲,其詞格有六種形式。

      《禪門日誦》中“八句贊”贊曲曲目詞格:

      其一:《十地菩薩贊》詞格:五,六。七,五。八,六。七,五。(8句49字)

      其二:《三寶大贊》《釋迦贊》《彌勒贊》《大悲贊》《大悲贊》詞格:五,六。七,五。七,六。七,五。(8句48字)

      其三:四,五。四,五。四,五。四,五。(8句36字)《祝延贊》:戒定真香/焚起沖天上/施主虔誠/熱在金爐上//頃刻紛紜/印遍滿十方/昔日耶輪,免難消災(zāi)障。

      其四:六,六。七,六。七,六。七,六。(8句51字)

      其五:五,七。七,五。七,七。九,五。(8句52字)

      其六:六,六。七,六。七,六。七,五。(8句50字)

      從明初《諸佛世尊如來菩薩尊者名稱歌曲》中所載以62首曲牌不同的詞格形式而衍變的551首八句式佛教歌曲,歷經(jīng)近五百年的歷史發(fā)展,到清代《禪門日誦》時,佛教歌曲“八句贊”的詞格已經(jīng)濃縮為六種定式。字數(shù)也基本上定格在36字至52字的篇幅內(nèi)。

      根據(jù)圓仁《入唐求法巡禮行記》的記載,該曲歷史可追溯到唐開成四年(839年),日本僧人圓仁在山東赤山院見到當(dāng)時在中國的新羅僧人講經(jīng)儀式,其中便有“大眾同音”唱《戒香定香解脫香》等情景?。但《戒定真香》(即[掛金索])的詞格定式是首見于《禪門日誦》。

      (二)偈:

      按照句子的數(shù)量可以劃分為四言偈、五言偈、六言偈、七言偈四種結(jié)構(gòu)。

      《禪門日誦》中偈的形式主要有五言偈和七言偈兩種。1.五言偈

      五言偈是中國漢傳佛教梵唄贊曲的體裁之一?!抖U門日誦》中,有五言六句偈,唱詞為:

      愿此香華云,偏滿十方界。供養(yǎng)一切佛,妙法蓮華經(jīng)。菩薩聲聞眾,受用做佛事。

      用于諷誦經(jīng)咒禮懺科儀中的禮法華經(jīng)儀式。2.七言偈

      七言偈是中國漢傳佛教梵唄贊曲的體裁之一。

      目前傳承的七言偈為七言四句,28字?;蛩钠哐园司?,56字。

      《禪門日誦》中,有七言四句偈,唱詞為:

      天上天下無如佛,十方世界亦無比,世間所有我盡見,一切無有如佛者。

      用于諷誦經(jīng)咒禮懺科儀中的禮懺起止儀。

      《禪門日誦》中所載的七言偈有:

      “祝圣儀”:臘月初八祝圣、祝藥師琉璃光王佛圣誕延生普佛儀各誦1首?!爸S誦經(jīng)咒禮懺科儀”:禮懺起止儀誦1首,凈土文誦1首,念佛起止儀誦1首,金光明懺齋天法儀誦1首,放生儀軌誦3首。

      結(jié)語

      歷史價值:《禪門日誦》中記載了大量明末清初時期中國漢傳佛教文化法事儀規(guī)約三十多種,重要法事儀規(guī),有朝暮課誦、諷華嚴經(jīng)起止儀、禮法華經(jīng)儀、禮懺起止儀、受戒發(fā)愿懺悔儀、禮凈土懺儀、念佛起止儀等。這些法事儀規(guī)的記載,雖為“略本”,但有可能就是規(guī)范當(dāng)時社會各寺院各不相同法事儀規(guī)的“骨干本”。是一部研究明、清時期中國漢傳佛教音樂文化的重要歷史文獻。

      社會價值:《禪門日誦》卷首刊載的唐太宗所撰《圣教序》,表明了編著者遵循佛教宗旨的誠摯用心。以承上啟下、收集整理、規(guī)范中國漢傳佛教法事儀規(guī),記錄大量與之相隨的佛教音聲,傳誦于世,對中國漢傳佛教音樂文化的發(fā)展具有重要的推動作用。

      藝術(shù)價值:《禪門日誦》中記述各種大小不同法事儀規(guī)的陳述,展示了相當(dāng)數(shù)目的中國漢傳佛教音聲,包括漢傳佛教梵唄中各類藝術(shù)品中。如贊曲有一百五十多首(含五句贊、六句贊、八句贊);偈約13首。真言、咒語四十多條(目前尚不清楚其念、誦的方法)等。是我們研究明、清時期中國漢傳佛教音聲的珍貴資料。

      ①載《大藏新纂?yún)d續(xù)藏經(jīng)·諸宗部》卷74,第40—55頁。

      ②即平聲緩念、平上聲緩念、非緩非急念、漸急念、四字轉(zhuǎn)急念“南無阿彌陀佛”。

      ③載《永樂北藏》,永樂十五年至正統(tǒng)五年(1421—1440)于北京刻印。

      ④袁靜芳《中國漢傳佛教音樂歷史發(fā)展的里程碑》——《試論〈諸佛世尊如來菩薩尊者名稱歌曲〉的歷史價值》,《第七屆亞太地區(qū)佛教音樂學(xué)術(shù)研討會》論文集,湖南人民出版社2013年版,第2—35頁)。

      ⑤ 載《大藏新纂?yún)d續(xù)藏經(jīng)》,報恩章第二,供天(法章)第384頁。日本明治·大正年間(1905—1912)印行。

      ⑥對《禪門日誦》這七個部分的標示參照明旸法師(1916—2002)編輯的《禪門日誦》。

      ⑦《懷仁集王羲之圣教序》碑于唐咸宗三年(672年)建于京城長安弘福寺,其碑字由懷仁借府內(nèi)所藏王羲之真跡,歷時25年集募而成。

      ⑧《永樂北藏》通稱《北藏》。從永樂十五至正統(tǒng)五年(1421—1440)于北京刻印。

      ⑨ 明徐渭《南詞敘錄》:“宋、元舊篇·蘇武牧羊記。”載《中國古代戲劇論著集成》(三)中國戲劇出版社1959年版,第251頁。

      ⑩《華嚴經(jīng)》先后有三種譯本:1.公元418—421年佛陀跋陀羅譯的晉譯本,六十卷。2.公元695—699年實叉難陀譯的唐譯本,八十卷。3.公元780—805年般若譯的唐譯本,四十卷。

      ?在劉東生撰《月下向世配偶》雜劇“秋景”中的[掛金索],其詞格是:七,五。七,五。七,五。七,五。8句48字(尾有3句21字)。

      ? 田青主編《中國宗教音樂》,宗教文化出版社1997年版,第17頁。

      張鑫 中國音樂學(xué)院音樂教育系2014級研究生

      猜你喜歡
      漢傳法事圣教序
      20世紀80年代以降漢傳佛樂與中國傳統(tǒng)音樂關(guān)系研究述評
      黃河之聲(2022年6期)2022-11-22 11:18:10
      苗族東部方言民間信仰“巴狄扎”研究
      漢傳佛教寺廟植物探析
      明代漢傳佛教史籍研究述評
      我國漢傳佛教音樂的歷史淵源及發(fā)展概述
      黃河之聲(2019年6期)2019-12-17 18:41:47
      日本“網(wǎng)購法事”受歡迎
      唐碑之冠——《雁塔圣教序》(上)
      苗族“巴岱”吃豬祀
      從《十六齡女士楊蓮之集圣教序詩》看楊蓮之詩歌創(chuàng)作
      《圣教序》及其臨摹
      元阳县| 竹溪县| 洛川县| 思茅市| 永善县| 扶绥县| 通江县| 沭阳县| 太仆寺旗| 营山县| 寿阳县| 逊克县| 元谋县| 仁寿县| 宜昌市| 丰城市| 平潭县| 鄂伦春自治旗| 五常市| 灵台县| 定襄县| 镇康县| 高碑店市| 甘孜| 神农架林区| 上林县| 资溪县| 依安县| 柳河县| 宿迁市| 浦城县| 荃湾区| 高安市| 滨州市| 姚安县| 新源县| 哈尔滨市| 县级市| 呼玛县| 常州市| 长沙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