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曌鑫美
摘要:化學是高中學習的重點科目,在學習的過程中經(jīng)常會遇到很多復雜問題的解答,為了提升解題的效率,可應用圖表法學習,能夠起到較大的幫助作用。因此,本文針對圖表法在高中化學學習中的應用做出了進一步探究,對圖表法的定義、應用圖表法產(chǎn)生的積極作用、圖表達的具體應用給出了詳細的分析。
關(guān)鍵詞:圖表法;高中化學;學習
在高中階段,對于化學的學習需要總結(jié)學習策略,有正確的學習方式,以便提升學習的效果。其中,在化學學習的過程中對圖表法的應用能夠幫助我們更好的對化學進行學習,減少解題花費的時間。
1、圖表法的定義
在化學的學習過程中,如果遇到較為復雜的題目時會很難找到解題突破口的,找不到分析問題的重點。針對這種學習的情況,其問題產(chǎn)生的因素在于沒有詳細分析出題目當中隱藏的信息,還有未對題目有明確的了解時便開始解題,導致了解題的效果不理想[1]。因此,在解題的過程中可以應用圖表法幫助我們分析問題,其解題的效果會有明顯的提升。對圖表法的應用可把題干當中的信息進行轉(zhuǎn)化,使其能夠在圖像中展現(xiàn)出來,與文字分析進行比較,對于問題的分析會更加清晰,但是該項解題方式的應用需要我們具備較強的能力,不但需要掌握良好的理解能力,還要有扎實的基礎(chǔ)知識。如果沒有這些學習基礎(chǔ)作為支撐,很容易在作圖時出現(xiàn)錯誤。
2、高中化學學習中應用圖表法產(chǎn)生的積極作用
2.1作圖法可以培養(yǎng)思維能力
在日常學習的過程中,對于作圖法的應用能夠促進我們邏輯思維的提升,從心理層面和生理層面進行分析,我們的邏輯思維能力正處于發(fā)展的重要時期,還沒有形成非常系統(tǒng)的思維與邏輯[2]。所以,在學習化學的過程中,經(jīng)常會遇到學習困難和難點,甚至付出了很多的努力但是學習效率卻不高。因此,在日常學習的過程中,要學會學習,正確學習。其中對于作圖法的應用會產(chǎn)生較大的積極作用,能夠非常靈活展現(xiàn)出題目當中的知識點,對于題目的分析會更加明了清晰,更是對動手能力和分析能力的鍛煉。
例如:700℃時,向容積為 2L的密閉容器中充入一定量的CO和H2O,發(fā)生反應:CO(g)+H2O(g)?CO2+H2(g),反應過程中測定的部分數(shù)據(jù)見下表(表中t2>t1):
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反應在t1min內(nèi)的平均速率為v(H2)=0.40/t1 mol·L-1·mim-1
B.保持其他條件不變,起始時向容器中充入0.60mol CO和1.20mol H2O,到達平衡時n(CO2)=0.40mol
C.保持其他條件不變,向平衡體系中再通入0.20mol H2O,與原平衡相比,達到新平衡時CO轉(zhuǎn)化率增大,H2O的體積分數(shù)增大
D.溫度升至800℃,上述反應平衡常數(shù)為0.64,則正反應為吸熱反應
在對其進行分析的過程中,要充分的結(jié)合圖表。如在分析選項A的時候可以結(jié)合圖表得出由t1min內(nèi)參加反應的CO的物質(zhì)的量為1.2mol-0.8mol=0.4mol,v(CO)=(0.4mol/2L)/t1 = 0.2/t1 mol/(L·min),速率之比等于化學計量數(shù)之比計算v(H2)=v(CO)= 0.2/t1 mol/(L·min),隨意選項A是錯誤的。
2.2作圖法可以喚起學生的學習興趣
在學習的過程中,對于作圖法的應用能夠?qū)栴}進行簡化,使其能夠更加清晰的進行展示。有些同學在學習的過程對化學的學習并沒有太大的興趣,出現(xiàn)這種情況的原因為化學枯燥以及較難掌握的情況導致的,由于在學習的過程中經(jīng)常會遇到學習的難點,漸漸失去了學習的信心,沒有學習的熱情和樂趣[3]?,F(xiàn)在,應用作圖法分析問題,能夠簡化題目,清晰的進行表現(xiàn),使我們在解題的過程中能夠非常直觀的感受變量之間的關(guān)系,為解題增加了一些趣味性,對邏輯思維進行了彌補。
3、圖表法在高中化學學習中的應用
在解題和學習的過程中,對于圖表法的使用,可以展現(xiàn)出非常強的表現(xiàn)能力,利用不同變量之間的具體形象表述,便可產(chǎn)生解題的思路。
例如:如圖一所示表示反應N2(g)+3H2(g)?2NH3(g);△H<0在某一時間段中反應速率與反應過程的曲線關(guān)系圖。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氨氣的體積分數(shù)最高的一段時間為t5-t6
B.t2-t3和t3-t4時間段氨氣的體積分數(shù)相等
C.t1時刻改變的條件是降低溫度
D.t4-t5時間段平衡向正反應方向移動
在分析問題的時候利用圖表法能夠提升解題的效率。從整體上進行分析,該反應為氣體體積減小的反應,且為放熱反應,由對圖象的分析可以得出,t1時正逆反應速率均增大,且逆反應速率大于正反應速率,所以進行平衡逆向移動;t3時正逆反應速率同等程度的增大,t4時正逆反應速率均減小,但逆反應速率大于正反應速率,則化學平衡逆向移動[4]。之后對選項實施具體的分析,在選項A的分析當中可以得出因為t3時平衡不移動,t1、t4時改變條件反應均逆向移動,氨氣的含量減少,則氨氣的體積分數(shù)最高的一段時間為t0-t1,所以A不正確;B.t2-t3達到化學平衡狀態(tài),體積分數(shù)不變,t3-t4時間段化學平衡不移動,所以氨氣的體積分數(shù)相等,因此B正確;C.t1時正逆反應速率均增大,且逆反應速率大于正反應速率,平衡逆向移動,改變條件為降低壓強,而降低溫度平衡正向移動,所以C錯誤;D.t4-t5時間段,逆反應速率大于正反應速率,則化學平衡逆向移動,所以D錯誤;
4、結(jié)束語
總之,高中化學與初中的學習階段進行比較,其難度有了明顯的提升,所以對其的學習要掌握正確的分析思路和學習方法,對于高中化學的學習會起到良好的幫助作用,產(chǎn)生理想的學習效果。
參考文獻:
[1]謝季霖. 淺析圖表法在高中化學學習中的應用[J]. 化工管理,2017,(02):194.
[2]白云. 高中化學探究性學習策略研究[J]. 中國教育技術(shù)裝備,2012,(16):92-93.
[3]史志鉞. 高中化學探究性學習策略研究[J]. 才智, 2011,(29):82.
[4]陸洪強. 高中化學學習方法策略[J]. 教育教學論壇, 2010,(02):110-111.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