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吉平
【摘 要】小學語文是學生的啟蒙學科之一,為學生其他各學科的教育奠定了十分重要的基礎。閱讀作為小學語文教學中的重點和難點內容,不但能夠提升學生的理解能力和寫作能力,還能夠促進學生綜合能力的提升。近年來,隨著教育體制改革的深入,小學語文閱讀課堂也正在發(fā)生著變化,越來越多的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注重對學生文本細讀能力的培養(yǎng)。本文對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文本細讀的策略進行分析,希望對相關從業(yè)人員有所幫助。
【關鍵詞】小學語文;閱讀教學;文本細讀;策略
【中圖分類號】G623.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8)32-0187-02
小學語文文本細讀是指在閱讀教學過程中,在教師的正確引導下,學生對閱讀文本進行詳細的研讀,進入文章的意境當中,從而找出閱讀材料中作者想要表達的真正意思和中心思想。從目前的小學語文閱讀教學情況來看,教師通常都是以灌輸式的教學方式向學生單方面地注入文章作者想要表達的意思,沒有注重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的主體地位,不利于他們形成良好的閱讀習慣。針對以上這種不利于學生思維能力和自主能力培養(yǎng)的傳統(tǒng)教學模式,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可以引導學生以文本細讀的方式對語文課文展開學習,以此來提高他們的閱讀能力。接下來,筆者就對文本細讀在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的應用策略提出幾點自己的見解。
一、小學語文閱讀教學文本閱讀中存在的主要問題
1.重點不突出。
在小學語文文本細讀時,不能只顧開頭和結尾,中間段也要充分顧及,在中段閱讀的指導過程中不能不突出重點,有很多老師在教閱讀時只是隨意地把文章讀一下敷衍了事,這并不可取。
2.內容不全面。
文本閱讀要有細心和耐心,教師教學生也是這樣的道理,很多老師在進行小學語文文本閱讀時馬馬虎虎,內容不夠全面,這樣不利于學生的全面發(fā)展。
3.閱讀速度過快。
小學語文閱讀教學文本閱讀中的另一個問題就是教師給學生的閱讀時間過短,小學生沒法仔細閱讀文本,導致閱讀質量不高。
二、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的文本細讀策略
1.激發(fā)小學生的文本細讀興趣。
小學生由于受到年齡上的限制,在理性與感性方面的發(fā)展方面,處于感性化狀態(tài),因此,小學生在某一學科中的學習狀態(tài)與學習效果和興趣具有直接關系。興趣是激發(fā)小學生語文閱讀的最佳動力,由自動閱讀、思考、探究,帶動小學生閱讀能力與寫作能力的提升。但是,在以往的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教師單一化的教學方式,讓課堂教學毫無新意,難以激發(fā)小學生的閱讀興趣,降低了小學語文閱讀教學質量。在文本細讀教學中,小學語文教學應注重興趣的激發(fā),結合小學生的閱讀學習現(xiàn)狀、興趣愛好、年齡特點等,采取多樣化的教學方式,例如,小組合作教學模式、多媒體教學模式等,活躍課堂氛圍,帶動學生的積極性,激發(fā)學生的求知欲,為文本細讀策略在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的有效實施提供基礎。
2.掌握全文,局部細讀。
小學語文教材中的文章都是經(jīng)過精心挑選的,其中的每一篇文章都是優(yōu)秀作品,每一個作品都是一個有機整體,每一個段落、甚至每一句話都與文章主旨相關。在以往的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教師受到應試教學思想的影響,在課堂教學中將知識點分解教學,為了讓學生在語文考試中可以獲得優(yōu)異成績。但是這種分解式教學方式,難以讓學生抓住文章主旨,難以理解其中心思想。文本細讀教學方式在下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的運用,主張從全文入手,在了解文章主題結構、主要內容的基礎上,在進行文本局部內容的吸毒,保持文章原有美感,獲得文本內容的綜合信息,讓學生深入了解文章的意義、背景、寫作意圖。
3.把握文本的主導價值。
新課程標準實施之后,要求教師在講課的過程中,要以充分重視學生的個性差異為前提,逐漸挖掘出文章中包含的情感及思想。在任何一篇文章當中,都會包含許多感情,雖然新課程標準要求教師充分挖掘文章思想與情感,但是,為了使學生對文章理解得更加透徹,教師需要把握文章的主導價值,將文章的主要情感作為課堂的主線,再向學生進行講解與展示。
4.細讀文章的主要內容。
對每一篇文章的閱讀都會有一個切入點,讀者可以通過這個切入點來對整篇文章進行解讀,在腦海中形成一個大體的印象。一篇文章當中,文章題目就像是文章的眼睛,它能夠包含文章中的大體內容,讀者通過對文章題目的細細品讀,就可以大致了解文章具體講什么,具體要表達什么感情。
5.重視文章中的藝術氣息。
在一些文章中,作者為了使文章變得更加優(yōu)美,更加耐人尋味,就會在文章中加入一些藝術氣息。教師在講解閱讀的過程中,就要引導學生發(fā)現(xiàn)這些藝術氣息,掌握這些藝術要領。一般的說來,文章的藝術氣息會體現(xiàn)在兩個方面,一方面是文章的表達方式,另一方面是文章的語言特色。在表達方式上,一般體現(xiàn)在修辭以及說明方法上,學生在閱讀期間,能夠掌握這些修辭方法以及具體的說明方法,就能夠很好的理解文章。而語言特色,它能夠有效的提高學生的評價以及欣賞的能力,能夠使學生通過不同的語言色彩了解到作者表達出的不同的感情,進而更加全面、更加深刻的了解文章。
6.鼓勵學生探究。
由于小學生的好奇心較強,思維也沒有受到限制,他們總會發(fā)現(xiàn)一些教師從未注意到的問題,這個時候教師就要引導他們自主探索,自己嘗試著在文章中找出問題的答案;對于學生無法找到答案的問題,教師就要耐心的講解。這樣能夠使學生更加細心,能夠快速找到文章的重點,加深對文章理解。
結語
綜上所述,當前我國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還存在一些不足,小學語文教師需要對其中的常見問題進行深入剖析,正確認識、了解文本閱讀策略在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的運用價值,并掌握文本細讀教學方式在閱讀教學中的有效運用方法,激發(fā)小學生的閱讀學習興趣,豐富學生情感,提升小學生的文章欣賞能力、理解能力、表達能力以及知識的運用能力。以提升小學語文閱讀教學質量。
參考文獻
[1]小學語文閱讀教學文本細讀的策略研究[J].周艷.文理導航(下旬),2015(05).
[2]基于文本細讀視野下的魯迅《祝?!氛n例研究[D].楊倩.新疆師范大學,2015.
[3]語境·結構·細節(jié)·語言——文本細讀的四個維度[J].田新星.語文教學通訊·D刊(學術刊),2017(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