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 萍
(安徽師范大學,安徽·蕪湖,241000)
婕蓮吉耶娃·娜達麗婭·阿列科謝芙娜教授(Н.А.Терентьева,1941-2005,以下簡稱婕蓮吉耶娃教授),1941年5月4日出生在塔什干(今烏茲別克斯坦共和國首都),1964年以優(yōu)異的成績畢業(yè)于俄羅斯列寧格勒國立音樂學院(今圣彼得堡里姆斯基-科薩科夫音樂學院)鋼琴演奏專業(yè),同時獲演奏家稱號,之后在樂團擔任鋼琴獨奏,并從事鋼琴教學工作。她在1974年獲得藝術學音樂藝術專業(yè)方向副博士學位,在1995年獲得教育學科學博士學位。她是國際音樂教育委員會俄羅斯教育科學院中的唯一一位圣彼得堡成員,也是國際社會音樂教育問題研究機構的成員,并擔任鋼琴藝術、《藝術學》科學教學法委員會的主席。為了表彰她對俄羅斯音樂教育事業(yè)作出的杰出貢獻,1992年俄羅斯教育科學院授予她“通訊院士”稱號。
作為俄羅斯當代著名的鋼琴家、音樂教育家、音樂理論家和俄羅斯高等師范鋼琴教育體系的締造者,婕蓮吉耶娃教授以嚴謹求實的態(tài)度和海納百川的風范著稱,在當代俄羅斯音樂界享有極高的盛譽。筆者曾受中國教育部公派赴俄羅斯國立師范大學音樂系學習,有幸?guī)煆挠阪忌徏藿淌?,在教授的言傳身教下,對其藝術觀、教學理念、俄羅斯高等師范音樂教育發(fā)展思想以及相關學術成就進行了深入研究。
婕蓮吉耶娃教授深受俄羅斯鋼琴學派的影響,將俄羅斯鋼琴教學的優(yōu)秀成果與現(xiàn)實的教學實踐結合起來,形成了自己的鋼琴教育特色。
(一)重視技巧 訓練科學
正如俄羅斯鋼琴家、美國茱莉亞特音樂學院教授約瑟夫·列文所言:“技巧只是達到目的的手段,但如果沒有這個手段,你就無法達到目的”?!耙_到動人的演奏和樂曲處理的音樂勝地,你必須走過多少里路的音階練習、多少里路的琶音練習、多少里路的八度練習”[1](P49)。婕蓮吉耶娃教授十分重視鋼琴演奏技巧的訓練,她認為對于鋼琴演奏中不同技巧的掌握非常重要,技術是衡量鋼琴演奏者水平高低的一個重要標志,鋼琴演奏的成功建立在技巧完成的基礎上。演奏者即使擁有再豐富的樂感,對作品理解再精準巧妙,而技巧的缺失也無法體現(xiàn)演奏者心中所想。
婕蓮吉耶娃教授要求學生每天堅持進行如音階、琶音、雙音、八度、和弦連接等手指基本技巧的訓練,為了解決練習中的枯燥感,她采取了科學的訓練方法。如練習《哈農練指法》1至38條時,她要求學生采用C大調的指法,以模進形式依次完成十二個大調;在音階的聯(lián)系時,她則要求用C大調的指法彈奏所有的24個大小調音階。這些訓練方法打破了固定的指法順序,不僅使學生的手指更加靈活,更好地適應復雜的技巧性片段,同時也使學生的音樂思維得到了拓展和深化。
作為車爾尼研究專家,婕蓮吉耶娃教授在1999年出版了鋼琴專著《卡爾·車爾尼和他的練習曲》(在后文學術成就部分將重點論述),在書中她詳盡地解析了車爾尼練習曲的技巧特點、練習方法、音樂表現(xiàn)等,很好地解決了高等師范教育中鋼琴程度普通的學生學習練習曲的問題,普遍提高了學生對鋼琴演奏技能的掌握與運用水平,其重要作用在教學中是顯而易見的。
(二)強調歌唱 句法得當
婕蓮吉耶娃教授重視鋼琴作品語句的劃分,她強調“要讓鋼琴歌唱起來”,即用人聲演繹鋼琴的聲音,讓鋼琴這件樂器人聲化。在教學時她會用氣息的控制、力度的調控、咬字的準確等聲樂演唱的方式來引導學生,特別是要求學生充滿感情地唱出鋼琴作品的樂句,讓他們充分體會音樂的回轉起伏、情感韻味。在課上,婕蓮吉耶娃教授更會結合實踐表演的案例,讓學生汲取聲樂藝術指導中的豐富營養(yǎng),大大拓展了鋼琴教學的內容,豐富了課程體系。
(三)精于分析 布局嚴謹
作為音樂理論家,婕蓮吉耶娃教授對音樂作品的分析理解極為深刻。她曾對筆者說:“進行音樂作品的二度創(chuàng)作就好比寫文章,就是演奏者需要對作品段落的布局、語句的設計、速度力度等進行合理的統(tǒng)籌安排?!彼笇W生對作品進行深入的研究,解析作品的內涵,發(fā)掘深層次的真意,進行嚴謹?shù)牟季?,準確把握作品的整體結構及細節(jié)特征,并采用最貼切的方法來表現(xiàn),大大豐富了音樂的表現(xiàn)力。
(四)色彩豐富 真摯自然
許多演奏者們?yōu)榱吮苊馇宦桑η笈c眾不同的風貌,在演奏時總是竭力表現(xiàn)自己的個性。婕蓮吉耶娃教授反對過度的夸張修飾,追求自然不做作地表達真摯的情感。她認為音樂作品要想打動人,必須具有豐富的色彩,鮮明的個性。主張音樂表演要自然真實,適度表現(xiàn),用真情實感來進行二度創(chuàng)作—她在處理作品時對每一個音的音色處理都十分講究,在觸鍵上要求深觸鍵,音質圓潤豐滿,力度鮮明,富于變化;她極其反對為追求宏大音量而“砸琴”,要求正確的掌握重量彈法,用音色的豐富變化加強音樂的張力。
作為音樂理論家,婕蓮吉耶娃教授于1994年、1999年分別出版了《高等師范音樂教育的理論基礎》、《師范音樂教育從起源到當代的歷史和理論發(fā)展》、《卡爾·車爾尼和他的練習曲》三部著作,前兩部論著對高等師范音樂教學的基礎理論進行了歸納,對高師音樂教育體系的發(fā)展進行了總結,不僅填補了俄羅斯高師音樂教育理論體系的空白,也為從事音樂教育工作的教師和研究者提供了重要的理論依據(jù)。
這里重點介紹學術論著《卡爾·車爾尼和他的練習曲》(俄羅斯作曲家出版社,1999年)。
婕蓮吉耶娃教授極其重視鋼琴演奏技術的科學、系統(tǒng)、規(guī)范的訓練。因此,她專門撰寫了《卡爾·車爾尼和他的練習曲》。此部專著不是一般資料的堆砌,而是作者幾十年孜孜不倦的實踐、積累、分析和研究所取得成果,顯示出作者寬廣的知識面和深厚的學術底蘊,也是婕蓮吉耶娃教授多年鋼琴演奏、教學工作以及理論研究成果的總結,對于車爾尼練習曲的系統(tǒng)研究及實踐運用有著重要的貢獻。
(一)該論著對于車爾尼的生平、師承、創(chuàng)作、教學等歷史概況進行了系統(tǒng)性梳理,使人們能夠在準確的人文歷史背景認知的更高起點上,對車爾尼及其作品進行學習與研究,更有助于人們理解車爾尼練習曲的創(chuàng)作特點及成因,從而站在技法研究的角度對浪漫派音樂創(chuàng)作及風格進行進一步思索。
(二)該論著中不僅在總體上概述了車爾尼創(chuàng)作的所有練習曲集,還根據(jù)作品的創(chuàng)作類型、技術分類、演奏特點,在教學中的實際運用,以及具體演奏要素,將這78部練習曲進行細致的分類以及詳盡解讀,尤其對演奏技法在作品中的作用、演奏效果以及對音樂風格的影響等方面進行了深入的論述。作者認為車爾尼的練習曲有著多種多樣的設計,音樂是一直存在的,它不是一個演奏的機器馬達;在作品中車爾尼明確提出需要培養(yǎng)演奏能力、需要達到不同的音樂色彩,以及音樂內部的結構等。車爾尼的某些練習曲會引導學生去尋求那種更加精細化的音樂色彩,而在另一些作品中,它們是演奏的高級別的產物,這些練習曲本身就具有完整敘述的結構能力。
(三)該論著立足于俄羅斯鋼琴教學現(xiàn)狀,密切結合俄羅斯中小學專業(yè)音樂學校、高等師范院校、專業(yè)音樂學院等實際要求和特點進行研究。婕蓮吉耶娃教授明確表明:“車爾尼練習曲 Op.337(每日練習),適合音樂學校的一年級學生使用;Op.365是通向演奏家階段的高級練習曲,推薦音樂學校高年級(三、四年級)的學生使用;Op.834則是演奏家們的技術練習首選……”[2](P57、58、60)從音樂教育學的角度分析車爾尼練習曲,多種研究手法的運用不僅使論著在實踐教學運用中更具有針對性,也顯示出作者的全面分析以及綜合歸納能力。
(四)尤其值得注意的是,該論著對車爾尼練習曲進行了科學的評價,認為車爾尼練習曲是“鋼琴演奏技術的大百科全書”,[2](P25)通過對車爾尼練習曲的系統(tǒng)訓練,是獲取解決貝多芬、韋伯、門德爾松、肖邦、舒曼、李斯特等等這些偉大音樂家鋼琴作品技術難點的“金鑰匙”。這些偉大的音樂家們進行大量的鋼琴作品的創(chuàng)作,并逐漸形成了自身獨特的個人風格,結合鋼琴樂器的表現(xiàn)力來充分展示自己高潮的琴技,而卡爾·車爾尼在其練習曲集中對于大量的鋼琴演奏技法進行了羅列、總結。
婕蓮吉耶娃教授堅持進行大量的譜例比較,用實例求鑒證,對偉大音樂家經(jīng)典作品中與車爾尼練習曲相似的技術片段,進行研究辨析,提出對車爾尼練習曲進行專項訓練的方法。這既可以將這些偉大音樂家的創(chuàng)作意圖以及經(jīng)典鋼琴作品中演奏技術所應該呈現(xiàn)的音樂效果更好地展現(xiàn)出來,更可以將車爾尼練習曲的學術意義與實踐價值更直觀、更鮮明的表現(xiàn)出來。
筆者認為:浪漫主義時期藝術文化在社會時代的大背景下形成了風格多樣的表現(xiàn)形式,浪漫主義時期的音樂作品也突破了傳統(tǒng)的古典主義音樂的規(guī)整方正,熱衷于展示自我的精神世界和藝術追求。浪漫主義時期的作曲家們追求突破創(chuàng)新的強烈渴望,致力于創(chuàng)造鋼琴豐富多變的音響效果與表現(xiàn)力,他們將鋼琴華麗的演奏技巧運用發(fā)展到了極高的境界,并通過豐富的創(chuàng)作手法賦予了音樂多樣化的性格,大大發(fā)揮出鋼琴的藝術表現(xiàn)力。
車爾尼練習曲是鋼琴教學中的經(jīng)典作品,它賦予我們如此之多的現(xiàn)代鋼琴演奏技法,通過對車爾尼練習曲的系統(tǒng)訓練,是鋼琴教學中不可替代的過程,不僅是對華麗演奏技術的學習、掌握和完美表達,更包含了對于浪漫主義時期創(chuàng)作意境與精神內核的演繹。對于車爾尼練習曲的訓練,應當摒棄當前單純演奏技術練習的觀點,應將技術與音樂相互結合,通過演奏者的演奏將作曲家的創(chuàng)作意圖以及符合音樂風格形象準確體現(xiàn)。
俄羅斯是藝術強國,音樂大家不勝枚舉,既有柴可夫斯基、拉赫瑪尼諾夫、普羅科菲耶夫、肖斯塔科維奇這樣的作曲大家,也有李赫特、吉利爾斯、霍洛維茲、基辛這樣的鋼琴大師,更有葉西波娃、伊古姆諾夫、卡巴列夫斯基、涅高茲這樣偉大的鋼琴教育家……在這片音樂沃土的滋養(yǎng)下,婕蓮吉耶娃教授長久以來極其重視鋼琴演奏技術的科學、系統(tǒng)、規(guī)范的訓練,作為車爾尼研究專家,她經(jīng)過不懈探究,通過對車爾尼生平綜述,作品創(chuàng)作形式、內容、風格特點,車爾尼鋼琴練習曲分析,及其在鋼琴教學中的地位和作用等進行資料收集、整理、分析,并立足于俄羅斯鋼琴教學現(xiàn)狀,密切結合俄羅斯中小學專業(yè)音樂學校、高等師范院校、專業(yè)音樂學院等實際要求和特點進行研究。這是婕蓮吉耶娃教授多年鋼琴演奏、教學工作以及理論研究成果的總結,對于車爾尼練習曲的系統(tǒng)研究及實踐運用有著重要的意義,也使得車爾尼練習曲的學術價值與藝術價值提升至一個嶄新的高度,為從事研究和學習的人們提供了極有價值的參考。
婕蓮吉耶娃教授一生中最值得稱道的成就是1988年在擁有兩百年歷史的世界名校——俄羅斯國立師范大學建立了音樂系,此舉填補了俄羅斯的高等師范教育體系的空白,也使她成為俄羅斯高等師范音樂教育體系的締造者。
20世紀80年代,音樂教育學科在俄羅斯高等師范教育體系中還是空白,俄羅斯普通音樂教育的教師大多畢業(yè)于專業(yè)的音樂學院,他們都具備很高的專業(yè)水平,但不能完全滿足普通學校的音樂教學,特別是普通中小學音樂教學的需要。以建立和發(fā)展俄羅斯高師音樂教育事業(yè)、向社會輸送普通音樂教育師資為目標,1988年,婕蓮吉耶娃教授在俄羅斯國立(赫爾岑)師范大學創(chuàng)建了音樂系,為建設根植于俄羅斯音樂教學傳統(tǒng)的、具有專業(yè)化和普及性特征的高等師范院校音樂教育體系,付出了畢生的心血,引導俄羅斯高師音樂教育腳踏實地地向前推進。
婕蓮吉耶娃教授的音樂教育理念根植于深厚的俄羅斯音樂教學傳統(tǒng),她對筆者說:“俄羅斯高師音樂教育是要追根溯源的,所謂源頭就是音樂教學的專業(yè)性、規(guī)范性,它的基礎應該是俄羅斯音樂學院傳統(tǒng)教學模式的優(yōu)秀成果。假如拋開音樂學院的教學模式,創(chuàng)造出孤立的高等師范音樂教育模式,甚至形成體系,那是絕無可能的!”
專業(yè)化、普及性,這是婕蓮吉耶娃教授對俄羅斯高師音樂教育發(fā)展的基本設想。她非常重視專業(yè)建制和師資隊伍的建設。以專業(yè)音樂學院的建制模式為基礎,結合俄羅斯中小學音樂教學大綱的實際要求,俄羅斯國立師范大學音樂系確立了以聲樂、器樂、合唱、音樂理論研究為主體的四大教研室。婕蓮吉耶娃教授聘請了俄羅斯人民演員、圣彼得堡音樂學院鋼琴系葉果洛夫教授(Е горов П. Г),俄羅斯音樂教育家、鋼琴家、藝術學博士古列維奇教授(Гуревич В. А.),俄羅斯國家獎金的獲得者阿芙朗姆括娃教授(Аврамкова И. С.),享譽國際的拉赫瑪尼諾夫研究專家、藝術學博士、圣彼得堡音樂學院教授斯噶菲蒂莫娃教授(Скафтымова Л.А.)等一批俄羅斯著名的音樂家、演員前來兼職執(zhí)教,高水平的師資隊伍使得俄羅斯國立師范大學音樂系在很短的時間內成為了俄羅斯音樂業(yè)界的翹楚,取得了教學領先地位。正如婕蓮吉耶娃教授所言:“要讓頂尖的人才在舞臺上表演,更要把他們請到課堂中教學,用他們的藝術說話。否則,締造俄羅斯高師音樂教育體系,發(fā)展高師音樂教育事業(yè)都是空話”。
在課程設置方面,俄羅斯國立師范大學音樂系不僅開設了音樂表演、視唱練耳、作曲、合唱、音樂史等傳統(tǒng)音樂專業(yè)課程,更是結合俄羅斯普通中小學的音樂課教學大綱中以音樂知識、音樂欣賞和合唱為主的教學內容,開設了高校音樂教育學、音樂創(chuàng)作、音樂創(chuàng)作心理學、音樂評論、教學實踐、專業(yè)實習等必修課程。
婕蓮吉耶娃教授提倡“兼收并蓄”,對世界各國的高師音樂教育模式采取開放的、包容的態(tài)度。她的觀點是:“世界各國不同的意識形態(tài)、文化背景、藝術底蘊、教育理念等不盡相同,各國的音樂教育必定會存在差異,然而有差異性就會具有共性,我們加以研究,取其精華、去其糟粕,汲取有益的加以總結并在實踐中應用,這就會逐漸形成適合俄羅斯的音樂教育體系?!本退幍哪莻€時代和地位來說,婕蓮吉耶娃教授能具有如此開闊的藝術視野和前瞻性的長遠發(fā)展眼光,是極其難能可貴的。
婕蓮吉耶娃教授注重對學生進行綜合素質的培養(yǎng)。在本科生的音樂理論課上,她要求學生必須掌握音樂教育的基礎知識,廣泛欣賞各種形式的音樂表演,如歌劇、舞劇、戲劇等提高音樂素養(yǎng),更要?!芭荨辈┪镳^,博覽群書,提升自身的文化修養(yǎng)。在碩士、博士的教學中,婕蓮吉耶娃教授要求學生不僅有扎實的基礎知識,洞察學術動態(tài)的能力,還要需要掌握史學、民族學、哲學、心理學等多門人文學科的相關知識,形成多元化的知識結構。
自20世紀 80年代開創(chuàng)俄羅斯高等師范音樂教育體系,步入高師音樂教育領域,婕蓮吉耶娃教授把一生奉獻給了她所熱愛的音樂教育事業(yè)。她的音樂教育理念深深植根于俄羅斯專業(yè)音樂教育體系以及普通音樂教學的土壤,是俄羅斯高等師范音樂教育體系、俄羅斯教育文化寶庫中重要的組成部分,也是世界教育領域的寶貴財富。
[1][俄]列文著;繆天瑞譯.鋼琴彈奏的基本法則[M].北京:人民音樂出版社,1981.
[2]Терентьева Н.А.Карл Черни и его эдюды.СПБ.,19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