紀超
摘要:教學最優(yōu)化指根據教育教學規(guī)律,系統(tǒng)考慮教學條件以及學生實際情況等外部條件,科學組織教學活動和學生的學習活動,最大程度地提高教學的效率和效益。高校籃球教學對于培養(yǎng)大學生籃球運動技能,促進身心健康和諧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本文采取文獻資料法和專家訪談法及實地調查法對高?;@球課程教學最優(yōu)化進行探索,為高?;@球教學更加科學化、系統(tǒng)化、現代化做出一定的貢獻。
關鍵詞:籃球課程;教學;最優(yōu)化;高校
一、引言
體育是學校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素質教育的重要體現。體育對于促進青少年健康成長乃至提高全民族素質具有重要的作用。隨著社會經濟和科技的快速發(fā)展,人們的生活水平不斷提高,物質生活極大豐富,人均壽命也顯著延長。但是,青年大學生的體質健康狀況卻不容樂觀。大學生體質健康多項指標已連續(xù)多年下降,肥胖率、近視檢出率顯著增加。一方面是因為學習和就業(yè)的壓力。大學生為了能夠完成學業(yè),并找到一份滿意的工作,而不得不將大部分的時間花在學習上,壓縮了體育鍛煉的時間。一方面是因為大學生不良的生活習慣。比如對電腦以及手機過度依賴,大部分時間花在手機和電腦上,不愿意走出戶外開展體育鍛煉。三是因為當前大學體育教學沒有發(fā)揮應有的作用,沒有對學生的體質健康和體育鍛煉意識及習慣的培養(yǎng)產生應有的促進作用?;@球作為一項大學生喜愛的運動項目,也是一項大學體育中重要的選項課程。因此,如何對高?;@球教學進行優(yōu)化,最大程度地發(fā)揮籃球課程在培養(yǎng)學生籃球技能和方法及培養(yǎng)學生終身體育鍛煉的意識、興趣、習慣及能力方面的作用具有十分重要的研究意義。
二、高校籃球課程教學最優(yōu)化的意義
1.遵循因材施教的指導原則
從學生個人層面而言,每個學生的身體素質、智力水平、學習方法及籃球基礎技能和水平都存在比較大的差異。在實際教學中,也要求根據學生個體的差異進行“因材施教”。高校籃球最優(yōu)化教學要求教師在教學大綱的指導下,從學生實際出發(fā),制定不同的教學目標、教學方法和教學手段,盡可能地發(fā)揮每個人的潛能,提高學生籃球學習效率和對體質健康的促進作用。
2.培養(yǎng)學生團隊精神和合作能力
最優(yōu)化教學雖然考慮到學生的個體差異,強調應該根據學生的個體差異和個體需要進行差異化、個別話教學,但教學組織形式仍然是以集體教學為主,比如通過小組合作的方式共同完成某個教學任務,或者在教學中對班上的學生進行分層,針對不同層次的學生設立不同的學習目標,實現個體性和集體性的統(tǒng)一。在集體教學中培養(yǎng)學生團隊精神與合作能力。
3.激發(fā)學生籃球學習和練習興趣
最優(yōu)化的教學在教學內容和教學形式上進行創(chuàng)新,根據現的教學條件和學生的需要靈活進行選擇,構建平等合作的教學關系,采用多種有趣的教學方式來調動學生參與到籃球教學活動中的積極性,有效激發(fā)學生學習和練習籃球的興趣。
三、高?;@球課程教學最優(yōu)化思路
1.兼顧學生籃球運動能力的提高與知識的增長,完善學生認知結構
程序性知識和陳述性知識兩者雖然為心理學上不同的知識類型,但是兩者互相聯系。陳述性知識的掌握有利于程序性知識的提高。在以往的籃球課程學習中,教師注重對學生程序性知識的掌握,即籃球技能的傳授,但是卻忽視了籃球知識的教授。毛主席在《體育之研究》中曾指出:“欲圖體育之功效非動其主觀,促其對體育之自覺不可”。因此,沒有學生主觀認識的提高就不可能有實現更高層次的教學效果。在籃球學習中,雖然以技能為主,但是人的活動都需要通過認知作為中介,都需要復雜的信息交流。因此,在實際教學中,要注意開發(fā)學生的籃球運動經驗系統(tǒng),通過籃球知識的傳授和學生自我的不斷實踐總結,完善學生的籃球相關知識認知結構。
2.突出籃球文化與籃球實踐的有機結合
掌握高超的籃球技能不是高校籃球教學的唯一目標。通過籃球教學幫助學生養(yǎng)成良好的體育運動習慣和終身體育鍛煉的意識是高?;@球教學最重要的教學目標?;@球運動中凝聚了豐富的文化內涵,也包含了豐富的體育精神和價值。在籃球教學中,除了在籃球實踐中提高學生的籃球技能外,還應積極向學生傳授籃球運動所包含的教育文化、健心強身文化、籃球價值等。同時,在籃球課程教學中,注重對學生體育鍛煉意識的培養(yǎng),讓學生的體育鍛煉在課后以及在學校之外得以拓展和延續(xù),為學生終身體育鍛煉打下良好的基礎。
3.營造良好的教學氛圍,調動學生籃球學習的積極性
籃球的最優(yōu)化教學除了依靠教師的努力之外,還必須依靠學生自身學習籃球的積極性。學生籃球課程教學的興趣是推動學生積極參與到籃球教學活動中的主要原因。在高?;@球課程最優(yōu)化教學中,要求營造平等、合作、融洽的教學氛圍,激發(fā)學生的學習動機,讓每個學生都積極參與其中。一是要求采用豐富多樣的教學內容,根據教學大綱的要求和學生的需求,靈活地選取教學內容;二是創(chuàng)新教學形式,采取小組教學法、游戲教學法、分層教學法等教學方法發(fā)揮學生的自主性;三是對學生課程學習結果科學、及時評價。在學生學習進行中或者結束后及時給與鼓勵性的評價,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自信心。同時根據教師的教學反饋,對自己的學習進行必要的改進。
四、總結
高?;@球課程教學最優(yōu)化打破了傳統(tǒng)的教學論,旨在提高當前高?;@球教學的效益,不僅讓學生擁有健康的體魄,而且發(fā)展學生的個性心理品質,促進學生良好人格特質的形成,培養(yǎng)終身體育鍛煉的意識和習慣。在當前的高?;@球課程教學中,應該注重籃球知識與籃球技能并重、籃球文化與籃球實踐相結合、營造良好的籃球教學氛圍,從而不斷促進高?;@球教學不斷優(yōu)化。
參考文獻:
[1]李彥民.創(chuàng)新教學模式在高校體育籃球公選課中的應用研究[D].中北大學,2016.
[2]劉元國.多元視域下高?;@球專修課教學創(chuàng)新研究[D].遼寧師范大學,2014.
[3]萬宏.高校籃球教學與訓練的新方法研究[J].南昌教育學院學報,2012,27(01):181+187.
[4]吳秀蓮.高?;@球教學改革影響因素及發(fā)展趨勢探索[J].改革與開放,2011(08):156-157.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