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 能 盧昌華
中小學校圖書館(室)辦學條件的重要有機組成,是師生不可或缺的信息資源中心,是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全面深化課程改革的重要陣地,對于保障教學、服務教學、促進教學,提高學生自主學習能力,促進學生全面發(fā)展具有重要作用。在教育部、文化部、國家新聞出版廣電總局出臺《關于加強新時期中小學圖書館建設與應用工作的意見》的大背景下,我校深刻認識加強中小學校圖書館(室)建設的重大意義,切實增強責任感、使命感和緊迫感,全面落實責任,明確目標任務,切實加大投入,完善政策措施,將我校建設提高到新水平。
2013年12月,借助我?!叭S七段”單元教學模式問卷機會,我館對學生的閱讀情況也做了一份問卷調查,調查結果顯示學生到館利用圖書的情況不容樂觀。問卷反饋,初中生每月到圖書館一兩次甚至更少的占到68.3%,高中生占77.2%,初中生到館時間多于高中生。學校期刊閱覽室反映幾乎沒有到過的學生占61%;偶爾來的占45%,“被安排到館的”占52%,多數是初中生和部分高一學生。高中生幾乎不到館的主要原因,作業(yè)太多46%;找不到喜歡的書籍和期刊29.3%;考試壓力大無暇顧及24.4%;圖書環(huán)境不好17%。
針對這些問題,我校通過借鑒沿海發(fā)達地區(qū)中小學圖書館的經驗,對圖書館進行了整體的升級改造,借助高科技RFID技術、網絡技術和智能化控制技術等打造全館自助化的圖書館,將傳統(tǒng)的人工借閱、人工管理升級為自助借閱、智能管理,方便讀者的借還書操作,加速文獻的借閱和流通,將來自各方面的信息集中管理,提高圖書管理的計劃性和預見性。
進行所有設備及館藏和流通數據的統(tǒng)一儲存、管理及數據的聯通。由多個系統(tǒng)的高效集成實現,不同異構的系統(tǒng)之間需要進行一定的數據交換。系統(tǒng)采用B/S多層體系結構,采用了大集中的方式,各成員館無須配置高檔服務器、無須安裝專用系統(tǒng)軟件、無須專業(yè)的計算機技術人員,解決了重大的專業(yè)人力資源問題。
通過為圖書館藏書貼上RFID標簽,使得圖書館的智能設備能夠識別到館藏圖書的信息,包括其流通信息;通過層架標的建設,讓書架實現對館藏圖書的定位并能識別到上架的館藏圖書信息。
例如自助查詢機。通過自助查詢機顯示屏可瀏覽本館圖書目錄;可訪問圖書館網站及檢索館藏目錄。自助借還機:可對粘貼有RFID標簽的流通資料進行掃描、識別和借還處理的設備系統(tǒng),用于讀者自助式圖書的借閱、歸還、續(xù)借操作,方便讀者和工作人員對流通文獻進行歸還、續(xù)借處理。用戶自助借書:掃描書上的RFID標簽,判斷所接圖書狀態(tài)是否正常,借書成功,記錄本次借書的數據。用戶自助續(xù)借:掃描書上的RFID標簽判斷所接圖書狀態(tài)是否正常,續(xù)借成功,記錄本次借書的數據。如果逾期,提示用戶到管理員處辦理續(xù)借。用戶自助還書:掃描書上的RFID標簽,判斷所接圖書狀態(tài)是否正常,還書成功,記錄本次還書的數據,并將圖書放到指定的還書位置。如果逾期,提示用戶逾期圖書違約金及其他處理措施。智能盤點車:可以非接觸式地快速識別粘貼在流通資料上的RFID標簽和層架標,完成排架/查找/統(tǒng)計流通資料等功能;有效降低工作人員勞動強度和提高圖書館數據采集速度,支持無線連接,數據快速實時更新,支持離線盤點。
同時,我們認為,智慧圖書館的利用應該與學生閱讀、教師專業(yè)化發(fā)展等“書香校園”建設有機結合,這也為我們探求其路徑提供了研究可能性。
一是將落實新區(qū)“書香校園”建設行動計劃與學校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相結合。二是與學校課程課堂深層次變革,提升師生閱讀素養(yǎng)相結合。三是與深入推進“育心文化”建設,創(chuàng)建“育心”領航的成都一流中學相結合。
我校充分發(fā)揮了新建成4 056平方米圖書館陣地:設有2個書庫,540個座位的學生閱覽大廳,60個座位的電子閱覽室(配置平板電腦120臺),30個座位的讀書交流活動室,60個座位的教師閱覽室,24個座位的教師資料室,還有16個座位的工具書專用藏書室及教師電子備課室。配備期刊種類達185種,報紙51種,征訂報刊共計392份。工具書677種共982冊,教學參考書種類有392種共672冊。學校圖書館現有進入系統(tǒng)的紙質圖書16.478萬冊,學校即將新增紙質圖書56 820冊(已審批進入購買程序),圖書館館藏紙質圖書共計22 1600冊。
制訂了《華陽中學閱讀課程開發(fā)與實施計劃》,共開設了語言與文學、數學、人文與社會等8個學習領域全部17門必修國家課程和19門必選課程,開設了基礎性、拓展性、提高性、研究性、綜合性、特色性六大類、86門自主選修課,形成了十心教育、帶你去創(chuàng)新、中學生心理專題輔導等19門較穩(wěn)定、效果較好的校本自主選修課程,初步建立了“育心”閱讀課程體系。
一是加強組織領導,建立閱讀推廣組織機制。學校聘請了省首批學術和技術帶頭人陳安福教授為“書香校園”顧問,成立學校領導小組、年級部門工作小組,聘任了閱讀推廣教師,由德育處、教務處、教科室、工會具體負責讀書活動的實施。二是細化實施方案,建立教師閱讀常態(tài)機制。制訂活動實施方案和我?!皶阈@”活動日歷,要求教師結合個人實際,制定出讀書成長規(guī)劃和讀書目標,建立年級教師書房和班級書吧。三是加大考核評價,建立教師閱讀激勵機制。健全教師讀書活動檔案管理,將教師讀書情況與教師的繼續(xù)教育和業(yè)務考核掛鉤。四是強化保障,建立經費保障機制。加大學校圖書館圖書和學校朝華樓教師書房資金投入,加強班級書吧建設,加強智慧校園信息化建設,保障校本研修讀書活動正常進行。
為我校的師生提供了更為便捷的借閱體驗,查詢方便,借閱效率大大提高,不再等待。圖書館圖書的使用效益得到提升。圖書管理更高效,減輕了圖書管理員的負擔。圖書館管理員從繁重的圖書管理工作中解脫出來,我校在進行智慧圖書館建設后,開展了更豐富、更多元且切合師生需求的閱讀活動,
學校開展了建設“班級書吧”活動。通過對班級書吧命名、位置選擇、圖書數量、環(huán)境建設、書吧管理五方面的評比考察,全校共評選出6個示范書吧:初2018屆8班(智源書吧)、初2017屆5班(墨香書吧)、高2018屆2班(德厚書吧)、高2018屆18班(蔚藍書吧)、高2017屆6班(知賢書吧)、高2017屆19班(鐫玉軒),小小書吧培養(yǎng)了學生的管理、審美能力,更成為他們讀書、學習、交流的精神家園。
我?!扒嗄旮刹扛呒壯行薨唷焙汀扒嗄杲處熝行薨唷泵繉W年8本書籍的硬性閱讀量、2萬字的讀書筆記,敦促了青年教師快速成長?!皶阈@”計劃開展以來,“雙青”班每周一次組內集中討論交流,每月一次班級集中讀書交流活動沁潤心靈、獲取思考,成效顯著,在全校教師中起了很好的帶頭作用。
學校定期向全校教師印發(fā)閱讀選文,并進行全員測試和提交學習心得體會。學校將督查教師的閱讀情況、撰寫心得體會情況以及開展“育心文化”問卷調查、“心理教育”“課堂教學管理心理學課程”測試情況做出實實在在的成績分析和公示通報。教師通過閱讀,源源不斷獲得教育素養(yǎng);通過言傳身教,潛移默化帶動學生、家人參與閱讀中來。
初中部舉行了“經典同誦讀 書香伴成長”朗誦比賽,在現場看到學生用飽含感情的聲音詮釋了經典詩文的無窮魅力:《沁園春·雪》《少年中國說》《七律·長征》的豪情激昂、壯志凌云,《滿江紅》《江城子·密州出獵》《將進酒》的高亢蒼茫、激情澎湃,《紅燭》《雨巷》《我深深愛戀的祖國》的細膩婉轉、深情眷戀。
高二年級開展了“誦讀經典詩文”默寫比賽,兩輪比拼后,117名經典詩文佼佼者進入了決賽,他們親近經典、愛好經典的行為,定將影響更多的同學走近經典。高三年級開展了“寫真情書評,辦書香手報”的活動,年級成果集《閱讀育心 沁潤心靈》中一篇篇真情實感的手寫書評,一份份精美質樸的手抄報,讓我們領略到了高三學子的個性閱讀和深邃思想。高一年級“秋之韻”詩歌朗誦會讓師生在古詩詞優(yōu)美的意境中品味到了秋天的魅力。
學校開展 “書香”評選活動,評出書香教師、學生、家長各6名,他們參加了新區(qū)“十大書香教師”“十大書香學生”“十大書香家長”的評選活動。我校王曉燕老師榮獲新區(qū)“十大書香教師”榮譽稱號。
學校不定期舉辦“書香校園讀書論壇”,邀請杰出家長、知名學者、專家來校為師生舉行專題報告會。中國科學院科學家、著名核物理學家陳賀能教授來校作了《贏在創(chuàng)新》的演講,北京大學劉志耘博士帶來了《北斗不高冷》的講座;全國中小學生創(chuàng)新作文大賽組委會辦公室主任張曉明老師為我校400余名師生分享了歷屆創(chuàng)新作文大賽命題關鍵詞:“熱點”“人文”“科技”“生活”“想象”“思辨”。家校會上,一些家長朋友也主動講述自己與書齋的故事,鼓勵孩子們成長路上與書香為伴。
我們將安排督查教師和學生的讀書記錄,評選優(yōu)秀典型,參加新區(qū)教師閱讀發(fā)展論壇暨讀書沙龍活動;開展教師和學生的讀書交流活動,共享經典,參加新區(qū)第七期教師閱讀發(fā)展論壇暨讀書沙龍活動;開展書香校園演講比賽,參加新區(qū)第八期教師閱讀發(fā)展論壇暨讀書沙龍活動;總結書香校園建設經驗,籌劃進一步書香校園工作。
繼續(xù)把學生閱讀課納入了班級課表,成為常態(tài)開設課。完善已開發(fā)的《十心教材》《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初中版、高中版)校本教材,匯集制作《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學習習近平總書記講話引用古詩詞名言》《學人物、讀故事》《學習新版中小學生守則,爭做崇德向善華中人》專題選修教學課程資源包等。
提升學校校報《朝華》、??肚啻喝A章》、華中微信公眾號、學校年級“踔遠”“菁華”文學社及班級書吧品質,面向全體教師、學生和家長,結合學校實際,個性化可持續(xù)性的開展書香校園建設工作,并積極做好宣傳報道。
更多征訂一些學科課改書籍、期刊等資料,如《中國教師報》《中國教育報》《中小學教育》《中國德育》《班主任》等,圖書館在認真做好書籍管理和借閱工作同時,定期向廣大師生推薦優(yōu)秀書目。
[1]宋蘭平.中學圖書館資源利用與學生閱讀現狀的調查研究[M].中小學教育,2015(11):67-68
[2]田慧生.深化我國課程改革整合與課堂學習改革[J].教育科學論壇,2005(1):4-21.
[3]祝長水,陳安福.學科教學滲透心理健康教育的實踐研究[J].教育科學論壇,2014(9):42-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