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當前,高中歷史教學體系一直處于不斷完善的狀態(tài)當中,越來越多創(chuàng)新型教學方法被應用于高中階段不同學科的課堂教學活動當中,并達到了較為理想的教學效果。歷史是高中階段的一門重要課程,歷史課程的教學效果將直接影響學生歷史素養(yǎng)的形成?!端蚊骼韺W》是高中歷史課程中的一個重要章節(jié),將多元化的教學方法應用于這個章節(jié)的教學活動當中具有重要的教育意義。本文就培養(yǎng)學生歷史素養(yǎng)的目標下運用多樣化教學方法開展《宋明理學》教學活動的相關內容展開了一系列的研究。
關鍵詞:歷史素養(yǎng);高中歷史;《宋明理學》
一、 前言
歷史是高中階段教學體系的主要組成部分,對培養(yǎng)學生的歷史素養(yǎng)以及正確的歷史觀念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高中歷史課程中包含的內容比較豐富,具有關鍵性的教育意義,特別是其中《宋明理學》這個章節(jié)的內容。因此,高中歷史教師應該對歷史素養(yǎng)的概念和內容進行深入研究,結合多樣化的教學方法為學生開展教學活動,從而更好地達到培養(yǎng)學生歷史素養(yǎng)的教育目標。
二、 創(chuàng)設教學情境展現歷史教育意義
高中歷史教師講解到《宋明理學》這個章節(jié)的內容時,可以挖掘這個章節(jié)內容與現代生活之間的結合點,為學生創(chuàng)設合適的教學情境,從而將歷史課程的教育意義展示出來?!八蚊骼韺W”是一種理學思想,其思想內涵在一定的程度上對現代生活產生了影響。教師可以將一些與“宋明理學”相關的詞語提煉出來,并結合生活案例展開分析,比如,理所當然、同心同德、心領神會等。教師可以利用多媒體教學設備為學生展示一些全國模范代表的事跡,并結合“宋明理學”中的一些思想進行分析,利用教學情境將學生的思維帶入到歷史課程當中。
三、 開展合作學習活動培養(yǎng)學生的歷史思維和人文素養(yǎng)
近幾年高考歷史學科的側重點一直在變化,對學生思維能力以及人文素養(yǎng)的考查程度逐漸加深,這也是歷史素養(yǎng)的重要組成部分。合作學習是一種以學生為主體的教學方法,教師可以讓學生以小組合作的方式對《宋明理學》這一章節(jié)的某些知識點進行深入探究。例如,教師講解到理學興起的原因這個知識點時,教師可以為學生展示一些白馬寺、武當山、岳麓山等圖片,向學生滲透“三教并存”的知識點。教師可以對班級的學生進行合理分組,為每個小組的學生布置探究任務“佛教與道教的不斷發(fā)展在哪些方面影響了儒學?儒學的不足表現在哪些方面?”教師讓學生在小組中根據教師展示的圖片以及講解的內容展開討論,鼓勵學生在小組中積極表達自己的想法。不同的學生其對“宋明理學”以及“儒學發(fā)展”等知識的理解角度不同,學生在小組中討論的過程是思維得到碰撞和完善的過程,有利于強化學生對歷史知識的理解,從而達到培養(yǎng)學生歷史思維與人文素養(yǎng)的目的。
四、 采用比較法從多個角度強化學生對歷史知識的把握
比較法是通過一些歷史現象挖掘歷史知識之間的聯系,并進行一系列比較的教學方法,具有一定的教育意義。在實際的教學過程中,歷史教師可以采用比較法從多個角度強化學生對歷史知識的把握。教師采用比較法講解《宋明理學》這個章節(jié)的內容,有利于幫助學生抓住重要的知識點,對歷史發(fā)展的脈絡形成清晰的理解。比較程朱理學與陸王心學之間的異同點是這個章節(jié)的一個難點。教師可以為學生展示兩則歷史資料,從不同的角度引導學生展開對比。教師可以引導學生從相同點和不同點這兩個方面進行比較,揭示事物之間存在的普遍性和特殊性。在對理學進行評價的過程中,教師可以帶領學生在宋明理學與新儒學之間展開對比,從時代作用的角度加以評價,從而發(fā)現知識的本質。
五、 實施實踐活動教學提高學生的創(chuàng)新能力和意識
實踐活動已經成了現代高中課堂教學的一種主要教學方式,對優(yōu)化課堂教學效果具有重要意義。如果僅僅通過教師的口述講解,很難充分達到培養(yǎng)學生歷史素養(yǎng)的教學目標。因此,高中歷史教師可以積極帶領學生開展實踐活動,提高學生的創(chuàng)新能力和創(chuàng)新意識。教師可以為學生開展一些辯論會、演講比賽、網上查找資料等形式的活動。教師在講解《宋明理學》這個章節(jié)的內容之前,可以為學生列一份學案,讓學生根據學案的內容進行預習,并完成學案中的任務,比如,教師可以讓學生自主在網上查找一些關于朱熹、程頤、程顥、王陽明等人物的資料,進行自主整理,在課程開始之前,以演講的形式對這些人物進行介紹,并談一談自己對理學與實際生活之間的聯系的想法。教師也可以為學生布置一些課題任務,讓學生通過自己上網查閱資料、對資料進行整理和分析等步驟完成課題任務,比如“理學的發(fā)展與宋代書院的興盛之間的關系”等。
六、 結論
綜上所述,高中歷史教師在開展《宋明理學》一課教學活動的過程中,可以通過創(chuàng)設教學情境展現歷史教育意義,開展合作學習活動培養(yǎng)學生的歷史思維和人文素養(yǎng),采用比較法從多個角度強化學生對歷史知識的把握以及實施實踐活動教學提高學生的創(chuàng)新能力和意識的方式向學生傳授歷史知識。通過本文對培養(yǎng)學生歷史素養(yǎng)的目標下運用多樣化教學方法開展《宋明理學》教學活動的相關內容展開的一系列研究,希望能為促進高中歷史教育發(fā)展提供一些參考價值。
參考文獻:
[1]張華冕.高中歷史課堂教學環(huán)節(jié)要素設計探析——例談歷史核心素養(yǎng)的培養(yǎng)[J].天津師范大學學報(基礎教育版),2017,18(02):44-49.
[2]馬少偉.基于核心素養(yǎng)培養(yǎng)的高中歷史教學初探[J].科教導刊(下旬),2017(02):122-123.
[3]羅錦有.樹立人文意識,讓歷史更富有人文性——在高中歷史教學中提升學生人文素養(yǎng)的策略[J].中國校外教育,2016(13):118.
作者簡介:
馮定凡,四川省巴中市,南江縣第四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