嵇愛萍
【摘 要】 讓學引思,即讓學生成為課堂的主角,教師引導學生思考。在“讓學引思”的語文課堂中,學生們不再被動地接受知識,而是充當課堂主體的角色。“讓學引思”的思想被提出后,得到了教師們的廣泛關注。本文對此進行了分析研究。
【關鍵詞】 讓學引思;小學;語文;教學
新課改后,素質教育得到了廣泛的重視。小學語文是小學階段的基礎學科,教師在開展語文教學時,除了要傳授學生知識外,更要發(fā)揮學生的主體作用,開發(fā)他們的思維,促進其思維能力的全面提高。讓學引思,即讓學生成為課堂的主角,教師引導學生思考。在“讓學引思”的語文課堂中,學生們不再被動地接受知識,而是充當課堂主體的角色?!白寣W引思”的思想被提出后,得到了教師們的廣泛關注。那么,如何在小學語文課堂上有效地利用“讓學引思”的方法呢?接下來,我對此展開論述,望給廣大教師帶來借鑒意義。
一、培養(yǎng)學生預習的習慣,提高課堂效率
在“讓學引思”的課堂上,學生的主體得到了體現(xiàn),擁有更多自主探究的機會。為了能夠提高課堂效率,教師必須要讓學生們掌握預習的方法,養(yǎng)成預習的習慣,這樣,學生們在課堂上學習的效率才會更高,教師也可以針對學生預習中遇到的問題調整教學策略,有的放矢地開展教學活動,保證教學目標的實現(xiàn)。
比如在講解《泉城》這篇課文前,我給學生們布置了預習任務:(1)能夠流利地閱讀課文;(2)學會這篇課文中的生字,將重點的四字詞語進行積累;(3)品析關鍵詞,了解各個泉的特點;對于大多數(shù)學生而言,前兩個預習任務基本都能完成。由于第三個預習任務需要學生從整體上把握課文內容,品析鑒賞課文,對于很多學生而言是有一定難度的。于是,我讓學生們將自己不理解的詞語進行標注,并對課文內容進行分段,為課堂中的學習奠定基礎。授課時,我讓學生們交流預習中遇到的問題,我結合學生的問題展開有針對性的教學。
由此可見,“讓學引思”下的教學,教師更需要重視預習環(huán)節(jié),只有當學生們養(yǎng)成良好的預習習慣后,才能更為高效地開展教學活動,實現(xiàn)“讓學”與“引思”。
二、創(chuàng)設教學情境,引導學生參與
利用“讓學引思”的教學模式開展教學,為了讓學生能夠主動地思考,讓他們既可以掌握知識,又可以提高自己的思維能力,發(fā)揮學生的主體作用,需要為學生創(chuàng)造使他們主動參與的氣氛,以此來感染學生,這樣學生們才能積極主動地投入到學習活動中,配合教師的工作。因此,教師要從學生的興趣愛好出發(fā),將文本內容利用更為形象生動的方式展現(xiàn)出來,以此來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為實現(xiàn)“讓學引思”奠定基礎。
比如在講解《大自然的文字》這篇課文時,我首先給學生們創(chuàng)設了一個問題情境,提問學生:“大家最近有沒有讀書?讀書中你們獲得了什么感悟?”接下來,我讓學生們對此展開交流討論,并闡述了自己的意見。接下來我說道:“今天,我們來讀一本特殊的書,它叫作‘大自然,那么,大自然中的文字又帶給我們怎樣的指導意義呢?”我開始板書課題,引出這節(jié)課的教學內容,帶領學生們一起來探究“大自然的文字”。在授課環(huán)節(jié),我讓學生們選擇自己喜歡的方式來閱讀課文,將自己不明之處進行勾畫,并鼓勵他們自由討論,將無法解決的問題放到課堂上一起交流。在整個教學過程中,我都賦予了學生更為自主的空間,讓他們自己去學,同時,我也加入了一些思考的問題,或是鼓勵他們思考、解決問題,以實現(xiàn)“引思”。
除了創(chuàng)設問題情境,營造良好的教學氣氛的方法外,還有其他一些創(chuàng)設情境的形式,當然,創(chuàng)設情境只是為了更好地開展“讓學引思”的教學活動,全面提高課堂教學效率。教師在教學時,需要根據(jù)實際情況靈活把握。
三、設計開放性問題,引導學生思考“讓學引思”的課堂上,教師不僅要“讓學”,更要“引思”。因此,教師如何發(fā)揮引導者的作用,是保證“讓學引思”課堂順利開展的前提。設計開放性的問題,鼓勵學生突破固有思維的限制是一種有效的教學策略。當然,教師在設計問題時,需要綜合考量多方面因素,如學生的認知特點、興趣愛好以及教學內容等,利用科學、合理、趣味的問題來讓語文課堂更加充滿智慧,更加活力四射,進而發(fā)散學生的思維,激發(fā)他們的學習興趣,提高他們的學習效率。
比如在講解《變色龍》這篇課文時,我除了設計一些與課文內容相關的問題外,還設計了一些開放性的問題,如在講解課文中“放回變色龍”這部分時,我提問學生:“學生們,如果你們發(fā)現(xiàn)了這只顏色多變的變色龍后,你們會如何處置它?”我讓學生們交流討論。學生們各抒己見,有的想要把它當成自己的寵物飼養(yǎng),有的認為應該放掉它,學生們的意見不一。接下來,我讓他們分析文中作者是如何做的,他們?yōu)槭裁匆@樣做。然后,我對學生剛才交流的結果進行評價,同時讓學生們思考:在生活中有沒有遇到過傷害小動物的情況?學習課文后應該如何去做?學生闡述觀點后,我給他們普及了一些生態(tài)保護的知識,以此來幫助他們建立正確的生態(tài)保護意識。
由此可見,在“讓學引思”的語文課堂上,問題的設計可以更為靈活、開放,教師要在學生表達觀點的基礎上,對其進行正確的引導,幫助他們掌握知識,樹立正確的價值觀。
總而言之,“讓學引思”作為一種新的教學思想,對于很多教師都是具有指導意義的。當然,這種教學模式在實際應用的過程中仍然存在很多問題,很多細節(jié)操作也處于探索階段,因此,廣大教師需要不斷反思與總結,積極地探索,不斷地完善這種教學方法,進而為學生們構建更為高效的語文課堂,幫助學生實現(xiàn)全面提高。
【參考文獻】
[1]許曉杰.淺談小學語文課堂教學中的閱讀方略[J].課外語文,2014(10).
[2]賀玲.如何提高小學語文課堂教學的有效性[J].新課程學習(上),2014(05).
[3]張麗梅.讓個性在小學語文課堂教學中飛揚[J].作文成功之路(中),2014(04).
[4]吳小英.小學語文課堂上如何培養(yǎng)學生的閱讀能力[J].文理導航(下旬),2014(05).
[5]張彥.淺析輕松的小學語文課堂氛圍的營造[J].教師,2014(22).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