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海燕
【摘 要】隨著社會的不斷進步,人們越來越重視教育事業(yè)的發(fā)展。在諸多學科中,語文的地位是極高的,所以各個年級的教師也比較注重語文的教學。教育部門和教師也在平日教學中積極發(fā)展存在的問題并及時改正,通過不斷優(yōu)化教學模式來提高學生的語文水平。本文作者通過分析現(xiàn)代初中語文課堂的教學現(xiàn)狀提出感性與個性的創(chuàng)新教學。
【關鍵詞】初中教學;語文課堂;教學方法
【中圖分類號】G63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8)32-0175-01
教師以及學生對于語文的傳統(tǒng)理解無非就是學會寫字,學會讀課文。其實不然,語文的學習對學生的影響極大,語文的學習決定學生的理解能力,分析問題的能力以及學生思維的拓展。學好語文有利于學生對于其他學科的學習,這就要求教師能夠不斷改進教學方式,進行創(chuàng)新教學。下文作者以感性與個性教學為出發(fā)點,提出了提高初中語文課堂教學效率的有效措施。
一、初中語文教學存在的問題
1.學生對語文的重視程度不夠。
語文學習對于時間的占有率是很高的,要想真正將教師每堂課的內(nèi)容都掌握,學習語文就要有課前預習、課上學習和課后復習這三個步驟。而現(xiàn)代初中語文學習中,學生的感覺是語文沒什么好學的,認字就行,所以這種態(tài)度就導致學生不重視語文的學習,教師安排的預習任務他們會草率的完成,將一節(jié)課要學習的內(nèi)容都擠在四十五分鐘的課堂上午完成,造成課堂學習倉促,學習效率較低,不利于初中學生語文知識掌握。
2.學生對語文沒有學習興趣。
一個人無論做什么,都需要有興趣引導才能做好這件事。而在學生眼中,語文學習是枯燥乏味的,學生認為,語文就是整天分析作者情感,還要寫語文作文,這都是學生比較討厭的,這就導致學生對語文學習缺乏興趣,尤其是男同學,普遍喜歡學習數(shù)學那些考驗思維的學科,對語文的態(tài)度就是差不多就行。在這種情況下就需要教師能別出心裁,對教學方式進行創(chuàng)新性改造,讓學生對于語文的態(tài)度能有所改變,提高學生的積極性,也提升語文教學效果。
3.傳統(tǒng)語文教學對學生不適用。
傳統(tǒng)語文教學就是教師拿著書在講臺上津津有味的鑒賞課文,對學生的知識掌握情況也不了解。教師以為學生在下面都在投入的學習,殊不知座位上學生的注意力根本不集中,一直保持在走神的狀態(tài),對于教師過于書面化的語文教學,學生根本沒有學習的興趣,只能應付的聽一聽,對于知識根本沒有認真理解以及掌握,這就是傳統(tǒng)教學的弊端,師生缺乏交流,沒有互動學習,造成課堂沒有學習的氛圍,對語文的學習時非常不利的。
二、感性與個性教學的具體應用
1.進行趣味性教學。
首先要想改變課堂上學生沒有興趣,一直走神的問題,就需要將趣味性教學滲入到初中語文課堂教學中。所以教師在教學中要避免傳統(tǒng)教學的枯燥乏味,要有自己獨特的吸引學生的授課方式。比如教師授課時看到有學生走神,可以講一個笑話?;蛘呓處熢诜治鲈姼钑r可以深情朗讀,聲音高低起伏來調(diào)動學生的興趣,使學生感受到詩詞的氛圍從而產(chǎn)生學習興趣,又或者在對話較多的課文教學中讓學生進行角色扮演,讓學生在游戲中完成學習,同時也能更好的理解文章。趣味性教學模式能轉變學生對于語文學習的態(tài)度,使學生不再認為課堂無聊乏味,而會投入的學習。
2.增加師生交流。
要想有效的提高初中語文的教學效果,一定要注意課堂上不能少了交流,交流可以讓師生互換想法,活躍每個人的思維,讓學生更好的思考問題。教師在教學中一定要通過互相交流知道學生在想什么,學生的學習存在什么問題,這樣才能及時對學生的學習進行指導。學生在與教師互相交流時會積極主動表明自己的理解與想法,教師一定不要因為學生理解錯誤而批評學生,而要及時將學生的錯誤理解改正。對于表現(xiàn)較好的學生,教師也不要吝嗇贊美的語言,對學生進行語言上的激勵,用情感來影響學生學習。師生交流增加了,學生會更加了解教師,在課上學習也就不再有壓力了。所以教師平日教學一定要注意語言交流,合理的語言交流會讓學生喜歡上語文的學習。
3.課堂教學內(nèi)容要豐富。
語文的學習是廣泛的,誰也不能將一本初中語文教材當作語文學習的全部,所以教師盡量豐富語文課堂的教學內(nèi)容,不能局限在課本上。教師要利用好現(xiàn)代的信息技術,課上教學可以合理利用網(wǎng)絡資源給學生播放一些科教片或者文學資料,這大大的拓展了學生的視野,讓學生了解更多關于語文的知識。比如在分析詩歌時,教師可以查閱一些詩人的背景資料,包括詩詞創(chuàng)作詩詞時的時代背景,詩人親身經(jīng)歷等供學生閱讀,然后播放詩詞的音頻,讓學生融入詩詞營造的氛圍,感受詩人當時的情感變化,使學生更容易理解詩詞。
三、結語
隨著信息技術的快速發(fā)展,語文教育也需要不斷改革以適應時代。初中語文教學考驗了教師的教學能力和水平,教師對于教學一定要抱有積極的態(tài)度,以學生語文成績的最終提高為目的。本文作者分析現(xiàn)代教學存在的問題后提出了感性與個性的教學模式,包括豐富課堂教學內(nèi)容、增加師生交流以及進行趣味性教學三種創(chuàng)新教學模式,希望初中教師可以不斷優(yōu)化初中語文課堂教學,提升學生的語文水平。
參考文獻
[1]牟昌文.論述初中語文課堂感性與個性教學方法[J].讀寫算(教育教學研究),2015,(33):365-365.
[2]馬琴剛.淺談初中語文課堂的感性與個性教學方法[J].中外交流,2016,(16):275-276.
[3]張玲.簡析初中語文課堂的感性與個性教學方法[J].人間,2016,197(2):89-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