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百英
摘 要 語文學科與人們的生活緊密相關,具備扎實的語文基礎以及較高的語文素養(yǎng)對于學生的發(fā)展意義重大。而在小學語文教學中,實施情感教育能夠有效激發(fā)學生情感,提高教學質(zhì)量。基于此,文章首先闡述了小學語文教學中實施情感教育的重要性,并重點提出了一些有效的實施策略,以供廣大教師參考。
關鍵詞 小學語文 情感教育 重要性 實施策略
中圖分類號:G623.2 文獻標識碼:A
0引言
情感教育是小學教學中的重要組成部分,尤其是在語文中的情感教學,更是能夠引導學生將個人情感融入文本,深刻體會文本內(nèi)容,從而有利于營造輕松愉快、生動活潑的課堂氣氛,豐富小學生的情感世界,使小學生的語言運用能力和情感表達能力能夠在一個輕松愉快的課堂情感氣氛中得到培養(yǎng)和提高,可謂一舉多得。由此,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積極實施情感教學就顯得尤為重要。
1情感教育運用在小學教學中的重要性
小學語文教師在實施教學的過程中運用情感教育可以將學生的學習特點作為基礎,結合課堂教學過程中需要完成的教學任務實施情感教育,進而培養(yǎng)學生的思維能力和創(chuàng)新性,激發(fā)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和主動性。同時在小學語文教學的過程中實施情感教育也可以將復雜和難以理解的教學內(nèi)容生動、形象地展示在學生的面前,讓學生與教學的內(nèi)容有近距離的接觸,有助于學生對教學內(nèi)容的理解和掌握。在此基礎上情感教育可以培養(yǎng)學生的情感,讓學生將語文知識與實際的生活進行緊密的聯(lián)系,讓學生體會到語文學習的魅力,進而提高小學語文課堂教學的有效性和質(zhì)量。
2小學語文教學中情感教育的實施策略
2.1結合學生的情感特點進行教學
小學生情感比較豐富,敢于嘗試,充滿了活力與激情,情緒波動起伏較大,他們對于別人的評價以及看法都十分在意,甚至有的學生會因為別人的一句鼓勵而產(chǎn)生對小學語文的學習自信心。因此,小學語文教師應當時刻關注小學生的情感特點,關注他們的需求,隨時掌握小學生的情緒變化,然后及時做出適當?shù)谋頁P。小學語文教學中情感教育要求語文教師時刻關注小學生的情感特點,因為小學階段是學生養(yǎng)成良好學習習慣、樹立正確價值觀、人生觀以及世界觀的重要時刻,一旦小學語文教師忽視了學生情感教育,這將會對小學生的成長造成不良的影響。當小學生出現(xiàn)不良情緒時,語文教師應當耐心地與孩子溝通交流,了解學生的真實想法,然后教會學生如何樂觀地面對生活中的挫折,擺脫負面情緒的影響。總之,關注小學生的情感特點是實現(xiàn)小學語文教學中情感教育的重要內(nèi)容,它能夠提高小學語文教學中情感教育的效率,還可以使語文教師的情感教育更加有針對性。
2.2情感教學與生活實踐相聯(lián)系
小學語文教學中將情感教學與生活實踐相聯(lián)系有助于提高情感教學的效果,這會大大增加情感教學的感染力,激發(fā)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在更加深刻的情感體驗中將知識內(nèi)化。學生在生活中會有喜怒哀樂等多種情感體驗,情感教學若是能結合學生的生活實踐,學生可以從中掌握正確的情感疏導法,同時也會對所學的知識有不一樣的理解。小學語文教師可以結合教材,利用多媒體播放一段音樂營造情感氛圍,調(diào)動學生們的情緒,接著再結合教材的內(nèi)容引導學生結合自己的生活經(jīng)歷,從而產(chǎn)生共鳴。另外,實踐活動也是激發(fā)學生情感的重要方法,教師可以帶領學生們走出課堂,去大自然中領悟自然界的美好,也可以帶學生去紀念館、博物館等場所,讓學生們近距離接觸歷史,培養(yǎng)愛國主義情懷。
2.3保持學生情感的獨立性
在實施小學語文教學的過程中,教師想要更好地發(fā)揮情感教育的積極作用,首先要做的就是建立良好和平等的師生關系,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應該尊重學生,充分發(fā)揮學生在課堂教學過程中的主體性。同時,小學語文教師也應該保持學生情感的獨立性,讓學生自己對教學內(nèi)容中的情感進行理解和掌握,有不準確的地方教師應及時進行引導和糾正,進而更好地實施情感教育。例如,教師在對《坐井觀天》這一教學內(nèi)容進行講解的過程中,首先是對文章內(nèi)容進行講解,讓學生掌握基本的知識,之后最重要的就是將課堂教學時間交給學生,讓學生思考“通過學習這篇文章,你們學到了什么道理?”這一問題,讓學生獨立地去思考,保證學生情感的獨立性,讓學生更好地對相關情感進行理解和掌握,提高教學的效率和情感教育的質(zhì)量。
2.4延伸和升華情感
小學語文教材中有很多教學內(nèi)容均有著豐富的情感因素,一些情感因素在學生學習的過程中就可以有一個大體的了解以及掌握,而有一部分情感則是隱藏在更深層次的內(nèi)容中。在這樣的情況下小學語文教師要實施情感教育就需要將教材中的相關情感因素進行延伸和升華,更好地激發(fā)學生的情感,讓學生與教師產(chǎn)生情感上的共鳴,進而提高教學的質(zhì)量。例如,教師在對《難忘的潑水節(jié)》這一篇文章進行講解的過程中,教師首先需要通過文章的講解,讓學生了解到傣族潑水節(jié)這一文化習俗,然后就可以引導學生去獨立探究其還有哪些民俗習慣,甚至可以引導學生對其他少數(shù)民族的文化進行學習總結,這樣就可以使文章中的情感得到延伸和升華,讓學生體會到熱愛民族和具有民族榮譽感的情感,達到情感教育的目的。
3結束語
總之,情感教育是素質(zhì)教學要求下,小學語文教學發(fā)展的新趨勢。因此,教師應充分地認識到情感教育對于小學語文教學中的重要性,摒棄傳統(tǒng)落后的教學方式,創(chuàng)新教學方法和模式,激發(fā)學生情感,充分尊重學生情感的獨立性,與學生進行情感交流,拉近教師與學生之間的距離,進而讓學生更好地接受和學習知識,提高課堂教學的有效性。
參考文獻
[1] 牛世信.淺析小學語文教學中的情感教育及其實施策略[J].課外語文,2017(07):162.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