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情境體驗法就是教師通過在教學活動中創(chuàng)設與生活、社會等相似或一致的情境,然后將學生在情境中體驗知識的生成、能力的培養(yǎng)、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的形成的教學方法,這是一種能夠突破教學時空,幫助學生學以致用的重要途徑。小學的品德與社會課程是為了讓小學生的品質行為得以正確養(yǎng)成的學科,在這個課程中利用情境教學法,能夠有效加深小學生對這些思想品德知識的理解程度,也更符合小學生以形象思維為主的認知特點。本文便對如何在小學品德與社會課程中使用教學情境進行分析。
關鍵詞:小學;品德與社會;教學情境;生活資源;社會熱點;實踐活動
小學生的年齡較小,生活經驗比較淺薄,所以他們對于生活、社會的理解還不深刻,而他們的人格、道德、品質等都在成長與形成時期,在這種時候,教師對他們的引導也就直接關系著他們的個性養(yǎng)成。因此,教師可以利用情境教學法,將這些生活、社會實際問題搬到課堂之上,讓小學生在具體的情境之中親身體會,使其心理、情感、認知等都接受強烈的刺激,進而不斷提升他們的素質。下面,筆者從利用生活資源設置情境、利用社會熱點問題設置情境、利用角色扮演活動創(chuàng)設情境三個層面,討論在小學品德與社會課程中創(chuàng)設情境的有效策略。
一、 利用生活資源
生活化教學是現(xiàn)代小學教育的一個主流方向,這主要是為了縮短學科教育與小學生的實際生活之間的距離,旨在讓小學生學到實用的學科知識,提高他們應用知識的基本能力,小學品德與社會更應如此。因此,教師必須要在教學中合理利用生活資源,為小學生們創(chuàng)設一個生活化的教學情境。就如在《我成長的故事》一課中,我提前與學生家長取得了聯(lián)系,希望他們能夠向我提供自己的孩子成長故事中的照片。在家長的幫助下,我將每個學生的成長照片收集起來,并利用課前十分鐘的休息時間,在同學的幫助下,將這些成長照片懸掛在了教室之內。在布置好教室之后,我讓學生們毛遂自薦,為全班同學講述他們在成長中記憶深刻的成長故事。學生們在這個情境之中都顯得十分開心,他們十分熱情地為其他同學介紹自己這些照片背后的故事,教學氛圍十分熱烈。在此基礎上,我再引入本課知識,教學效果便比較優(yōu)良。
二、 利用社會熱點問題
大多數(shù)的小學生并沒有真正參與過社會實踐活動,但是隨著網(wǎng)絡的發(fā)展,各種網(wǎng)絡信息使得小學生的生活環(huán)境越來越復雜,小學生們可以隨時隨地的通過網(wǎng)絡與計算機瀏覽新聞,所以他們對社會熱點問題并不陌生。而品德與社會學科不僅要讓小學生正確認識生活,還要讓他們正確認識社會,因此,利用社會熱點問題創(chuàng)設教學情境也變得勢在必行。在《網(wǎng)絡給我們帶來了什么》一課中,我結合投影儀與網(wǎng)絡,讓學生們?yōu)g覽了近期十分引人注目的“刺殺辱母者案”。然后,我再讓他們看了網(wǎng)民對這件事情的看法,大多數(shù)的網(wǎng)民都認為于歡無罪,而當?shù)毓矙C關迫于輿論壓力,勢必會在后期做出相應的改變。學生們都感到十分氣憤,在充分調動起他們的情緒之后,我拋出了一個問題:“如果沒有網(wǎng)絡與電腦,網(wǎng)民們沒有辦法及時了解‘刺殺辱母者的案件,是否還會形成這么大的輿論壓力?”大多數(shù)學生在這個社會問題的引導下,都認為網(wǎng)絡給我們的生活帶來了很大的變化,這是一個好現(xiàn)象。趁此,我又引入了一些由于網(wǎng)絡暴力等原因,使得一些出名人士迫于輿論壓力走向輕生、歪路等新聞,讓學生們再次思考“網(wǎng)絡給我們帶來了什么”這個問題。很多學生都陷入了沉思,不一會,又紛紛開始議論起來。他們認為,他們承認網(wǎng)絡有利有弊,但只要我們每個人都遵守網(wǎng)絡規(guī)則,文明上網(wǎng),是可以減輕網(wǎng)絡的消極作用的。
三、 利用角色扮演
角色扮演既是一種游戲,也是一種創(chuàng)設情境的有效途徑。在角色扮演中,學生們要親自設計、表演具體的品德與社會情境,他們需要親身體驗,感悟這些具體的角色扮演活動中所蘊藏的道理,也更便于他們探究品德與社會知識,使其對這些問題具備良好的鑒別、判斷能力。在《血淚國恥》一課中,我提前讓學生們根據(jù)中國近代史,自由分組設計一些情景劇。有的學生選擇了鴉片戰(zhàn)爭,有的學生選擇了八國聯(lián)軍侵華,有的學生扮演我國的愛國志士,有的學生扮演侵華者。他們需要在課前收集相關歷史資料,可以借閱歷史書籍,也可以觀看歷史紀錄片,更可以尋求家長的幫助,保證本小組所設計的劇本的合理性。學生們將近代中國被侵華者壓迫的無奈與痛楚表現(xiàn)得淋漓盡致,也將資本主義侵略者的丑惡嘴臉盡情展現(xiàn)。在這節(jié)課上,學生們的愛國情懷都被這些情景劇激發(fā)了出來,這對于培養(yǎng)小學生的愛國主義情感十分有利。
總而言之,德育是現(xiàn)代教育的首要任務,而品德與社會課程則是實施德育的一個主要學科,因此,教師必須要懂得創(chuàng)新品德與社會教學活動,讓小學生們在情境之中主動思考與學習。在創(chuàng)設情境的時候,教師要合理利用生活資源,促使品德與社會課程回歸到真實生活之中;教師要合理利用社會熱點問題,在培養(yǎng)小學生的批判性思維的同時,還能夠使其形成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教師要合理利用角色扮演活動,寓教于樂,使得小學生在表演中深化認識,加深情感。
參考文獻:
[1] 蘇奕華.小學品德與社會學科中情境教學法的實踐探究[J].教育科學:全文版,2016(4).
[2] 劉磊.生活情境在小學品德與社會教學中的實踐探索[J].課程教育研究,2015(24).
作者簡介:賈海波,山東省東營市利津縣陳莊鎮(zhèn)中心小學。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