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四川眉山市公安局交警支隊的3名民警和外賣公司的3名外賣小哥進行角色互換體驗的新聞,引起網友的廣泛熱議。通過互換體驗,交警感受到了送餐外賣小哥的不易,外賣小哥同樣感受到了現(xiàn)場執(zhí)法交警維護交通的不輕松。
筆者不禁為這樣的角色互換體驗叫好。我們常說“子非魚,安知魚之樂?”同樣道理,“子非魚,安知魚之痛?”。
要知道魚之樂、魚之痛,光有換位思考是不夠的,只有與魚進行角色互換,身處魚的位置去親身體驗,才能真切地感受魚之樂和魚之痛。
黨員干部在服務群眾的過程中,必須把自己放到群眾的位置上,以群眾的角色進行真切體驗,才能真切感知群眾的樂與痛、愿望與期盼。諸如,以普通群眾的身份,到辦事窗口去排排隊,看看等待的時間有多長,窗口服務人員的臉色怎么樣,辦事的質量與效率如何?瞧瞧服務群眾的窗口,是不是存在像電視劇《人民的名義》中那樣需要彎著膝蓋、弓著腰辦事的問題?以普通交通參與者的身份,到紅綠燈路口,看看紅綠燈時間設置是否合理,是否存在讓人等得不耐煩的問題?用老人、健康成年人、兒童的步伐分別步行過一次馬路,看看能否在綠燈設定的時間內安全通過?經常擠擠地鐵、坐坐公交、打打出租車,專門到辦事大廳、候車室、候診室等公共服務場所去走走、站站,體會一下是否存在如媒體報道的,某單位辦事大廳的空調和風扇設在工作人員區(qū)域,群眾辦事等候區(qū)域因為被柜臺玻璃隔開,熱得像蒸籠的現(xiàn)象,等等。
服務群眾的過程中,只有始終堅持與群眾角色互換體驗,才能真正摸準“魚之樂、魚之痛、魚之憂”,如此,才能在心里始終裝著群眾,主動站在群眾的角度上去發(fā)現(xiàn)問題、思考問題、解決問題,與群眾想到一塊、說到一塊、干到一塊。如此,那種為群眾辦實事卻得不到群眾認可的出力不討好現(xiàn)象必然會大大減少,把民生工程辦成民怨工程的事與愿違現(xiàn)象必然會得到有效避免,服務群眾的“最后一公里”就必然會順利打通,服務群眾的滿意度必然會大大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