嚴敏
【摘 要】 在新課標中明確指出:在語文學習的過程中,教師要尊重學生的自主性,讓學生在閱讀的過程中獲得自己的個性化體驗。而在具體的教學過程中,教師要注重學生個性化學習能力的培養(yǎng),引導學生提升自主學習能力,實現(xiàn)綜合素養(yǎng)的提高。
【關鍵詞】 小學語文;個性化學習;精彩課堂
語文學習的過程是學生深入解讀文本的過程,在教學過程中,作為語文教師,要注重從不同的角度引導學生走進文本,和文本進行有效對話,激活學生的思維,鼓勵學生自主探究,讓學生在深度解讀的過程中獲得自己獨特的體驗,實現(xiàn)對文本的個性化解讀。
一、步步引導切入,激活期待
在語文學習的過程中,引導學生進行個性化學習,首先要培養(yǎng)學生質疑問難的能力和習慣,而要實現(xiàn)這樣的目標,教師就要精心設計切入方法,精心設計導入語,讓學生在教師的指導下產生閱讀文本的渴望,這樣就能幫助學生在第一時間走進文本,讓學生抓住文本解讀的關鍵性內容,促進學生對文本內容的深入理解,幫助學生獲得屬于自己的獨特感悟,促進高效課堂的構建。
例如,在《諾貝爾》這篇課文的教學過程中,教師就引導學生主動質疑問難,讓學生主動對話文本,獲得個性化體驗。在具體的教學過程中,教師引導學生走進文本,采用的方法是這樣的:“同學們,昨天老師為大家布置的作業(yè)是讓大家搜集整理一些關于諾貝爾的有趣的小故事,那么,大家完成得怎么樣?你能將自己整理出來的關于諾貝爾的小故事和大家一起分享嗎?”講故事是小學生非常喜歡的一種形式,而且由于課前有了充分的準備,所以大家的積極性很高,紛紛主動站起來講述關于諾貝爾的有趣故事,在這樣的過程中,學生們對于諾貝爾有了初步的了解。在講述的過程中,尤其是對于諾貝爾獎的內容,大家表現(xiàn)出了非常濃厚的興趣,而就在這樣的基礎上,教師為學生進一步補充了關于諾貝爾獎的知識,同時指出我國著名作家莫言就獲得了諾貝爾文學獎,為我們祖國爭得了榮譽。接著,教師進一步引導:“今天我們就學習一篇關于諾貝爾的文章,希望大家在閱讀的過程中結合自己的知識儲備,將自己的感受充分展示出來?!苯處煹牟讲揭龑Ъて鹆藢W生對文本閱讀的期待,讓學生自然而然地走進文本的閱讀中,幫助學生進行個性化閱讀。
在這個教學實例中,教師抓住小學生的認知特點,引導學生進行文本學習,本節(jié)課的教學中采用的是講故事切入的方法,在最大程度上激活了學生的閱讀興趣,讓學生對文本內容產生閱讀期待。這樣的教學方法讓學生走進文本中主動對話,對文本內容實現(xiàn)個性化的解讀,有助于學生的自主思考和探究過程的實施,是一種非常有效的方法。
二、轉變解讀角度,創(chuàng)新思維
讓學生在解讀文本的過程中收獲屬于自己的個性化認識,教師不僅要調動學生的積極性,更重要的是教師要為學生打造一個與眾不同的教學課堂,這樣才能提高學生個性化解讀文本的能力。具體的做法是教師在組織教學活動的時候,要注重改變學生的學習角度,讓學生們另辟蹊徑,從創(chuàng)新的角度走進文本解讀,幫助學生獲得與眾不同的體驗。
例如,在教學楊萬里的 《曉出凈慈寺送林子方》這首詩的過程中,教師就改弦易轍,將學習的內容大膽改編,幫助學生進行個性化的學習。在以前的教學過程中,很多教師總是指導學生體會這首詩中的景色描寫的精妙,而忽略了作者情感的分析,僅僅將這首詩作為一首寫景詩對待,這樣的教學顯然是不完整的。教師在指導學生的時候提問:“同學們,文本中說‘風光不與四時同,那么,作者為什么要有這樣的感慨呢?”這樣的問題激活了學生的思維,讓學生從寫景以及抒情的關系上體會這首詩的情感。通過大家的討論探究,認識到這首詩的情感和作者所處的時代、時間以及作者的經歷有關,在精美寫景的背后是作者情感的滲透,自然美景在送別之際自然不與其他時間相同。
在這個教學過程中,教師改變了傳統(tǒng)的教學角度,采用創(chuàng)新的方法,將學生的解讀重點引導至對詩歌情感的把握上,讓學生重點理解詩歌的情感,對文本進行創(chuàng)造性解讀 ,幫助學生獲得與眾不同的體驗。
三、鼓勵智慧碰撞,發(fā)展能力
新課標中指出,教師要尊重學生的個性化解讀。在語文學習的過程中,教師要指導學生從不同角度解讀文本,同時要鼓勵學生進行“自主、合作、探究”地學習,讓學生在互動對話的過程中深入文本,積極參與課堂活動,在討論交流中智慧碰撞,在合作探究中深度對話,最終發(fā)展學生的能力,讓閱讀教學落到實處。
例如,在教學《天鵝的故事》這篇課文的時候,教師首先引導學生整體感知文本,然后在此基礎上引導學生對文本內容進行細致品讀?!巴瑢W們,今天我們學習的這篇課文感人至深,整個故事情節(jié)深深吸引了我們,這和文章中生動的語言表達是分不開的。那么,你能就自己感觸最深的地方和大家交流一下嗎?”這樣的引導讓學生們再次深入文本,大家結成小組進行合作探究,例如:有的小組結合文本中老天鵝“一馬當先頑強破冰”一段進行分析,認為這一段內容最能體現(xiàn)老天鵝堅強勇敢、奮不顧身的精神,最讓自己感動……
在教學過程中,教師要鼓勵學生大膽展示自己的看法,鼓勵學生發(fā)揮集體的作用進行合作探究,引導學生在小組內以及班級探究的過程中進行思維碰撞,最終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
總之,在語文學習的過程中,教師不能拘泥于一種教學形式,而是要重視優(yōu)化自己的教學方法,引導學生對文本內容進行個性化解讀,提升學生的閱讀能力,構建高效閱讀課堂。不拘一格,個性閱讀,讓語文彰顯獨特魅力,讓語文課堂精彩不斷。
【參考文獻】
[1]高紅霞.學習 反思 勵煉 收獲——小學高年級語文閱讀批注之淺談[J].課程教育研究,2015(24).
[2]王虹.試論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的個性化學習[J].新課程(小學),2015(01).
[3]吳紫薇,周春玲.小學語文運用探究式教學的意義及策略[J].基礎教育研究,2017(15).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