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星辰+趙瑞杰
摘要:現(xiàn)階段,高校學生干部對于學校建設和社會發(fā)展都將起到必不可少的積極作用,如何培養(yǎng)和管理學生干部成為當今高校一個亟待解決的問題。本文針對高校學生干部的若干問題,基于培養(yǎng)及管理學生干部的重要性,討論了高校學生干部問題的成因以及解決方法。本研究對于高校學生的發(fā)展具有積極作用。
關鍵詞:高校學生干部 管理 培養(yǎng)
中圖分類號:G645.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9-5349(2018)02-0157-02
學生干部是學生群體中的先進分子,是促進學校改革、發(fā)展、穩(wěn)定的一支重要力量。學生干部深入到學生群體中,既把學校的大政方針帶到了學生中去,為學校工作開展減輕了阻力,同時又了解了學生的思想動態(tài),為學校開展思政教育工作提供了第一手資料。培養(yǎng)并管理好學生干部,使之成為教師的得力助手,從而讓學生有序地參與學校管理,認真地開展自我教育、扎實地推進自我服務、有效地進行自我監(jiān)督。
一、高校學生干部培養(yǎng)體系中存在的問題
(1)從管理育人角度。第一,高校缺乏健全的績效考核體系。完善的績效考核體系能較完整地表達評價要求的考核指標,而考核指標則能夠反映出工作目標完成情況、工作態(tài)度、能力等級的數據,對全方位衡量和評價一個學生干部有著重要意義。
而實際工作中,高校學生干部管理中常有如下問題:首先,學生干部工作往往性質多樣,內容繁雜,工作的多樣性也為建立健全績效考核體系帶來了不小的難度。其次,學生干部自己又受自身閱歷較淺、空閑時間不多、換屆后制度延續(xù)性不強等因素限制,很難系統(tǒng)地量化每項指標從而形成績效考核體系。最后,相關部門的督導往往不到位。因此,導致不少學生組織制定的考核制度只停留在日常的會議及活動出勤層面,考核排名不能準確地體現(xiàn)學生干部能力的高低,使考核本身的意義被削弱。
第二,高校學生干部管理缺乏科學的選拔和培養(yǎng)機制。長久以來,許多高校在選拔和培養(yǎng)學生干部上仍存在如下問題:
在學生干部選任方面,形式主義過于濃厚:首先,高校遴選新一屆學生干部時,往往通過學生組織內部競選演講再由教師討論決定。其次,雖然很多高校都定期召開學代會選舉產生下一任主要學生干部,但往往因學生代表構成不合理等原因使之流于形式,使學生干部的代表性被削弱。再次,部分院級組織甚至出現(xiàn)了只經過與主要學生干部和教師討論后直接任用的現(xiàn)象。綜上,選舉工作的不透明和脫離群眾直接導致了學生干部只注重“看齊”意識,群眾路線往往被忽略,使學生干部逐漸遠離同學,橋梁紐帶作用受到影響。
在學生干部培養(yǎng)方面,忽視其科學性:其一,很少采用“因材施教”的培養(yǎng)模式。其二,相關部門疏于對個別學生干部身上出現(xiàn)的問題進行指導,加上當代獨生子女青年普遍具有的喜歡展示個性的不良思想,導致他們缺乏集體合作能力,不能很好地顧全大局,一定程度上影響了高校學生管理和思政教育的部分工作。
綜上,鑒于學生干部在學校的職能性及身份的特殊性,從管理育人角度,應體現(xiàn)公平公開、優(yōu)中選優(yōu)的原則,應堅持長效、長遠、深入的培養(yǎng)機制,使其具有過硬的政治素養(yǎng)和良好的干部管理知識與素養(yǎng)。
(2)從服務育人角度。學生干部職責承上啟下,能夠彌補學校微觀服務的不足,但應規(guī)避以下問題:
第一,高校學生干部履行服務職能的積極性差,服務意識不夠強。高校部分學生干部對于服務方面認識不夠深刻,導致學生干部“不想服務、不敢服務、不會服務”。學生干部服務意識差,主要有以下幾方面原因:首先,部分高校學生干部在任職期間態(tài)度不夠端正,目標不夠明確,從思想上達不到一名學生干部的標準,不做事,不提升,這就導致了學生干部風氣不正的現(xiàn)象。其次,還有部分學生干部只會按部就班去做事,在完成教師下達任務的過程中,不動腦思考,只是機械的完成教師或上級所傳達的任務。
第二,服務面不夠廣,服務質量不夠高。在高校,學生干部除了“不想服務、不敢服務、不會服務”以外,還存在服務面不夠廣、服務質量不夠高的問題。學生會作為聯(lián)系同學最為密切的學生組織,其提供服務的能力很大程度上反映了其工作能力。部分學生干部在服務的過程中只能看到其表面問題或去幫助少數需要幫助的群體,不能夠站在最廣大同學的立場上去為學校建言獻策,也就不能提供根本的服務。這也表明目前學生干部的理論修養(yǎng)不夠高、洞察力不夠靈敏、判斷力不夠準確等問題,因此,能夠切實為同學解決問題也變得更難。
針對上述問題,思索成因,主要可以概括為以下幾點。第一,作為管理高校學生干部的教師,由于種種原因忽視了特別是對主要學生干部結合其特點進行培養(yǎng)和思想的交流,導致學生干部“只做事、欠匯報、乏思考”,更不會進行自我反思和批評,使之在思想上很難得到足夠多的正確指點。第二,獨生子女一代往往缺乏團隊合作能力和服務意識,導致學生干部隊伍工作水平和服務能力下降。第三,有些學生干部的功利心強,
學生組織中工作的動機不純,不為公只為私也就沒有熱情,工作應付了事,面對困難時不敢挑戰(zhàn)自己,怯于面對,唯恐承擔責任。更談不上為同學服務,使學生組織活力受到影響。
二、高校學生干部問題的解決方法
(1)將赫茲伯格激勵理論與學生組織內部績效考核相結合。赫茲伯格激勵理論強調一些工作因素能導致滿意感,包括成就、賞識、挑戰(zhàn)性的工作、增加的工作責任以及成長和發(fā)展的機會。如果這些因素具備了,就能對人們產生更大的激勵。青年作為極有工作熱情的群體,在工作中最渴望的就是得到認可和賞識。所以,學生組織可以在日常工作中利用各種機會進行階段性總結,對階段內表現(xiàn)優(yōu)秀的學生干部給予表彰,并將其與團組織的評獎、評優(yōu)和學生組織內的晉升掛鉤,即使對平時工作不算突出但仍積極努力的干部也要給予認可和鼓勵,積極指出問題。最后,學生干部之間的感情趨于良好,組織結構趨于扁平化,整個學生組織的活力和吸引力顯著增強,工作效率得到顯著提高。
(2)通過行之有效的學習方法提高“四個意識”。由于當代學生干部大多數缺乏“四個意識”,政治意識淡薄導致站位立場不堅定,組織內部紀律性差;大局意識欠佳導致學生干部領會上級精神的能力不盡如人意;核心意識差導致學生干部在工作中容易展示個性,忽視團隊;加上自身不主動加強學習,不能很好地領會中央和其他上級部門的方針路線,從而使“看齊意識”偏離其原意,變成了唯直屬上級和指導教師是從。從而導致學生干部的思想政治素養(yǎng)和實踐能力較低,使學生干部隊伍整體素質下降。
培養(yǎng)和提高學生干部的“四個意識”,有助于幫助他們統(tǒng)一思想,團結一致,從而實現(xiàn)學生干部更好地履行其自我管理、自我服務、自我教育、自我監(jiān)督的職能。其培養(yǎng)形式可以是多種多樣的,比如舉辦沙龍以及有教師出席指導的主題交流會,組織學生干部開展有針對性的服務類活動等,而且這些工作要形成常態(tài)化,讓學生干部在教師的指導下進行長期的潛移默化的學習和親身服務,才能夠使培養(yǎng)和學習變得有意義。思想統(tǒng)一了,隊伍團結了,才能夠實現(xiàn)學生組織的自運轉,才能夠使學生干部的先進性和代表性得到更好的體現(xiàn)。
三、結語
基于學生干部來源于學生、服務于師生的特殊功能,伴隨著高校共青團改革的不斷推進和“一心雙環(huán)”團學組織格局的不斷成型,學生會和其他學生組織必定在學校學生工作中扮演越來越重要的角色。雖然現(xiàn)階段學生干部的管理培養(yǎng)和當代青年本身還存在一些問題,但需采取切實、有效的措施來解決,將學生與學校聯(lián)系得更加緊密,更好地履行“四個自我”的職能,促進學校管理水平的提升。
參考文獻:
[1]蔣海明.現(xiàn)階段高校學生干部管理存在的問題和成因分析[J].才智,2015(30).
[2]金緒澤,張博.談高校學生干部服務意識的培養(yǎng)[J].河南師范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1997(2).
[3]卞松華.新時期高校學生干部培訓體系初探——從人力資源管理的觀點構建學生干部的培訓體系[J].西北醫(yī)學教育,2008(5).endprint