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9热精品在线国产_美女午夜性视频免费_国产精品国产高清国产av_av欧美777_自拍偷自拍亚洲精品老妇_亚洲熟女精品中文字幕_www日本黄色视频网_国产精品野战在线观看

      ?

      “設計思維”理念下的信息技術教學

      2018-01-23 11:28:08劉蘇梅曹恒來丁婧
      江蘇教育·中學教學版 2018年12期
      關鍵詞:頭腦風暴設計思維教學案例

      劉蘇梅 曹恒來 丁婧

      【摘 要】設計思維是一種創(chuàng)造性解決問題的方法,強調將設計過程分解為具體的、可操作的解決問題的步驟?!熬W站Logo”作為一個圖像制品,其設計過程一般包括問題識別、形成方案、作品制作、測試評價這四個步驟。在教學時以真實的設計問題為引領,通過開展頭腦風暴,借助思維導圖等方法,深化設計的過程,有效發(fā)展學生的設計思維。

      【關鍵詞】設計思維;信息技術;教學案例;頭腦風暴;思維導圖

      【中圖分類號】G633.67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005-6009(2018)91-0052-04

      【作者簡介】1.劉蘇梅,江蘇省鹽城市時楊中學(江蘇鹽城,224013)教師,一級教師;2.曹恒來,江蘇省鹽城市教育科學研究院(江蘇鹽城,224002)信息技術教研員,高級教師;3.丁婧,江蘇省中小學教學研究室(南京,210013)技術學科教研員,高級教師,博士。

      一、概念界定

      “設計思維”(Design Thinking)指的是設計者解決問題的方法,這些問題往往是現實中的既復雜又難以界定的“刁難”問題。[1]“設計思維”這一概念,最早可以追溯到1969年出版的《人工科學》一書,美國經濟學家赫伯特·西蒙(Herbert A. Simon)首次在科學領域將設計作為一種思維方式提出。它是一種創(chuàng)造性地解決問題的方法,然而設計思維的創(chuàng)造性不同于藝術創(chuàng)作的主觀性發(fā)揮,而是強調從需求出發(fā),尋求創(chuàng)新解決方案,并有著科學的應用程序,需要遵循一定的規(guī)則。如赫伯特·西蒙提出設計思維應包括定義、研究、構思、原型、實施和學習等步驟。德國波茨坦大學教授克里斯多夫·梅內爾(Christoph Meinel)將設計思維概括為問題界定、需求分析和標記、構思、建造和測試等步驟。[2]斯坦福大學的設計學院所倡導的設計思維則包括移情、定義、設想、原型和測試等五大步驟。[3]我國的祝智庭等學者認為,設計思維是一種特殊的思維形式,是設計者經過相應的設計活動或學習相應的設計知識后,所具備的擅長于設計的專業(yè)技巧,其過程包括現象分析、問題識別、事實表征、概念產生、方案形成、方案評價等六個步驟。從表現形式來看,設計思維更強調通過形象化、結構性的方式來表示設計過程中的模糊屬性,以此來明確所需設計的作品和研究過程的方案。[4]

      二、引入意義

      我國中小學教育長期以來一直注重對“雙基”的評價,在此導向下,許多教師的信息技術教學還是停留在離散、孤立的技能操作的層面。例如,在教學“圖像的合成”時,教師給出制作好的圖像范例,提供相應的素材,并進行操作步驟的示范,學生模仿完成與范例相似的作品。在這樣的教學模式下,學生猶如泥瓦匠,關注的只是手中的一塊塊磚瓦,缺乏對事物整體建設的宏觀把握,教學結果往往是學生掌握了一定的知識與技能,但這些知識與技能否很好地遷移到具體問題的解決中去,學生的創(chuàng)新能力能否得到提升都無從談起,課堂教學還是擺脫不了工具教學的困境。

      設計思維作為一種創(chuàng)新性解決問題的方法論,強調教育的價值不僅僅在于模仿,更在于設計與發(fā)現,強調發(fā)現認知經驗與現實問題之間的聯(lián)系,并由此形成新的解決更復雜問題的能力。[5]因此,越來越多的學者認識到將設計思維引入信息技術課程的重要性,并將設計思維列為由計算思維引申出來的方法論中的一個重要分支,認為信息技術課程應發(fā)展學生的設計思維,提升學生利用信息技術解決現實問題的能力,并引導學生能夠像“信息技術專家”那樣深刻思考和理解信息世界,以應對將來可能面臨的各種復雜問題。[6][7]

      同時,信息技術課程包含很多要求學生動手實踐的內容,并將實踐的結果以問題解決的方案或者多媒體作品的形式呈現出來,例如多媒體作品的制作、程序的設計、小型局域網的組建等,這些實踐性強的教學內容,關注設計與發(fā)現的過程,強調運用信息技術知識創(chuàng)造性地解決問題,并且這些豐富的教學內容類似同一主題下的不同序列,構成一個系統(tǒng)性的存在,共同作用于設計思維的提升。[8]

      另外我們還看到,信息技術課程教學大多在多媒體教室進行,借助多媒體技術與網絡技術等現代信息技術手段,學習資源更加豐富,學習環(huán)境更加開放,信息交流與表達手段也更加多樣。因此,信息技術學科在開展豐富的設計活動,并在活動過程中提升學生的設計思維方面,有著其他學科所無法比擬的獨特優(yōu)勢。

      三、典型案例

      對設計思維的內涵,不同的角度有不同的解讀,但是不管從何種角度出發(fā),大多強調將設計過程分解為具體的、可操作的解決問題的步驟。以下以“網站Logo的設計”為例。

      “網站Logo的設計”是高中《網絡技術應用》(教科版)第4章“建立主題網站”第2節(jié)“網站設計”中的內容。網站Logo是網站特色和內涵的集中體現,作為一個圖像技術制品,其制作過程既需要掌握一定的知識與技能,更需要依循一定的設計步驟,其制作可以為學生設計思維的培養(yǎng)提供很好的抓手。網站Logo的設計過程一般包括問題識別、形成方案、作品制作、測試評價這四個步驟,在以往“重技術輕思維”的教學中,往往只突出作品制作技術環(huán)節(jié),而忽視了問題識別、形成方案、測試評價這些強調思維活動的部分,尤其是問題識別與形成方案環(huán)節(jié),很多教師更是一筆帶過或者干脆省略,學生做出來的作品不是千篇一律就是天馬行空,不能切實地解決問題。我們認為,“網站Logo的設計”這節(jié)課的教學,宜從以下幾個方面著手,深入細化設計過程的每一步驟,將設計的過程落在實處,促進學生思維能力的提升。

      1.基于真實問題,建立需求意識。

      現實世界是一個充滿問題的世界,而現實問題往往是復雜的,需要考慮和權衡多種影響因素,通常不存在唯一的解決方案。[9]書本知識作為抽象的知識體系,唯有融入真實世界,才有利于學習者建立兩者之間的關系,提升認識世界的能力。

      在以往的教學中,要求的技術制品往往不是基于真實的設計問題,導致設計的目的不明確,設計的限定條件也含糊不清,而這與現實中的設計問題是相悖的。這一節(jié)課的活動內容是各小組為自己的主題網站制作Logo,這是一個真實的設計問題,可以有多種解決方案,并有一定的限制條件,例如貼合網站主題,與網站的風格相符,素材是可及的,同時還要是自己的能力范圍內能完成的。因此,在問題識別環(huán)節(jié),引導學生分析設計需求與設計限定條件,將設計問題抽象為“網站Logo應該突出的關鍵信息”“網站Logo應呈現的設計風格”這兩個具體問題,引導學生深入思考問題的本質。通過解決真實設計問題的過程,使學生建立需求意識,能夠從不同的設計需求出發(fā),綜合考量多種因素,最終形成富有創(chuàng)造性的作品。

      2.研習設計案例,拓展知識視野。

      在設計領域,創(chuàng)新的必要條件是設計者具有寬闊的知識視野與眼界,高中生有一定的網站瀏覽經驗,對一些網站Logo也比較熟悉,但他們都是以用戶的身份來體驗這些設計的成果,而很少從設計者的角度來理解分析這些案例。所以,首先引導學生轉換視角,從設計者的角度,研習百度、阿里云等學生所熟知的網站Logo設計案例,從而拓展視野,為自己的設計做好鋪墊。

      案例研習活動過程如下。

      (1)帶著問題,觀察百度、豆瓣、阿里云等網站Logo圖片,觀看阿里云網站Logo設計視頻。

      問題1:網站Logo常用的設計手法。

      問題2:成功的網站Logo應該具有的特點。

      問題3:什么是網站Logo設計的核心。

      (2)列舉讓自己印象深刻的網站Logo,描述其設計手法與設計理念。

      3.開展頭腦風暴,形成解決方案。

      在設計過程中,如果僅限于個體的獨立創(chuàng)作,容易因自身的認知經驗局限,導致理解問題比較片面,思路比較狹窄,不能形成富有創(chuàng)意的作品。因此,設計過程往往強調通過團隊協(xié)作來生成集體的智慧,開闊思路,從而形成創(chuàng)造性的作品。在這一節(jié)課的教學中,引入了頭腦風暴法,學生在自由愉快的氛圍中,暢所欲言,一個觀點引發(fā)更多的聯(lián)想,為創(chuàng)造性地解決問題提供了更多的可能性。

      “形成方案”的教學活動過程如下:

      熱身小游戲:給出一個事物,在規(guī)定時間,學生依次快速說出由前一個詞匯聯(lián)想到的詞匯,比如大海—魚—漁船—天空……,展開聯(lián)想,并由一名學生負責記錄,將這些詞匯以曲線連接,構成一個思維導圖。

      頭腦風暴的過程:每個小組設置一名主持人、一名記錄員。主持人在討論中做啟發(fā)引導和掌握進程,記錄員以思維導圖的形式對暢想內容進行記錄。

      第1步:小組內每位成員都形成構思。

      第2步:組內成員自由暢談,自由暢談時延遲評判,禁止批評,以觀點引發(fā)聯(lián)想,產生新的觀點,從而產生許多不同的想法。

      第3步:小組成員結合思維導圖推理分析,將想法縮減到一些合理的、有發(fā)展?jié)摿蛯崿F可能性的構思,形成設計方案。

      將頭腦風暴法運用到課堂中,在提升學生團隊協(xié)作能力的同時,也使得信息技術教學突破工具教學的困境,充分調動學生的思維活動,使學生能夠全程深度參與,逐漸學會像“設計者”那樣思考分析現實問題。

      4.借助思維導圖,提高設計效率。

      頭腦風暴活動的過程中,學生的思維是發(fā)散的,產生了很多想法,但這些想法往往是零散的,轉瞬即逝的,甚至是偏離主題的。此時需要我們對其思維活動進行記錄,而思維導圖無疑是一個很好的工具。借助思維導圖可以將瞬時的靈感記錄下來,并使得思維活動緊緊圍繞主題而進行,避免因思維過于發(fā)散而偏離主題。同時思維導圖還可以將抽象的思維直觀化,將模糊的邏輯清晰化,學生可以借助思維導圖進行整理、分析,尋找到最合適的解決方案來加以開發(fā)與實施,從而提高設計的效率。如下頁圖1為其中一個小組的學生完成的設計方案及作品在網頁中呈現的效果。

      思維導圖與頭腦風暴的結合使學生充分感受到團隊智慧魅力的同時,也促使學生產生一種用“圖”式方法去思考并理解現實問題的意識,并使得這種意識逐步成為學生終身學習的思維方式和學習習慣。[10]

      5.開展綜合評價,促進深度理解。

      設計思維是有目的的創(chuàng)新活動,是面向設計需求啟動的,能夠根據設計需求,從創(chuàng)意、結構等方面來評價數字作品也是設計思維要求學生具備的能力之一。[7]學生根據設計方案,完成網站Logo的制作后,引導學生根據自己的設計需求,結合評價表(如表1),對自己以及其他小組的作品進行評價,評價不僅關注制作結果,也關注設計的過程。通過開展綜合評價,學生可以進一步審視自己的設計過程,并根據評價結果,不斷優(yōu)化自己的作品,使其更符合自己的設計預期。從而促進學生對設計過程有更豐富、更深刻的理解,實現對設計本質的把握和深邃學習的追求。

      這是一節(jié)面向設計思維發(fā)展的課堂教學嘗試。從這一案例中可以看到,將設計思維引入到信息技術課程的教學,可以使信息技術教學跳脫單純技能訓練的藩籬,在“授人以魚”的同時真正做到“授人以漁”,使得學生在習得知識與技能的同時,有效發(fā)展了設計思維,并作用于學生的持續(xù)發(fā)展。

      【參考文獻】

      [1]尼爾·安德森,卡洛琳·蒂姆斯,卡林·哈吉哈希米,等.使用設計思維方法提高在線學習質量[J].中國遠程教育,2014(09):5-12,95.

      [2]劉倩楠.大學生設計思維能力培養(yǎng)的教學研究[D].上海:華東師范大學,2015.

      [3]廖祥忠,姜浩,稅琳琳.設計思維:跨學科的學生團隊合作創(chuàng)新[J].現代傳播,2011(5):127-130.

      [4]祝智庭,李鋒.面向學科思維的信息技術課程設計:以高中信息技術課程為例[J].電化教育研究,2015(1):83-88.

      [5]林琳,沈書生.設計思維的概念內涵與培養(yǎng)策略[J].現代遠程教育研究,2016(6):18-25.

      [6]李藝,鐘柏昌.重構信息技術課程——從經驗選擇走向思想投射[J].電化教育研究2015(10):5-11,19.

      [7]李藝,鐘柏昌.信息技術課程核心素養(yǎng)體系設計問題討論[J].電化教育研究,2016(4):5-10,61.

      [8]朱彩蘭,李藝.信息技術課程思想樹的結構及思維品質討論[J].電化教育研究,2014(5):76-81.

      [9]BUCHANAN R. Wicked Problems in Design Thinking[J].Design Issues,1992(2):5-21.

      [10]施迪央.學海無涯“圖”作舟——談思維導圖在信息技術教學中的初步應用[J].中小學信息技術教育,2006(6):23-24.

      猜你喜歡
      頭腦風暴設計思維教學案例
      淺析物聯(lián)網時代智能產品的設計思維和策略
      產業(yè)大數據分析技術對新型設計思維模式的影響
      紡織導報(2016年12期)2017-01-06 12:20:36
      基于翻轉課堂的企業(yè)級程序設計課程教學方法探索
      計算機教育(2016年9期)2016-12-21 00:47:55
      立足“有效”,回歸閱讀教學本來的樣子
      文理導航(2016年33期)2016-12-19 18:45:35
      高職藝術設計專業(yè)設計思維能力培養(yǎng)的探究
      藝術科技(2016年10期)2016-12-14 00:39:35
      小學數學課堂導入技巧及案例分析
      考試周刊(2016年88期)2016-11-24 13:49:44
      反轉課堂模式與數學教學案例
      促進初中化學定量觀建構的教學案例
      提升聯(lián)合作戰(zhàn)能力:刮“頭腦風暴”·打組合拳·創(chuàng)新訓戰(zhàn)融合模式
      鐵軍(2016年7期)2016-10-20 16:59:14
      小學數學“反思型” 教學的探索與實踐
      考試周刊(2016年76期)2016-10-09 09:08:16
      乳源| 和政县| 北辰区| 莲花县| 屏南县| 武安市| 赣榆县| 浠水县| 沙洋县| 浙江省| 双牌县| 文安县| 微博| 手游| 荣昌县| 樟树市| 曲阜市| 沈阳市| 如东县| 灵山县| 志丹县| 城市| 贺兰县| 二连浩特市| 怀远县| 永修县| 大化| 沁源县| 德化县| 镇远县| 吉安市| 浦城县| 金寨县| 汕尾市| 广昌县| 长沙市| 松江区| 山西省| 阳高县| 张家港市| 九江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