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 璞
睡起聞米元章冒熱到東園送麥門冬飲子
宋·蘇軾一枕清風直萬錢,無人肯買北窗眠。開心暖胃門冬飲,知是東坡手自煎。古詩今譯
在炎熱的夏季,枕邊若有清涼的風就像“一萬錢”那樣珍貴,但好像沒有人愿意追逐這悠閑的時光。這清心養(yǎng)胃的門冬飲,要知道是蘇東坡親自煎煮的。
養(yǎng)生解讀
這首詩寫的時間應該是在炎熱的夏季,蘇軾的好友米芾大熱天中午不好好休息,卻去找蘇軾聊天,蘇軾有點生氣可又高興,甚至親自為好友米芾準備了清心養(yǎng)胃的佳品——門冬飲。那么,這個門冬飲到底是什么來歷?門冬又是怎樣一味中藥呢?
益氣生津的名方
門冬飲屬于飲子的一種,飲子是一種具有藥用價值的湯料。
這首詩只提到“門冬飲”,但是中藥有麥門冬和天門冬兩種,由于這兩種藥材的藥效相似,故常放在一起使用。麥門冬的功效比較貼合這首詩的意境,所以本文以麥門冬飲為例。
麥門冬飲子在很多中醫(yī)古籍中均有記載,只是配方各有不同,比如唐代《外臺秘要》中收錄的麥門冬飲子方,主要用于治療伏熱在胃誘發(fā)的嘔逆等癥。用麥門冬(去心)、蘆根、人參,以水煎煮,去滓,服用治療。
養(yǎng)陰潤肺的上品
麥門冬飲子中的麥門冬又稱為“麥冬”,是一味歷史悠久的中藥。中國現(xiàn)存最早的本草著作《神農本草經》中已經將麥冬列為養(yǎng)陰潤肺的上品,言其“久服輕身,不老不饑”。清代《醫(yī)學衷中參西錄》中記載:“麥冬能入胃以養(yǎng)胃液,開胃進食,更能入脾以助脾散精于肺,定喘寧嗽?!?/p>
總的來說,中醫(yī)認為,麥冬味甘、微苦,性微寒,歸胃、肺、心經,有養(yǎng)陰潤肺、益胃生津、清心除煩的功效,用于肺燥干咳、陰虛癆嗽、喉痹咽痛、津傷口渴、內熱消渴、心煩失眠、腸燥便秘等癥。
南京市中西醫(yī)結合醫(yī)院治未病中心副主任中醫(yī)師夏公旭提醒,麥冬雖然有這么多的功效,但是不宜長期服用;如果不在中醫(yī)師指導下擅自服用,可能生痰生濕,效果適得其反。另外,脾胃虛寒、感冒的人,也最好不要隨便食用麥冬,否則會加重病情。
益胃生津的藥膳
這里介紹一款以麥冬為主料的食療方,有助于益胃生津、潤膚養(yǎng)顏。
枸杞麥冬燒鯧魚
原料:枸杞子20克,麥冬20克,雞精2克,鯧魚400克,大蒜10克,料酒10毫升,鹽2克,生姜5克,胡椒粉3克,蔥10克,素油50毫升,蜂蜜、桂皮各適量。
制法:枸杞子、麥冬洗凈,去雜質,麥冬去內梗,用蜂蜜浸泡,鯧魚去鰓、內臟及鱗,用桂皮水泡一下,生姜切片,蔥切段,大蒜去皮、切片。將炒鍋置武火上燒熱,加入素油,燒至六成熱時,下入生姜、蔥爆香,注入清水燒沸,下入鯧魚、鹽、料酒、雞精、麥冬、大蒜、枸杞子、胡椒粉,煮熟即可。
枸杞麥冬燒鯧魚有滋陰補腎、清心除煩、益胃生津、潤膚益顏等功效,適用于肝腎虧損、腰膝酸軟、目眩、頭暈、目昏多淚、虛勞咳痰、消渴、遺精等癥的人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