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森春
【摘 要】閱讀是初中語文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培養(yǎng)學生的語文綜合能力的閱讀教學方法,教師應分析初中語文閱讀的教學現(xiàn)狀,采取行之有效的教學方法,轉變語文閱讀教學方法,促進學生的語文閱讀能力提高。
【關鍵詞】初中語文;閱讀教學;研究教學;教學方法
【中圖分類號】G633.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8)34-0217-01
一、初中語文閱讀的教學現(xiàn)狀
語文閱讀是心理感受實踐的過程,是每個學生獨感深受、吸取經(jīng)驗的認知關鍵。絕大多數(shù)老師認為學生閱讀的整體感知是學生對文章認知的必經(jīng)過程,卻不知是不是合理的教學過程,尤其對于一些閱讀水平較低的學生,很可能對文章只是一知半解,達不到整體認知的閱讀效果。有的老師或許會讓學生帶著問題閱讀文章,其目的也是為了讓學生對文章有個整體認知,可是卻讓學生往往不知何從下手。教師在閱讀的教學過程中,只是流于形式,缺乏有效的教學方式,沒有合理的體系與計劃,或者只是針對升學的考點進行講解,反而失去課堂閱讀教學的最佳時機,最終導致無功訓練。另外,教師自身的閱讀量并不豐富,缺乏整體感悟能力,造成無力教學,自身都沒有提高深造,再好的教學方法也無法傳授,很難培養(yǎng)學生閱讀能力。
二、提高教師的閱讀教學能力
教師作為課堂教學的實施者與組織者,在新課程改革的背景下,必須發(fā)揮自身作為教學指導者的作用,在語文閱讀教學中指導學生的學習。首先,教師必須樹立終身學習的觀念,不斷充實自己,通過廣泛閱讀書籍來拓展自己的知識面,在閱讀教學中為學生樹立良好的榜樣,引導學生積極主動進行閱讀學習。同時,教師提升自身的專業(yè)素養(yǎng)能夠保證在面對課堂教學突發(fā)事件和學生的疑問時,從容應對,為初中語文閱讀有效教學保駕護航。其次,為了取得更好的教學效果,教師還要提高自身的閱讀教學水平,便于學生接受掌握教材中的閱讀內(nèi)容,提高學生的語文閱讀能力。初中語文閱讀無論在文體范圍還是內(nèi)容深度上都是對小學閱讀的深化,對教師的閱讀教學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教師必須與時俱進,適應不斷發(fā)展的教學需要,為學生提供更加專業(yè)的閱讀指導。
三、轉變語文教學方法
課堂閱讀環(huán)境較為特殊,它既能進行個體的獨立思考,又會受到群體的閱讀制約。個性化閱讀教學師生都是探究者,都面對著新問題,對文本都能在已有知識的積淀之上,建構自己的新視點,賦予自我的新理解,這也就決定了師生之間要相互探討,相互啟迪,最終實現(xiàn)相互提高。徜徉于文本思想智慧的海洋之中,進行多元化的文化選擇和多方法的文化品味,但群體的從眾效應也影響著個體的獨特視角,因此,閱讀必須互動。
四、情感教學閱讀方法
新課程標準強調(diào)學生要運用多種閱讀方法。烏申斯基也曾經(jīng)說過:“比較是人類思維的基礎?!北容^文本不僅可以激發(fā)學生閱讀的興趣,而且可以使學生擴大自己的文學視野,在一定程度上也有利于提高學生的文學鑒賞水平。學生在進行比較閱讀的過程中才會注意到語言描寫非常特別之處,文本解讀時就應該有意識地引導學生進行比較文本精讀,引領學生在理解與不斷比較中加深認識。觸摸到隱藏在文字背后的東西,讀到作者試圖通過文本表達的意義,讀出自己對語言文字的敏感力就是我們教學解讀的生長點。
五、個性化閱讀的教學方法
“橫看成嶺側成峰,遠近高低各不同”。語文課堂只有在大力張揚個性化閱讀教學的基礎之上,充分挖掘閱讀主體的閱讀潛能,才能使新一代的學生有智慧,也才能適應未來社會飛速發(fā)展的需要。因此個性化閱讀教學對學生的發(fā)展具有重要意義。課堂上,要善于創(chuàng)設寬松的條件,多一些發(fā)現(xiàn),少一些拘束;多一些欣賞,少一些否定,使學生不斷凸顯自我,讓語文學習充盈著樂趣。
六、師生互動教學促進閱讀教學
課堂的閱讀教學要注重教師的主導地位,更應該關注學生的主體地位,它是教師和學生之間的雙向活動,是兩者共同參與、協(xié)調(diào)完成溝通交流的信息傳遞過程。教師只有充分發(fā)揚教學民主,才能增強學生的課堂“主人翁”意識,鍛煉他們積極思維的能力和勇于質疑的膽量,讓他們嘗到“跳一跳就能夠得到”的甜頭,讓學生不僅主動參與學,也參與教。如果教師只是按照自己的思維方式與傳統(tǒng)的教學方法,或直接或抽象地告訴學生標準答案,那就難以把教學任務落到實處,也很難影響到學生的心理意識的接受,更何況學生對老師的依賴思想也會一如既往,因此,學生的主體意識就不會被激發(fā)出來,他們就永遠是臣服于知識的“奴隸”,是知識的“記事本”。在閱讀教學中,必須摒棄傳統(tǒng)的教學觀念和方法,努力創(chuàng)設民主和諧的教學氛圍,嘗試著讓學生參與教學,體現(xiàn)真正的學習民主。
七、豐富多樣的課外閱讀
初中語文閱讀教學,除了教師對常規(guī)篇目的閱讀講授外,還包括學生的課外閱讀活動。教師在語文課堂上實施有效性閱讀教學,不能僅僅停留在學生對理論的死記硬背上,還應該鼓勵學生積極在課外閱讀中運用相關的閱讀理論與技巧,實現(xiàn)理論與實踐的結合,讓學生在學習實踐中提高自身的閱讀水平。同時,為了調(diào)動學生進行課外閱讀的積極性,教師必須為學生提供豐富多樣的閱讀形式,例如鼓勵學生在閱讀課外讀物時做讀書筆記,將一些有用的知識記錄下來;定期舉辦課外讀書會,讓學生分享交流讀書心得和體會。
參考文獻
[1]張應平.新課標下中學語文閱讀教學的思考[J].陜西師范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5(01).
[2]張磊,劉芳.探求初中語文閱讀教學有效性的策略[J].現(xiàn)代教育科學,201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