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初中體育要重視學生差異來開展教學,要做到:第一是立足于學生青春期身心發(fā)育與發(fā)展的差異,有針對性開展體育教學活動;第二是立足于學生男女性別的差異,合理安排體育教學運動;第三是立足于學生體育運動需求的差異,重視學生體育學生的主體地位開展體育教學。
關鍵詞:初中體育;差異化;教學重構
隨著新一輪課程改革的深入,促進學生的全面發(fā)展已經成為了初中各學科開展教學的共識。初中體育作為指導學生身心健康發(fā)展的重要學科,對學生發(fā)展有著不可替代的作用,體育教學也受到了越來越多學生與家長的重視,他們對初中體育教學也提出更高的要求與期望。筆者認為,關注差異化、采取因材施教是初中體育教學的前提與基礎。而差異化主要體現在學生身心發(fā)育發(fā)展的差異、學生男女性別差異及學生自我體育運動需求差異。要重構初中體育教學,就要從上述三方面有針對性開展體育教學及體育活動,才能使初中體育更好地為學生身心健康與全面發(fā)展服務。
一、 關注學生身心發(fā)展差異,重構初中體育教學
初中階段是一個比較特殊的階段,隨著青春期發(fā)育的到來,學生身心有較大的變化。初中體育教學要重視學生這一階段的身心發(fā)展變化,通過有針對性的體育教學活動來保障學生身心健康,從而促進學生的全面發(fā)展。一方面,由于學生青春期的身心發(fā)展有一定的差異,學生在體育教學活動中所表現的體育運動能力也有差異。對于比較早熟的同學而言,其運動能力可能會更強,身體發(fā)展與心理發(fā)展會出現一定的不協(xié)調,初中體育要針對這種情況開展有針對性的教學,從而協(xié)調學生身心健康發(fā)展。另一方面,由于青春期學生的心理不穩(wěn)定,加之英雄情結的崇拜心理與爭強好勝心理,他(她)們容易在體育教學中模仿某些高難度動作,超出教學大綱要求,甚至造成受傷等嚴重后果。初中體育教學必須立足于學生這種身心發(fā)展的差異來重構教學活動,才能真正保障學生的身心發(fā)展。
在球類運動中,體育教師要通過對教學目標的進一步細化,針對學生身心發(fā)展現狀,給每位學生制定有針對性的教學目標,引導學生開展相關的運動,才能更好地開展體育教學。如籃球運動的定點擦板投籃,對于個子較矮且不經常打籃球的學生來說,其投籃命中率會相對較低,體育教師則可以通過擦板角度、力量等方面來制定教學目標,幫助這類學生打好基礎。而對于個子較高或經常打籃球的學生來說,則可以通過定點快速投籃來進一步提高教學目標,促進其運動能力與籃球技巧的發(fā)展。由此可見,以差異化來重構初中體育教學,不僅實現了因材施教的目標,而且更好地保障了教學目標的實施與實現,最大程度上促進了學生的全面發(fā)展。
二、 立足學生男女性別差異,重構初中體育教學
男女性別差異是體育教學無法繞過去的根本性差異,即使是初中體育各項基本技能的水平測試,也體現出男女性別差異。要重構初中體育教學,就必須處理好男女性別差異帶來的困擾,尤其是初中女學生身體發(fā)育及心理健康的介入。由于身體發(fā)育的原因,很多初中女學生逐漸在體育運動中放不開,或者是開始排斥運動,這對初中體育教學造成了很大的影響。體育教師不僅要從心理上幫助女學生走出成長的煩惱,而且還要通過體育教學的重構,引導女學生實現教學目標與教學要求。
以跑步運動為例,由于身體發(fā)育及不良觀念的影響,很多女學生認為跑步會讓自己小腿變粗,從而使自己的體形變得不好看,因此女學生不太配合跑步教學,跑步動作甚至變形。為此,筆者在教學過程中從心理學角度出發(fā),通過一系列的數據來做好學生心理活動,結合跑步運動的教學目標與要求,不僅教會學生動作與技能,而且還充分說明跑步運動的作用。這樣一來,女學生就克服了身心困擾,積極配合使教學順利開展,實現教學目標。
三、 重視學生體育需求差異,重構初中體育教學
學生體育運動需求是初中體育教學開展的根源,也是個性化發(fā)展的必由之路。要重構初中體育教學,就必須滿足學生體育運動需求的差異,通過課堂教學與課外活動的聯動,實現體育教學的重構。從體育課堂教學的角度來看,體育教學雖然有內容的要求,但體育教師可以根據學生的體育需求對體育技能與運動能力進行區(qū)分,在滿足學生體育需求的前提下實現教學目標。從課外體育活動來看,體育教學要通過課堂活動的組織介入到其中,實現課堂教學與課外活動的聯系,促進學生身心健康發(fā)展。
尤其是各類球類運動,在教學條件與師資允許的情況下,可以通過球類運動俱樂部形式來實現課堂教學與課外活動的聯系。在課堂教學中,通過體育技能與運動能力的劃分對應與學生需求選擇,成立體育平行班的俱樂部,并把這一俱樂部延伸到課外,通過對位考察來實現對學生體育運動水平的檢測。這樣既滿足了學生自我體育運動需求,又實現了教學目標,促進了初中體育教學的發(fā)展。
總之,初中體育教學要尊重差異化,重視身心發(fā)展差異、男女性別差異及體育需求差異等,結合學情、校情來制定因材施教的策略重構教學,保障學生身心健康發(fā)展與體育教學目標的實現。
參考文獻:
[1]錢春華.核心素養(yǎng)視角下初中體育差異化教學開展策略探究[J].科學咨詢(科技·管理),2018(7):112.
[2]馬廷俊.新課程標準下關于初中體育差異化教學的分析[J].西部素質教育,2017,3(9):156.
作者簡介:
涂鋒榮,福建省龍巖市,福建省龍巖市第七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