錢偉
摘要:核心素養(yǎng)作為教育改革的重大舉措,注重學生發(fā)展的科學性、時代性、民族性,使學生能更好地適應教育的發(fā)展趨勢,增強國際競爭力。高中政治教育就是為了讓學生更加了解我國的基本國情并增強自身的法制意識,同時對國家的政治走向有更多的了解,明白我國在國際中的實力和地位,為發(fā)展和振興國力做出更有意義的貢獻。
關鍵詞:核心素養(yǎng);高中政治;法制教育開展
引言:高中生作為思想和意識都相對提升的學生群體,更應該樹立他們強烈的法制意識,避免他們在自我的沖動和放縱中,犯下不可挽回的錯誤。相對各個階段的學生而言,高中生的違法亂紀行為較為廣泛,為了更好的扼制,也為了高中生對自己的行為有更好的約束能力,時常開展各種法制講座和活動,對他們自身的發(fā)展和個人素質的提高有很大的意義。
一、高中政治教育對學生法制教育的理論基礎
高中政治課在設置學科中,高一、二年級只有必修課,分上下兩冊(人教版),高三年級除了上下兩冊的必修課,還有四冊選修課,必修課程主要是為了讓學生在經(jīng)濟、政治、文化三方面,以馬克思主義哲學為主要內容,進行學習和了解。選修部分主要是在必修課基礎上的延伸,一方面是滿足學生升學的需要,另一方面也是為學生以后的就業(yè)發(fā)展需要,將學生核心素養(yǎng)的提升作為課程教育的目標。
思想政治課以“馬克思列寧主義、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科學發(fā)展觀、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等基本觀點對學生進行教育,以“社會主義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生態(tài)文明建設常識”為基本內容,引導學生結合與自己緊密相關的經(jīng)濟、政治、文化等,通過探究和社會實踐,領悟唯物主義的基本觀點,更好的參與社會活動,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為自己人生事業(yè)和自我認知奠定堅實的理念和政治基礎,并對社會科學常識、國家和國際組織、科學思維和法律常識都有更加廣泛的認識。
二、高中生在法制教育方面存在的問題
教育不僅是為了培養(yǎng)學生成為一個有知識、懂禮教的人,也是希望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明白更多的道理,做一個能夠自我約束、可以理喻的人。教育的目的不單單是培養(yǎng)有單一能力的人才,也是為了學生在學習知識的同時,將自己所學所懂的道理很好地運用在生活中,不以其他投機取巧、違法亂紀為目的。
這恰好是應試教育的缺陷。國家發(fā)展過程中的部分考慮不完全,導致了應試教育過程中出現(xiàn)了很多弊端。第一,為了讓學生自身在未來發(fā)展中有更多的出路,家長和教師都過分注重學生技能知識的培養(yǎng),成績成為檢驗一切的標準,導致了很多“高分低能”的出現(xiàn);第二,隨著整個社會風氣都對成績優(yōu)秀者的無比推崇,忽視了人才的個人基本素質培養(yǎng),一方面打擊了素質優(yōu)秀的普通學生,另一方面促進了很多技能優(yōu)秀卻人品失敗的所謂人才,為社會敗類的出現(xiàn)埋下了伏筆,造成了教育和社會發(fā)展的很多漏洞。
教育的失敗會滋養(yǎng)社會蛀蟲,在社會風氣不易撼動的前提下,很多人為達到個人目的,或不擇手段,或鉆法律的空子,親密關系之間相互包庇、縱容,更加助長了人們對法律知識的無視,造成高中生在不良社會風氣影響下的法律意識淡泊。
在學生的成長和學習中,家庭教育和學校教育對學生有重要的意義和影響。這兩者在學生法律意識的教育中的不足,很容易造成學生法律意識的淡泊,做出傷害自己和他人的事。因此,為了讓高中學生對法律有更加嚴肅的認識,家庭和學校都要做出很多切實可行的努力,防止學生在未來發(fā)展中誤入歧途,對家庭和社會以及自身發(fā)展造成不可挽回的危害。
三、開展法制教育的有效策略
針對高中生在自身學習、發(fā)展過程中,對法律知識的認知缺乏,為了更好地樹立學生較強的法律意識和遵紀守法的基本理念,可以從以下幾方面進行良好的改善和加強。
首先,提高教師法制素養(yǎng),引導學生增強觀念。教師作為學生成長過程中的良師益友,加強自身的法制觀念和法律知識的提高,在教授學生的過程中,可以隨時通過相關知識,對學生進行法律意識的加強,通過實際案例,讓學生在對案列的了解和分析中,明白法律對社會生活規(guī)條的重要性,警醒學生,永遠不可以觸碰法律的界線;其次,學校在有關法律知識的教育和宣傳方面,要加強,開辦校園法律知識小報欄,邀請治安監(jiān)管部門到學校進行法律知識的宣傳講座等;最后,家庭教育作為學生教育的重要部分,一定要從小教育學生遵紀守法的道理,管理約束學生在家庭環(huán)境中的成長,避免學生沾染社會不良惡習,通過以身作則、言傳身教來為孩子樹立最好的榜樣,日常生活中,也可以隨時教導學生法律相關的常識。使學生自身的發(fā)展能夠得到更好的引導和教育。
四、結束語
總而言之,為了學生在核心素養(yǎng)下能夠成長為更加有能力、有魄力的高素質人才,家庭、學校、社會都應該盡量為學生樹立好的榜樣,在國家教育和思想不斷改革創(chuàng)新的前提下,學生能夠更加自覺、自立、自強的在自我價值和社會價值的實現(xiàn)中做出更多的成就。
參考文獻:
[1]李楠. 思想政治課教學對高中生法律意識的培養(yǎng)策略研究[D].河北師范大學,2016.
[2]葛冬佳. 基于法治素養(yǎng)培育的高中思想政治課研究[D].蘇州大學,2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