葉圣陶先生說過:“讀得好就可以受到很好的語言教育,因為課本里的語言是近乎規(guī)范的?!本实姆蹲x能夠幫助學生理解文本,激發(fā)學生讀書的積極性,還可以培養(yǎng)學生的讀書能力。審視平時的范讀教學,忽視學生的自主體驗、個性感悟的現(xiàn)象時常出現(xiàn),學生在朗讀時往往被老師的范讀無形地束縛著。教師的范讀也可能帶來以下幾個后遺癥。
第一,學生機械模仿,亦步亦趨
在指導朗讀時,特別是對于低年級學生,老師往往會有意或無意地對朗讀提出統(tǒng)一要求。老師提出的朗讀注意點,在很大程度上干擾了學生對句子的自主體驗。有些老師經常會問“能學著老師(或同學)讀好這一段嗎?”類似的問題,老師在無形中給學生確定了一個朗讀的標準,對于具有較強模仿能力的小學生來說,這樣的朗讀就是學腔學調,成為一種機械的模仿。面對同一篇文章,不同人的處理技巧和朗讀風格也不同,我們老師怎能用自己的理解和標準對學生作統(tǒng)一要求呢?這樣,即使學生在朗讀時表現(xiàn)出了所謂的抑揚頓挫,那也是被教師催生而來的,毫無靈氣。
第二,學生與文本沒有共鳴
現(xiàn)在有不少的文章,離孩子的生活實際和經驗世界較遠。特別對于低年級學生來說,他們的知識面相對較窄,經驗世界不夠豐富,很多時候根本沒有完全理解詞句的意思。如果老師沒有在學生與文本間架設好橋梁,便讓學生試著感情朗讀,那朗讀的效果往往會差強人意。教學中,如果老師沒有充分做好準備,利用課文插圖、多媒體畫面或錄像等現(xiàn)代化教學手段為學生和文本之間架起橋梁,而只是通過所謂的范讀,就讓學生領略文中景象甚至情感的話,那朗讀也只是無病呻吟。
在小學低年級語文教學實踐中,要使教師的范讀達到比較理想的效果,我想我們應該注意以下幾個方面。
一、精選內容,有選擇地進行范讀
如何選擇范讀的內容,對于不同年級的學生,應有不同的區(qū)分。小學低年級的文章一般篇幅比較短,容量小,教學時花費時間也相對較少。那么對于低年級學生來說,教師可以范讀全篇。但一味的全篇范讀,也會使學生產生依賴和惰性。對于低年級文章的范讀也要結合文本的重點、難點來進行。教師有選擇地繪聲繪色的范讀,可以使學生更加快速地感受文本所蘊含的豐富的情感,同時學生的注意力很容易被教師聲情并茂、繪聲繪色的范讀所吸引,學生對文本的感知與印象也會進一步加深,這對學生語言的積累、語感的培養(yǎng)也有積極意義。當然,在實踐中,具體問題還要具體分析。教師要智慧地選擇范讀內容,對于低年級學生來說,必要時,哪怕一個字、一個詞也要進行反復、認真示范。
《我叫“神舟號”》中“飛船”與“嫦娥姐姐”的對話是本課朗讀的重點,文章用了擬人的手法來寫,學生很愛讀。在指導朗讀時,不僅要要求學生讀準,讀通順,也要讀出對話中的語氣情感?!版隙鸾憬恪钡脑捯x得親切,“飛船”的話要讀出肯定、自豪的語氣。在朗讀過程中,對于“嫦娥姐姐”的提問,學生似乎不能把疑問的語氣讀到位。我讓學生回想自己在跟別人提問時的語氣后,結合圖片進行了范讀,在聲情并茂的范讀后,明顯感覺學生對問句的朗讀有了更清晰的感知。經過反復練習,孩子們的朗讀有了很大進步。
二、做好示范,選擇恰當范讀時機
在什么時機、什么階段進行范讀也是一個值得思考的問題。把握好范讀的時機可以使范讀取得比預期更好的效果。只有在有需要時選用,范讀才會發(fā)揮它更好的作用。在教學《升國旗》一課時,可能是下午第一堂課的緣故,課堂氣氛明顯不夠活躍,這時我便讓孩子們回想校園里升旗儀式上少先隊員向國旗敬禮的情景,借助范讀,調動起一年級小朋友對國旗的崇敬之情,也調動了他們學習的積極性。再如《冰花》一課,作者用比喻句細致地描寫了冰花的各種樣子,十分美麗,我便順勢聲情并茂地讀起了這段話。讀完之后,我對冰花的美發(fā)出了深深的感嘆。再看看我的學生,也一一發(fā)出驚訝之聲,有些甚至躍躍欲試,想要把冰花的晶亮、潔白通過自己的朗讀表現(xiàn)出來。在我適時的范讀下,學生感受到了冰花的千姿百態(tài)、美麗動人,自然而然地學會了抓“一束束”“一朵朵”“晶亮”“潔白”等關鍵詞,體會冰花的晶瑩透亮。學生隨后的朗讀明顯更加到位,對冰花的美也有了自己的感受。
三、講究技巧,認真體會語言之美
作為教師,有必要將這些朗讀的方法教給孩子們,這樣他們才能更好地體會語言文字的精妙。教師范讀時要全身心投入,運用聲調、音量、速度、停頓等變化,使語調高低起伏,抑揚頓挫,深深打動學生的心,讓學生身臨其境,備受感染?!侗憋L和小魚》中北風認為自己的本領很大,不把小魚放在眼里。文章第四段寫北風氣極后猛吹了一口氣,河面結了冰。我讓學生想象北風氣急敗壞、不可一世的神態(tài),有些學生朗讀時表情很到位可語氣上似乎總有欠缺。其實學生就是摸不透重讀、節(jié)奏、停頓的一些技巧,所以在朗讀時才會差強人意。這時便需要教師的范讀,引導學生抓住“氣極了”“猛吹”這些需要重讀的詞語,讀出北風狂妄自大的樣子。學生在聽了我的范讀后,都迫不及待地試了起來,有些孩子還不由自主地配上了兇狠的表情進行朗讀,儼然是狂妄的“北風”的樣子,課堂效果好極了。在成功塑造“北風”的形象后,我又范讀了最后一段“小魚”自由自在捉迷藏的樣子,學生從我音量、語調的變化中明顯體會到了“小魚”的得意洋洋。這時我便讓孩子來說說老師在讀“北風”“小魚”文字中有哪些不一樣,學生一下子就能發(fā)現(xiàn)原來朗讀的快慢、輕重都是可以傳達出不同的情感的。
四、巧妙運用,培養(yǎng)學生個性朗讀
教師范讀在學生中起著榜樣作用,教師給了學生例子或參考。但在朗讀實踐中,低年級學生由于思維定式,很容易將教師的這種“參考”變成“標準”,反而忽略了自己對文本的感受,一味地模仿老師的朗讀技巧,拿腔拿調。這樣的現(xiàn)象在低年級學生中很容易產生,把朗讀變成了唱讀、表演。為了避免這種“教師范讀后遺癥”的產生,對于低年級學生我們在平時的教學時也要注意培養(yǎng)他們的個性化朗讀能力,尤其是要注重引導學生去用心感受文本,才能要求學生做到個性化地朗讀文本。
《小河與青草》一課,小河和小草的對話中感嘆句很多。對于這些感嘆句,學生很容易機械地模仿老師范讀時的語氣,而非真正理解這感嘆號所代表的情感。我便把其中一句“你長得碧綠碧綠的,真讓人喜愛”改成“你長得很綠,我喜歡”,用這樣對比的方法讓學生進行朗讀。學生不約而同地都喜歡課文里的語言,雖然我之前已做過范讀,但學生在思考過這樣一個問題后的朗讀并非是單純的模仿老師,而是帶有了自己的想法。有的在朗讀時強調“碧綠碧綠”突出小草顏色好看,有的則重讀了“真”字體現(xiàn)小河對小草的喜愛,有的孩子在讀書時還露出了喜愛的表情。在教師的朗讀指導下,學生別出心裁地對相同的詞句進行了不同的處理,無不體現(xiàn)出學生的自主感悟和個性特色,課堂氣氛一下子活躍了起來,朗讀效果精彩紛呈。
徐世英先生曾說:“朗讀是躍出紙外賦予作品生命,使人感受,使人融貫、顯現(xiàn)。在某種意義上,朗讀比講解更重要。”因此,教師范讀的重要性是不容忽視的。在低年級語文教學中,我們要充分發(fā)揮好教師范讀的無限魅力,用范讀給孩子種下語文的種子,讓學生沉浸課堂,愛上語文,讓范讀成為課堂一道靚麗的風景。
作者簡介:江蘇省蘇州市高新區(qū)成大實驗小學校語文教師。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