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張愛軍 秦小琪
目前學術界對自媒體研究已經取得了一定的成果。這些研究成果主要包括自媒體的地位、特征、機制;自媒體與傳統(tǒng)媒體、社會輿論、意見領袖、個人隱私、大數(shù)據(jù)、AI人工智能等內在關系;自媒體的議程設置與規(guī)范;自媒體對政治、社會、經濟、文化等方面的影響等。但在自媒體對網絡主權的功能性擴張和規(guī)制方面的研究尚有一定程度的不足。深入研究自媒體對網絡主權產生和發(fā)展的功能,構建自媒體對網絡主權發(fā)展的功能平衡機制,對于維護網絡主權具有重大的理論和實踐意義。
自媒體和網絡主權都是互聯(lián)網發(fā)展的產物。自媒體是個人借助互聯(lián)網技術平臺通過點對點或者點對面的方式將信息進行采集、過濾、加工并傳播給他人的個人化媒體。自媒體全方位地影響著人們的經濟、政治、文化、社會、法治、倫理、娛樂等方面的生活。“網絡主權是一個國家自主進行互聯(lián)網內部治理與獨立開展互聯(lián)網國際合作的資格和能力,是傳統(tǒng)主權在網絡空間的自然延伸,也是現(xiàn)實主權在網絡虛擬空間符合邏輯的映射?!雹僮悦襟w是網絡主權的構建物、傳播物、衍生物。自媒體具有構建網絡主權理論的內涵和外延功能,自媒體是傳播網絡主權的重要渠道,自媒體不斷衍生出網絡主權問題與內容。自媒體對網絡主權具有功能性擴張的特質。自媒體開辟和拓展了網絡主權的內涵、時間、空間和邊界,成為陸、海、空、天之后的“第五空間”或者是從領土、領空、領海領域拓展到“信息邊疆”,推進了網絡主權研究的新領域、新范式。自媒體的自由性、開放性、平面性、無邊界性等特性從各個維度給網絡主權發(fā)展帶來了機遇和挑戰(zhàn)。
自媒體與網絡主權具有一定程度的共生性和一致性。網絡主權是關系到國家主權的至關重要的問題,國家主權與網絡主權具有一致性,國家的主權具有絕對性、永久性、不可讓渡性、不可分割性和不受侵犯性。②網絡主權作為國家主權的延伸,自然也具有國家主權的基本屬性,這主要表現(xiàn)在:“對內而言,網絡空間主權指的是國家獨立自主地選擇本國網絡發(fā)展道路、網絡管理模式、互聯(lián)網公共政策,不受外部干涉;對外而言,網絡主權指的是一國平等地參與網絡空間國際治理,防止本國互聯(lián)網受到外部入侵和攻擊?!本W絡主權包括管轄權、保障權、獨立權、防衛(wèi)權、平等權:“管轄權指的是主權國家對本國境內的網絡建設、運營、維護和使用進行監(jiān)督管理的權力,有權基于本國情況制定自己的網絡法律和政策。獨立權是指一國完全獨立自主地行使權力,排除外來干涉。網絡領域的防衛(wèi)權主要指的是主權國家具有對外來網絡攻擊和威脅進行防衛(wèi)的權力。網絡領域的平等權主要指的是各國的網絡之間可以平等地進行互聯(lián)互通,各國可以平等地參與國際互聯(lián)網治理。”③網絡主權又具有與國家主權的矛盾性,這主要表現(xiàn)在三個方面?!熬W絡主權在內涵上存在著諸如互聯(lián)網的開放性、虛擬性與國家主權封閉性之間的矛盾、互聯(lián)網的超地域性與主權地域性之間的矛盾、互聯(lián)網的多中心性與國家主權單一性之間的矛盾?!雹芙鉀Q這三個基本矛盾,是網絡主權的理論與實踐必須面臨的問題。自媒體與網絡主權具有同樣的基本屬性。自媒體與網絡管轄權、保障權、獨立權、防衛(wèi)權、平等權具有一定程度的直接或間接聯(lián)系,自媒體是獨立的,與網絡主權獨立相一致。自媒體具有防衛(wèi)權,不受他國的干涉和攻擊。自媒體是平等的,他國不能對別國對自媒體實行雙重標準。
傳播功能學派的思想家們從不同的視角對傳播功能進行了分析和概括。比如拉斯韋爾把功能分為監(jiān)視社會環(huán)境、協(xié)調社會關系、傳衍社會遺產。賴特在此基礎上圍繞大眾傳播的社會功能問題提出了環(huán)境監(jiān)視、解釋與規(guī)定、社會化功能、提供娛樂的“四功能說”。施拉姆認為傳播具有政治功能、經濟功能和一般社會功能,政治功能主要包括監(jiān)視、協(xié)調、社會遺產、法律和風俗的傳遞。拉斯韋爾和賴特的傳播功能學說包含著政治傳播功能內容。施拉姆則直接提出了傳播的政治功能理論,并把傳播的政治功能放在第一位。他們的傳播功能學說無疑對于分析自媒體的政治功能、自媒體對網絡主權的功能性分析具有啟發(fā)和借鑒意義。但也必須看到,他們的傳播功能學說因政治社會制度、意識形態(tài)、核心價值不同,在自媒體傳播功能的本土化適應性上具有本質的不同。
自媒體對網絡主權發(fā)展的正向功能主要包括:
1.自媒體對網絡主權具有環(huán)境監(jiān)測功能
阿爾溫·托夫勒認為:“誰掌握了信息,誰控制了網絡,誰就擁有了整個世界?!雹葸M而言之,誰掌握了自媒體和網絡主權的信息,誰就能控制網絡,誰就擁有了整個網絡主權世界。網絡空間是虛擬領土,自媒體成為虛擬領土的收集和傳達信息的重要主體。陸、海、空、天既是現(xiàn)實國家主權,也是網絡主權。在現(xiàn)實中,陸、海、空、天具有明確的界分,在網絡中,自媒體打破了這種明確的界分,且全方位越界。自媒體在收集和傳播信息的全方位越界,就會對國家主權、網絡主權在全方位發(fā)揮作用。自媒體既影響傳統(tǒng)的陸、海、空、天領域,又影響著網絡主權領域,尤其是對網絡主權領域產生著直接的影響。
2.自媒體對網絡主權具有解釋與規(guī)定功能
自媒體與網絡主權的關系具有自身的邏輯與事實推進過程,通過告知、解釋和規(guī)定來完成。作為告知,自媒體形式、內容和功能都涉及國家主權的各個組成部分,因此必須告知網民和自媒體主體自身。但自媒體對網絡主權的內容不僅僅限于告知,而且對網絡主權進行解釋。作為解釋,自媒體解釋和厘清網絡主權的內涵、外延、功能、意義,強調保障國家主權和網絡主權的意義。作為自媒體的形式,自媒體的自由形式影響到國家現(xiàn)實主權和網絡主權。作為自媒體的內容,自媒體主要涉及的是觀念形態(tài)和軟實力的主權。作為自媒體的功能,自媒體只有捍衛(wèi)國家主權才具有存在的必要性和現(xiàn)實性。
網絡主權主要包括網絡管轄權和網絡保障權。沒有網絡管轄權和網絡保障權,自媒體在形式上渾然無序,在內容上魚龍混雜。國家安全受損,社會安全沒有保障,分裂主義、極端主義、恐怖主義通過自媒體傳播,使整個國家和社會陷入動蕩。對自媒體的保障權,具體包括制度保障權、治理體系保障權、法律保障權。具體到自媒體也同樣如此,沒有對自媒體的管轄權,就沒有對自媒體的保障權,沒有對自媒體的保障權,自媒體就沒有安全。自媒體只有受制于管轄權,才能享有對自媒體的保障權。自媒體只有享有保障權,才能更好地捍衛(wèi)網絡主權。
3.自媒體對網絡主權具有政治社會化功能
網絡政權的核心是網民的安全。網絡主權分為三個組成部分,即核心層、基礎層和應用層。核心層是網絡政權,網絡主權不容侵犯即網絡政權不可侵犯,否則就會破壞政治穩(wěn)定,甚至瓦解政權,使政權崩潰?;A層主要包括網絡物理設施,基礎設施不容破壞,否則會直接侵犯現(xiàn)實與網絡的雙重主權。核心層、基礎層都具有明確的主權邊界,自媒體主權邊界具有超地域性。自媒體的自由主體權利主要體現(xiàn)在應用層。自由與安全是自媒體一枚硬幣的兩面,自由帶來安全,安全帶來自由,安全與自由才會帶來實質真實的網絡主權安全。自媒體必須充分踐行網絡主權原則。自媒體既不能侵犯國家主權,也不能侵犯網絡主權。網絡主權作為國家主權的延伸,自媒體侵犯網絡主權,就是侵犯國家主權。自媒體的自由特性不是侵犯網絡主權的理由,恰恰是保障網絡主權的依據(jù)。自媒體的自由與秩序密不可分,僅講自媒體的自由,而不講自媒體的秩序,只會陷于無政府主義和烏托邦主義。自媒體只有遵守網絡主權原則,才具有存在的可能性和現(xiàn)實性,才具有通過保障權保障自媒體的必要性和現(xiàn)實性,各國政府才能為自媒體提供人權和自由的根本保障。自媒體通過公共權力教育、網絡社會教育、社群網絡教育、互動教育、平面化教育、自我教育等進而實現(xiàn)對網絡主權的社會化教育,使網絡主權觀念成為社會的基本共識底線,進而達到保障網絡主權的目的。
4.自媒體對網絡主權具有意識形態(tài)功能。
權力制造意識形態(tài)話語,意識形態(tài)話語制造權力。意識形態(tài)有官方意識形態(tài)和民間意識形態(tài),有國內意識形態(tài)和國外意識形態(tài)。意識形態(tài)的核心是維護政權、國家主權和網絡主權?,F(xiàn)實中有多少意識形態(tài),網絡中就有多少意識形態(tài),自媒體是傳播各種意識形態(tài)的重要平臺。新時代社會主義思想、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主流意識形態(tài)等是政權的重要組成部分。捍衛(wèi)主流意識形態(tài),就是捍衛(wèi)國家主權和網絡主權。網絡主權包括網絡主流意識形態(tài)安全,是現(xiàn)實主流意識形態(tài)主權在網絡上的主權延伸。挑戰(zhàn)網絡主流意識形態(tài),就是挑戰(zhàn)主流意識形態(tài)主權,就是破壞網絡安全。在自媒體中產生了各種不同的意識形態(tài),但這些意識形態(tài)必須以保障主流意識形態(tài)為前提,不能沖擊主流意識形態(tài)的主權地位。
5.自媒體對網絡主權具有文化功能。
每一個國家都具有特殊的文化傳統(tǒng),也具有特殊的文化主權。保障各國自身的特有文化,就是保障文化主權。習近平總書記指出,以《聯(lián)合國憲章》為核心的國際關系基本準則,同樣適用于國家主權原則在網絡空間的應用?!妒澜缛藱嘈浴分赋?“各聯(lián)合國國家的人民已在聯(lián)合國憲章中重申他們對基本人權、人格尊嚴和價值及男女平等權利的信念,并決心促成較大自由中的社會進步和生活水平的改善。”任何國家都有自己獨特的文化,都有自身的文化發(fā)展方式、發(fā)展道路和發(fā)展路徑,也都具有獨特的文化主權?!拔幕鳈嗍菍γ褡逦幕瘋鹘y(tǒng)的繼承與認同。文化主權是一個國家、一個民族的立身之本,國家的根本利益所在。國家文化主權維護和發(fā)展,往往以文化話語權為主要標志,在交流碰撞和融合中維護國家的文化話語權至關重要?!雹尬幕鳈嗑哂忻黠@的價值性,“國家文化主權是國家主權的文化形態(tài),是國家主權在文化領域的集中展現(xiàn)。如果說,國家主權的價值基點在于最大限度地維護和促進國家利益,那么,最大限度地維護和促進國家文化利益就是國家文化主權的價值歸依?!雹咦悦襟w的主體性、自由性、多元性是基本人權、人格尊嚴和價值的重要組成部分,必須與社會進步和生活水平相適應,必須與社會主要矛盾轉化相適應,畢竟物質生活的生產方式制約著整個社會生活、政治生活和精神生活的過程⑧?!澳呐率亲畛橄蟮姆懂?雖然正是由于它們的抽象而適用于一切時代,但就這個抽象的規(guī)定性本身來說,同樣是歷史關系的產物,而且只有對于這些關系并在這些關系之內才具有充分的意義?!雹嵴珩R克思所說:“權力永遠也不能超出社會的經濟結構及由經濟結構所制約的社會文化發(fā)展?!雹庾悦襟w在保障文化安全方面同樣負有責任和義務。
網絡主權是自媒體的前提和基礎,自媒體具有捍衛(wèi)網絡主權的自然義務、道德義務和社會義務。離開了網絡主權,自媒體的存在與發(fā)展就失去了依托和根本。自媒體只有在捍衛(wèi)和發(fā)展網絡主權的前提下,才會享有保障權,才會有繁榮和發(fā)展。以網絡自由名義逃避管轄權,就失去了保障權。背離和破壞網絡主權,違背了國家憲法和法治的約束,自媒體就失去了存在的合理性和正當性。
自媒體對網絡主權功能利弊共存于一身。自媒體對網絡主權的擴張性功能必須有一個限度,超越了限度,正向功能就會向負向功能轉化。自媒體本身就對網絡主權具有負向功能。一方面是由于網絡主權的矛盾性帶來的,另一方面是自媒體自身的特性帶來的,如自媒體帶來的網絡主權信息泛濫、混雜、失真、壟斷、過載、污染等。還有自媒體因缺失對法律的敬畏和沒有道德操守,“編發(fā)虛假信息、惡意篡改新聞、侵權盜版、造謠污蔑等有違國家利益、侵犯他人權益、破壞社會秩序、損及公序良俗、惡化道德風尚的行為得不到治理,網絡信息傳播就會失序;網絡恐怖、網絡賭博、有組織傳播謠言、非法銷售違禁品、煽動暴力恐怖、傳播宗教極端思想等得不到打擊,網絡暴恐及違法犯罪行為就可能禍害人民。”從各個層面構陷和破壞網絡主權。自媒體給網絡主權帶來負向功能主要表面在以下幾個方面。
1.自媒體具有破壞網絡疆域主權功能
一方面,自媒體成為網絡監(jiān)聽、網絡竊密、網絡攻擊、網絡恐怖主義的重要領域。另一方面,自媒體通過視頻、圖片、語音、文字等對現(xiàn)實國防問題進行討論和傳播,易于引起他國的注意,甚至被他國購買,成為他國的御用工具。“沒有了網絡主權這層保護,美國就可以通過在強制性網絡權和制度性網絡權上的優(yōu)勢,在網絡安全上威懾他國,并且隨意進入并控制他國網絡資源?!弊悦襟w自由地自覺地或不自覺地傳播陸、海、空、天的國防信息,使國防處于不安全狀態(tài)。網絡國防不同于現(xiàn)實國防,具有與現(xiàn)實國防不同的特性。“網絡國防不同于傳統(tǒng)的海陸空天國防概念,呈現(xiàn)出活動軟性化、邊境彈性化、手段多樣化、范疇全域化和力量多元化的特征?!弊悦襟w同樣體現(xiàn)出活動軟性化、邊境彈性化、手段多樣化、范疇全域化和力量多元化的特征。自媒體活動軟性化,指自媒體在愛國方面自覺或不自覺地透露國防信息。自媒體邊境彈性化,指自媒體既具有真實域名,也可以有虛假域名?!啊忡R門’充分展示了網絡空間內主權國家間的囚徒困境:若由單個主權國家掌控根域,而自身并無道德和法律約束,互聯(lián)網完全可以成為侵害別國主權的工具。主權的弱化趨勢和全球化的碾平效應只是對被侵害方而言;對于侵害方,卻是一國主權最大范圍和最大程度的實現(xiàn)?!弊悦襟w手段多樣化是網絡技術手段決定的,如圖片、語音、視頻、截圖等。自媒體范疇全域化涉及網絡主權的經濟、政治、文化、國防方面內容。自媒體力量多元化是指存在著各種性質和類型的自媒體,它們之間互相角力,在形式和內容上具有破壞網絡疆域的可能性與現(xiàn)實性。
2.自媒體具有破壞網絡管轄權和保障權功能
自媒體內在自由的邏輯與管轄權限制自由的邏輯背離,自媒體的自由度與管轄的擴張程度成反比。自媒體自由度越大,管轄權的擴張程度就越小。管轄權的擴張程度越大,自媒體的自由度就越小。管轄權的自媒體自由邏輯消解管轄權的邏輯。保障權與自媒體內在自由具有一致性,但保障權的國別性又與自媒體的無疆性相矛盾。自媒體既可以在國內建立,也可以在國外建立,既可以從國外向國內傳播,也可以從國內向國外傳播,即使有技術性限制,人們也可以通過“翻墻”軟件在國外建立并通過自媒體傳播危害網絡主權的信息。網絡的無國界帶來了自媒體無國界,自媒體傳播的信息是沒有國界的,在一定程度上,自媒體同樣“使得傳統(tǒng)意義上國家主權的管轄地域與范圍不再涇渭分明。然而,法律是具有地域性和國別性的,這就決定了管理過程中將不可避免地面臨管理本國網絡空間的同時侵犯到別國主權。換言之,互聯(lián)網的跨國性和虛擬性可能導致單一國家網絡治理效果的外溢,繼而侵犯別國主權?!?/p>
3.自媒體具有破壞網絡自由主權功能
亨廷頓認為:“對一個傳統(tǒng)社會的穩(wěn)定來說,構成主要威脅的并非來自外國軍隊的侵略,而是來自外國觀念的入侵,印刷品比軍隊和坦克推進得更快、更深入?!弊悦襟w是傳播外國自由觀念的重要平臺,對網絡主權的影響與危害顯而易見。自媒體自由具有主權性,沒有主權性的自媒體自由是不存在的。自媒體自由是對內的自由,而非對外的自由。他國對別國自由的侵犯,也同時是對自媒體自由主權的侵犯。他國通過自媒體自由的名義輸出網絡霸權,直接威脅著國家主權和網絡主權。但主張互聯(lián)網自由的觀點卻認為,互聯(lián)網屬于全球公域,其運行應以 “利益攸關方”的形式掌控互聯(lián)網?;ヂ?lián)網形成新全球性的市民社會,有其自身的組織形式、價值標準和規(guī)則,網絡沖突和不法行為有其自身的處理方式,不應該由政府插手干預。一旦網絡主權存在,信息自由流動就會受限于主權國家的法制,侵犯了互聯(lián)網自由。其理論基礎是“‘多利益攸關方’在虛擬空間具有一定的司法裁判權,并且有自己的一套裁判規(guī)則?!卑催@種主張的邏輯延伸和推導過程就是侵犯了互聯(lián)網自由和自媒體自由。侵犯自媒體自由就侵犯了言論自由,也違背了基本人權。這種觀點的錯誤在于,主張網絡自由而拒絕網絡主權理論,對他國施行雙重標準,是以自由的名義挑戰(zhàn)和破壞他國的自由主權。進而言之,主張自媒體自由的無邊界,就等于失去了網絡主權者自媒體的管轄與保障權,讓網絡主權流于形式,使網絡主權成為無本之木,無源之水。
4.自媒體具有破壞網絡主流意識形態(tài)主權功能
自媒體改變了意識形態(tài)傳輸格局,把傳統(tǒng)的自上而下的媒體精英傳輸生態(tài)變?yōu)樽韵露系拇蟊姸嘣降鹊膫鬏斏鷳B(tài)。政治文化由過去的多元精英主導變?yōu)橛缮鐣嘣悦襟w與多元精英媒體共同主導并互相制約。自媒體把精英的主流意識形態(tài)進行分化、整合、解構、重組,具有碎片化和平面化的特點。自媒體追求的不是理論性和深刻性,而是即時性、時效性、便捷性,對意識形態(tài)進行“快餐式消費”,從而具有破壞網絡意識形態(tài)主權的可能性與現(xiàn)實性。一些危險的非主流意識形態(tài)諸如極端主義和恐怖主義嚴重地威脅甚至破壞網絡主權,瓦解現(xiàn)實政權。即使自媒體傳播的不是極端主義和恐怖主義,在特定的情況下傳播不利于網絡主權的意識形態(tài),也會威脅現(xiàn)政權,甚至導致領導人下臺或者政權解體?!靶畔⒐茌犞饕婕暗氖菍W上信息監(jiān)控與管理的問題。當前民眾訴求多元化,意識形態(tài)斗爭復雜,通過互聯(lián)網發(fā)動信息戰(zhàn)、推動顏色革命、危害國家政權穩(wěn)固的事件時有發(fā)生?!弊悦襟w對外的無疆域性和對內的自由性對主流意識形態(tài)的挑戰(zhàn)性顯而易見?!半S著互聯(lián)網普及與全球化,發(fā)達國家企圖利用先進的傳播手段輸出其價值觀念和意識形態(tài)愈發(fā)盛行。從中亞、東歐等國的‘顏色革命’到馬來西亞、新加坡等國的選舉變局,從中東、北非等地的民主化浪潮到泰國、緬甸等地的政治風波,互聯(lián)網的身影被自由主義一次次捕捉?!痹俦热纭霸?2009 年伊朗大選中,反對派就曾利用社交媒體向組織成員和國內外民眾發(fā)布運動信息,號召民眾走向街頭抗議。在抗議行動中,來自普通民眾手機記錄的文字、畫面、視頻實時向全世界播放,極具現(xiàn)場感和說服力,導致政府在事件應對上投鼠忌器,喪失主動?!弊悦襟w在傳播意識形態(tài)方面具有特殊的平面性和快捷性,對形態(tài)主權、現(xiàn)政權主權具有明顯的消極破壞作用。
5.自媒體具有破壞網絡文化主權功能
自媒體是自由而多元的,其傳播的文化也是多元的。這是因為,“多元文化的客觀存在與自媒體傳播,必然對文化主權帶來碎片性的挑戰(zhàn),影響文化主權安全”。這種情況早在冷戰(zhàn)結束后就已經出現(xiàn),“在冷戰(zhàn)結束后的國際社會中,國際關系的基本要素發(fā)生了重要的變化,其中之一就是文化的地位上升。”文化主權在現(xiàn)代國際關系中扮演著十分重要的角色:“文化因素在國際關系領域中主要有兩個方面的動向,一是文化擴張主義……二是一些國家在文化霸權的沖擊下,積極地維護文化主權?!弊悦襟w對文化主權的挑戰(zhàn)更加直接和明顯。自媒體直接對文化主權進行瓦解、解構、重組,破壞了文化主權絕對性、永久性、不可讓渡性、不可分割性和不受侵犯性,使文化主權呈現(xiàn)出相對性、暫時性、讓渡性、分割性和易侵犯性,并使文化主權虛擬化和碎片化。
自媒體對網絡主權的破壞功能是顯而易見的,自媒體容易成為他國操控網絡主權的重要手段。通過操控自媒體來操控主權、網絡主權、政權。使主權、網絡主權、政權處于不安全狀態(tài),制造社會混亂和政治混亂?!啊忡R門’事件向世人展示了美國通過全球信息基礎設施和大型信息企業(yè)開展情報收集和信息監(jiān)控工作。美國就像編制了一張張大網,攔截全球網絡上的信息數(shù)據(jù)?!闭渭一蛘偷膫€人隱私成為政治參與的“軟肋”,如果個人隱私被他國政治掌控,會成為參政的污點,并通過網絡把“污化”的個人隱私進行無限度的聚焦、傳播、擴散,他國就會迫使政治家或政客臣服于他國政治。自媒體的個人隱私生成為被他國玩弄的民意,成為他國玩弄“骯臟的政治游戲”的手段。
在“后真相”時代,網絡主權方面的信息以海量的方式劇增,人們在海量的網絡主權信息中即使具有充分的理性也難以選擇甚至不可選擇,何況個人理性易于導致群體的非理性,隱于“囚徒困境”。網民只能通過情感和信念聚集在一起,對網絡主權尤其是管轄權進行非理性的批評、質疑、嘲諷、挖苦,對網絡管轄權發(fā)表非理性的言論,對網絡管轄權進行批評,易于被他國利用。他國深知和掌握通過訴諸個人情感和個人信念并取代事實真相的方式更能影響民意的規(guī)律的重要性,從而充分用充滿情緒式、斷言式、簡潔明了式、絕對式的語言對網民進行政治催眠,使網民不自覺地在心理上受其他國的控制。
自媒體對網絡主權具有正向功能,要充分發(fā)揮自媒體的積極作用。自媒體對網絡主權具有負向功能,對自媒體的限制既是邏輯使然,也是現(xiàn)實之必要。如果缺少相應的治理機制,自媒體會成為網絡主權的公地悲劇。對自媒體進行矯治,構建自媒體對網絡主權發(fā)展的功能機制體系,既要有世界視野,也要有中國架構。既要讓自媒體加入到人類共同體當中來,在全球治理中發(fā)揮作用,也要讓自媒體受制于網絡主權,不能以網絡自由的名義破壞網絡主權及其管轄權、保障權。
1.核心技術是自媒體對網絡主權環(huán)境監(jiān)測功能的關鍵機制
只有網絡強國才能捍衛(wèi)網絡主權。網絡強國的核心標志就是要發(fā)展核心技術,沒有核心技術既不能實現(xiàn)網絡強國,更不能很好地保障國家主權。這一方面要求必須認識到加強網絡基礎設施建設是中國保障網絡主權的首要任務,另一方面要求不斷通過自媒體強化網絡主權技術的社會化功能。自媒體與網絡基礎設施緊密地聯(lián)系在一起。沒有網絡基礎設施的技術限制,自媒體在形式、內容、傳播特性上都會對網絡主權產生巨大的經濟、政治、社會、文化等瞬時且不可預測、不可操控的風險。但目前網絡基礎設施受西方壟斷,進而通過自媒體侵害網絡主權的形勢較為嚴峻,加強中國的網絡基礎設施建設成為當務之急。
目前,全球13個互聯(lián)網根服務器,有10個在美國,2個在日本,1個在澳大利亞。2003 年,美國在世界上建立第一個入侵檢測系統(tǒng),名為“愛因斯坦計劃”,“愛因斯坦1”通過在政府機構的互聯(lián)網出口部署傳感器,形成一套自動化采集、關聯(lián)和分析傳感器抓取的網絡流量信息的流程?!皭垡蛩固?”增加了自動發(fā)現(xiàn)網絡惡意行為并報警的功能。“愛因斯坦3”增加了目標識別和描述惡意網絡流量、網絡安全分析、態(tài)勢感知和安全響應等能力。我國網絡安全產品和關鍵領域安全設備、主流防火墻技術、殺毒技術大都來自國外,自主可控、高技術含量的網絡安全產品匱乏,存在著被非法“入侵”和“竊聽”的可能。為了應對越來越多的網絡基礎設施入侵事件,2013 年美國出臺《改善關鍵基礎設施網絡安全》法案,歐盟在關鍵基礎設施、網絡監(jiān)控的立法上加大保護力度。2016年4月14日頒布于2018年5月25日正式生效的《一般數(shù)據(jù)保護條例》(GDPR)賦予了歐盟數(shù)據(jù)保護條例的域外適用效力。網絡安全立法邊界的延伸須適當將保障公民基本人權考慮進去,同時網絡保護的域外適用需求日益增高。中國必須在北斗系統(tǒng)、備用局域網、防火墻等加強基礎設施建設,在諸如操作系統(tǒng)、交換機、路由器、存儲設備、入侵檢測、防毒產品等技術領域進行突破,在網絡基礎設施方面加強獨立權。
2.法治是自媒體對網絡主權解釋與規(guī)定功能的保障機制
法治是自媒體與網絡主權的保障,沒有法治,自媒體對網絡主權的負向功能就會加強,正向功能就會減弱。要加強對自媒體網絡主權方面的法治教育。主權是現(xiàn)代法治的前提,沒有主權就沒有現(xiàn)代法治。沒有網絡主權,就沒有自媒體的法治,自媒體不是破壞網絡主權的法外之地。網絡主權的獨立性決定自媒體的獨立性,沒有網絡主權的獨立,就沒有自媒體的獨立,這種獨立必須通過法治來設限。網絡主權意味著對自媒體的管轄權和司法獨立權,他國無權對自媒體的獨立權進行干涉;要通過自媒體不斷強化網絡主權法治教育的社會化功能;要自覺抵制自媒體的無政府主義傾向。
自媒體無國界,建立自媒體的人有國界,使任何自媒體都要遵守本國的憲法和法律,網絡也不是法外之地,法律對自媒體的保障權更為直接?!吨腥A人民共和國網絡安全法》第十二條規(guī)定:“國家保護公民、法人和其他組織依法使用網絡的權利,促進網絡接入普及,提升網絡服務水平,為社會提供安全、便利的網絡服務,保障網絡信息依法有序自由流動。任何個人和組織使用網絡應當遵守憲法法律,遵守公共秩序,尊重社會公德,不得危害網絡安全,不得利用網絡從事危害國家安全、榮譽和利益,煽動顛覆國家政權、推翻社會主義制度,煽動分裂國家、破壞國家統(tǒng)一,宣揚恐怖主義、極端主義,宣揚民族仇恨、民族歧視,傳播暴力、淫穢色情信息,編造、傳播虛假信息擾亂經濟秩序和社會秩序。” 《中華人民共和國網絡安全法》第十九條規(guī)定:“大眾傳播媒介應當有針對性地面向社會進行網絡安全宣傳教育?!辈荒芤员緡傻淖杂纱嫠麌姆勺杂?不能以本國的秩序代替他國的秩序,不能以“普世價值”的名義進行無國界地傳播對他國不利的價值、言論和信息;要對網絡進行全方位立法。從目前國際立法的發(fā)展來看,目前對網絡主權的立法基本上都是在原則、技術、監(jiān)控、反恐、個人數(shù)據(jù)政策層面的立法,對內容上的立法主要集中在極端主義和恐怖主義兩個方面。對其他方面內容上的立法鮮有體現(xiàn),但無論如何,任何自媒體都要走本國網絡發(fā)展道路,遵守本國的網絡管理模式,遵守互聯(lián)網的公共政策。對于中國的自媒體來說,遵守《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和《中華人民共和國網絡安全法》至關重要。
3.個人隱私法是自媒體對網絡主權尊嚴的保障機制
要處理好自媒體尊嚴與國家主權尊嚴的關系。自媒體有尊嚴,網絡主權才有尊嚴,網絡國家主權尊嚴是自媒體尊嚴的外在表現(xiàn)。自媒體的無邊疆性帶來個人隱私的無邊疆性,但同時因為國家主權與網絡主權的客觀存在,使國家主權尊嚴與自媒體尊嚴互相設定了限度。無論是對外還是對內,網絡主權都要以保障個人隱私為前提;防止個人隱私的泄露,就要通過自媒體不斷強化個人隱私教育的社會化功能;要建立個人隱私數(shù)據(jù)保護法。歐盟及其成員國的經驗具有借鑒意義。歐盟及其成員國有嚴格的個人數(shù)據(jù)保護立法。歐盟對侵犯個人數(shù)據(jù)的行為處罰措施十分嚴格,包括禁令救濟,對公司工作場所和數(shù)據(jù)處理設施進行稽查和調查,處以數(shù)額巨大的罰款,以及對于特大違法行為刑事責任處罰等。歐盟數(shù)據(jù)保護機構還會對侵犯個人數(shù)據(jù)的公司予以曝光,以增大懲戒力度。美國保障公民個人的匿名表達權,特別在政治意見領域。在Mclntyrev.Ohio Election Commission案中,美國聯(lián)邦最高法院推翻了俄亥俄州有關禁止匿名分發(fā)競選刊物的法規(guī),并指出:匿名表達權對美國憲法的制定至關重要,它作為美國的重要傳統(tǒng)而融入到美國歷史之中。
《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三十八條規(guī)定了公民的人格尊嚴不受侵犯。國務院于1997年12月7日頒布的《計算機信息網絡國際聯(lián)網管理暫行規(guī)定實施辦法》第十八條規(guī)定:“不得擅自進入未經許可的計算機系統(tǒng),篡改他人信息;不得在網絡上散發(fā)惡意信息,冒用他人名義發(fā)出信息,侵犯他人隱私?!惫膊坑谕?2月30日頒布的《計算機信息網絡國際聯(lián)網安全保護管理辦法》第七條規(guī)定:“用戶的通信自由和通信秘密受法律保護。任何單位和個人不得違反法律規(guī)定,利用國際聯(lián)網侵犯用戶的通信自由和通信秘密。”國務院2007年公布的《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信息公開條例》第二十三條規(guī)定:“行政機關認為申請公開的政府信息涉及商業(yè)秘密、個人隱私,公開后可能會損害第三方合法利益的,應當書面征求第三方的意見;第三方不同意公開的,不得公開。但是,行政機關認為可能對公共利益造成重大影響的,應當預以公開,并將決定公開的政府信息內容和理由書面通知第三方?!痹诖嘶A上,應加強對自媒體攜帶的個人隱私系統(tǒng)性立法 。對個人隱私的處理要模糊化,不得以任何方式挖掘、采集、儲存、傳輸和公開利用。
4.善治是自媒體對網絡主權良性發(fā)展的運行機制
善治具有合法性、開放性、責任性、回應性、參與性、協(xié)商性、有效性、公正性、穩(wěn)定性等特征。善治是“善者之治“,善治包括主體善治、目的善治、過程善治、結果善治。通過善治使自媒體安全得到保障,進而通過自媒體安全使其對網絡主權功能的最大化。網絡管轄權、保障權都要遵守善治原則,通過自媒體不斷強化網絡主權善治教育的社會功能。遵守善治原則才能讓自媒體發(fā)揮積極作用,才能讓自媒體捍衛(wèi)網絡主權原則為已任,才能避免自媒體成為極端主義和恐怖主義發(fā)布的平臺。善治與保障權是一致的,保障權保障自媒體的自由,只有善治的保障權才能保障自媒體的自由,保障自媒體的開放性。善治才能保障自媒體無邊疆性應具有的權利,才能實現(xiàn)全球性公共治理。遵守網絡主權原則與國別原則必須體現(xiàn)善治原則相一致。網絡主權原則與國別原則是善治的基礎和前提,善治原則對主權原則和國別原則起到推動作用,只有對自媒體實行善治原則,自媒體才會主動維護網絡主權原則和國別原則。為此,要建立競爭與合作相結合的善治治理作系。這主要包括:構建公權力為主體的管轄權和保障權的善治體系,發(fā)揮公共權力對網絡主權的控制和引領作用;要建立自媒體對網絡主權的競爭多元制衡善治體系,完善自媒體完善對網絡主權的自我凈化正向功能,防止對網絡主權污名化,防止自媒體負向功能擴張;要建立公權力與自媒體合作機制,共同維護網絡主權。
5.道德是自媒體對網絡主權發(fā)展的自律機制
自媒體要具有理性人的道德自律,受法治和道德的外在和內在的嚴格約束。就網絡主權而言,要通過自媒體不斷強化網絡主權道德教育的社會化功能。自媒體的道德自律體現(xiàn)在自覺捍衛(wèi)網絡主權,自覺接受網絡的管轄權和保障權。從否定性自律來說,自媒體不能發(fā)布、傳播、評論對網絡主權有害諸如意識形態(tài)主權、自由主權、文化主權、個人隱私的主權言論,不能發(fā)布、傳播、評論極端主義、恐怖主義、原教旨主義言論。從肯定性自律來說,自媒體負有保障網絡主權的責任和義務。只有在捍衛(wèi)網絡主權的前提下,才具有自媒體的權利。自媒體捍衛(wèi)網絡主權其實質是維護網民自身的利益。自媒體是大眾傳播媒介的重要組成部分,具有進行網絡安全宣傳教育的責任和義務,自覺地捍衛(wèi)網絡自由主權。
自媒體與網絡主權是網絡時代的產物,其存在與發(fā)展都具有不可避免的客觀必然性。自媒體對網絡主權發(fā)展既具有正向功能,又具有負向功能。深入研究自媒體對網絡主權發(fā)展的功能性關系及其發(fā)展規(guī)律,采取正確的態(tài)度和措施發(fā)揮自媒體對網絡主權發(fā)展的正向功能,把其負向功能降到合理的范圍內或者最小化,是推動自媒體與網絡主權良性健康發(fā)展的當務之急。
注釋:
① 支振峰:《網絡主權保障網絡權利》,《法制日報》,2015年12月25日,第7版。
② 俞可平:《論全球化與國家主權》,《馬克思主義與現(xiàn)實》,2004年第2期。
③ 謝永江:《堅持網絡主權理念,構建公正合理的全球互聯(lián)網治理秩序》,http://theory.people.com.cn/n1/2016/1123/c148980-28891054.html,2016年11月23日。
⑤ [美]阿爾溫·托夫勒:《創(chuàng)造一個新的文明——第三次浪潮的政治》,陳峰譯,生活·讀書·新知三聯(lián)書店1996年版,第31頁。
⑥ 王京生:《國家文化主權的城市承擔》,《光明日報》,2015年月5月19日,第07版。
⑦ 張林:《中國國家文化主權及其戰(zhàn)略構建論要》,《理論導刊》,2017年第9期。
⑧⑨ 《馬克思恩格斯選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第82-83、107-108頁。
⑩ 《馬克思恩格斯選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第12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